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玉米產量低,你可能落入玉米種植陷進!小心玉米種植這幾大誤區

玉米產量低,你可能落入玉米種植陷進!小心玉米種植這幾大誤區

很多種植玉米的農戶,往往因為一些錯誤的種植觀念及錯誤的種植技術從而造成玉米產量低下。那麼哪些是人們容易誤認為是對的種植觀念呢?在種植過程中,大家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種植玉米要知道的六大誤區。

玉米产量低,你可能落入玉米种植陷进!小心玉米种植这几大误区

誤區一:單粒播種的錯誤

1.把購買的普通種子當做單粒播種使用,隨便用簸箕簸一下,挑挑小粒就做單粒播種的種子。

2.隨意設置株行距,對密度沒有概念,總認為稠比稀好。

3.有很多機手改造播種機,隨意調整行距的結構,本應按50釐米行距播種,株距定到了17釐米~18釐米。

4.種肥不錯行。

5.澆矇頭水進行大水漫灌。

6.播種越深越好。

針對誤區一的正確理解:

單粒播種成功離不開以下要素,缺一不可。

1、高質量的種子,純度要高,不能低於98%,芽率芽勢要高,不能低於95%,大部分普通玉米種子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手工挑一挑是不行的。

2、單粒播種最大的成功就是實現了科學的種植密度,一個品種只有在合理密度下才能最高產,密度大了小了都不能高產。密度大了還會造成倒伏,空杆,感病等問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過稀了也會減產,但不會出現倒伏空杆的問題。

3、播種保苗是關鍵,不恰當的播種方法會造成缺苗斷壟進而影響密度影響產量,化肥燒種,燜種爛種的問題是造成缺苗的主要因素。只有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塊才必須進行深播,以降低乾旱對出苗的影響,能隨時澆水的地塊必須淺播,播深不能超過5釐米,3釐米最佳。播種過深再大水漫灌會造成種子沒有呼吸而燜爛,種子和化肥不錯行施入會造成化肥燒種的問題,化肥使用量大的更嚴重。

誤區二:除草劑使用的誤區

1.不知道玉米除草劑的類別和使用時期,亂噴亂用。

2.除草劑與有機磷農藥和微肥混用,圖省工。

3.不按說明用量,隨意增加藥量。

4.貪圖便宜買淘汰類型的除草劑。

5.圖快使用機動噴霧器噴施。

6.藥沒用完再噴一下。

針對誤區二的正確理解:

出苗前苗前除草俗稱封地除草劑,種類有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水、莠去津。苗前除草的地塊應注意以下方面:

1.土壤溼度要較大。在玉米播種以後,雨後或澆地後噴施,如土壤乾旱或長出小草以後,基本上是不能用的。

2.當麥茬較高、田間麥草覆蓋地面時,這一類除草劑最好不用,因為噴不到地面形不成藥土層,就不能殺死頂土發芽的雜草。

3.封地除草劑用藥時間最早,藥效期一過,雜草很快就會長起來,需要補噴第二次其他的除草劑,浪費人力物力。

4.封地除草劑易使玉米葉片發黃,尤其是高溫時用藥,容易傷根。鑑於以上問題,現在苗前除草逐漸被苗後除草代替。

特別注意:玉米生長的中後期千萬不要使用草甘膦類,這是一種滅生型內吸性除草劑,主要是針對多年生雜草,多用於果園、溝渠、道邊防除雜草,也可在農作物播種後、出苗前使用。如玉米中後期使用該藥,因其具有內吸性,稍有不慎就會因下部葉片受害而傳導全株,導致玉米死棵、減產嚴重。

玉米产量低,你可能落入玉米种植陷进!小心玉米种植这几大误区

誤區三:化肥使用的誤區

1.尿素使用的誤區。

2.過度施肥,認為多施肥就能多打糧。

3.控釋肥的使用時間。

針對誤區三的正確理解:

1.尿素不要這樣施:不要與碳酸氫銨混用,會造成尿素轉化慢進而造成揮發和流失損失。不要地表撒施,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轉化為氨的過程中被揮發掉,利用率只有30%。不要做種肥,尿素含有的少量縮二脲會對種子和幼苗產生毒害,影響種子發芽盒幼苗生長。使用尿素後不要馬上澆水,尿素的轉化需2-10天才能完成,馬上澆水會因尿素溶於水而隨水流失。

2.過度施肥,認為多施肥就能多打糧。施肥過多會造成化肥殘留而土壤板結。增施有機肥農家肥,適當噴施鋅肥等葉面肥對玉米增產效果明顯。

3.控釋肥(緩釋肥)具有控制肥料中氮肥釋放時間的成分,所含氮素會根據不同玉米生長階段緩慢釋放,因此具有一次施肥,一季有效的特點。合格的控釋肥能保證玉米生長後期不脫肥。控釋肥的使用時間最佳為玉米出苗後20天。開溝施入。

誤區四:片面相信葉面肥的效果

針對誤區四的正確理解:

葉面肥在玉米根部提供營養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有效緩解缺素症狀,能夠改善玉米生長,提高產量。但應在保證土壤科學施肥的基礎上合理使用,避免本末倒置。

葉面施肥應注意掌握玉米葉面肥的適宜種類,掌握適宜的濃度不得過濃,掌握選擇施肥部位噴施方法和時期,避免高溫的午前午後噴施。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誤區五:澆水的誤區

1.有水就澆,有肥就上。

2.玉米鼓泡不澆水。

針對誤區五的正確理解:

很多農民朋友往往不管什麼時期,遇旱有水就澆、有肥就上。其實拔節期前不宜澆水,過度乾旱時例外。如果孕穗期和灌漿期遇旱,就要儘快澆水,因為孕穗期和灌漿期是玉米需水的關鍵時期,此期乾旱對玉米生長的影響最大。

玉米产量低,你可能落入玉米种植陷进!小心玉米种植这几大误区

誤區六:收穫時間的誤區

1、白皮就熟了,可以收穫了。

2、割到塌一塌,能和晚收效果一樣。

3、人家收咱就收,收晚了會丟。

針對誤區六的正確理解:

玉米從授粉到完熟需要52天左右的時間,玉米白皮時剛剛完成乳熟階段,蠟熟階段需要10天左右,此階段是玉米千粒重形成的關鍵時期,對玉米的品質也有重要影響。

完熟的特徵是籽粒底部形成黑胚層,此期玉米澱粉轉化已經完成,籽粒飽滿,千粒重最高,產量最高。對比試驗顯示,晚收10天能增產10%以上。建議9月30日前後收穫玉米,遇9月份連陰雨天氣時應在10月1日後適時收穫玉米。玉米植株割到後對玉米後熟沒有明顯效果,大家都晚收了,就沒有晚收怕丟的擔心了。

以上就是小編要說的種植玉米要知道的六大誤區。咱們種地要講科學,很多認為好的東西未必是科學的,有可能造成減產損失。

本文只作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