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雍正通寶有幾種?

阿森聊世界


你好,你這枚雍正通寶是一枚雕母,從圖片看,錢體厚重規矩,字口深峻,貌似真品雕母。但是仔細看,這枚雍正通寶雕母銅色不正,幣面略微不平整,字體外穿錢緣均無無拔模坡度,字體不精神,邊緣顯得臃腫,包漿也有點漂浮。個人不看好這枚幣,應為仿品。


&雍正通寶寶泉局雕母,市場參考價200000元。

雍正通寶這兩年價格抬頭,價格在清代幣普品中最高,鑄造量最大的一枚雍正寶雲價格最少都在一兩百。並且很快被收購殆盡,再加上價格適中,於是雍正成了清錢中造假者最佳的造假對象,這兩年假貨充斥市場,真品極少。
&雍正通寶寶源局



雕母,市場參考價250000元。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大型折二、折三雍正臆造品,也有和真品難以分辨的高仿品。這些高仿品特點是字口尺寸跟真品一模一樣,但是包漿發澀,銅色略顯晦暗,整體磨損不自然。雖然做得跟真品很像,只要跟真品仔細對比很容易發現破綻。


&市場上的做得還不錯的仿品。

雍正通寶中只有寶黔局寶和雲局試鑄了一些折二樣幣,這兩種折二分別為三級幣和二級幣,十分稀有,市場上已見不到真品。就連十分普通的寶泉局小平錢都未能倖免,更別說身為一級珍品的雍正通寶雕母錢了。
&雍正通寶寶雲局折二,市場參考價50000元。

雍正通寶小平錢中甘肅寧夏局鑄造的雍正通寶背滿漢文寧小平錢為試鑄樣幣,非常稀有,我是三級幣,市場價上品50000元。寶南局小平錢也很稀少,市場價1500元,寶川局小平市場價一千元左右。



總之,大家在遇到雍正通寶的時候,不要盲目購買,假幣太多,令人防不勝防,在眼力不夠的情況下,大家一定要謹慎。
&雍正通寶寶薊局樣錢,市場參考價25000元。


風雲說收藏


您好,雍正通寶的品種和版別較多,如果比較全面的瞭解雍正,最好還是購買專業書籍進行查看。必定一篇回答的文章寫下來也只能簡單介紹一點點。

下面我就簡單說說鑄造的幾個局吧。

雍正通寶用黃銅鑄造,雍正元年鑄行“雍正通寶”,沿康熙四十一年制,錢重一錢四分,力求精美標準,大小分二類,大錢與“康熙通寶”大錢相仿,小錢直徑2.4釐米,當時全國共有二十多個錢局,都是康熙時局,雍正規定一省只設一個錢局,於四年時,改山西局為寶晉局,山東局為寶濟局,臺灣省局為寶臺局等等。

雍正通寶的錢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奠定了清朝此後一百八十餘年的錢文風格。是清代錢幣中相對數量最少、版式最簡的一種制錢,但是由於其規範、精整,直徑較大,做工精美,文字規整統一,故深受收藏者喜愛。

雍正通寶寶泉局

京師(北京)戶部寶泉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大。

雍正通寶寶源局

京師(北京)工部寶源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大。

雍正通寶寶川局

四川成都寶川局,雍正十年(1732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較小。

雍正通寶濟寶局

山東濟南寶濟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小。

雍正通寶寶鞏局

甘肅蘭州寶鞏局,雍正四年(1726年)始鑄,雍正七年(1729年)停鑄,存世量相對一般。

雍正通寶寶黔局

貴州貴陽寶黔局(實際於畢節鑄造),雍正八年(1730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一般。

雍正通寶寶南局

湖南長沙寶南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鑄,雍正十年(1732年)停鑄,存世量較小。

雍正通寶寶武局

湖北武昌寶武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鑄,雍正十一年(1733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小。

雍正通寶寶河局

河南開封寶河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鑄,雍正九年(1731年)停鑄,存世量相對一般。

雍正通寶寶昌局

江西南昌寶昌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小。

雍正通寶寶安局

江蘇江寧(南京)寶安局(實際屬於安徽省鑄造),雍正九年(1731年)始鑄,雍正十二年(1734年)停鑄,存世量相對一般。

雍正通寶寶雲局

雲南昆明寶雲局,雍正五年(1727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大。

雍正通寶寶晉局

山西太原寶晉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鑄,雍正九年(1731年)停鑄,存世量相對一般。

雍正通寶寶蘇局

江蘇蘇州寶蘇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大。

雍正通寶寶浙局

浙江杭州寶浙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鑄,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鑄,存世量相對較大。


歡迎大家來接龍題賺紅包!

關注古泉學府,和我一起探討、交流錢幣收藏小知識和小樂趣!如果錯誤請大師指導!

[以上珍品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古泉學府


雍正帝是清代帝王之一,雍正通寶是其在位之時的方孔制錢即法定貨幣,作為“五帝錢”之一的雍正通寶,近年名氣頗高,最普通的雍正通寶也價值高於其他尋常清錢。提問附圖第一圖中這枚未開方孔的圓孔雍正通寶雕母錢,明顯不對。

要說一類錢幣有多少種,這個要看不同朝代的鑄幣形式。清代到了雍正年間,方孔制錢鑄幣模式已經十分成熟,諸省地方多設立錢局,錢幣也是一面錢文一面錢局名稱,方便辨識是何省何地之幣。目前存世的有十五個錢局的雍正通寶錢,一說二十個錢局鑄造過此幣,但並未都傳世。還要算上用於呈樣和後期造幣的的雕母、母錢等幣,還有諸多官私所鑄的雍正通寶花錢,何況不同的幣還有諸多版別,具體雍正通寶有多少個種類,這還真不好統計。

說句玩笑話,雍正不是一個審美“農家樂”的帝王,在位時間有限,也比較勤政一心撲在工作上。雍正皇帝在位政改之時,設立了軍機處,在可能是有清一代影響最為深遠的政策之一,軍機處也一直延續到清末新政。

雍正通寶,在“五帝錢”火爆的這些年有一些升值,但也並非價值連城。有清一代,雍正通寶確實稀少了一些,價格高於其他尋常清錢,但雍正通寶也是常規流通發行的,並不會真正稀少到哪去,尋常的也非常多見。從雍正通寶開始清代方孔制錢進一步趨於成熟。


錢幣司令


雍正通寶按錢局和版式分為寶泉、寶源、寶浙、寶武、寶福、寶河、寶昌、寶雲、寶蘇、寶南、寶廣、寶陝、寶臺、寶黔、寶濟、寶安、寶晉、寶桂、寶川、寶鞏20個鑄錢局,以當前的存世情況及收藏難度大致可劃分四類。 一、寶南、寶川二局制錢,存世不多,尤其美品更為少見。 二、寶武、寶昌、寶濟等錢局,錢幣上乘者較之前兩品為多。 三、寶晉、寶河、寶安、寶黔、寶鞏、寶蘇錢局,市場價格不高,但美品標價逐漸抬頭。 四、寶泉、寶源、寶雲、寶浙等錢局皆為普品,市值一般。 以上就是雍正通寶種類的大致劃分。



也夠咱凡人走幾年


雍正在位13年,鑄造的錢幣版別也較多,價格在清錢裡也是比較高的,但是雍正裡有幾個稀少的版別,像寶南局和寶武局,有幸收藏到就不要輕易轉手,像這種版別升值潛力還是很大的





古幣藏春秋


雍正通寶不算細分版別,就按鑄造錢局算,共計十五種(中央工戶兩部加地方錢局)

關於雍正通寶的基本信息介紹,各位藏友已經回答很多了

那我們就來聊聊其他關於雍正通寶收藏方面的情況

一、群眾基礎:不管是因為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皇朝,還是這麼些年關於辮子戲的熱播讓大家對清朝前期這幾個皇帝的熟知,反正清朝前幾個皇帝的鑄幣一直都是古錢幣收藏市場的一個熱點(比如配“五帝錢”啥的),如果單純從存世量上講,在歷朝歷代留存下來的古錢幣中存世量最大的肯定是宋錢,其次就是清錢了,那本應其收藏價值不會太高才對,但是架不住群眾基礎好,受眾多啊,黃亮清錢這幾年溢價率絕對排第一(只討論通貨類)

二、市場價格:雍正在位只有十三年,是清朝前五個皇帝中在位最短的(順治十八年,康熙六十一年,乾隆六十年,嘉慶二十五年),物以稀為貴,這也體現在收藏市場的價格上了,通貨類的黃亮清錢中雍正已上二百,順治已上一百,康熙二、三十,乾隆嘉慶10元左右

三、未來的收藏價值:清錢任然會是古錢幣收藏的熱點之一,如果現在要參與進來,需要考慮的就兩點:真假和品相,真假就不用講了,假的永遠不可能有價值,未來“品相派”只會越來越多,黃亮的美品,哪怕現在入手價格稍高都沒關係,都不愁出手的(不要收破爛,除非自己留著個別的做品種)

以上幾個觀點僅代表個人想法,請關注林隱,互相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