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金融危機會讓炒房者破產?

用戶61404424


現代經濟屬於信用經濟,是部分脫離於實體經濟的一種表現,是一種以明天抵今天的經濟模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快社會經濟發展,不過一旦過度消費就會形成泡沫經濟,當明天的價值無法承受現在的消費時便會出現經濟危機,可以視做經濟發展速度的一種自我修正。你炒股的話就會很容易理解這些。

當經濟過熱時房價飆升,炒房子以嚴重偏離的住房真正價值的價格買入房子,以求出售或者出租,但一旦經濟危機來臨,房價泡沫被擠破,房子的價值就會迅速下跌,遠低於買入的房價,使炒房者無論是賣是租都提不上價。加之經濟蕭條,房子很容易壓在手裡找不到出路。

保守情況下,至少炒房者手裡還有幾套房子,但激進的炒房者會採用信用經濟的便利玩法,像貸款,訂購之類的方法,去謀自己能力之外的暴利,所以一旦經濟危機來臨,他所承受的損失就會遠超過他的承受能力最後只能宣佈破產。


股道長


經濟危機,所有泡沫大的資產價格大跌。比如一套1000萬的房子,你首付400萬,銀行貸款給你600萬,你每個月還房貸3萬。很多人以為,只要自己保持每個月還貸不斷供,這套房子就是安全的,其實錯了!如果出現經濟危機,泡沫資產價格大跌,比如之前價值1000萬的房子跌到500萬了,銀行就會判定你已經破產了。因為你欠銀行600萬,你的房子只值500萬。這時銀行就會強制拍賣你的房產,除非你一次性還掉600萬的貸款。你覺得有多少人能在經濟危機中一次性還掉債務?


小橘子強哥炒股記


這個問題可以從會計恆等式來說: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房子是等式左邊的資產,等式右邊的負債是銀行貸款,所有者權益是購房者的資本,包括投入的本金+利潤(或者-虧損)。等式可以變為: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即屬於購房者的那部分資產(房子)的價值,是總資產的價值(房子總價)扣除要償還銀行貸款的那部分。

當金融危機來的時候,資產的價格下跌,而負債並沒有減少(注:暫時忽略隨時間推移而已償還的貸款部分),所以屬於購房者的那部分資產價值就不斷減少,資產價格跌到負債以下,所有者權益低於零的時候,就出現購房者資不抵債的現象,從而破產。

所以,我們可以把所有者權益看成是安全邊際,即房子價格增高或者貸款金額的減少,都會增加安全邊際,降低購房者破產的風險。

還有一種破產的情況,就是金融危機來的時候,企業倒閉,購房者失業,無法償還銀行貸款,即使這時所有者權益大於零,但是由於預期還款而被銀行拍賣抵押物,如果拍賣價格低於所欠的銀行貸款,那麼也會資不抵債,導致破產。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破產是因為有貸款(槓桿),需要剛性兌付。如果購房者沒有貸款,那是不會破產的。


達拉斯小牛Wei


從供給需求角度分析:金融危機下,經濟下行,通過緊縮,購房者收入下降,導致購房者數量下降,購房需求下降,房價下跌;另一方面,大量在買房子中使用高槓杆的購房者或是炒房者,會在經濟危機中出現資金鍊斷裂,導致大量房貸斷供或是低價拋售,使房子供給增加,房價下降!


君保說險


97年香港亞洲金融危機,香港大面積出現“負資產”,08年美國次貸危機,國內以深圳炒房團為首出現大量斷供棄樓的負資產。為什麼金融危機會導致炒房者破產?

因為金融危機,首先是信用危機,即銀行收縮信貸發放,其次,是流動性危機,即社會失去對金融產品和方便的的承接能力,最後,是就業危機,即炒房者會失去月供的資金來源。

以08年美國次貸危機為例,當時深圳房產中介大量關門歇業或者倒閉,大面積的報紙廣告“只付月供不要首付”的賣房廣告,同時,以東莞當時的阿迪達斯代工廠為首的製造業出現大量倒閉和破產,農民工出現大量的“提前返鄉潮”。這些現象,全部先後出現,社會上人人自危,深圳房產平均出現30%以上的短期大幅下跌。記得一個朋友在金地梅隴鎮剛買的房,好像是9000多一平跌到7000以下,家裡矛盾非常大,且因為他是某公司的品質高管,公司裁員後閒置在家,月供壓力非常大(據朋友說,他月供也只能最多維持3個月,超過三個月就不知道怎麼辦了),去他家玩,他老婆臉色非常難看,搞得我們一眾朋友都噤若寒蟬不敢高聲說話。後來朋友幫忙在朋友公司找了一個崗位給他做,09年國家救市,四萬億計劃刺激出臺。拯救了所有的人。

而當時,遍地都是炒房團的賣房廣告,廣告基本上都是“不要首付”製造承接走月供,就可以賣房,但是,當時這樣的條件,也沒有人敢於買房。僅僅八九個月,在“四萬億刺激計劃”出臺後,深圳房價開始全面暴漲。應該是深圳十年房價牛市的第一次加速的起點,如果按照當時“賣房廣告”買入的人應該一年內賺50%應該有。

08年危機,從銀行暫停放貸,再到“四萬億刺激計劃”出臺後,銀行搶著放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只是死於危機和付出跳樓悲劇的人,卻再也挽救不回來了。



屠龍刀fei0598


以當下房住不炒的政策如果在較長時期不動搖,很多炒房者就會面臨空前的壓力,尤其是那些急於變現的炒房者,房子賣不出去,房價持續下跌,他們的壓力山大,更是出現了很多房企在近年的調控中面臨了大洗牌的局面,很多房企倒閉,宣佈破產越來越多,一旦金融危機,更會加大了炒房者直接破產的幾率。

但是我們看到,現在的政策雖然趨嚴,但是很多房企也不會降價,主要是擔心降價迎來諸多問題,包括政策和業主的壓力導致了房企仍然在苦熬,甚至有寧願破產也不降價的現象出現。不過此番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嚴格,預計房價穩著陸是大的方針。

那金融危機為什麼會讓炒房者破產?

第一、槓桿買房。很多炒房者其實都是利用了槓桿資金在炒房,買房幾乎都是隻支付了首付,然後用多餘的錢買更多的房子,一旦爆發金融危機,大量的資產就會撤出樓市,這讓房地產的泡沫最終破裂,迎來房價大跌的情況發生。

一旦房價大跌,炒房者房子賣不出去償還不了貸款,不僅日子會越來越難過,死扛最後就是破產,加上政策趨嚴,眼下沒有金融危機炒房者就已經支撐不住,金融危機一旦發生,破產是分分鐘的事情。

第二、房子投資屬性消失。眼下房子的投資屬性是暫時的消失,至於消失多久無人知道,畢竟各種調控政策還在實施,加上適時可能推出的房產稅讓很多炒房者望而卻步,讓很多人不敢在炒房。哪些已經囤積房子的也在急於拋售。

如果金融危機來臨,市場的交投會會更冷清,囤積的房子會更難出手,此時在量價齊跌下這種房價下跌效應不僅影響炒房團,也影響了銀行,更是對經濟帶來嚴重的傷害。

因此,大多數人都不希望金融危機的到來,因為房價下跌的連鎖效應是非常可怕的,不僅僅影響的是炒房團,會影響方方面面,更會造成大量的資金流出房地產,各種不利因素隨即而來。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炒房者能夠進行炒房的前提是有資金且能高槓杆,這就跟金融有很大關係了

開始之前先要跟大家普及個知識點,幾乎所有的投資炒房者不會100%的拿自己的錢去炒房投資,絕大多數的炒房投資者都是儘量擴大自己的資金槓桿。通過銀行短期貸款、民間借貸或者說信用卡TX等,這些才是炒房投資者資金的主要來源,說的難聽點:金融貨幣政策寬鬆他們所有資金來源的前提,一旦卡緊那麼他們就“玩完”。幾點觀察:

第一、房價如此高的今天跟寬鬆的金融貨幣政策有關係,尤其是對於流入房地產行業資金長時間監控不嚴有關係。記得2016年有媒體公佈的一個數據,我國A股市場不到3000家上市公司,其中超過90%的上市公司或多或少資金都流入過房地產行業。這就是在監管不嚴的背景下,一旦金融貨幣政策稍微放鬆,大量的資金就會流入房產,房價上漲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二、炒房者的資金來源很清楚,金融危機後資金來源斷了(無人接盤),炒房者自然破產。大家要明白一個問題,炒房者分為兩種:囤房和快速出手套現。一般來說我們經常提到的炒房者都是後者(快速套現離場),套現離場總需要有人接盤,如果說金融危機來了之後,大家紛紛失業或者說收入降低,自然購買力就會下降。房產又是一個大宗商品,要價比較高,自然接盤者就會少很多。2008年的時候,深圳炒房者不少破產就是因為金融危機導致不少人失業,本身月供都還不起了,哪裡還有錢去購房?再說如今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朋友,本身壓力就比較大,哪怕是我們眼中不少的“有錢人”其實也是揹負巨大債務的。

高負債、高消費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會“負債累累”抗金融風險能力會越來越弱

就拿我國來說我們父母輩基本都是有存錢習慣的,如今我們這代人越來越多的人都是負債累累。

跟大家分享一組2017年的數據,根據中國銀監會於2017年10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產總額為243.2萬億元。按照我國2017年總人口14億人計算,人均負債17.3萬人民幣!已經2019年的今天這個數據只會更加恐怖,如上圖所示負債率最高的人群無疑是70和80後,未來幾年90後也會加入這個大軍。幾點觀察:

第一、越是高負債的人對於金融的敏感性越強,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炒房者無疑就是高負債。以如今美國負債20多萬億美元來看,美國人民是最經不起金融危機的,一丁點的經濟波動都會造成大量的人失業或者經濟下滑(這也是我們敢跟美國硬碰貿易問題的原因)。就拿我們身邊的例子來說,2018年有一段時間各個銀行開始對於信用卡進行封卡或者降額,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信用卡TX者,越是TX多的朋友受到的影響越大。而信用卡也是很多炒房者資金來源之一,幾年前拿信用卡買房的人比比皆是,近期為何要傳出禁止使用信用卡進行房產類消費其實就是嚴格控制流入房產的資金。

第二、房產與金融本身就是捆綁在一起的,調控不好經濟危機隨時會爆發。日本上世紀80年代房產泡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控制好流入房地產的資金;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也是因為監管問題;可以說失去監管的房產和金融市場爆發危機是早晚的事情,用李大霄老師的一句話:房地產市場一定要去槓桿。

綜上,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很多,但是對於如今的我們來說一旦爆發金融危機炒房者破產是分分鐘的事情;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房地產引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畢竟房地產行業對於銀行資金的依賴性很強,甚至如今已經有點“銀行不得不輸血”的意味。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其實我認為問這個問題是沒有區別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基本上都是在金融領域蔓延,大部分表現為流動性危機,很多時候只要有央行之類兜底提供流動性,金融危機就能渡過。

經濟危機的覆蓋面就更廣更大,表現為全體國民經濟的比較大幅度的下滑,這樣的危機無法僅僅通過央行一家放水解決,很多時候是政府需要多種宏觀調控政策加上國民信心的恢復才可以。

歷史數據表明就算股市下跌幅度超過50%以上的重大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發生,總體的房價下跌幅度很多都只有20%左右。房價穩定器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炒房失敗的案例在極少數而成為了新聞,而且他們失敗也很大程度是槓桿加得太高。而且房地產市場跟每個國家的人文環境息息相關,不是所有國家的人都像中國人那樣看重房產的價值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炒股這種高波動的事情還是不如買房的。如果把炒股改成長期投資的,股市回報總體還是超過房產的。


Rocho觀察


房地產買來賣去,最後大部分都是賣給外地想在本地發展的人。或者剛獲得本地戶口的外地人。

金融危機發生,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大批公司倒閉,大批公司裁員。這一批倒閉失業,裁員失業,總歸要去找工作,但是當地尤其北上廣根本不可能找得到,甚至有些本地人(前三代是外地人)也可能吃不消,那能怎麼辦呢,當然只能回老家家先苟著。

這樣這些地方外來人口急劇減少,房地產買方數量急劇減少,賣方不變,這樣空置的樓盤,和炒房散戶就會出現大量滯銷房

就拿08年金融危機來說,我所處的十八線小城沒什麼感覺,唯一的感覺就是外出打工的親戚都回來置業發展了。




小小冉


因為炒房的人大多是借貸款買的,買的也是高價位,只有賣出去才能賺錢。如果金融危機發生,房子賣不出去,或租不出去,資金鍊斷裂的話交不上房貸的話銀行是要收回房子的,所以一旦金融危機炒房者肯定是傾家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