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663年間出了19名文武狀元,被稱為中國第一狀元縣,是你家鄉嗎?


黃山市隸屬於安徽省,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江省開化、淳安、臨安縣為鄰,東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的績溪、旌德、涇縣接壤,西北與池州市的石臺、青陽、東至縣毗鄰。1987年廢除徽州建制,以境內山嶽“黃山”之名設立地級市。

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屬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地形以山地為主,境內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長,熱量豐富。黃山市境內的黃山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黃山市裡有一個縣非常特別,663年間出了19名文武狀元,居全國各縣之首,被稱為是中國第一狀元縣,你知道是哪個縣嗎?想必大家都已經猜到了吧,對,就是休寧縣,休寧縣被稱為是中國第一狀元縣,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這座狀元縣,深入的瞭解一下這座縣城!


休寧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與浙、贛兩省交界,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於東漢建安十三年,自宋嘉定十年至清光緒六年,休寧出了19名文武狀元,是中國第一狀元縣。境內有被稱為黃山白嶽的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齊雲山,還有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的萬安羅盤。休寧縣是“鄉村旅遊福地”,“中國有機茶之鄉” 。

休寧位於安徽省南部,南與浙江、江西兩省毗鄰。總面積2151平方千米,總人口27.4萬人。地處皖南山區南部。與浙贛交界處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連綿不斷,最高點六股尖海拔1630米。中、北部低山丘陵與河谷平原相間,率水發源於六股尖,曲折東流,到屯溪與橫水匯合成新安江。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3℃,年均降水量1937毫米。

休寧縣是安徽十二五規劃中撤縣設區的城市,未來定位發展為中國休閒養生之都。礦藏有金、瓷土、煤炭、硯石等。國家林茶生產基地縣。休寧縣是“鄉村旅遊福地” ,旅遊、生態資源豐富。境內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文人墨客中廣有“休寧山色橫江水,回首依依勒馬看”的讚譽。最負盛名的當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的“中國道教第一”齊雲山。 


齊雲山距縣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雲霄”而得名,被乾隆皇帝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站在山上,眺望遠方,那一望無垠的山川秀色盡收眼底,俯視山下,是一幅天然的“八卦圖”,還不時被飛雲流煙淹沒,如幕如障,峰巒朦朧,若浮若沉,美不勝收。

齊雲山共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巖。珠泉碧潭,天橋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之美景將她編織成一幅天開神秀、獨具一格的山水畫卷。歷代文人墨客、顯官巨賈紛至沓來,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達夫等都曾為齊雲山留下許多佳句墨寶,尚存眾多的摩崖碑刻。1993年齊雲山登山索道開通後,至今已有上百萬國內外遊客登山攬勝。

休寧自東漢建安十三年建縣,距今已有1800年曆史。縣名為隋文帝欽定,取休陽、海寧各一字,含“吉慶平寧”之意。作為古徽州的“一府六縣”之一,自古以來,休寧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賈之多、文風之盛而名聞遐邇,被譽為“東南鄒魯”。邑產“徽墨”、“日規”等手工藝品馳名中外,萬安羅盤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休寧縣是“中國第一狀元縣”, 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自宋嘉定十年至清光緒六年,休寧出了19名文武狀元,居全國各縣之首。休寧人物有名儒朱升、戴震、珠算宗師程大位、戲曲家汪延訥和汪士慎、丁雲鵬、胡正言、海陽四家等書畫藝人,以及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孫起孟、原國務院農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顧問吳象等。

狀元是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的產物。在這種制度下,狀元是社會各階層推崇備至的“偶像”,考取狀元更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據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從唐武德五年正式開科取士,到清光緒三十一年明文廢止科舉,這將近1300年間,歷代政權約開科考試750餘次,錄取狀元800多位,有案可查的狀元為649位。

中國狀元博物館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展示狀元文化為己任的,兼容中國傳統文化與中華民俗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中國狀元博物館坐落於"中國第一狀元縣"安徽省休寧縣舊縣衙遺址上。整個博物館由三大展廳、狀元文化廣場和狀元文化報告廳等三大部分組成。


狀元文化廣場位於海陽鐘鼓樓前,佔地面積7100平方米。地面以紅砂石鋪就的"三甲"圖案為主,在縱橫軸線上建有四柱青石狀元坊和"海陽八景"石雕柱,廣場北面圍牆上鑲嵌著16塊以千年科舉為主題的石雕花窗。狀元文化公園位於狀元文化廣場東側,佔地160餘畝,主要建築有文昌閣、海陽書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