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huwjakaia


徵,本意是出征,征伐。 徵 是國家發動戰爭,作為正義的,正統的戰爭。對內的戰爭,對有叛亂的地方發動的戰爭。

伐也是代表戰爭的詞語,對外的戰爭。 伐 表示討伐,表示戰爭的大小。成語“口誅筆伐”略帶點侵略的意思。



為什麼是北伐?中國古代除了最近的明清兩朝的首都在北京之外,大部分的首都,權利中心都在黃河流域甚至在南方地區,比如古長安,南京,甚至達到東南沿海一代。受這種地理因素的影響,國家對內的戰爭是東征,西征,南征。 而北方地區的內蒙,東北屬於少數藩屬國,匈奴,等遊牧民族的聚集地。對外的戰爭我們要去討伐這些民族。所以是北伐。

民國時期的北伐戰爭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北伐戰爭是國民政府發動的戰爭。打擊的對象是佔據中國廣大地區、受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吳佩孚、張作霖和孫傳芳。

可見我們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祖先的智慧全部融入了文字裡邊。值得我們進一步發揚光大。


南極讀書



這就要講到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了,間接體現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徵與伐的具體區別和所用範圍的差異。及什麼時候用這兩者中的一者能夠準確表達其隱含意思。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該字有遠征、召集、徵求、現象、出兵討伐等多種意思。而伐字有含義:①砍:伐樹、砍伐。②征討:討伐、伐罪(征討有罪的人)、口誅筆伐。③自誇:伐善(誇自己的好處)、伐智、不矜不伐。

兩者都有進攻對方軍隊的意思,但兩者中卻有細微的差別,就如進行北伐的軍隊一般都是軍氣正盛的隊伍,往北進攻也是以大打小,以強打弱。並且北方平原遼闊,無地勢要險之地可以據守,失敗了只能節節敗退而無處可以抵禦來犯之敵。

而東南西征就不一樣了,這兩者往往是勢力相平的軍隊或者隊伍,就算其中有某一方失敗了,它也有相當大的機會可以逃脫敵手,獲得東山再起的機會。

比如當時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經歷了春秋、戰國五個多世紀,而文獻中明確以華夏居中,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配合四方的記述,大概出現於戰國。

因此把對當時佔據了北方的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的戰爭稱為“伐”,其目的也是為了也是為了保持一種政治上的優越感。

所以當時的東征、西征(西討)也都是取得合法統治象徵的中原政權對地區割據政權的一種帶有政治優越感的說法而已。


另外《孟子·盡心下》說:“君好仁,天下無故焉。南面而徵北夷怨,東面徵而西夷怨。奚為後我!”

所以東南西作戰稱為徵,往北去就被稱為伐。不知不覺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


易水不寒


所謂“用兵之名有四,兩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討,天子自往曰徵。”這是啥意思呢?通俗來講,就是說古代戰爭分為討,伐,徵,攻四種形式。

徵是中央的、正統的戰爭;伐是戰爭的大小之戰,說白了是以大欺小;討看言字旁,是正義的討伐,一般在討之前都有一番正義言辭滔滔不絕;攻就不必說了,就是主動發動戰爭的意思。

秦朝徵百越

那麼中國古代進行征討時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而“北”卻是用“北伐”?

成吉思汗西征

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一種原因就是中國一般單兵作戰都是南弱北強。我們都知道,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騎兵優勢,常在邊境掠劫騷擾,由於其騎兵的強悍,對民眾的威脅非常大。所以秦漢兩朝朝廷的佈防都是在北面築長城,北拒胡虜與牆外,除了偶爾出了幾個名將打出去幾年外,大部分一直處於被動局面,由於邊境威脅大、只能短暫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種先聲討後出擊的模式,也就是討伐。以至於後面就習慣地稱之為北伐。而南面,古代稍微得到開發,或者開發程度過低,多毒瘴之地,導致那裡單兵作戰能力不強。所以南部邊界的攻戰往往是以高對低、上對下的姿態進行征服。

朱元璋北伐

另有一種原因,可能是中央集權政府往往都定都在北方的結果。政府出了昏君佞臣,不滿的地方臣子對其聲討而征伐,比如唐初討伐武則天。由於政府在北面,北打南有了君打臣的意思,你不服,就征服你;而南打北有了臣打君的意思,你做得不好,我討伐你。

北伐戰爭

歷史上有過很多北伐,不過由於是北強南弱的原因北伐的成功率很低罷了,不過也能夠出現朱元璋的北伐和民國時期北伐戰爭的成功。(來源於網絡)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這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是上古的天文學理念;二是由此而衍生的統治學理念。

先說前者,《周易》有兩則記述證實了這一點:

《周易·說卦》說:“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周易·說卦》中說:“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第一則中明確說明了作為統治者的“聖人”是必須“南面聽天下”,又提到“嚮明而治”。

第二則解釋了這個“明向”為什麼是南方:“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這裡的意思很明顯是指天文學上的現象。

由於我國處於地球的北部,因此按照地球與太陽的公轉關係,日出到日落,北方的陽光總是比南方的充足,這就是《說卦》裡的“嚮明”之意指,也就是坐北朝南——向著光明的一面。

既體現統治力,又體現了那時候的人文信仰。

眾所周知,我國的史前歷史,大多數和“火”有關,如最早的氏族燧人氏、與黃帝並稱華夏元祖的炎帝、比炎黃更早的伏羲、神農都和太陽或火焰有關。

這顯然是因為農耕文明對春夏季節,也就是陽光普照的時節之仰賴而導致的。

太陽是天、太陽也是“火”,火能帶來熟食、陽光能帶來豐收(非乾旱),在那個文明萌芽的時代,這些無疑是神聖的。

後來,就演變成了“天人信仰”,也就變成了統治的學問。


無風即風


很多人認為“伐”是以上制下,“伐”是以下克上。這種分法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

《孟子》雲:“徵,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從中可以看出,“徵”的確是有以上制下的意思,但“伐”在這裡卻是一箇中性詞。《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一句經典之語:“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這裡的伐指的就是使用、比拼之意,並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應該說,“伐”字最初是一個不帶屬性的戰爭用詞,與下克上無關。在詞語的流變中,“伐”漸漸帶上了“征討有罪之人”的含義。《左傳·莊公二十九年》有云:“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後來杜預加了一個注:“伐,聲其罪;侵,鐘鼓無聲;襲,掩其不備。”

“有鐘鼓曰伐,無曰侵”當然不是說打仗帶上鐘鼓就算“伐”,把鐘鼓扔掉就算是“侵”——鐘鼓意味著聲討對方的罪行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於是“伐”也便有了正義的屬性。

既然如此,我們看看北伐一般發生在哪幾個朝代…

首先是蜀漢北伐。諸葛亮北伐、姜維北伐,那必須是伐啊。君不見孔明曰:“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住口!你這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然後是東晉北伐。祖逖北伐、庾亮北伐、桓溫北伐、謝安北伐、劉裕北伐……看看祖逖的誓言吧:“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南朝、五代這樣山河破碎的時代也有好幾次大的北伐:王玄謨北伐、南梁北伐、太建北伐、柴榮北伐,這其中還誕生出了一位以數千兵馬橫掃河洛的白袍儒將陳慶之。

再後來是兩宋北伐。都說南宋北伐,其實北宋也有過雍熙北伐,那是想收復幽雲十六州。後面的南宋岳飛北伐已然不用說,岳飛死後,還有隆興北伐、開禧北伐、端平入洛,當然,也是沒有一次成功的。

所以這些北伐有什麼共同特點呢?就是老家本在中原,被趕到了南方,又自認為正統,出於以有道誅無道的立場,於是便屢次使用“伐”字。而中原王朝又經常被北方遊牧民族驅趕到南方,這樣就形成了這一語境。

那有沒有北征?當然有!且看杜甫的《北征》一詩:“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還有明朝北征蒙古,都是北征啊!


隱語


中國古代的征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只是規模不同,發出征討者的地位不同,歷史上影響不同罷了。也就是說,古代征討,不僅有“南征”“東征”“西征”,也有“北征”,只不過提問者不知道而已。

漢班彪有《北征》賦,記錄的北征的事,三國時期曹操發動了北征烏桓的戰役,唐代詩人杜甫有《北征》詩,明朝的楊榮根據朱棣的“北征”著有《北征記》,明朝袁彬根據英宗的“北征”撰有《北征事蹟》。

“徵”與“討”“伐”“戰”等字,使用中並沒有特別限制。“東征西討”也可以說成“西征東討”,“南征北戰”也可以說成“北征南戰”,只是開始那麼說,後來跟著說,習慣了而已。


陳廣逵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因為這是胡說八道,徵、伐有很強的政治意味,跟方向無關。

打仗有攻/伐/徵/討

簡要來說徵就是“使對方臣服”;伐就是“使對方滅亡”


我看有很多朋友做如下引用

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討,天子自往曰徵。

徵者,上伐下也。——《孟子》

大意說是伐是以大欺小,徵是上級對付下級。

僅僅說到了表面,離本質還有一步。


三國時期

曹魏:北征烏桓,南伐蜀

蜀漢:北伐曹魏,南征蠻

經過這個對比大家看到其中的相似了嗎?

曹魏對於烏桓和蜀漢對於南蠻,只是要求臣服,並不是要往死裡打,然而曹魏和蜀漢則是水火不容就是相伐。


十年春,齊師伐我。

這是從魯國的觀點來看,齊國要滅了自己,原因是是在姜小白和姜糾爭奪國君位置的時候,魯國支持了姜糾。

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

意思就是敲鑼打鼓的殺死你就是伐,偷偷摸摸的幹掉你,就是偷襲。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這是齊桓公攻打楚國時候的說法,原因是楚國不向周天子上貢,我們來這裡就是徵收這些東西!


既然是要對方死亡(伐)或臣服(徵),就必要正名,所謂名不正言不順。

要正名,就要討,所以討伐,征討。討字一出就伴隨著對你的侮辱和理論打擊,論證我伐或則徵的,偉光正!


所謂攻,就是兩個人打架,麼有任何一方能給自己營造理論上的合法性!這個詞,基本不會出現在一方攻打另一方的言辭中!所謂王者有征無戰!


伐,殺也。——《廣雅》

徵,召也。——《爾雅》徵通徵


所以要明白這些字的意思,還需要結合它其他的意思來看!


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等等一系列和方位聯繫起來的說法,只不過是說明在不斷打仗罷了!


以上

目西


目西


有人說到了“用兵之名有四,兩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討,天子自往曰徵。”

不過,這只是一個原因,如果以大加小曰伐的話,那為何南伐和東伐西伐之類的都很少呢?

其實,這還涉及到了中國一個特有的文化,那就是所謂的天子坐北朝南之說。

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那隱藏的含義就是中國的北方才是正統和歸宿。如果佔據了北方或者以北方為中心,首先政權的合法性有了,那往其他三個方向都是代表天子出去征討,是代表正統的。

但如果你大本營是在南方,那往北一是為了收復故土,二則就是解決政權合法性。所以我們看到諸葛亮北伐,朱元璋北伐,常凱申北伐,都是這個隱含的意思在背後。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秦漢以來天子坐北朝南,“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尤其是秦漢以來的皇權社會中)向來被認為是“尊貴”的上位,並且進一步衍生出“北辰”、“北極”等星象比喻皇帝的含義。

征伐二字,在先秦時期的語境中,還沒有什麼嚴格的區別,到了秦漢以後,則演變成了對兩種軍事活動的不同指代,這一趨勢與“北”方位的尊隆趨勢相一致。

徵,是一種對“下位者”(弱國、叛臣)的軍事行動,二者往往是有或名或實的君臣關係的;伐,則是一種對“有罪者”(不義、“僭越”)的軍事行動,這就不要求作戰雙方有君臣關係了,只需要有一個可以作為出師之名的“藉口”便可。

對於東、西、南三方的敵對方,自居“北方”的出征方,佔據了一種習俗上的尊隆方,自然可以自居“君位”,而採用“徵”字,體現自己的“皇權正統性”的同時,在宣傳上把敵方安排到本該臣屬於己方的位置;而對於北方的敵國,自居南方的出征方便只能用“伐”字,來抹黑敵國位居“北方”的皇權正統性,儘可能地宣傳自己是討伐不義有罪之人的所謂“王師”(東晉南朝、南宋、明初、民國的對手十六國北朝、金元、北洋都是被當時的華夏所歧視的不義政權)。所以,這也是唯獨對北用伐的一個觀念上習俗上乃至於作戰宣傳上的原因。

當然,北方勢力往往會佔據我國地勢的優勢、北民善戰的優勢以及草原北患強大的優勢,使得在分裂局面中佔據北方的一方往往更為強大,南方勢力往往不容易贏得對北方軍事行動的勝利,就使得“北征”遠比“東征”、“西征”、“南征”的難度係數更高,所以當然有必要將“北征”與其他三個區別開來,用“北伐”來凸顯“北征”的不易。



寒鯤


並不是向北攻擊用北伐,而是常聽說的向北攻擊正好是“北伐”

實際上向北攻擊也有其他用詞。比如明張煌言有書《北征紀略》,詳盡地記載了作者張煌言在己亥年(公元1659年)與鄭成功聯合北征的全部過程;三國時期曹操對北方遊牧民族烏丸的征討戰役,史書稱“北征烏丸”;宋太祖趙匡胤有“南征北討”,晉明帝有《北討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