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地級市,擁有兩座機場,被譽為“珍珠城”!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徽商是中國古代三大商幫之一,明清時期,安徽商人就將貿易拓展到了東南亞、日本以及歐洲,留下“無徽不成商”的美名。安徽自古重視科研教育,擁有敢闖創新的精神基因,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

安徽省在氣候上屬暖溫帶與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在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溼潤季風氣候。其主要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暖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處中緯度地帶,隨季風的遞轉,降水發生明顯季節變化,是季風氣候明顯的區域之一。

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地級市,擁有三座一等火車站,兩座機場,你知道是哪個城市嗎?想必很多人看到這個圖片就已經知道是哪座城市了吧!對,這座城市就是蚌埠,蚌埠,總面積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376萬多,境內山水相連,四季分明。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史載蚌埠“古乃採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譽。


蚌埠,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淮河中游,京滬鐵路和淮南鐵路交匯點,同時也是京滬高鐵和京福高鐵的交匯點。蚌埠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區中心城市、安徽省旅遊中心城市。素有禹會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稱。

蚌埠,簡稱蚌,別稱珠城。是安徽省地級市,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地級市。下設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龍子湖區四個市轄區,管轄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三個縣。民國時期曾是安徽軍政府駐地和鳳陽縣政府駐地。

史前時期,今蚌埠地域為淮夷族聚居區。傳說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過今禹會區境內塗山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生啟。南宋時期,至南宋寶祐五年,分鐘離縣置懷遠軍和荊山縣,轄今懷遠縣及蚌埠市區西部、固鎮縣一部,今蚌埠市區東部屬濠州鍾離縣;南宋鹹淳七年始置淮安軍及五河縣。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脫離鳳陽縣,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蚌埠市、懷遠縣、五河縣屬皖北行署,今固鎮縣分屬宿縣、五河、靈璧、懷遠4個縣。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屬安徽省;上述4縣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仍屬宿縣專區。

1964年10月,析宿縣、懷遠縣、五河縣、靈璧縣各一部分地區置固鎮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宿縣專區改為地區。1983年7月,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由宿縣地區劃屬蚌埠市至今。蚌埠屬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與南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區的過渡帶,季風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平均2167.5小時,平均氣溫15.1°C,平均年降水量905.4毫米,平均無霜期217天!


截至2007年底,已發現礦產地276處,礦產23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7種,非金屬礦產13種,水氣礦產2種。蚌埠地處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及熱帶落葉闊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帶過渡的地帶,主要植被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也稱為夏綠林。蚌埠人工林單一,純林多,混交林少,一般為黑松、馬尾松與刺槐、麻櫟的混交。

貫徹“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城市群、中原經濟區等國家戰略,對接全國城鎮體系規劃,落實安徽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依據安徽省城鎮體系規劃,明確空間總體佈局,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加強分區分類指導,促進城市、產業協同發展,發揮規劃的戰略引領和綜合協調作用,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形成“兩圈兩帶一群”發展格局。力爭合肥、蕪湖、蚌埠市納入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爭取黃山市納入全國特色中心城市。

蚌埠還有很多名勝古蹟和著名景點,雙墩遺址就是其中之一,雙墩遺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北,該文化遺物距今約7000年左右,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證據。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子湖風景區也是蚌埠的著名景點之一,龍子湖風景區屬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龍子湖風景區青山碧水相連,湖岸曲折多變,水面縱深開闊,絕壁怪巖裸露,既有風景怡人的自然風光,又有韻味無窮的人文景觀;既有城市交通幹道環繞,又以現代化的城市為依託,景區內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古銀杏、石屋、棲 巖寺遺址、玲瓏塔遺址等古蹟或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