04.08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說到香港武俠功夫片,必然繞不開劉家良。他身兼武術指導,編劇,導演和演員多職,他炮製出的電影作品大名鼎鼎:《十八般武藝》、《長輩》、《神打》、《黃飛鴻之武館》等等,皆是當年票房賣座的保證。90年代他與成龍和劉德華合作的《醉拳2》和《醉拳3》也有著響亮的名號。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香港影壇曾有“南劉北袁”的說法,南指的是南派劉家班,北是北派袁家班。作為香港功夫電影史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劉家良率領的劉家班長期不遺餘力地通過電影弘揚正宗的南派武功,在劉家良早期執導的多部影片中,他幾乎都要親自示範,或讓弟弟劉家榮和義弟劉家輝聯合示範工字伏虎、虎鶴雙形和醉拳等等正宗南拳。劉家班用真槍實彈的功夫為武俠片增添了一抹鮮豔的異色。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在邵氏時期,劉家良曾是傅奇和張徹等名導演最信賴的合作對象——因他設計的武打動作真實感強,又賞心悅目。直至劉家良開拍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神打》後,才真正奠定了在邵氏的地位。在動作設計方面,他主張精巧又充滿趣味性,這在“三德和尚三部曲”(分別是:《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師》、《霹靂十傑》)裡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三部電影當年還成功打入歐美影壇,成為了繼李小龍電影之後最“國際化”的香港功夫片。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隨著嘉禾、新藝城外拍大片模式的崛起,邵氏“搭佈景”式的武俠片頓顯得粗陋不堪,陳舊落後。一方面,嘉禾有成龍洪金寶諧趣功夫片,新藝城又有高科技動作片,而劉家良的傳統功夫影片已讓觀眾倍覺審美疲勞;另一方面,邵氏在80年代末期嘉禾、新藝城以及獨立電影公司的多重夾擊下宣告停擺,劉家良自然也出走邵氏,為新藝城效力了一段短暫的時間。

眾所周知,新藝城的電影品味多以都市時裝劇為主,劉家良加盟之後自然也要“入鄉隨俗”,他所簽下的一連三部影片皆是喜劇警匪類型電影,這可苦了這個黃飛鴻的嫡系傳人。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不過很快,劉家良就摸到了門道——1988年的《老虎出更》,他讓發哥負責整部電影的文戲部分,而讓具有功夫底子的李元霸、劉家輝和徐少強撐起了打戲部分。雖然電影前半段表現平平,但勝在結尾處打鬥場面精彩,其中不光有李元霸以一挑十的場面,劉家良也將傳統冷兵器替換為現代的電鋸和刺刀,其中還不乏黑色幽默元素的穿插,為傳統港式警匪片注入了不一樣的血液。在《老虎出更2》裡,李元霸和劉家輝成為了固定班底,可見劉家良對動作場景的重視。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1989年,他又奉命接手了新藝城招牌喜劇《最佳拍檔》的第五集《兵馬俑風雲》,老闆麥嘉希望通過劉家良讓這一系列起死回生,因此電影中不僅加入了張國榮和利智的“新最佳拍檔”,電影中打敗反派的道具和武器,也從一開始的“西洋高科技玩意”變成了中國的刀槍劍戟,可謂是一個極大的顛覆。電影不光有對新藝城影片善意的惡搞(其中出現了諧仿《監獄風雲》的橋段),還有一系列針砭時弊的娛樂元素,但無奈觀眾對於《最佳拍檔》的興趣,正在漸漸失去……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除了最拿手的功夫片之外,劉家良也吃透了合種類型片元素:無論是時裝片還是古裝片,他都能走出有自己風格的道路。不過後期的劉家良似乎有些運氣不佳,他在新藝城執導的三部時裝片票房成績是每況愈下——其中最高的是《老虎出更》,2800萬票房,《新最佳拍檔》成為了整個系列裡票房最低的一部,而《老虎出更2》更落得個只有800萬的慘淡收場,最終讓劉家良信心受挫,再加上年事已高,漸漸減少了拍片數量。

他是電影圈著名的南拳大師,前半生榮耀無數,後半生運氣不佳

2013年6月25日,劉家良因病不幸離世,曾經的光芒和榮耀也隨著他的逝去而被帶走,留給觀眾的,永遠是那些美好的追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