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援鄂日記】“疫”路有你,溫暖相伴

援鄂日記


地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

作者:南大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 來嬌


3月2日

“疫”路有你,溫暖相伴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美麗的江城武漢此時正飄灑著濛濛細雨,合奏著春的樂章。轉眼間,我們來到武漢已經半個多月了。記憶裡,這本該是個踏春賞景的好季節,然而,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兇猛疫情,我們不得不戴上口罩,關起房門,拉響一場與病毒的激戰。

接到武漢需要增援的通知,我第一個念頭就是:必須去。那裡曾授予我知識與技能,那裡曾給予我力量與溫暖,我必當結草銜環以報恩。同時,作為一名有著7年黨齡的黨員兼科室骨幹,國家和人民需要之時,我更義無反顧。看著家中兩個孩子,我默默地對他們說:孩子,媽媽用實際行動來教會你們,什麼是堅強和勇敢,什麼是責任與擔當,我一定會成為你們為之驕傲的媽媽。

在緊張準備工作後,我便踏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到達駐地後又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培訓之中。老師們講得格外仔細:如何正確地穿脫防護服?如何避免發生職業暴露?如何調整身心狀態以適應陌生的醫院及住所環境等等。我拿出紙筆詳細地記錄著,生怕漏掉任何細節。

終於,要走上真正的戰場了。對著鏡子嚴格按照要求一步步穿好防護服,緊張、激動、興奮多種情緒交織在一起。一番穿戴完畢後,隊友們相互在防護服上寫下各自的名字以及鼓勵的話語,相視過後會心一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著雙層橡膠手套,透過被霧氣縈繞的護目鏡穿梭在病房裡,行動和觸覺都比平時差了很多。第一次給患者輸液,平時可以靠手感準確穿刺成功的我遲遲不敢下針,阿姨笑著對我說“小姑娘,不要緊張,你們穿著這麼厚重的衣服操作本來就難,一次不行也沒關係。”在她的鼓勵下,我一次性穿刺成功,心中不由增加了幾分信心。

來到武漢後,我出現了嚴重的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加上嚴重腹瀉。領導再三勸阻,希望我休息兩天調整好狀態再進病房,但是想到病房病人那麼重,戰友們工作十分吃緊,所以我選擇堅持上班。結果進病房不到兩個小時,在給病人輸液時,突然噁心,我強忍著胃腸道的不適,我知道一旦嘔吐就意味著要出倉,那麼這一身防護服便浪費了。病人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叔,他看我不停抖動的身體焦急地問:“你怎麼了?你還好嗎?你快去休息一下。”說著還按響了呼叫鈴,幫我叫來了同事。組長知道我的情況後讓我立即出去,她說:“我知道你很想堅持,但是保護你們安全,是我的責任。聽我的,出去休息,只有好的狀態才能為患者們提供更好的護理。”於是,放下心中的不甘和對自己的懊惱,我默默走出了病房。脫完防護服後眼淚奪眶而出,給隊友們添麻煩了,我很抱歉。回到駐地,我發信息告訴科裡同行的兩位姐妹我的情況。十分鐘後,我便接到了我們護士長的電話,電話那頭她焦急的聲音中飽含著對我的擔憂,瞭解完情況,她安慰我不要難過,好好休息,甚至找她當地的同學給我送藥過來。瞬間我被這個像姐姐一樣暖心的護士長治癒了,心間的陰霾也漸漸消散。

第二天清晨睡醒,手機上便收到了護理部曹主任的短信,她說,“你的情況我都知道了,感謝你的勇敢與堅強。你今天怎麼樣?好些了嗎?一定要注意休息,身體不舒服要及時說,千萬別硬撐,有任何需要隨時找我。”讀完短信,再次熱淚盈眶。微信上是科室主任、老師和同行小姐妹以及家人的問候,貼心的問候給我帶來滿滿的感動。

經過了兩天的飲食調整,停掉了藥物,終於我又是那個生龍活虎的“美小護”啦。保質保量地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之餘,和患者們談心也是我的“愛好”之一。92床的老爺爺,一開始接觸他,他不太愛說話,後來每次上班我就會和他多聊天,他開始回應我們,臉上的笑容也愈發多了起來。和爺爺聊天的次數多了之後,我才知道,他心情不好是因為他的摯愛已經因為病毒離開了,而他因為病情危重,還戴過呼吸機,所以悲傷和恐懼一直籠罩在他心頭,他不想說話。

看著爺爺一天天好轉,我也為之感到欣慰。昨天傍晚,爺爺吃完飯,看見我在給他隔壁床的大伯指導呼吸功能訓練,他說:“我一看你啊,就是康復專科的,對不對?我也要呼吸功能訓練,你可以教教我嗎?”於是,我指導完隔壁大伯訓練又開始教這位可愛的爺爺進行訓練。做完這些,已經過了我下班的時間,我也早已氣喘吁吁,但看到患者們日漸好轉,內心萬分驚喜。

為了讓患者打敗病毒的同時身體恢復到最好的狀態,康復顯得尤為重要。通常我會教叔叔阿姨們做呼吸功能訓練,讓他們能夠儘快恢復。在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下,今天161床的阿姨和162床的大姐出院了,161床的阿姨出院時扯著我說:“你們離家這麼遠,來支援武漢。這個病它不能有家人陪伴,而你們就像家人一樣,陪伴在我們身邊,在長達十幾天的時間裡,你們又是護士又是‘護理員’,衣食住行都為我們安排妥當,我們真的很感激。要走了,還是有點捨不得。”聽著阿姨由衷的肯定和讚揚,心裡暖暖的。

厚重的防護服抵擋不了我們救死扶傷的決心,模糊的護目鏡也阻攔不了我們尋找生命的希望。你看,那印在額頭、鼻樑、面頰上的不是傷痕,而是一枚枚光榮的勳章。每一個由衷的祝福,每一個新的期待,都很渺小。但就是這些星星點點的光,零零散散的火,照亮了每一個逆行者的心,感恩“疫”路有你們的溫暖相伴。


援鄂日記


地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

作者:南大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 劉玲


3月2日

今天上凌晨5點到9點的班,因為失眠,整個晚上都沒睡好,睜眼等著3點半起床的感覺並不太好。起床後我整個人暈乎乎的,到醫院穿好衣服後,更是悶得不行。

這個班主要是給病人抽血、做基礎護理、口腔護理和床上擦浴等。91床是個經鼻高流量給氧的病人,呼吸頻率一直很快,躺在床上一動就喘,和我們多交流幾句都喘得厲害,這個大叔平時對我們都很客氣,生怕麻煩我們。我問他:“大叔你自己可以刷牙嗎?”他回答說:“可是可以,就是一動就咳,一咳就喘。”看著大叔這樣我心裡有些難受,這段時間我是他的責任護士,剛開始來的時候只是鼻導管給氧,後來氧合維持不住,改成無創輔助通氣。可是大叔不耐受,最後還是改成了高流量機給氧。

來隔離病房後,即使知道患者一張嘴,飛沫就有可能會傳播給自己,但我仍然主動要求給大叔做口腔護理和床上擦浴。雖然這些操作,已經做了很多次,但是我內心依然有些忐忑。做操作的時候得知大叔是因為去醫院取藥排隊的時候被確診患者感染的,大叔還說還好家裡人都沒事,沒有被感染。給他做完護理後,大叔一直向我道謝,“小姑娘,你叫什麼名字?謝謝你這樣照顧我。”

他咳嗽的時候會讓病友幫他打開電視,說可以分散注意力,我安慰他不要緊張,治療都是有個過程的,積極的心態很重要。大叔直言道:“不緊張,我都這麼大年紀的人了,倒是你們別被我們感染了。”說著又把自己的口罩拉得更嚴實了。等我們把其他病人的基礎護理做完後,衣服早就全溼透了。雖然過程很辛苦,但看到病人能夠舒適一些,聽到他們認可和讚許的話語,那麼這一切都很值得!

早飯時間到了,同事詢問91床大叔是否需要幫忙,大叔客氣地說道:“不用了,謝謝你們!”我知道大叔是怕麻煩我們,我還是堅持給他餵了。大叔胃口還不錯,吃了餃子、雞蛋、饅頭和酸奶,最後還有根香蕉。大叔說:“姑娘我實在吃不下去了,這是我吃得最多的一次。”

今天去接班的時候聽說,大叔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插管了,我立馬去看了他,看著他熟睡的樣子,似乎並沒有那麼痛苦了。大叔,希望你挺住,渡過這個難關,我們一起加油!


援鄂日記


地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

作者:南大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 楊柳


3月2日

剛到武漢時,我們的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進行了分組。我所在的是醫療四組,組長是感染科副主任鍾淵斌,組員還有影像科副主任彭德昌,胸外科唐建,呼吸科胡根以及重症醫學科周益毅。

分組初期,大家彼此間並不熟悉。大家分散在每個不同時間段入隔離區完成查房等診療任務,回到駐地由於感控要求,也是回到自己的房間裡。為了確保全組能熟悉患者的病情進展,及時安排任務,保障信息傳達暢通,也為了及時收集我們在醫療上會遇到的困難,組長提出每日進行視頻會議,這樣即使是隔離區的在班醫生也能同時參加。

每次會議上大家認真傾聽組長傳達醫療隊的新文件內容,積極關注每位患者的檢驗檢查結果,集中討論商定每位患者下一步治療方案,制定患者的出院安排。即使是夜闌人靜,隔空夜談還在繼續......

剛開始面對手機鏡頭,大家還有點拘謹不習慣,但多次交流以後,大家都放鬆了。在這個診療組裡,我們工作都積極主動,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優勢。鍾淵斌工作細緻,每日的工作進展,病人的每次複查情況都用表格展示給大家。他像大哥哥一樣,關心著每位組員,鼓勵大家加強科研工作,同時保重身體。彭德昌把關病人的影像結果,每張CT片子都反覆過目,他還要負責整個醫療隊工作的彙總,是組上的大忙人。胡根來武漢前一直在象湖診療新冠肺炎病人,經驗豐富,昨天主動報名了對危重症患者的插管小分隊,還抽空為我們講解呼吸機的使用;周益毅每次在隔離病房的查房記錄都做得整整齊齊,唐建查房的時候遇上江西籍的病人,還會用家鄉話拉近醫患距離。他曾在武漢求學,常常跟我們聊武漢的歷史,武漢的美食美景,讓大家工作之餘放鬆一下緊張的神經。

這就是我同一個戰壕的“兄弟們”,我們診療組6人中有4位共產黨員,胡根、周益毅也已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大家最大的心願就是管理的病人能早日康復出院,我們能早日凱旋迴家


援鄂日記


地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

作者:南大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 章志偉


3月1日

2007年,踏進南昌大學護理學院,站在南丁格爾畫像前宣誓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響徹英雄城。一晃13年過去了,當時站在女孩子群中感覺彆彆扭扭的我如今已有了全新的蛻變,成為援武漢醫療隊的隊員之一,並有幸擔任護理七組組長。

“春節的居家隔離、象湖的清潔區支援、援武漢護理組組長”,這一個月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太多、太多。尤其是來到武漢,巴不得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心裡沒底、惴惴不安。但我很快反應過來,並迅速作出自我調整心態、適應環境。

疫情的籠罩讓武漢按下了暫停鍵,沒有往日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


131床是位老奶奶,需要轉到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我知道老奶奶患有高血壓,行動不便,收到通知後,我彎下腰給奶奶穿好鞋子,收拾好她的物品,再攙扶她坐上輪椅,和醫生一起護送到救護車上。說實話,作為一名男護士,本來這些活我都能很輕鬆地做好。但是在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護目鏡也起了水霧的情況下,我不得不承認當時完成這一系列工作,還是覺得有些吃力。臨走之前我不忘給奶奶帶上一份晚餐: “奶奶您拿著吃,等下開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您一定會平安、健康。”奶奶對我揮揮手,雙眼像月亮一樣彎彎,我知道,那必定是口罩下的笑容和溫情。

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你們受苦了。但沒關係,我們來了。在工作之餘,我組織隊員實施“千紙鶴”行動——“千”萬珍重,“鶴”你一起。七組成員反反覆覆、折摺疊疊,只願將最好的祝福送給患者,我們相信,好的心情會增加免疫力,希望能用別樣的方式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

翻開日記本,今天已是援鄂的第18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幫助著這些新冠肺炎患者,看著他們臉上漸露的笑臉,我幸福無比。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待到櫻花爛漫時,美好明天會像春天一樣如約而至。讓我們相約武大,在櫻花叢中笑歡顏。


整 理: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 尚清、護理部 張紫菲

編 輯:朱怡芯

審 核:葉 萌、彭小平

終 審:李君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