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少做哪三件事能少生病?

養生時間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下,拼事業的同時也要顧好身體。45歲以後,進入養壽期,少做這三件事,能大大改善身體狀態,讓身體少生病。

1、少菸酒

儘量戒菸、解酒,儘管很多人把菸酒作為舒緩壓力的一種方式,但事實表明,菸酒不僅不會給身體帶來益處,還會降低身體代謝速率,誘發心血管疾病、癌症、生殖系統疾病等。

2、少熬夜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提高機體代謝速率、維持內分泌穩定。而經常熬夜會擾亂內分泌,降低代謝速率,進而誘發消化系統疾病、心血管病、生殖系統疾病等。

3、少久坐

久坐的危害幾乎是全身性的,減少一直坐著的時間,儘量多走動走動,能夠讓身體獲得更多受益。


魯南製藥安神補腦液


不論男女,在45歲後,都開始進入“養壽期”。

這一時期,都會經歷“更年期”,此後,身體機能衰退,更易誘發疾病。

此時,一定要注意,做好身體健康保健工作,保護身體少生病,平安度過此階段。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少做哪三件事,減少疾病,更健康。

1、少菸酒

生活中,抽菸、喝酒,十分常見,但卻是人體健康的“兩大殺手”。

抽菸,不但會增加肺癌幾率,還會加速動脈硬化,誘發心梗、腦梗等疾病,威脅生命。

喝酒,會誘發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甚至肝癌,還會導致胃腸疾病。

而菸酒對人體的危害,都是日積月累的,45歲後,儘早戒掉!

2、少熬夜

醫學研究已表明,中青年人每天睡覺驟減2小時,死亡風險增加20%。

一項調查顯示,如果,每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6.4小時,相當於每年減少6.2天壽命。

因此,45歲後,一定要改掉熬夜的習慣。

3、少久坐

久坐1小時≈抽兩根菸≈減壽22分鐘

一項研究成果顯示:與每天靜坐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的人相比,每天靜坐時間,超過11個小時的人,在未來三年內死亡的風險增加了40%。

長時間久坐,缺乏運動,也會誘發各類疾病的發生,因此,45歲後,要注意避免久坐,適當運動。

45歲後,做好這幾點,更健康長壽

1、補點鈣


45歲,人體鈣質會流失嚴重,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

因此,飲食上,最好吃點富含鈣的食物。

鈣的最優質來源,毋庸置疑是牛奶。227毫升牛奶,無論是脫脂,低脂還是全脂都擁有300毫克鈣。

此外,一杯酸奶所含有的鈣,至少和227毫升牛奶一樣多。和30克硬幹酪所含的鈣幾乎一樣多。

2、喝點茶

飲茶,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

女性,喝點尾參茶,可可凋節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的生長,可抗老防衰,延年益壽。

尾參,味甘,性平、微溫,入心、腎、肺、肝、脾五臟。《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尾參含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多種甙類和氨基酸、鋅、錳等營養物質,具有保護心臟、血管,清理體內垃圾,延緩衰老等作用。

此外,尾參味甘多脂,質柔而潤,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而且尾參中所含的維生素A,對改善乾裂、粗糙的皮膚狀況有不錯的作用。

女性經常用其泡水喝,對健康十分有益。

男性,喝點金蘭菊葉茶,可護肝,減少肝臟損傷。

金蘭菊,是從歐中引入的一種“藥食兩用”小植物,後被《藥典》所收錄,習稱菊苣。

金蘭菊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於肝臟健康,十分有益,可保肝利膽,減少肝損傷。

科學證實,金蘭菊的有效物質,有保肝作用,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因而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還可預防肝損傷,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

3、曬太陽

《每日郵報》報道的一項研究表明,曬太陽的女性,活到20年後的幾率,是不曬太陽女性的兩倍,不接觸陽光,對身體產生的傷害甚至大過吸菸。

並且,曬太陽,還能夠促進人體獲得維生素D,促進吸收鈣、磷,增強骨骼和肌肉強度,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

所以,45歲後,適當的曬曬太陽,對於健康長壽,十分有益。

4、勤運動

運動是很多疾病的良藥。

堅持運動,能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利於毒素排出。

運動,還可提高心肺功能、肺活量,促進大腦活動,對改善情緒也很有幫助。

據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研究,中速或快速走路有助於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的治療。

走路時,抬頭、挺胸、大步的走,每天持續30分鐘以上,養生效果會更好。

5、少生氣、少發怒

生氣,只會讓身體變得更糟,心情更差,卻無法改變某件事情的發展。

“怒傷肝”,還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易使血壓升高,影響身體健康。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控制發怒,不順心的事情也會有改變。


微笑的一生


人過了45歲,身體各個器官功能逐漸下降,有些疾病不請自來,身體能健健康的才是福氣。

45歲後,好比一天中,下午三四點的太陽,離黃昏越來越近,沒有活力。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少做三件事,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件:熬夜

熬夜,又稱為“熬更守夜”,是現代很多人經常做的事,不論男女老少。

長期熬夜,會使睡眠不足,使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長期熬夜還會使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視力下降等,增加慢性疾病、癌症的風險。

不熬夜,最晚不要超過晚上12點睡覺更好,讓身體得到休息,肝臟正常完成解毒過程,淨化血液,利於體內毒素排出,才能少生病。

第二件:生氣

其實,人活著就是一種心態,擁有良好心態的人,不易生病,反而更易長壽。

生氣,會讓人們身體內產生有害成分,改變體內環境,增加患癌和猝死的概率,從而減少壽命。

生氣最損傷肝,導致肝氣鬱結、肝膽不和,這樣還會連累其它器官受損。

若突然生氣,容易使心臟收縮力增強,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擔,出現心律不齊、胸悶、心慌,甚至心源性猝死。

控制好情緒,不管遇到什麼事,不要那麼用心,很多時候,你生不生氣、發佈發愁,事情本身不會有任何改變,反而對自己身體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第三件:久坐

多數人隨年齡增長,變得不愛動彈,甚至爬個樓梯都感覺很累。

久坐,是一種狀態,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會使全身血液流速減慢,新陳代謝降低,使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變得易得病。

長時間久坐會使肌肉退化,變得彎腰駝背、贅肉增多,還會損傷脊椎,促使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適量起身運動運動,活動活動四肢、全身,利於血液循環,促進熱量消耗、廢物排出,還能提高免疫力。

記住,運動不怕遲,就怕不堅持!

45歲後,想健康,謹記:“三不貪、四相伴”:

“三不貪”:

1,不貪吃

年齡越大,消化能力越差,吃得食物不減量,會增加胃腸消化負擔,引起胃脹、胃痛、消化不良等。

不貪吃,吃到七八分飽最好,不餓不撐,可減少胃腸道疾病。

2,不貪酒

酒被稱為“雙刃劍”,能養生,能傷身。偶爾喝點白酒,利於血液循環,有助於身體健康。

不貪酒,最好每天酒精量的攝入不超過15克為宜,可減少肝腎負擔。

3,不貪財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只要夠花就行。

為了錢,做傻事的人,也不少。父母過世,爭遺產,弄得一家人變成兩家人,不值得。

不貪財,家庭和睦更重要,憑自己能力賺錢,心裡最踏實。

“四相伴”:

1,茶相伴

喝茶養生,利於體內毒素排出,減輕肝腎負擔,利於身體健康。

俗話說,養肝就是養命,多喝茶,養好肝,身體更健康。


白古丁根紅茶:經過紅茶發酵工藝處理的,不僅味道更香濃,而且還降低了白古丁的寒性,更適合長期飲用。

白古丁別名“尿床草”,可見它的利尿功效之強。日常喝些白古丁根泡的水,有助於促進有害物質經尿液排出體外。另外,白古丁還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溼退黃的功效。這些作用對保護肝臟都有好處,並且可以促進肝臟排毒。

經常抽菸咳嗽的人,每天喝點白古丁根紅茶,有殺菌消炎的作用;還有節目曾報道,用白古丁根泡水喝,對於排肝毒,預防酒精性肝損傷也有顯著的效果。

2,書相伴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不要受年齡限制了自己學習新事物的機會,不管多大年齡,都可以重新學習一項技能。

平時多學習,不斷用腦,還能延緩大腦衰老,提高記憶力及自身認知能力,預防老年痴呆提前發生。

研究發現,缺乏促進大腦功能的活動(如閱讀)會導致認知功能衰退,與經常讀書的老人相比,從不讀書的老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會增加3.7倍。

3,友相伴

年齡越大,朋友越少,尤其是能說個話的人,會更少。

平時多交些新朋友,多聊聊天,讓生活充實起來,免得自己胡思亂想。

當然,交友,還是要慎重,避免出現影響婚姻的人出現。

4,笑相伴

開懷大笑,是一劑良藥。

平時多笑一笑,能舒緩壓力,有助於改善情緒;還能釋放更多內啡肽,利於免疫力提高。

笑還能使體內白血球增加,促進體內循環;同時還利於婚姻幸福、家庭美滿。



有專家稱,45歲是“健康分水嶺”,主要是45歲前後,身體各方面的狀態對比較為明顯,45歲後,多種疾病將“不請自來”。不論男女,45歲後,少做三件事,會更健康!



第一件:熬夜

熬夜,是現代生活的一種“常態”,但長期熬夜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大。

熬夜會使身體處於過度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態,各器官得不到休息,體內毒素不能排出,長時間如此,會使人的免疫力降低,更容易生病,甚至會增加癌變的發生。


第二件:久坐

“久坐是一種病,不注意真的會要命!”這句話不是危言聳聽。

據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曾發佈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每天久坐3小時的人,可能會較其他人群減壽2年。


第三件:生氣

人活著就是一心態,而有些人的心態不僅消極,還總生氣,甚至影響周圍的人。

看看周圍的人,那些愛生氣或生悶氣的人,身體狀態如何,多半不會太好。

生氣會使體內毒素增加,從而增加肝臟解毒負擔,也會增加其它器官的負擔,縮短預期壽命。


不論男女,45歲後,記住“一勤、三慢”,更健康!

“一勤”

1,勤運動

運動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堅持適量運動,尋找自己喜好的一項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拳、廣場舞、羽毛球等。

適量的運動可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利於體內毒素的排出,還可促進血液循環;

運動利於緊緻皮膚,提高肌肉量,還可提高心肺功能及肺活量,利於延緩衰老,少生病。

人過了45歲,若能堅持意向運動,最好是做有氧運動,每次都能堅持30分鐘以上,還有利於身心健康。


“三慢”

1,早晨慢起床

經過一宿的休整,身體代謝比較慢,對中老年人,避免血壓驟升,最好早晨起床時,慢一點,讓身體有個緩衝的時間。


2,吃飯慢咀嚼

隨年齡增長,腸胃蠕動功能也在減慢,消化食物的功能也在下降,吃飯時,細嚼慢嚥,可減輕腸胃負擔,利於身體健康。


3,低頭彎腰慢

若低頭彎腰過快、或猛然抬頭,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還容易閃腰。

對中老年人或腰不好的人,最好悠著點,緩慢的進行低頭彎腰的動作。


李老師備孕談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少做哪三件事能少生病?

1、久坐不動

現在人,有多少,是一坐下就是一天,很少起來,並且,生活中,幾乎是沒有運動的時間!

如果,經常久坐,而又缺少運動的話,那麼,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十分嚴重!

每天靜坐時間,超過11個小時的人,在未來三年內死亡的風險增加了40%。

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會增加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甚至過早死亡的風險,其危害堪比吸菸。

2、吸菸喝酒

根據調查顯示,平均每吸一支菸會縮短11分鐘的壽命;而吸菸是慢性支氣管炎,肺癌等疾病的主要誘因之一;長期吸菸是心腦血管發病率升高5-10倍;吸菸是睡眠質量下降;吸菸降低生育能力。

中國的數據顯示,長期飲酒的人其壽命可縮短3-5年,而在中國,每年因喝酒死亡的人數佔世界首位,喝酒最損傷的就是肝臟,導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發生。

3、經常熬夜

數據顯示,中國人普遍的面臨著睡眠問題,將近有67%的人是睡眠不足的狀態。

然而,熬夜對身體的危害,十分巨大!

熬夜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增加普通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醫學研究已表明,中青年人每天睡覺驟減2小時,死亡風險增加20%。

據調查,成年人只要3個晚上,不能保證7~8小時的睡眠,免疫系統就可能降低60%的功效。

45歲後,牢記“早起二不要,睡前三不做”,助你更健康!

  • 早起二不要

1、不要猛的起床

早上起床的時候,不要“一咕嚕”的立刻“爬起來”,要慢慢起床,可以先躺一分鐘,伸幾次懶腰,在被窩裡活動一下手腳,在慢慢起身下床。

如果一下子起來,立刻穿衣服,這樣容易造成血壓突然變動,引起頭暈等情況,尤其是高血壓者,更要慢一點起床!

2、不要空腹

我們人體的胃是個極有規律的器官,食物在體內經過12小時之後就會消化,因此,在早起時,胃部就會發出飢餓求食的信號。

無論你是趕時間上班不吃早餐,還是在睡回籠覺不吃早餐,都會影響消化道的健康。

因為胃部發出飢餓求食的信號,胃酸就會大量分泌,一旦此時不攝入食物,胃酸就會刺激胃壁,加重胃潰瘍的發生。

  • 睡前三不做

1,睡前不要吃宵夜

中醫認為“胃不和,則寐難安”。

胃不舒服,會影響腸胃功能,不利於消化。

而睡覺前,吃得太多,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同時還會降低睡眠質量。

所以,最好在睡覺前2個小時之前,吃完東西,之後最好不要再吃了。

2、睡前不玩手機

睡前玩手機已成為現代人“習以為常”的事,“誰睡覺前不玩手機?”有人不禁會問。但睡前玩手機不僅傷眼,還損肝臟。

睡前玩手機會不知不覺到凌晨,原本不想熬夜也難了。

3、睡前不生氣

人的喜怒哀樂都容易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或紊亂,使人難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

如果在睡前遇到煩心事,生氣發火,會導致氣血紊亂,也會導致暫時性失眠。

睡前不僅不要發火生氣,情緒也要避免過於激動。

要想晚上有一個高質量的睡眠過程,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一些瑣事心情煩躁,影響睡眠。

想要健康長壽,做好以下幾件事,健康也會跟著你!

1、飲食清淡

《養生靈》的“飲食六宜”有這樣的論述:“食宜早些,食宜緩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軟些。”

口味清淡,少葷多素,少鹽多醋,食物也以稀爛為主,主食以粗糧為主,懶得細作,也“懶得”多吃,七八分飽即可,這種飲食方式,使得身體更加健康。

2、常喝茶水

中醫古籍稱“茶為萬病之藥”。

女人可以喝點刺玫菊茶,可增強抗衰老作用,非常時候秋冬季節飲用。

紅茶屬於溫熱性質的,溫補不傷胃,能幫助女性暖胃驅寒,刺玫中含有揮發油,也有美白皮膚的作用,長期泡水飲用,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消除臉部色斑沉著,特別是女性蝴蝶斑,有很好的淡化作用。

同時刺玫花性溫,具有理氣解鬱,化溼和中,活血散瘀之功效。

男人可以喝點白古丁根紅茶,去火消炎,護肝排毒,尤其適合抽菸喝酒的者飲用。

白古丁可去火消炎,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對於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還有利於促進身體毒素的排出,經過發酵工藝後,白古丁寒性降低,不溫不燥,非常適合秋冬季節飲用,尤其是抽菸喝酒的男士,排肝毒、預防酒精肝、改善慢性咽炎,是不錯的選擇。

3、常微笑

美國韋恩州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愛微笑輕度越大的人,壽命越長。

微笑能增加人們的信任感、還能使婚姻關係更和諧,美國迪堡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笑容越多的人,離婚的可能性越低。

常微笑,擁有樂觀的心態也是遠離疾病的方式之一。在對美國百歲老人的調查中發現,所有老人之前都對自己活過百歲充滿信心。

這種信念使他們在面對生活困境時,仍然保持良好的健康習慣和充滿鬥志的心態。

4、經常運動

1,捶後背

捶後背,有利於刺激背部組織和穴位,促使肌肉放鬆,緩解疲勞,還能促進局部 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環。

每天捶後背10-20分鐘為宜。建議,久坐的上班族最好堅持捶背,能緩解身體疲勞。

2,揉腹部

揉腹部可促進胃腸蠕動,利於胃部食物進入腸道內,減輕胃部負擔;還可改善血液循環、疏脈經絡、疏肝理氣。

用雙手對腹部進行推、按、捏、拍、揉等按摩。

雙手疊放在腹部,手心向著肚臍,以肚臍為中心點,先順時針、再逆時針揉腹,每次保持3-5分鐘。

5、三寒兩倒七分飽

"三寒",指的就是包括"秋寒"在內的"倒春寒"、"五月寒"和"秋寒"。

"三寒"季節裡要注意增減衣裳

秋寒時節,晚上睡前用熱水泡腳也有助於增強正氣,提高人體的抵抗力。

"兩倒"指的是睡好子午覺;每天子時(23:00-1:00)期間必須要睡覺,午時(11:00-13:00)可以小憩一會。

古人云: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