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網傳為什麼中國足球U15、U16、U17都能踢過別人,成年後就不行了?

用戶9854248786581


說到中國足球,一個讓人痛心疾首的話題,可是這傢伙卻能任你辱罵,任你踐踏,始終保持成績穩定如一日,或許真的如網友調侃的把,國乒贏球闖的禍,都讓國足給還回去了。SO,問題也來了,為什麼中國男足U15\\U16\\U17都能踢得過別人,到了成年以後就不行了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道來。

年齡的問題

這個已經是中國體育圈公開的秘密,因為這兩年差的緊,我們U17的“優勢”已經沒有了。是啊,對於青少年來說,差個1-2歲,在身體和經驗上完全可以差上一個檔次。所以當我們用17歲的去踢15歲的,贏球也很正常。

自律的問題

拋去年齡的問題,其實我們也有不少天賦異稟的少年,比如當年加盟曼聯的董方卓。可惜的是,訓練的不刻苦,生活的不自律,無法拒絕的燈紅酒綠,以及前輩在酒吧、燒烤店、桑拿房的指引來這些翩翩少年,慢慢的變成了大肚子的白斬雞,最終錯失了成長的最佳時期。

體制的問題

中國足球一直在喊得口號是請進來,可是對於走出去,我們太過於保守,太多的俱樂部把球員當成自己的私人財產。君不見當年的陳濤在世青賽上能和梅西、梅老闆叫板,他的天賦也讓國外俱樂部垂涎,可是因為種種原因,陳濤錯過了最佳的留洋機會,最終他也慢慢淪為平庸,甚至只能去中甲聯賽撈金。

隨著國際足聯對年齡的嚴查,留給中國男足的機會不多了,所以與其挖空心思去造價,不如踏踏實實做好青訓,否則不單單是國足,或許中國青少年一代也會讓球迷看不到希望,想想,如果那樣的情況真的出現,就真的可以取消國足了。


東球弟


我就看看多少球迷朋友在強問強答,我只能說,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題主問“為什麼中國足球U15、U16、U17都能踢過別人,成年後就不行了”?那都是啥時候的事了?現在中國足球梯隊怎麼可能踢得過別人?

如果說以前國青隊國奧隊還能“超白金”或“黃金一代”,那麼現在足球媒體的標題,往往是“中國足球國字號全面潰敗”——這個“全面潰敗”不僅僅是指成年國家隊,而是指是國家隊、國奧隊、國青隊、國少隊和女足等“國字號”球隊全部輸球!這幾年中國國青隊踢個越南泰國印度老撾印尼都不佔優勢,談何“踢得過別人”呢?

至於題主覺得說中國足球以前青年隊好像很強,那主要有這些原因。

一是中國足球喜歡改年齡在青年隊比賽中以大打小,你拿二十三四歲的球員,去打人家十六七歲的球員,你在身體方面當然能佔據優勢了。

二是中國足球的選材面把身體素質放在技戰術水平之前,在青少年時期,你身體素質更強,你就能用身體素質擊敗對手,而到了成年國家隊,你技戰術水平粗糙的問題就暴露了,那麼戰績自然就下滑。

三是中國足球有“奧運戰略”,對國青隊或國奧隊,中國足協和體體育總局往往要當成一個面子工程,所以會投入更多的資源,搞封閉式集訓來提高球隊的默契度,咱們看得把青少年足球戰績看得最重要,而人家歐美強隊只是不是把練兵放在首位,所以咱們在青少年足球階段跟他們差距沒那麼大。

當然,這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咱們中國足球是從青少年梯隊就開始全面落後,經常都打不進世青賽,談何U15,U16,U17能擊敗別人呢?你覺得中國足球的青訓還有未來嗎?歡迎一起討論。


綠茵守望者


曾經,是中國的青少年足球隊確實能經常在世界大賽上取得還能看得過去的成績。相比成年國家隊只進過一次世界盃,國青,國少以前可是決賽圈的常客,而且偶爾能小組出線,並且跟強隊對抗也不虛。但,這僅僅是曾經,最近10幾年,國青,國少也沉淪到亞洲區也出不了線了。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不在乎就這幾點。

一:年齡造假。試想一下,18甚至20歲的去打別人15歲的,能贏不了嗎?這就是急功近利的政績足球導致的。近幾年改年齡這塊查的比較嚴,所以青少年隊在亞洲也毫無優勢了。

二:足球土壤,足球文化。老一輩大多數球踢的不錯的都有江湖氣。抽菸,喝酒,泡妞打架,樣樣都很棒。年輕球員要融入這個圈子,必須一起玩呀!而且,誰不喜歡過燈紅酒綠的生活啊?慢慢的,有實力的年輕球員也就平庸了。

三:訓練方法。中國體育是政績體育,領導需要成績。所以年齡造假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過早的進行高負荷的體能及力量訓練,這樣最快出成績。但這是揠苗助長的方法,18歲過後大家身體都長起來了就沒多少優勢了,反倒早年注重身體對技術要求不高,導致成年後基本功意識很差。


老斌日誌


《傷仲永》的故事從來都不是教訓,中國從來都不缺少具有足球天賦的孩子,但是最終卻“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傷仲永”在一遍遍的上演,這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不禁讓人心疼。


先來分析一下題主所說的前提,“中國足球U15、U16、U17都能踢過別人”真實的情況到底如何呢?下面有簡單的一組數據。


U15:7月15日,備戰亞少賽預選賽的U15國少近期進行了三場熱身賽,第一場比賽主場2:0擊敗緬甸U15國少,第二場比賽客戰柬埔寨國少7:0大勝,隨後跟柬埔寨進行了第二場交手,2:0輕鬆擊敗對手完成雙殺!球隊取得了三連勝的不敗戰績,其中更是打進了11個進球。不過隨後進行的海南四國邀請賽中,在以一場比賽中碰到了稍微強一些的對手朝鮮,結果1-3輸球。

U16:2019“絲綢之路-華山杯”渭南(U16)國際青年錦標賽,首輪比賽,U16國青隊5-0大勝緬甸,第2輪U16國青隊6-0大勝吉爾吉斯斯坦,表現非常的不錯。

U17:《慘案!中國U17國青海外輸了個1-7,他們是2024年奧運適齡球員》,這是2018年11月的一篇報道,講述了中國U17國青1-7慘敗給西班牙國青的報道。


儘管以上的數據僅僅是部分數據,不過也能夠看到在面對強隊的時候,我們的梯隊球員表現也並不是怎麼好,可以充分的反映出我們的青訓的確培養不出來具有絕對實力的球員。過去我們還有國青“超白金”一代,如今各個梯隊的球員早已“泯然眾人矣”,即便是和亞洲的梯隊相比,也已經遠遠落後了。

中國的球員真的沒有天賦嗎?中國人真的不適合踢球嗎?當然不是,只不過有天賦和發現天賦不一樣,有天賦和能成才也不一樣,這需要多種因素。在這裡談兩個方面。


一個是培養的環境。其實大環境的問題一直被人所詬病,在中國根本不具備培養足球運動員的環境,沒有氛圍,缺乏必要的軟硬件設施,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更沒有先進的理念和技術……一切的環境導致了中國的孩子即便是有天賦,也早早的被扼殺。


第二個是貪圖安逸。能夠在國內憑藉著自己現有的水平,拿著高工資,享受著別人享受不到的資源,那何必再去辛苦的訓練,何必再去留洋呢?中國球員很多都有安於現狀的思想,因此達到了國內球員的標準之後,往往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很難在取得進步。

所以目前來看,中國的各個梯隊和其他國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長此以往,不但不會有進步,反而會加劇退步的步伐。


綠茵小萌新


國家榮譽和國家隊僅僅是奸商謀利的藉口,足協成為奸商盜竊中超資產的工具,歸化外國人和七外援一樣,製造了中超競賽不公平,沒有哪個國家靠歸化外援進世界盃

支望歸化球員給你捧世界盃,不如自己到五金店打一個

裡皮熱衷於推動中國足協歸化外國人進國家隊,但是從已經歸化的球員身上,並沒有看出了高人一截的水平?從國際足聯的歸化政策上,也不能保證歸化來的球員會高出國內球員,從歸化來的和計劃歸化的球員來的,也看不出比國內球員高多少,在國內球員中找到類似水平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你歸化來的球員是高出國內球員水平的,能保證今後他一直保持高水平嗎?運動員競技水平取決於訓練水平,中國足球的訓練水平不高,決定了中國球員的競技水平不高,在中國的訓練水平下,歸化來的外國球員也會同化於國內球員,我們總不能每年每月都從國外歸化11個球員吧。

中國乒乓球隊有句話說:一天不訓練,自己知道,兩天不訓練,對手知道,三天不訓練,觀眾知道,說明訓練在競技中的重要性,中國乒乓球之所以高於世界其他國家水平,是因為中國乒乓球的訓練水平高,同樣的道理,中國足球的訓練水平低,才是中國足球水平低的原因。不去提高訓練水平,不從青訓中提高訓練水平,只想著歸化球員解決參加世界盃的問題,那是現實版的刻舟求劍。

不搞青訓,不提高訓練水平,歸化球員解決不了中國足球的問題,歸化球員的心理,就是好吃懶做的敗家子貸款高消費。別人貸款是因為人家有掙錢的能力,你沒有掙錢的能力去銀行貸款,去借高利貸,不是敗家子是什麼?

有人說國家榮譽,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現在的中國不需要體育金牌振奮人心,比體育金牌增加國家榮譽的項目多得去了,美國足球水平也不高,也沒影響美國的世界霸權,你想找勝利的快感可以看中國的乒乓球啊。

還有人比較多的藉口就是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國足球踢世界盃,我說這種人看球就是費電,找個五金店打造一個與世界盃一模一樣的放在家裡不就得了,何必費心勞神歸化外國人,讓外國人替你去奪世界盃。


gnh1990711


15-20歲有年齡造假空間,22歲後年齡造假失去意義,不能創造身體,技術等竟爭力。以上是概率大的答案,大家認為呢?比如說,成年人與幼兒進行足球比賽?結果還輸,不敢想了呀!


凝聚天華


簡單說幾句。第一部分球員年齡造假,不過最近幾年骨齡檢測逐漸普及,這種情況很少了。第二主要是中國足球青少年選材是唯成績論,不以球感技術這些為主,而看誰更適應比賽,所以冒頭的都是身體壯的,會比賽的(犯規黑腳臥草這些),梅西這種一輩子沒人選。所以長大了到了成人隊就都不行了。第三青年級別聯賽質量低不繫統條件差,缺乏優質系統比賽鍛鍊當然無法漲球。第四國內優秀的青少年教練數量質量都少的可憐。沒有科學的訓練。後面這三條其實是提問描述現象最核心的三條,但是太多太多非業內人士意識不到,而體育和足協領導們是懶得做這些費力又見效慢(至少十年以上才有效果)好不容易出了個蔡頭剛開始一點點基礎工作,沒幾年一下課就呵呵了。。。


刀哥2016


搞什麼啊!以前都是超齡球員在打U系列好不好,青年隊打少年隊比賽,成年隊打青年隊比賽,才有那樣的成績。不超齡之後哪有這種成績的。日本人現在為什麼牛逼?日本青少年球隊有越級打比賽的傳統,低年級的孩子打高年齡段的比賽,現在日本人國奧隊經常參加成人組的比賽,等到了世界盃預選賽的時候,這批人就是輕鬆出線的水準。


Alex丁鍋鍋


其一:年齡造價是公開的秘密:其二:集中時間比其他國家長:對學生來說是個優勢:整體配合當然比臨時集中的強:其三:重視程度的差異:中國為了挽回球迷對成人隊的掹`批:需要用此下策:


用戶1751083997432


年紀小是真愛足球,不管天晴下雨電閃雷鳴,只要說組隊踢球,分分鐘就集合完畢開踢。年紀一大,事情就多了,想的也多了,誘惑也多了,對足球的注意力也不太集中。況且中國足球的整體氛圍依然不好,從多年的報道來看,足協管理人員,裁判,教練吃拿卡扣的情況比比皆是。球員隨大流,自然而然就原來越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