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青海最富的縣是大通嗎?

平凡人老張


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一縣一品公益助農,青海大通特色農產品蠶豆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省西寧市下轄縣,地處祁連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高原大陸性氣候,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軍進入湟水流域,佔青唐城,改名鄯州。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收復達南城,改名大通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大通衛為大通縣。1985年11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大通縣, 1986年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至今。

察汗河國家級森林公園, 察汗河是蒙古語,譯為“潔白的河”,位於距西寧市區50公里的大通縣寶庫鄉。景區內保存有蒼莽的原始森林,樹木蔥鬱,奇峰、瀑布、杜鵑和圓柏是這裡的"四絕"奇景。每年六月間盛開的杜鵑花,更給其平添幾分嫵媚。冬季裡的冰瀑與造型奇特的石林相互呼應,令人稱奇叫絕。這塊妙境天裁、風韻奇特、情趣無限的處女地,近半個世紀來,已引起不少國內外有識之士的驚奇和讚歎,說它是自然風光的奇葩,是江河原頭的明珠,其雄渾、粗廣、博大、深沉的內涵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登掌紅日早,回首白雲多","一掌撐天起,三縣覽無餘".這些詩人的抒懷恰是這裡真實的寫照。

老爺山,又叫元朔山、北武當山,距西寧市30公里,因山峰頂部建有太元宮(即關公廟),廟內雕塑有關公像而得名老爺山。 老爺山自古以“蒼松蓊翳,石磴盤梯,川流縈帶,風景佳麗”而聞名遐邇。當你途經時,翹首仰望,只見丹崖翠壁,騰雲走霧;蒼松雜樹,負勢競上;山道盤旋,宛如羊腸。景色四時不同而終年常新:春則山嵐繚繞,夏日佳木蔥籠,金秋紅葉似火,寒冬銀裝素裹。

一縣一品(大通蠶豆)

大通蠶豆歷史悠久,大通蠶豆外在感官特徵:大通蠶豆籽粒皮薄,煮飪品質好,利於加工芽豆,適宜幹炒、膨化、油炸,蠶豆籽粒大且飽滿均勻,皮色光亮,變色慢,耐貯藏,商品率高,大通蠶豆籽粒無蠶豆象危害,無水鏽斑,是各類休閒食品、調味品的理想生產原料。

肥而不膩,鮮嫩味美——筏子肉團


點擊右上角,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中國農林科技網


我不是青海本地人,但我在已經呆十幾年了,據我多年觀察,我覺得大通應該是青海最富的縣,首先青海的企業有很多都在大通,鋁廠,電廠,705,706.704雖然煤礦倒閉,但還有許多民營企業,大通水泥廠,發達麵粉廠,安泰油廠等私人企業,我本人覺得大通應該是青海最富的縣


平凡人老張


是的,大通在青海縣域是綜合實力最強縣,不過這幾年湟中縣依託西寧市的擴市和一些產業傾斜政策發展的很不錯,但是大通總體的發展在青海還是最強的,其是湟中可以撤縣建區,大通撤縣改縣級市的,還有格爾木早就該升格地級市了,現在的副地級市就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靜養心德


應該是湟中縣,湟中縣三面環圍西寧。承接了西寧的好多轉移產業,加之大西寧發展又佔用了好多湟中鄉鎮。尤其是多巴副中心城市的建設,湟中2017年GDP一百多億。湟中一鄉鎮一小時公交通行西寧的鄉鎮佔到七成以上,老百姓勞務收入也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