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看待歌手“炫技”?

沈庭呂


“炫技”可以理解為炫耀自己特有的技術或技巧,本身具有貶義,歌手的“炫技”指的多是在歌唱選秀節目上,為了贏得觀眾或評委的讚賞從而勝出,在演唱時過分突出歌唱技巧,而罔顧歌曲本身的意蘊,對歌曲的藝術美感造成破壞。《我是歌手》以及後來改名的《歌手》這檔節目,有不少歌手都被批在演唱時有炫技的嫌疑。黃綺珊、韓紅、迪瑪希、鄧紫棋等歌手都曾被吐槽在節目上狂飆高音。

但歌手本身也許不認為炫技是件壞事。歌手黃綺珊對於“炫技”就發過評論,認為技巧也是歌唱的一部分,為什麼用感情去唱歌不會被掛上“炫情”的罪名,而用技巧就要背這樣的黑鍋呢?黃綺珊有她的道理。不少歌手都是因為天生嗓音好、音域廣、高音穩而為大眾所熟悉的,而這也的確是老天爺賞飯吃。用技巧唱歌無可厚非,歌唱技巧也是歌手本身音樂素養和個人特色的展現,但問題是,運用技巧是否就意味著“飆高音”,逢歌必飆呢?恐怕不是的。真正嫻熟的歌唱技巧是能收能放,能出能藏。如果聽眾想起一位歌手,純粹地只想起了ta震耳欲聾的高音,恐怕ta也不是一位出色的歌手,頂多是個有大嗓門的人而已。

林憶蓮巔峰時期能將《依然》這首歌連升九個key卻依然談笑風生,但她從來不會將高音作為自己表演的重頭戲,我們想起林憶蓮,也不會覺得她就是負責“炫技”的歌手;陳奕迅嗓音沒壞的時候音域極廣,孫楠和他鬥歌都沒能玩贏,但他無論上臺表演還是演唱會,都很少“炫技”。還有像韓磊、騰格爾這樣的老炮兒,要“炫技”不是難事,但越老反而越能壓得住內心那股自我表現的衝動,在自我表現欲和歌曲藝術感之間,他們往往選擇後者。


大象音樂空間


技術也是歌唱的一部分吶,用再多的感情唱歌都不會被人說“炫情”,為什麼用技術唱歌就是“炫技”呢


黃綺珊


我想答主主要是指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歌手之間高音比拼的炫技吧?

想到炫技,我首先想到的是黃綺珊老師與韓紅老師的一次合作,兩個人在臺上進行了一次飆高音的比拼,似乎有些人有些異議,覺著這樣的高音似乎缺少一定的美感。

在近些年,大夥兒對於“炫技”的理解可能主要是來自於《我是歌手》領銜的一些綜藝節目中,頂尖歌手之間競爭越來越多的高音。

對於《我是歌手》這檔節目,雖然洪濤團隊請出過華語新人任性不改編《模特》的李榮浩,以及低音很美的歌手王晰,但是這些都沒能影響歌手們對於高音的追求。就算憑藉一首極為簡單的《成都》,取得了暫時的好名次,也沒能免除被淘汰的命運。

最明顯的就是還有迪瑪希直接將一個比維塔斯還要高的《opera 2》唱出來,頓時燃起了現場氣氛。

其實對於高音的追求不是因為歌手,主要是因為觀眾,對於每一次綜藝節目中,編曲上有國內頂級團隊,每個歌手也有自己的團隊,同時,很多其他的技巧也很難得到極好的共鳴。而想要讓大家為歌手投票,給聽眾一個極為漂亮的高音,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同時高音好的歌手自然就能通過“炫技”,得到了一個極好的機會被更多人認可。

這時我想到譚維維參加《我是歌手》時演唱了一首黃綺珊老師也曾經唱過的《燈塔》,這首歌需要極高的高音的穩定與技術,譚維維的一首這樣的歌兒,使她因此重新得到了更大的關注。

炫技是為了跟大家的聽覺上給大家更加直接的震撼。能更容易的帶動大家的共鳴,以營造一個更好的音樂現場的氣氛。

而像韓紅老師與黃綺珊老師那樣的“炫技比拼”,很多媒體所說的不良引導,我覺著也不犯不著這樣,就當是一場“battle”吧。

以上。


羅根老鐵


炫技,呵呵~

想起以前柳巖在大鵬導演的《煎餅俠》裡的話,大概是說,這麼多年了,總有人說柳巖是借胸上位,可是胸明明是自己的,怎麼就借了呢。

同樣的,歌手分好多種,不是每個歌手都能像他們——

王菲,本身就豁達、想得開、願意改變,而且加上有竇唯,本人對音樂那麼有悟性,天賦也不差,稍微往小紅莓靠一靠,就空靈、天籟,獨樹一幟,獨霸華語樂壇女歌手,至今不下神壇。

陳奕迅,再普通的歌,他都能唱出深情,再普通的旋律,他都唱得出流暢深邃。他不太用技巧,卻可以把《浮誇》唱得天花亂墜。簡單的《你的揹包》,能唱出百轉千回。

周杰倫,強大原創能力,獨特卻堅持不肯改變的標籤。這麼多年了,幾代年輕人長大成熟了,他還在咬字不清,一樣成為不可代替的存在。

……

這樣的歌手,是不世出的,幾十年一個,不得了了。大部分歌手,除非有鮮明的特色,比如田震,比如林憶蓮,比如劉歡,比如林宥嘉,比如趙雷,否則就只好一點一點積累,苦練歌技,模仿那英,模仿韓紅,或者拼命磨鍊技術,像黃綺珊,沙寶亮,張傑,譚維維……

如果不這樣,就只好走另外的路線,有作品,就能靠一兩首紅了的代表作過幾年好日子,然後過氣,啃老本。沒有作品的,炒緋聞,去演戲混飯吃,或者還沒紅就沉寂,沒人知道……

所以這樣的情況之下,你大概就明白,有一把好嗓子,有一個好歌技,即使自己沒有原創能力,可是有演繹好別人的作品的能力,起碼對得起這個飯碗。

有人寫得好,他們努力成為常青樹,自己不紅,還能靠作品紅。有人唱得好,總能把歌唱出本來的樣子,甚至多出幾分,是壞事麼?

翻一翻這些年通過翻唱的形式進行的選秀,最後紅而且紅得還算長久的,除了原創能力出眾,就是唱功了得的。

靠緋聞、跨界當然也能過得不錯,可是他們進入不了華語音樂的殿堂。沒有原創能力的,也許不能在詞曲上留下熠熠閃光的名字,可是在音樂庫裡,最出色的,是這樣一些好嗓子。

如今總有人叫著,歌手已死,音樂作品才能活著,可是怎麼活著呢?

有陳奕迅的《孤獨患者》,有韓紅的《天路》,有黃綺珊的《等待》,有沙寶亮的《暗香》,有王菲的一系列代表作……

流行音樂史,考的是什麼?留下的是什麼?不就是這一個一個的好聲音麼?

能寫的,大家誇有才;能演的,大家說多棲;能唱的,卻被說炫技?炫技憑的是本事,吃你家飯了還是喝你家水了?

唱功好,有技術,終於有機會一展歌喉,不炫技,難道收著送給那些不會寫又不會唱還三天兩頭鬧么蛾子的所謂歌手麼?


鞏會計


我喜歡的歌手常石磊,很多人就說他炫技,咬字不清。在前幾年的央視直通春晚上就被三寶批咬字不清。我覺得能炫技首先要有實力才能炫,從小就在上音附中學習作曲,後來在上音學習音樂工程系,會寫會作曲會編曲,大學期間就寫出了《high歌》。



他當時能被陳其鋼找去做奧運會音樂團隊核心成員,而且是他演唱的《我和你》小樣打動了奧組委的領導,說明他的實力毋庸置疑。聽過他的歌的人,能夠知道,他不僅只是技術過硬,感情也非常豐富。比如他的作品《哥哥》 《老爸》《我們都不應該孤單》等等。張藝謀導演更是在他的電影裡面邀請常石磊創作主題曲,比如《山楂樹》還有《歸來》裡面的《跟著你到天邊》。喜歡聽他的人非常喜歡,不喜歡的人感覺聽不下去,很正常,每個人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他熱愛音樂,音樂是他的生活。希望他可以一直走下去,給我們帶來好聽的作品。


ZY7350


首先呢,我是作為一個常人去看待這個問題,我們都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狀元是不是都是有一定技能的!那是一定的,如果單單靠運氣,靠人脈等一些東西,頂峰你是永遠碰不到的。
炫技這個詞也感覺不怎麼恰當,不能用炫去說一個人的本領,這個詞太貶義了,我感覺酷更合適。有人說,誰誰誰一上臺子就飈高音,聽的不耐煩,首先你是否喜歡這個歌手,其次他的高音表達的情緒在何處,你是否理解,在說什麼的時候要有前因後果,要不你就是對自己不負責,更對社會不負責,畢竟明星都是能影響一大部分的



作為一個歌手,很不容易的,作為一個專業的歌手,更不容易,因為除了唱好歌,他還要有好的創作,就是沒有好的創作,也要在改編上有天賦,這些技能不是說一天兩天都能學會的東西,都是經過多年的摸打滾爬,征戰舞臺,得來的,有句話說的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作為一個歌手,他們背後的汗水,外面的成功都是自己通過自己努力賺到的。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希望我們都能尊重每一個歌手,他們表演更多的是帶給我們歡樂

我是日頭 穿播正能量 喜歡點贊加關注


我是日頭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其實“炫技”本身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對於唱將們而言,恰當的炫技能夠切實地提升聲樂表演的藝術感染力,並激發聽眾們的強烈共鳴。

但是,炫技也有成功與不成功之分。如果炫的漂亮,那就歌手實力的展現和演唱效果的完美加分。如果炫糗了,那隻能說是演唱意識跟不上技術。

什麼叫失敗的炫技呢,先放一張圖你們就知道我想表達啥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能回憶起當年他倆合作《十年》裡,女版孫楠最後那驚天地泣鬼神驚世駭俗的一段高音......

不過,對於選秀節目來說,適當的玩技巧更有節目效果,讓整體表現不那麼平淡。而且每個人有自己的表達喜好,無論炫技不炫技都是應該被支持的藝術表達自由,在這裡不想簡單地做好或不好的二元評價。


另外,炫技還有個額外作用,它經常作為一種同行之間的私密交流方式,在互相炫技的同時能較快地get對方的功底,藝術追求,審美喜好等信息。不過對於外行聽眾沒什麼意義,只能看個熱鬧了。

瓜大人


有人說唱歌感情是第一位的,這個不否認,但是技術也不可忽略。因為它是一個專業歌手必須具備的。

說回炫技,這個現象確實存在,但是也有一些是歌曲本身所要求的,比如迪瑪希唱的《一個憂傷者的求救》。

是有一些歌手唱歌的時候在炫技,但是“炫技”本身絕非一個貶義詞。

一個歌手能炫技,說明他的專業功底是絕對紮實的,這個也是不錯的,總比一些連炫技都做不到的歌手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