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朝的漢族大臣中最大的官是誰?是年羹堯還是曾國藩?

請叫我白眉鷹王


清朝最大的漢族官員,說簡單點很容易,正一品就是最大的官,清廷的“三殿三閣大學士”都是正一品,並且每殿每閣都必配滿漢官員各2名,照這樣說,那很多漢人都做到了所謂的最大的官,少說幾百個,那有沒有比正一品還要高的官,比如更高的榮譽、更大的權利、唯一性的賞賜等,那人物就少之又少。

太廟獨一人,張廷玉。

張廷玉。古代帝王對文臣死後,能給的最高諡號是“文正”,清朝的文正有8個,但能死後配享太廟的,只有張廷玉,整個清朝獨一份。張廷玉官居大學士之首的保和殿大學士,相當於宰相,又是首席學機大臣,作為一個外人,死後能讓皇帝供在廟宇裡受後人祭拜的,只有張廷玉享受這份殊榮了。

三藩王之首,吳三桂。

吳三桂。雖然此人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並被清廷視為罪大惡極之人,但生前任平西大將軍,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後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貴州兩省。雖然滿清一共封為7位漢人異姓王,但能夠自立門戶、權勢傾天的,勢力最大的就是吳三桂了。

東方俾斯麥,李鴻章。

李鴻章。這老頭官反正是當到頂了,他能拔得頭籌的是,唯一能代表國家進行國際事務的官員,馬關、辛丑等條約都是老頭子簽訂的,他所面對的是美國總統格蘭特、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這些人,出國訪問不是國王就是首相接待,外國人只知中國李鴻章,不知中國皇帝,當年的東南互保都鬧起來,第一任總統就是李鴻章了。

千古第一聖臣,曾國藩。

曾國藩。功業偉績都刷到了爆,創建湘軍、平定太平軍、洋務運動發起人,榮譽諡號也都到頂,最高文正、追太傅,曾督辦四省軍務,最富有幾省均在手中,而曾國藩能評為最大的官,大之處來源於做官、為人、修身、治家,被後臣尊稱為“漢臣第一人”、“中興第一名臣”、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最受後人推崇。

晚清攝政大臣,袁世凱。

袁世凱。唯一近代化軍隊,姓袁,不姓愛新覺羅,滿清最後幾個月時,袁世凱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皇帝、宗室什麼的都是傀儡了,整個國家袁世凱最大,能逼著清帝退位,能當民國大總統,這就是實力。其實孫中山被稱為第一任總統是美譽,他是臨時的,還僅三個月,只是過渡了一下,清帝退位後真正登位的是袁世凱,這才是真正大總統。


圖文繪歷史


大清國位極人臣的漢臣,有吳三桂、張廷玉、袁世凱、李鴻章、曾國藩等等,要說誰的官職大,就看從哪方面看了。

伴君如伴虎,如果又能掌控實權,又能位極人臣、還能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抱負,最後還能安全終老,那就是相當完美的人生了。

要論官職加實權,吳三桂無疑是第一,他是親王級別,又手握重兵,雲南全部、周邊省份部分都在他的絕對掌控之下,從人事、行政、財稅、軍事都在他的控制下,能有這權力的,無論滿漢臣子,唯他一人,並且這是皇權特許的。

袁世凱和李鴻章也掌控兵權,袁世凱一手創立了北洋新軍,歷任山東巡撫、直隸總督、軍機大臣、直至滿清滅亡前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在兵權和職位上要遜色吳三桂一些。

李鴻章也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死後被追授太傅、一等肅毅侯,還成為唯一一個在北京城裡建祠堂的漢官。他創建淮軍,鎮壓太平天國,並建立了北洋水師,只可惜甲午一戰灰飛煙滅。他在兵權和職位上要遜色吳三桂一些。

而論死後哀榮和位極人臣都比較圓滿的,還是當屬張廷玉,他是康熙心腹,擔任軍機大臣、大學士、管過戶部吏部翰林院等等,死後配享太廟,整個清朝,也就張廷玉一個漢臣享受了這個待遇。

綜合來說,吳三桂獲得了作為臣子能拿到的最大權力和官職,張廷玉則獲得了作為文臣最大的職位和待遇。其他人都要遜色一些。


雲中史記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各位清朝的漢族大臣中最大的官既不是年羹堯也不是曾國藩。那麼最大的官是誰,這裡就要分情況討論了。

古代的大臣一般擁有兩個身份,一是官職,二是爵位。官職是行政級別,而爵位則是象徵榮譽的稱號,爵位的等級對應的是享受的國家福利的不同,一般有爵位的人也會兼任一定的官職,而官職越大或者對朝廷有特殊貢獻的通常也會被授予一定的爵位。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爵位高的官職不一定特別高,而官職高的爵位也不一定很高”,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就必須分開來說了。

首先是清朝裡爵位最高的漢族大臣。

毫無疑問是平西親王吳三桂,平南親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定南王孔有德這清初四大漢人蕃王。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爵位按照高低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但是在公之上還有更高的王爵,尤其是在清朝,能被封為王的漢人也只有這四人了,因為清政府自這四人之後規定只有滿人和蒙古人才有資格封王,像當年的曾國藩,即便有平定太平天國這麼大的功勞,還有咸豐皇帝“誰能平亂誰封王”的允諾,都不能封王,可見漢人在清朝被封王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而這四人的王爵又有不同,王爵又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往上就是皇帝了,可見一般的王爺能做到親王也就到頭了,而這四人裡面,吳三桂和尚可喜兩人後來又被封為親王,這就更厲害了,縱觀整個清朝,能做到親王的漢人只有這二人!


其次我們再看官職中最高的漢族大臣。

我認為是張廷玉,原因如下:

清朝延續了明朝的內閣制度,雖然清朝的內閣大臣沒有明朝內閣大臣的權力大,但內閣依然是清朝的主要行政機構,所以內閣大學士就成了清朝官員中品級最高的,再後來雍正設立軍機處,使得內閣成為辦理日常事務的機構,而軍機處則成為處理軍國大事的重要機構,所以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成為清朝最具實權的官職。那麼我們來看張廷玉的官職: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等職。這裡有一個官職是“保和殿大學士”,那麼它在內閣大學士中屬於幾等呢?

在清初,大學士按照職位的高低設置有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乾隆年間撤銷中和殿大學士,增設體仁閣大學士,由此內閣大學士的職位定為“三殿三閣”,當然了除了這三殿三閣,還有普通的內閣大學士,所以張廷玉的“保和殿大學士”其實就相當於“內閣首輔”了,既是內閣首輔,又是首席軍機大臣,整個清朝漢人大臣中只有張廷玉一人能做到,像清晚期的四大中興漢臣,曾國藩做到內閣學士,李鴻章做到文華殿大學士,張之洞做到體仁閣大學士,左宗棠做到東閣大學士,可見這四人在官職上都沒有達到張廷玉的高度。而且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這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享有此殊榮的漢人大臣!



但是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

誰呢?那就是袁世凱!因為1912年清朝才滅亡,所以1911年的中國還是清政府的天下,袁世凱還是清政府的官,1911年清政府廢除軍機處和內閣大學士,設立內閣總理大臣一職,由內閣總理大臣組閣執政,開啟晚清的君主立憲之路,所以內閣總理大臣成為當時清政府的百官之首!但是一開始的內閣總理大臣由慶親王奕劻出任,且內閣成員多為皇族,所以被當時的人們譏笑為“皇族內閣”,後來有鑑於國內形勢的嚴峻性,清政府不得已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負責組建內閣,再加上袁世凱還是北洋軍閥首領,手握當時清政府的主要軍事力量,因而袁世凱成為當時清朝的頭號權臣!所以若單論實力的話,可能袁世凱才是清朝的漢人中最厲害的一位吧,畢竟他已經強大到可以篡位自立的地步了。

以上便是我的個人觀點,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留言,大家一起探討。


鹹魚閒聊


清朝權利最大的漢族大臣是誰?

清朝品級最高權利最大的大臣總共有十個,分別是多爾袞、洪承疇、吳三桂、和珅、海蘭察、年羹堯、曾國藩、張之洞、西太后慈禧、袁世凱。這十個人在民間傳說中是熊、獾、梟、狼、驢、豬、蟒、猴、狐、癩蛤蟆是十種動物成精而變的,所以被稱為“西山十戾”。

這十個人中,慈禧是女人不算。多爾袞,和珅,海蘭察都是滿族人也不算。洪承疇和吳三桂年羹堯都是漢軍旗的,是旗人,和普通的漢人民人不同,所以也不算。

有清一代,滿漢之防遠不如旗民之防。所以,很多時候,談滿漢之分,其實更多是旗民之分,那些關外沒有加入八旗的滿洲土著,過得不一定比關內漢人好多少。到後期欺負民人的不只有八旗子弟還有加入洋教的基督徒,漢人民人中出一個權臣真的太難得了。

所以真正的選項只有三個,那就是曾國藩,張之洞和袁世凱。

那麼,歷史知事給你介紹一下這三個人

1,曾國藩

1860年曾國藩任兩件總督,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江南軍務。)9月5日,湘軍攻陷安慶。9月25日,曾國藩移住安慶。12月20日,加太子太保銜,奉旨督辦四省(蘇、皖、浙、贛)軍務,其巡撫、提鎮以下悉歸節制。

1868年4月,奉上諭改授為武英殿大學士。調任直隸總督。1870年,再任兩江總督,3年後死在任上。

曾國藩死後,諡號是文正,清朝得到這個諡號的人總共是8個分別是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其他大部分都是皇帝的老師,沒有曾國藩強大的幕府,也沒有湖湘子弟遍天下的盛況。

2,張之洞。

張之洞1889年擔任湖廣總督,期間還兼任兩江總督,直到1906年預備立憲改革中,才調入軍機處,擔任“宰相”。張之洞去世後,清廷諡以“文襄”。

3,袁世凱。

1901年11月,李鴻章死去,袁世凱受命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實授,1906年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其成員是:外務大臣梁敦彥,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嚴修、學務大臣唐景崇、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薩鎮冰、司法大臣沈家本、農工商大臣張謇、郵傳部大臣楊士琦、理藩大臣達壽。並以胡惟德、烏珍、陳錦濤、楊度、田文烈、譚學衡、梁啟超、熙彥、梁如浩、榮勳分任各部副臣。

袁世凱在1906年到1908年,入職軍機,通過和奕劻的合作,掌握推行新政,權力不可謂不大。但是比起1911年11月以後擔任的內閣總理大臣,還是小巫見大巫。這個“內閣總理大臣”,就是實際上的副皇帝,比原本的載灃的監國攝政王權力大多了。

不管是從官職大小、門徒多寡、持續時間長短,袁世凱始終都是清朝漢族官員中最有權利的人。

袁世凱是西山十戾中的癩蛤蟆,2019年是豬年,你知道西山十戾中的野豬精是誰嗎?


就是他!


歷史知事


清朝的漢族官僚中出名的實在不少,從清初的范文程、洪承疇,到清末掌權的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漢族官員在清朝實際上出的大官,名官是相當多的,但官與官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誰官做的大,那麼清朝的漢族大臣中最大的官是誰呢?




很遺憾,既不是雍正年間倍受寵信又慘遭抄家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也不是咸豐年間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居首功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湘軍統帥曾國藩,清朝開國276年,至少有兩人,達到了漢族官僚所未達到的人臣巔峰。第一人,即是清朝初期總攬滇黔軍政大事的平西王吳三桂,“三藩之亂”,吳三桂坐擁幾十萬大軍,最後在康熙大帝的英明神武,沉著冷靜指揮下,遭到失敗,最終身死國滅。另外一人,則是清朝末年最顯赫的漢族大臣袁世凱,是他逼迫隆裕太后下“清帝遜位詔書”,一手終結了大清王朝在華夏的封建統治。這兩人,一前一後,才是漢族大臣在清朝可以“執牛耳”的第一等實權人物。

先說說吳三桂,他是清朝有史以來最大的官,當然說是最大的官是有些勉強了,因為他做到了比官更大的級別,那就是親王。



吳三桂在明朝只是一個鎮守山海關的遼東總兵,被崇禎帝封為平西伯。崇禎十七年(1644年),吳三桂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的大順軍,進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攻下雲南,清政府以雲南作為吳三桂之藩鎮,許其開藩設府,總管雲南軍民事務。順治十八年(1661年),師出緬甸,絞殺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使得吳三桂的武功達到頂峰。康熙元年(1662年),從平西王晉封為平西親王,兼管貴州,是漢族降清官僚中的第一人,地位遠在同時期封王的平南王(封藩廣東)尚可喜,靖南王(封藩福建)耿精忠之上。

吳三桂專制滇中十餘年,清朝最初給予他的是極大的地方專治權利,“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幾乎是讓雲南成為吳三桂的家天下,吳三桂還想做清朝的沐英,做“世鎮雲南”的平西王,如果不是康熙皇帝后來下旨削藩,吳三桂這個漢族大臣中的唯一一個達到親王級別的封疆大吏,估計真要把滇黔兩省作為他的家產世代傳下去了。

再說說清末的漢族大臣代表袁世凱,他雖然官不及吳三桂顯赫,卻能逼迫清帝遜位,其權勢威名可絲毫不亞於親王。



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歸國後在天津小站練兵,袁世凱支持維新變法,甲午戰爭結束後,得到劉坤一、李鴻章、王文韶三名漢族封疆大吏的聯名舉薦,得到了光緒帝的信任,創立了中國近代第一支新式陸軍。在戊戌政變之時,袁世凱權衡利弊,沒有選擇站在康有為這邊,而是將政變之事密奏慈禧,最終導致六君子血濺臺門。此後袁世凱得到後黨信任,直1901年11月,袁世凱接替去世的李鴻章出任直錄總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出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領銜漢族大臣。

武昌起義爆發後,袁世凱復出出任清政府 內閣總理大臣,此時的清王朝早已經是窮途末路,行將覆滅,袁世凱順應時勢,擁護共和。1911年2月12日,袁世凱率領內外大臣逼清帝遜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下詔袁世凱組建中華民國,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宣告終止,袁世凱就任民國首任大總統。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比如吳三桂和袁世凱,在清朝早已經是位極人臣,功與天齊,卻猶不知足,兩人都在臨死前過了把皇帝癮。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吳三桂舉兵反抗,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佈檄文,史稱“三藩之亂”。叛亂打了五年後,最後只剩下吳三桂獨立支撐,自知大勢已去的吳三桂,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稱帝,建國大周,同年去世。



1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倒行逆施之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佈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歸葬於河南安陽。袁世凱因此也被冠以“竊國大盜”的罵名。


大國布衣


我們討論這個問題,要先排除一些人,像清初的三藩,也不討論封爵的那些頭銜,就單單說一下有實權的官職,因為論爵位的話,吳三桂是親王這種超品級,這個話題就沒啥好討論的,漢族大臣擔任一品大員的也不少,我們就大概盤點下,除去封爵外,這些漢族大臣誰的權勢最大,對滿清影響最深?

能進行比對的,肯定主要從清朝歷任三閣三殿大學士中來選,年羹堯是個例外,其他們我們熟知的張廷玉(保和殿大學士),劉墉(體仁閣大學士),曾國藩(武英殿大學士),李鴻章(文華殿大學士),左宗棠(東閣大學士),張之洞 (體仁閣大學士),他們均為三閣三殿大學士,特別是後面的這四位,在晚清時期,直接左右著滿清王朝的時局發展。

我前面為什麼說年羹堯是個例外呢,之前年羹堯擔任川陝總督,已經是從一品官職,雍正皇帝上臺後,直接任命年羹堯擔任撫遠大將軍,我甚至一度懷疑年羹堯是不是雍正的私生子,事實上雍正只比年羹堯大一歲,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滿清一直都非常不信任漢人,雖然從康熙皇帝就開始任用一部分漢人,但是像領侍衛內大臣,九門提督,有兵權且有實權的官職,幾乎都只會用滿人,不會用漢臣,一些文職才會安排漢人,即便吳三桂也是特殊情況下才手握重兵的,而年羹堯卻是雍正皇帝一手培植,賦予他兵權的。

我們看看之前的撫遠大將軍:愛新覺羅·福全,康熙皇帝的兄弟;愛新覺羅·胤禵,雍正皇帝的親弟弟,然後就是年羹堯,胤禵當撫遠大將軍時,他意識到康熙皇帝非常信任他,也讓他開始垂涎皇帝的寶座,年羹堯也同樣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雍正皇帝剛登大寶,可以說根基未穩,結果準格爾部再次叛亂,胤祥要為他穩定住內部,平叛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心腹年羹堯,於是讓他擔任撫遠大將軍,平叛之後加封一等公,但是最後因為權勢過剩被雍正辦了,年羹堯是為數不多滿清初期,位居高位且手握兵權的漢臣。

另外一個要提到的就是雍正時期的張廷玉,他給滿清的貢獻也非常大,最主要的一個就是完善了軍機處,為什麼特別提張廷玉呢,因為在整個清朝,就只出了這麼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通常太廟只供奉皇室宗親,有功的異姓大臣,清朝一直比較打壓漢人,所以配享太廟的幾乎全是滿人貴族,而張廷玉侍奉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幾乎每逢軍國大事,皇帝都會和張廷玉一同商議,張廷玉也是唯一一個文官被封為伯爵的人,雖然晚年張廷玉和乾隆皇帝心生嫌隙,但是張廷玉還是對滿清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之後能和張廷玉,年羹堯做下比較的就是曾國藩和李鴻章了,後面的兩位可以說是力挽狂瀾給滿清續命,曾國藩雖然組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可以說在當時他的功勞遠不是八旗那群遺老遺少能比的,但是至始至終他就沒得到清朝王室的信任,之後只能解散湘軍,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曾國藩死後,李鴻章頂起了滿清的大梁,但是大廈將傾,非一木所支也。他拯救不了腐朽的清政府,自己還成了千古第一背鍋俠。

所以這些漢人大臣們,雖然地位和滿清貴族無法相比,但是漢人大臣對清朝發展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的,要說誰最受重視,權勢最高必然是張廷玉,然後才是年羹堯,之後才輪得到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玄坤文史


在清代,漢人擔任的最高職務是內閣首輔,類似於今天的政府首腦。曾經擔任過內閣首輔的有張廷玉、李鴻章和袁世凱,他們三人是漢人官員中職務最高的,年羹堯和曾國藩都沒有擔任過此職。

張廷玉

張廷玉是雍正時期的保和殿大學士和軍機處領班大臣,清代大學士以紫禁城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體仁閣和東閣命名,清代不設宰相,大學士便是宰相。三殿三閣大學士中以保和殿大學士為內閣首輔。

雍正年間,隨著西北軍事的進行,清廷設置軍機處主持具體軍務,後來軍機處保留,成為實際上的內閣。軍機處設軍機大臣數人,以大學士、各部尚書和侍郎兼職,排名第一的軍機大臣為領班軍機大臣。而原來的內閣大學士逐漸成為虛銜,不再負責實際工作,但依然是內閣宰輔佐,地位崇高。

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前中)

清代乾隆朝以後,沒有人再擔任保和殿大學士,內閣以文華殿大學士為首輔。晚清名臣李鴻章長期以文華殿大學士兼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主持清政府內政外交,是標準的內閣首輔。

袁世凱曾經擔任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來進京擔任了軍機大臣,宣統即位後,袁世凱被開缺回籍。武昌區起義爆發後,清政府為了撲滅武昌烈火,必須依靠袁世凱的北洋軍,於是任命袁世凱擔任了內閣總理大臣一職。

袁世凱早年照片

所以說,有清一代行政職務最高的漢人官員是張廷玉、李鴻章和袁世凱。


民國年間那些事


清朝的漢族大臣裡最大的官既不是年羹堯,也不是曾國藩,比他們官階大,爵位高,權力盛的漢族官員還有幾位。

清朝自入關建國開朝後,對漢人的使用是很慎重的,這種慎重不但源於種族的區分,更是對政權穩固的一種防範,畢竟大清是奪了漢人明朝江山的。

大清能夠順利的入關和建立大清朝,漢人是起了很關鍵的作用的,不但有李自成在中原大地折騰,更有吳三桂開關降清,以致後來的大清肅清南明殘餘勢力都有明朝降將們的重要作用。

清朝對漢人的防範真正起源於康熙年間三藩造反。大清建國後, 對這些有功的漢臣進行了封賞,由於功高實力強,有五人人被封為了王爵,平西王吳三桂,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義王孫可望。

那麼此五人是清朝時期,漢人得到的最高爵位,王爵可不是年羹堯的公爵和曾國藩的侯爵能夠比的。不但在爵位上不能相提並論,在權力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語,比如平西王吳三桂再雲南的權利幾乎是等同於漢朝的諸侯王的權利,這些權力無論是年羹堯還是曾國藩都無法得到的。

那麼年羹堯和曾國藩,他們同為漢臣,誰的官高權重呢?

年羹堯受封一等公爵,曾國藩受封一等候爵,在爵位上年羹堯是高於曾國藩的,其主要原因在於年羹堯雖是漢人,但他是漢軍旗人,憑軍功取得了公爵地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的漢軍旗人身份是佔有很大的優勢的。

曾國藩的侯爵雖然低於年羹堯的公爵,但在權力和功勞上是遠超年羹堯的,曾國藩在清末時期鎮壓太平天國立下的功勞,本應該被封為王爵的,但是大清對漢人的忌憚以及曾國藩此時超強的實力,慈禧刻意的打壓了曾國藩的地位。

從權力上的來對比,曾國藩作為兩江總督,統領江南大營兵馬平叛太平天國,遠比年羹堯的西北將軍要大得多,而且曾國藩對大清的扶廈之功也比年羹堯的平叛準格爾叛亂要大得多。

另外,在整個大清王朝中,還有一人的地位也是相當的高,他就是張廷玉,作為清朝文臣能入享太廟,此為大清漢人中的唯一。


沉墨I方之城


年羹堯和曾國藩都曾有功於大清,在漢族大臣中也屬於佼佼者,但是他們絕非清朝漢族大臣中最大的官,因為在他們前面還有一些無法超越的大佬級人物。

清軍入關後,一些漢族大臣為滿清統一全國,征戰南北,立下了汗馬功勞。清廷也為了收買人心,將他們其中的五個人封為了王,其中兩人還被加封親王。他們分別是:1、平西王吳三桂,後加封平西親王。2、平南王尚可喜,後加封平南親王。3、靖南王耿仲明。4、定南王孔有德。5、義王孫可望。此後,整個大清朝再無漢人大臣被封王。

太廟是皇室的家廟,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地方。配享太廟就是和先帝們一樣,可以享受後世子孫的供奉祭拜。因此,能夠配享太廟是一種極高的榮譽,歷代皇帝也對允許配享太廟的大臣十分慎重,必須是有大功於社稷,親王即使無功也不能享受此殊榮。張廷玉是清朝唯一獲准配享太廟的漢族大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花翎是孔雀身上長的一種長而硬的羽毛。它共分三種,即:單眼花翎、雙眼花翎和三眼花翎。單眼花翎一般獎賞給五品以上官員,雙眼花翎獎賞給級別更高的官員,三眼花翎則最為高貴,它只獎賞給親王、貝勒等皇族或者有特殊功勳的大臣。能享受這個最高獎賞的在整個大清朝一共也只有七人,其中包含兩位漢族大臣。他們分別是李鴻章和徐桐。年羹堯是雍正的寵臣,平定青海戰事立下大功,雍正也只是賞賜了他雙眼花翎。

袁世凱則官至清朝內閣總理大臣,屬於政府首腦,執掌大清軍政大權,皇帝形同虛設,其權利可謂登峰造極。

年羹堯最高職位僅為撫遠大將軍,後加封太保、一等公。曾國藩官至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加封一等毅勇侯。其二人論官職、爵位和榮譽都遠不及以上提到的人物,所以說他們都不是清朝漢族大臣中最大的官。


歷史長河中的魚


年羹堯,官至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曾國藩,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如果從職務大小來說,年羹堯有大將軍銜,統領兵馬,曾國藩有大學士之銜,位列宰相,加上兩者都是封疆大吏,不好排位高低;如果從爵位上來說,年羹堯是一等公,曾國藩是一等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順序排列,年羹堯好像更大一些,並且年羹堯還有個隱藏身份,是雍正皇帝的大舅哥,從這一點上說,年羹堯在朝堂的地位會更高一點。

但是除了年羹堯和曾國藩,還有幾位不得不提。

首先就是在清初被加封的四位漢族異姓王爺,他們是定南王孔有德、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和平南王尚可喜(還有一位義王孫可望,因為被封三年之後就被除掉了,可以忽略不計)。這四位中除了定南王孔有德在桂林被李定國打敗後自盡,其餘三位或其子孫都參與在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這幾位不僅身份高貴,並且是傭兵一方的藩王,掌管地方政治、兵馬、錢糧、稅賦,並且皇帝親封的王爺級別,論官位、論權力,論實力,這幾位都要強於年羹堯和曾國藩。

還有一位就是張廷玉了。張廷玉曆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更重要的是,雍正下旨讓張廷玉死後可以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這份地位和榮譽可以說是整個清朝的漢族大臣裡面最高的了,也是年羹堯和曾國藩所不能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