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抗震救災英雄譚千秋遺孀,10年送走三屆高中畢業生


在10年前的汶川地震中,東汽中學一名叫譚千秋的老師一定不能忘記,2008年5月13日晚上,當人們從廢墟中將他扒出來時,他的雙臂還張開著,趴在講臺上,在他的保護下四名學生成功獲救……雖然捨己救人的丈夫倒下了,但堅毅的抗震救災英雄譚千秋遺孀張關容卻接過了丈夫的事業,10年中送走了3批高考畢業生。

“這些年來,我們過得好,謝謝家鄉人的關心!”說起這些年的遭遇,張關容形容的非常簡單。

地震後,她的心理一直緩不過勁了。“我老是無緣無故地發脾氣,不過不管在學校裡,還是在家裡,大家都很容忍我,真是很感激他們。”張關蓉說。“我現在心情好多了,基本與以前差不多,按時上班,與同事和學生們的關係也處理得非常融洽。”

每天下班回家,一看到孩子就會想起丈夫譚千秋。“他不光是個好老師,在家裡他絕對是一個好男人,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細心,包括他出差的時候,都會留紙條安頓我,要注意關窗戶等。”張關容說。

張關蓉只有一個心願,丈夫是在這所學校走了的,為了教育,為了孩子,自己一定也要把丈夫走後沒有幹完的事繼續幹好。

從汶川地震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到生活逐漸迴歸平靜,從地震時綿竹漢旺鎮的東汽中學到現在德陽市的東汽八一中學,10年過去了,變化的是時間和地點,不變的是張關容對丈夫譚千秋的思念。“每年逢時過節,每年的5月12日,我都會去龍井公墓看老譚。”張關容的語速明顯放慢。

譚千秋當年所在的東汽中學早已異地重建。在德陽市城區,這所由中國人民海軍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援建的全新學校名為東汽八一中學,張關容一直在這所學校擔任高中英語老師。

東汽八一中學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現有在校學生2000餘名。學校食堂旁的一座金屬雕塑格外搶眼,正面有四簇火苗一般的線條,象徵被譚千秋所救的4名學生;背後用英文寫著一首小詩,大意是“保佑孩子們,讓他們在世界上獲得保護,讓他們擁有春天”。該雕塑是一個海外華人捐助給該校紀念譚千秋的。

“老譚走了10年了,欣慰的是,他有兩個非常優秀的女兒。”張關容說,大女兒譚君子2014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如今在好萊塢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為華人提供電影娛樂方面的商事談判和法律服務。“因為她從小就喜歡文藝活動,希望為在美華人群體服務,也宣揚自己國家的文化。”張關容驕傲地說。當年,小女兒譚仙子一歲五個月,現在讀小學五年級了,學習成績很好,還擔任班長。

因忙於工作,10年來,她很少去譚千秋的老家衡陽,但與他的家人一直保持聯繫。10年來,她送走了三屆高中學生,今年教的高三學生又快畢業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她的教學任務比較重。“有時候,看到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眼前就會浮現地震時我的那幫學生,很想念他們!”張關容長嘆一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