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長相一般的陳璧君是如何拿下才華橫溢的美男子汪精衛的?

簡十一讀文史


民國時期有很多愛情故事,徐志摩、陸小曼、林徽因、金嶽霖、梁思成,貴圈好亂啊!但是,一直被人津津樂道,但是要說最奇葩的一對,應該還是汪精衛和陳璧君了吧!

四大美男,才華橫溢,八大丑女,富商女兒,大漢奸,就這幾個名詞放在一起組成汪精衛和陳璧君的愛情故事。

汪精衛這個人,不要說後來投敵,但說投敵之前,還是很有能耐的一個人,人長的帥氣,相對於蔣介石、張學良這些猥瑣男人,汪精衛的長相絕對是一股清流,關鍵是還有才華,這就了不得了。

在晚清時期,一個年輕帥氣的革命黨人,口才還特別好,能演講,還勇敢,在1910年的時候,到北京去刺殺攝政王載灃,可以說是民國最青年才俊的青年才俊了!

這些優秀的品質都吸引了當時的陳璧君,陳璧君屬於那種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青(主要長的也確實一般)。為了追汪精衛,陳璧君那真是窮追猛打啊!先是寫求愛信,被汪精衛拒絕,陳璧君就從東南亞追到日本,又追到北京,看來不是富家女根本玩不了追星啊!反正就是汪精衛走哪,陳璧君跟哪!

都說女追男隔層紗,在陳璧君的面前,就是刀山火海都給你趟過去。

關鍵,汪精衛什麼身份啊,美男子、大才子、政治新星,所以一開始是拒絕的!

結果刺殺載灃的時候,由於太年輕,沒有經驗,還沒來得及動手就被清廷抓到了。當時的汪精衛已經是抱著必死之心了,還寫了一首詩:“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但是,在獄中汪精衛的懦弱自卑、優柔寡斷的性格也展示出來,其實一下獄,人就不是人了!

這個時候,意志堅定的陳璧君非但沒有逃走,卻多方營救汪精衛,這對當時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汪精衛無疑是救命的稻草,汪精衛也被陳璧君的堅持所打動,並且精神也為之一振。

還給陳璧君寫了填了一首詞:“別後平安否?便相逢,淒涼萬事,不堪回首。國破家亡無窮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離愁萬鬥。眼底心頭如昨日,訴心期夜夜常攜手。一腔血,為君剖。淚痕料漬雲箋透,倚寒衾循環細續,殘燈如豆。留此餘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卻頭顱如舊。跋涉關河知不易,願孤魂繚護車前後。腸已斷,歌難又。”

後來汪精衛被釋放出獄(汪精衛原來被判的是終身監禁,後來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把他放了)就順理成章的和陳璧君在一起了。

其實,汪精衛和陳璧君是很有意思的一對,汪精衛是水,陳璧君就是火,二者成對,也算天作之合啊!汪才思敏捷,待人溫和,可辦起事來瞻前顧後,缺乏魄力,柔韌有餘,剛猛不足。陳璧君卻是炮仗脾氣,快人快語,勇決智斷。

所以,汪精衛後來很多事情,也受陳璧君的影響!

汪精衛被王亞樵槍擊後,留下致命傷,最後身死日本。

但是後來陳璧君還極力為汪精衛辯護:“日寇侵略,領導無力護民,國土淪喪,人民遭殃,而被迫每日生存於鐵蹄下,這是蔣中正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與日本人往還。收回淪陷區,如今完璧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由此可見,陳璧君對汪精衛那是真愛啊,即使這個人做了漢奸,也要為他正名啊!


史論縱橫


醜女陳璧君拿下美男子汪精衛,並非一旦之功,其實包括了幾點(1)家庭條件(2)志同道合(3)人性弱點(4)個性互補。

這裡我先要大膽表個態。雖然陳璧君支持汪精衛當漢奸,兩人都上了歷史恥辱柱,但她確實非常愛汪精衛,她和汪精衛的感情也是可敬的。

下面我們來說說,為何醜女陳璧君,能夠拿下大帥哥汪精衛(汪精衛可不是張學良張靈甫這種靠攝像技術的假帥哥,人家是真帥哥)。

首先,陳璧君雖然醜,但家庭出身很好。父親陳耕基是南洋華商,從小生長在優越的家庭環境裡,接受的中英文教育都很完備。

就是說,陳璧君雖然相貌醜,但其他諸如家世、教育、談吐等方面並不差。雖然相貌對於女子很重要,但其他方面的長處是可以彌補的。尤其對年輕熱血的革命者、政治家來說,相貌有時候確實不是一票否決。

其次,陳璧君自幼參加革命,與汪精衛是革命同志。

陳璧君15歲進入女校的這一年,孫中山來到馬來西亞檳城,建立了同盟會分會。陳璧君積極參加同盟會的活動,表現出很高的愛國熱情,成為同盟會中最年輕的會員。

年輕人的魅力超過老年人,很大程度因為其活力。而革命者的活力是最美的。參加革命的陳璧君,也因此具有了別樣的魅力。何況汪精衛當時也是革命者,革命者之間更容易找到投契。

第三,陳璧君在汪精衛最容易軟弱的時候走到汪精衛身邊。

1910年,汪精衛計劃刺殺攝政王載灃。慷慨捐軀易,從容就義難。汪精衛按照眾人回憶,其實有點娘炮,這種犧牲行為前他多半也會有軟弱的一面。而陳璧君走進了汪精衛的臥室,要求主動獻身。不管汪精衛最後有沒有接受,這種生死關頭的表白,一定更容易打動汪精衛。

後來汪精衛刺殺失敗被捕,進了清政府的監獄,陳璧君又努力營救,終於感動了汪精衛。革命勝利,汪精衛出獄,1012年初與陳璧君舉行婚禮。


最後,陳璧君的性格與汪精衛互補

陳璧君性情彪悍,敢作敢當,可以說不亞於鬚眉男兒。相反,汪精衛則偏柔弱,優柔寡斷,有些娘炮,甚至被朱德罵“比女人還不如”。對汪精衛來說,他需要一個強勢的老婆幫他撐起主心骨。1935年汪精衛遇刺後,躺在地上呻吟“完了,我要死了”,陳璧君抱住他厲聲道:“你硬氣一點好不好?你堅強一點好不好?幹革命哪有不死人的!”雖然陳璧君的強勢最終促成汪精衛走上了漢奸道路,但如果沒有陳璧君,汪精衛也不過就是軟綿綿到底,說不定遺臭萬年的資格都沒有。


因此,汪精衛最後接受了陳璧君的追求。


巴山夜雨涮鍋


汪精衛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帥哥,別人形容他是“目光炯炯,雙目有神”,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帥哥最後卻娶了“臉圓脖子粗”的陳璧君,不得不讓人大吃一驚呀,那麼陳璧君為什麼能夠追求到汪精衛呢,在我看來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陳璧君家境富裕。

陳璧君出生在馬來西亞,她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華僑鉅富陳耕基,所以陳璧君的生活水平在當時應該算是不錯的,這也是她能夠追求到汪精衛的先決條件。因為汪精衛赴日本留學的時候就參加了同盟會,並且負責同盟會的宣傳和籌資工作。

當他來到馬來西亞的時候,陳璧君為了能夠博得汪精衛的好感,每次捐款都是1000。後來汪精衛接受任務回到日本,陳璧君也追隨而去,並且把家裡的錢全都交給了同盟會,所以汪精衛雖然一開始拒絕了陳璧君,但是其實他的心裡是不排斥陳璧君的。

其二,陳璧君敢愛敢恨。

不像現在許多年輕人愛的扭扭捏捏,愛的小心翼翼,陳璧君對於汪精衛很直白,她喜歡汪精衛就坦白的告訴他,不論結果如何,我想汪精衛可能就是被她這種敢愛敢恨的性格折服了。陳璧君的這種性格後來對汪精衛的政治升溫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陳公博就說“汪先生如果沒有夫人,成不了大事,但汪先生如果沒有夫人也壞不了大事”。

其三,陳璧君對汪精衛的不離不棄。

汪陳二人情感的升溫是源於汪精衛準備刺殺當時清廷的攝政王載灃,這一次刺殺雖然沒能成功但卻促成了汪精衛和陳璧君的這段婚姻。

據說汪精衛刺殺的前一夜,陳璧君走進汪的臥室對汪精衛說“你這一去,是生是死都不知道,我沒有什麼能為你做的,就把自己的身子交給你了”。

汪精衛被捕以後,陳璧君為了營救汪精衛四處奔波,不離不棄。陳璧君當時買通了看守的獄卒,有一次她送了一籃子雞蛋給汪精衛 ,每一個雞蛋上面都寫了一個“璧”字,並且還寫了一封信,汪精衛大受感動,終於回了一個“諾”字。

其四,汪陳二人共同的理念信仰。

早期的汪精衛和那時候所有的有志青年一樣立志要改變舊社會,建設出一個新中國,他參加同盟會,學習三民主義,成為了孫中山先生堅定的追隨者。而那時的陳璧君呢?她和汪精衛一樣,投身革命,積極為革命出謀劃策,她還是同盟會裡面最年輕的會員。我認為這兩個人共同的理想追求是他們能夠走到一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說汪精衛賣國求榮的漢奸行為,單單說他和陳璧君的愛情故事其實也是一段佳話。不知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意見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是阿維啊


人都喜歡賞心悅目的事物,嫁娶亦如此,但為何如此多的醜男美女配或者醜女美男配,是審美之差異?還是?

今天讓我們來探討下題目中的主角:作為八大“醜女”之一的陳碧君為何能拿下民國四大美男之一的汪精衛,小編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我是安靜,歡迎交流哈~

長相:

上圖為陳碧君的年輕照,其實從圖片上來看,陳碧君的長相,也是清清秀秀,雖然不能說是大美人,但是也是一個清秀佳人,不至於說醜,所以相處下來能相處出感情也不奇怪,而之所以稱她八大"醜女"之一,更多的原因只是因為她的性格行為之醜惡(因為非此話題原因,暫且不在這講了,有興趣瞭解的可以私信小編哈)。加上她從小有接受教育並且對政治十分關心,還在華僑小學讀書時,就已經喜歡閱讀進步書刊,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薰陶,思想比較前衛,和汪精衛能有共同的話題,能談心交流。

財力

陳碧君出生在南洋富商之家,家族從事橡膠生意,家財萬貫,其富裕程度不言而喻,因為這個雄厚的經濟實力,為汪精衛的革命道路提供了保障,多次幫他度過難關。如開始的時候,汪精衛為革命經費發愁,陳碧君就慷慨解囊解燃眉之急;當汪精衛刺殺載灃失敗入獄後,陳碧君傾盡所有周旋營救,可以這樣說,沒有陳碧君,就沒有後來的汪精衛,陳碧君對他其實有著救命之恩。

性格

陳碧君像火,熱情奔放,而汪精衛像水,沉靜冷淡,兩個人性格上剛好互補,一冷一熱,很多事情能相互配合,再加上兩個人有著共同的信仰追求,有共同話題,可以相處融洽培養感情。


感情

除了這2點,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陳碧君的深情,從認識汪精衛開始,陳碧君對他一見鍾情,再見傾心,為他付出了所有。一開始認識汪精衛的時候,就算知道他有未婚妻,但仍然瘋狂的追求,寫求愛信、追隨汪精衛留學遠赴日本,支持他的事業,在他事業的低谷期,也沒有拋棄他,為他奔波,還買通獄卒送雞蛋和信,支持鼓勵他重拾信心。

正所謂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成沙,陳碧君這種烈火式的追求,汪精衛再如何冷靜,也很難做到無動於衷,加上她對他的救命之恩、陪伴之情,很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一起,拿下了我們這個民國四大美男之一的汪精衛,更踏上了她為汪精衛而大起大落的一生。

小編認為兩個人的婚姻,更多的不是熱烈的愛情,而是平淡的溫情,看重的不是長相而是才華、對自己的在乎程度,他們兩個人的愛情也是當代很多人的縮寫,所以如今的社會其實挺多美女配醜男,醜女配美男也不足為奇!親覺得呢?


您家汪嘰已上羨


雖然陳璧君和汪精衛都淪為漢奸,但他們的愛情可謂是“蕩氣迴腸”。

陳璧君是華僑鉅富陳耕基的女兒。1908年汪精衛來到馬來亞,初識陳璧君,當時汪精衛26歲,陳璧君17歲,陳璧君被汪精衛深深吸引,二人由此開啟“蕩氣迴腸”的新式婚戀。

陳耕基是孫中山革命的堅定支持者,經常捐錢捐物,孫中山也常給他帶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因此陳璧君經常能翻看《民報》,她被汪精衛的文采所深深折服。

1908年陳璧君初識汪精衛後,對他一見鍾情。當時陳璧君有婚約在身,也是華僑鉅商的兒子,但此人並不支持陳璧君的革命思想。最終陳耕基在女兒的堅持下,將婚約取消。

汪精衛也有婚約,但他在日本參加革命時,其兄寫信怒斥他背叛朝廷,他由此斷絕關係,也因此取消婚約。

陳璧君後加入同盟會,與汪精衛一起工作。雖然陳璧君常對汪精衛表示愛慕之情,但汪精衛以“革命不成功就不結婚”為由予以拒絕。

1908年河口起義失敗後,海外保皇黨對孫中山一片罵聲,同盟會內部也是灰心,汪精衛主動提出進京刺殺攝政王。此次行動汪精衛和陳璧君一起,行動前,汪精衛曾對陳璧君說“現在就要行動,我們都可能犧牲,我已沒有再活下去的打算,望你認真考慮。”但陳璧君表示“我非單為刺殺攝政王而來,是因愛你才來。我當然參加行動。不過,萬一我們能活下來,我願把一切獻給你,做你的妻子。望你能答應我。”

汪精衛被陳璧君深深感動,由此答應,並咬破手指,血寫一“諾”字。汪精衛被釋放後,與陳璧君正式成婚。

1912年9月,汪精衛攜陳璧君前往法國留學,後他們至死也沒有分開過。


五味社


古語有道是“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紙。”這是因為在古代,大家閨秀即便身處閣中,慧名在外,一家女,百家求,好的女孩兒總是不乏追求者。

家境一般的男生,只要有媒人願意上門,對女孩的各方面不敢多做挑剔,媒人很少吃到閉門羹。

但陳璧君當年追求汪精衛,隔得那層紙可不是一般的紙,屬於針扎不進水潑不進的防水硬紙板。

汪精衛被稱為近代中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在投日之前,在國內是有口皆碑的,有照片為證,容貌氣質不輸娛樂明星和大學教授。

反觀陳璧君,無論從哪個角度哪個時代說來,都難進美女之列,算是正常姿色,氣質平平,下圖就是她年輕時代的照片。

陳璧君是如何追上並拿下翩翩美少年汪精衛的?

無非靠的是“快”和“堅”。

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1907年,24歲的汪精衛跟隨孫中山先生來到南洋,宣傳革命思想,籌建同盟會分會,次年,在馬來亞檳城結識了當地富豪千金,比他小8歲的陳璧君。

17歲的陳璧君自從一見到汪精衛,精神防線完全坍塌,不惜退掉父親定下的豪門婚約,立意永遠跟著汪精衛,快速完成對汪精衛的包圍陣型,從此再也沒有鬆開網口。

汪精衛本身年紀也不大,更有推翻滿清的崇高志向,無暇兒女私情。

陳璧君哪管那套,只管砸錢砸人,你鬧革命?老孃跟到底!

汪精衛以為小姑娘說說就罷了,距離遠了,自然感情就淡化了。1909年初,汪精衛跟朋友們來到東京,成立暗殺組織,籌義款、買炸藥、做訓練,陳璧君鞍前馬後,死活要求入夥。

1909年十月,暗殺小團隊來到北京,籌備刺殺清朝統治者,陳璧君繼續跟隨,趕也趕不走。

刺殺攝政王的計劃定下後,汪精衛向陳璧君攤牌,別跟著了,我們這是去送死的!

陳璧君早有準備,要死一起死!堪稱情比金堅。

汪精衛被這花痴姑娘折服了,但仍不想拖累人家。心道:我死了,你的日子還得過。

汪精衛被關進大牢,一心求死,人家陳璧君又行賄看守,送來十個雞蛋,其中一個內壁上留有一個“壁”字。汪精衛的感情防線終於坍塌,寫就了“夜夜常攜手”的詩句給她,勸她離京避禍。

陳璧君回信:我是你的人,當然聽你的話,離京,可以。但是,之前我們先定下終身。既然不可能具備結婚的形式,但咱倆在心裡結個婚,好不好?

汪精衛長嘆一聲,這傻妞,服了你了,回信只有一個血字:諾!

心說,雖然我寫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唯求速死,但這顆項上人頭在一天,我終歸就虧欠你陳璧君一天。

未料的是,攝政王壓根就不準備讓汪精衛死,人家覺得這小夥子勇氣可嘉,還是留留看吧。

武昌首義爆發後不足一個月,為了表達善意,清政府釋放汪精衛,汪精衛成了全國少女迷妹們熱愛的新偶像。

但她們晚了一步,在陳璧君先入為主、步步為營、死纏爛打的攻勢下,在陳璧君祭起的“堅”與“快”的雙字訣下,汪精衛已成陳璧君囊中之物,無處可逃。


歷來現實


民國四大美男子分別是:汪精衛、周、梅蘭芳、張學良。三位來自政界,汪精衛、周、張學良,一位來自演藝界,即梅蘭芳。而若論當時的才華和名氣,汪精衛無疑排名最前。

汪精衛從小聰明好學,早年投身科舉,曾考廣州府試第一名秀才,可謂滿腹經綸。赴日本留學後,參加同盟會,投身革命。1901年3月,因刺殺滿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被捕入獄,後在獄中寫下“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那充滿血性和傲骨的詩句,曾激勵了許多革命志士和熱血青年。

四美男中,汪精衛顏值堪稱最高,他“雙目有俠氣”,很多人公認他“最耐看”。說到汪精衛的顏值和才華之高,有一小事可以佐證,據說當年審問他的親王見他“一表人才”,竟然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汪精衛當時可是朝廷的欽犯,對一“階下囚”欲招之為婿,沒有震懾人心的顏值、才華和氣度,是不可能讓一個守舊而又尊貴如親王者有如此違背常情的想法的。

這樣一個顏值高、才華好、氣質佳的美男子,怎麼與長相很一般的陳璧君結為了夫妻呢?其實很簡單,他們的結合,是各有所長及志同道合的結果。千萬別小瞧了陳璧君,她本是馬來西亞的華僑,她的父親陳耕基,廣東新會人,在南洋經營多年,為南洋鉅富。陳璧君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博學而熱情,加入了同盟會馬來西亞分會,後與汪精衛相識。當時,汪精衛雖是日本留學生,外貌雖英俊瀟灑,但他不過一窮學生,還不名一文。而陳璧君卻是名門閨秀、豪門小姐,何況年輕時的陳璧君並沒有後來那麼肥胖,雖談不上漂亮,但也並不難看。

所以,汪精衛和陳璧君最初的故事,是窮書生追求千金小姐的浪漫故事,那叫做有情人終成眷屬。至於後來的發達,則是另外一回事,陳璧君愛上汪精衛的時候,不見得就預測汪精衛後來能大富大貴。

但大富大貴又如何?後來,汪精衛成了漢奸,萬人唾棄,千古罪人,陳璧君為了他,後半輩子更身陷囹圄,在鐵窗之中度過的,精神與疾病的雙重摺磨,讓她最後死在了監獄之中,結局非常之糟糕。


帝國的臉譜


陳璧君,字冰如,是南洋鉅富陳耕基之女,一個名符其實的富二代。



陳璧君雖然是富家千金,但她卻沒有一丁點兒的藝術細胞,琴棋書畫樣樣不通,胭脂水粉絲毫不沾;她臉圓脖子短,身高只有一米五,腿粗短胖,被譽為民國八大丑女之一;而且她脾氣火爆,快人快語,勇敢決斷,沒有半點淑女的味道,活脫脫一個男人婆。


而汪精衛卻是一個才貌雙全的美男子,他儀表堂堂,滿腹詩書,溫文爾雅,風度翩翩,連大文豪胡適都說“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愛他,他是男子……他也愛他!”


汪精衛人氣極高,堪比當今的明星,北伐前他每次演講,女學生們都“擲花如雨”。他被評為民國四大美男之一。


相差懸殊的兩個人卻成為了夫妻,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到底陳璧君是如何拿下汪精衛的呢?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一、一見鍾情遭拒絕


陳璧君家境富裕,從小對政治十分關心,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薰陶。她還在華僑小學讀書時,就喜歡閱讀進步書刊和進步報紙。


15歲的陳璧君進入當地的璧如女校讀書,仰慕一個筆名為“精衛”的進步青年,被其卓越的文采所折服。後來見到精衛本人,劍眉星目、鼻直口方,一個不可多見的美男子。



陳璧君瞬間被丘比特之箭射中,逐對汪精衛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她為汪精衛的同盟會捐錢捐物,鼓動父親拿出積蓄來支持革命。並給他寫了數封求愛信,可是卻被汪精衛以“革命不成功不考慮結婚”為由拒絕了。


二、萬里追尋到日本


遭拒絕後的陳璧君並不死心,她是一個看準了事情就一定要幹到底的女子。當聽說汪精衛受孫中山之命去了日本,陳璧君也以留學為名,同時不顧家裡反對退了姻親,一路追到日本。


來到日本後,陳璧君慷慨解囊,把家裡給她的錢,全部拿出來捐給了同盟會,解決同盟會的經費問題。


三、破釜沉舟再表白


陳璧君聽說汪精衛正在組織暗殺團,準備行刺清政要員。為了能夠和心上人在一起,陳璧君堅決要求參加,並四處拜師學習柔道、劍術、槍法和如何製作炸藥。


1909年12月,汪精衛豪情萬丈,以“化自己為灰燼來煮成革命之飯”為誓言來到北京,尋找行刺機會。為了躲避盤查,陳璧君與汪精衛假扮夫妻,一同北上。


當時,有人打趣她:“你有一張英國臣民的護照,當然不怕死。”看到自己滿腔熱情和愛戀被別人誤解,她二話不說,拿出英國護照當場撕成碎片。


為了不耽誤陳璧君,在行刺前,汪精衛找來陳璧君嚴肅交流“你才18歲,一切我都記在了心裡,此刻我對生已不敢奢望,望你三思。”



知道汪精衛將與載灃同歸於盡,這也許是兩人見面的最後一夜,陳璧君再次含淚表白“我不為刺殺而來,只因愛你,如果我們活下來,我要和你相守一生一世。”


四、身陷囹圄終不棄


因為保密工作沒做好,北京的刺殺活動以失敗告終,汪精衛被清兵抓走,關在北京北郊的監獄裡。陳璧君憂心如焚,四處奔波,設法營救。


有一次,陳璧君買通獄卒,送給汪精衛10多枚雞蛋。並在其中一枚雞蛋裡藏著一封信。陳璧君在信中表達了對汪精衛的關心和無比思戀之情。


遭受牢獄之災的汪精衛感動萬分,如此境遇之下,有些人巴不得敬而遠之,而陳璧君仍對自己一往情深!於是他咬破手指血書“信到平安”,“勿留京賈禍”,並填了一闋《金縷曲》以表達自己對陳璧君的一片愛心和思念之情。


五、精誠所至成眷屬


俗話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然而陳璧君從15歲的怦然心動到最終的執子之手,用了好幾年的時間。


她對汪精衛真心相待,從物質上的支持到精神上的鼓勵,一路艱苦跋涉、堅持不懈,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贏得了心上人。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後,21歲的陳璧君終於嫁給了深愛的汪精衛。



婚後的兩人感情非常好,只是陳璧君太虛榮、佔有慾太旺盛,她在汪精衛背後不斷進行煽情和慫恿,最終導致了汪精衛選擇投日之舉,成為了人人唾棄的大漢奸、賣國賊!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汪精衛是民國四大美男之一,年輕時的他才貌雙全,頗有男神味道,可謂炙手可熱。陳碧君自然被他迷的神魂顛倒,可是她的長相只能說是非常一般,和汪精衛一點不配。那麼她是如何追到汪精衛的呢?



一、富家小姐

陳碧君的父親陳耕基在南洋做橡膠生意,富甲一方,頗有資財。陳碧君出生在馬來西亞,是個地地道道的富家小姐。汪精衛早先去日本留學、進行活動沒有經費,是陳碧君慷慨解囊,極大地幫助了汪精衛。所以,陳碧君長得醜沒關係,有錢就可以。汪精衛最後和她在一起,這是一個原因。

二、志同道合

孫中山早先在馬來西亞建立同盟會分會,傳播進步思想。這時的陳碧君15、6歲,被孫中山的思想深深吸引,並帶著母親一同加入了同盟會。



早先的汪精衛也是個熱血青年。1909年,汪精衛組織暗殺團,陳碧君執意參加,汪精衛只能答應。陳碧君努力學習各項技能,汪精衛對此是很讚許的,兩人可謂志同道合。這也是一個原因。

三、堅持不懈

早先汪兆銘用筆名精衛經常在報刊投稿,其行文流暢、文采斐然,深受陳碧君的欣賞。1910年陳碧君在北京見到了精衛的真容,被汪精衛俊朗的外表迷的一塌糊度,便按耐不住情愫,向男神示愛,卻被汪精衛一口拒絕。

但陳碧君並沒有就此退縮。不久,汪精衛因刺殺載灃失敗被捕。心急如焚的陳碧君用錢買通了守衛,給汪精衛送去10多個雞蛋,並在其中一枚塞進了一封信,再次表達了對汪精衛的關切和愛意。



陳碧君的努力和執著最終打動了汪精衛。汪精衛自知時日無多,便回詞一首,說如果出獄就和她共為連理。陳碧君得知後大喜,便繼續用錢財打點關係。

汪精衛也是運氣好,主審此案的善耆一直沒有殺他。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開放黨禁,汪精衛獲釋。經過生死訣別的兩人,關係迅速發展。1912年初,兩人在上海完婚。

長相一般的陳碧君就這樣追到了才貌雙全的汪精衛。可惜後來兩人誤入歧途,成為大漢奸。可嘆!


石頭說歷史


陳璧君對汪精衛是真愛。自己明明家庭富裕出身南洋富豪,卻要跟著汪精衛去搞革命。汪精衛跑到日本,她也跟著去;汪精衛決定刺殺攝政王,陳璧君不是光說不練的。為了幫助汪精衛,她不僅到處拜師學習武術和槍法,而且還學了炸藥的製作。事發之後,明明是華僑可以置身事外,卻把護照撕了。

這種決心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

汪精衛被捕之後,陳璧君一開始是四處籌錢,跟孃家要,像朋友借,要不惜一切代價去救汪精衛。這個舉動是不是有用?汪精衛的罪名,當然不可能用錢來抵消。但這個舉動,絕對是振奮了汪精衛的——當時,汪精衛已經一心求死了,如果你是他,聽到有一個女子,如此愛自己,希望能夠救出自己,你怎麼想?

汪精衛在獄中收到陳璧君的信時,據說十分激動,填詞一闕。我們感受一下,這種《金縷曲》:

別後平安否?便相逢淒涼萬事,不堪回首。國破家亡無窮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離愁萬鬥。眼底心頭如昨日,訴心期夜夜常攜手。一腔血,為君剖。淚痕料漬雲箋透,倚寒衾循環細讀,殘燈如豆。留此餘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卻頭顱如舊。跋涉關河知不易,願孤魂繚護車前後。腸已斷,歌難又。

真是情意綿綿啊!

另外,陳璧君哪裡有那麼醜,我給你們看看她年輕時候的照片,其實也還可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