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提起敌后作战,大家往往能够想起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这些勇敢的干部战士潜伏在敌军占领区,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当时,欧洲大陆的德军占领区中,盟军也派出了自己的“敌后武工队”,频频出击,骚扰敌军后方。战略轰炸任务中,有一名美军机组人员被击落跳伞,由于机缘巧合加入了这只队伍,着着实实体验了一把惊险刺激的游击队生活,他的名字,叫做克莱门特·克莱姆·道勒。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在敌后进行游击作战的球形炮塔机枪手克莱门特·克莱姆·道勒

道勒生于1924年5月9日,他是西弗吉尼亚州的帕克斯堡人。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18岁的道勒响应军队的号召,提交了自己的入伍申请,加入到轰炸机枪手学校。在完成训练之后,他作为一名球形炮塔炮手分配到了第91轰炸机大队第324轰炸机中队——著名的“孟菲斯美女”号轰炸机所在的中队。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道勒所在的B-17轰炸机卡蒂萨克号机组人员合影

1944年4月28日,道勒搭乘“卡蒂萨克”号B-17,跟随第324轰炸机中队参与轰炸法国阿沃德的任务。在敌占区上空,“卡蒂萨克”号不幸地被高射炮火击中了。转眼之间,3号和4号发动机之间的机翼油箱燃起了大火,右侧机翼顿时冒出了一条长长的火龙。在简单检视飞机的受损情况之后,机组人员迅速意识到轰炸机已无法挽救,纷纷开始跳伞逃生。道勒努力爬出球形炮塔返回机舱,惊恐万分地意识到自己身上并没有降落伞!他在机舱里发了疯一般四处搜寻,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一副降落伞。没有一秒钟耽搁,道勒手忙脚乱地背上降落伞,头也不回地跳出了被烈焰吞噬的轰炸机。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燃烧坠落的B-17轰炸机,道勒是最后一个逃离轰炸机的人

“说实话,我很高兴能够离开那架飞机。”道勒回忆说。坠落至低空时,道勒拉动身上的开伞绳,释放降落伞减速。就在此时,地面上的传来了机枪射击的声音:两个德军机枪阵地发现了这些落难的机组人员,德军士兵迅速架起了机枪,朝着挂在降落伞下方的机组人员喷吐着致命的弹幕!为了躲避从下方射来的机枪子弹,道勒奋力拉动降落伞伞绳,试图让下落轨迹变得不规则。幸运的是,两架美军的护航战斗机发现了这一情况,他们立刻压低机头,开火压制了德军机枪阵地,为跳伞的轰炸机飞行员提供掩护。

在接地的瞬间,道勒扭伤了自己的脚踝,差点痛昏过去。不过,现在道勒已经没有太多时间了,因为他正好降落在刚刚被轰炸完的德军机场外!一瘸一拐的道勒挣扎着,将自己的身体拖进了距离德军机场不远的茂密的树篱中。他很快地发现了同伴——“卡蒂萨克”号的腰部机枪手赫伯·坎贝尔

,正隐藏在不远处的另外一处树篱中。气急败坏的德国人看准降落伞的落点,很快杀了过来。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这两位隐藏在树篱中的机组成员,能够清晰地听到德军巡逻队的脚步声正在接近。这些德国人正拿着步枪,朝着树丛方向随意开火,甚至用刺刀反复刺入树篱之中!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隐藏在树篱中的道勒和坎贝尔驱逐出来。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隐蔽在树林中的德军巡逻队

不过,道勒和坎贝尔并没有屈服于自己的恐惧,两人依然一动不动地躲在树篱里,德国巡逻队只好悻悻而去。下午4点30分,躲藏在树丛中的道勒和坎贝尔突然听见了德军坦克的声音。两人抬头一看,发现一辆德军坦克正在四处碾压树篱。当坦克将树丛压开之后,紧随其后的德军工兵便开启手上的火焰喷射器,将两侧的树篱烧成一团团火把。一旦两人隐藏的树丛被点着,他们肯定会在烈火焚烧之下化作焦炭!“我从来都没有试过感到如此害怕。”道勒回忆说,“这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天!”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正在操作喷火器的德军工兵,如果两人隐蔽的草丛被喷火器点燃,他们肯定会化作焦炭

直到黄昏时分,德军巡逻队才不甘心地离开了这片树丛,正式放弃对这两名跳伞飞行员的追捕。现在,摆在道勒和坎贝尔面前的是两个艰难选择:是主动向德军投降、希望能够得到人道待遇,还是与法国抵抗组织联系,并且在他们协助下前往中立国呢?这时候,道勒摔伤了自己的脚踝,不过,死里逃生的这一天才刚刚过去,德国军队的刺刀、坦克、火焰喷射器还历历在目,两人一致认为联系抵抗组织才是比较好的方法。于是,坎贝尔在附近的农舍里偷来了一辆自行车,载着受伤的道勒,踏上寻找抵抗组织的旅途。

在1944年的这个夏天,坎贝尔和道勒保持着昼伏夜出的习惯,先后与好几个法国抵抗组织接上了头。最终,他们在抵抗组织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蒙切特山的山腰,一个专门安置落难盟军飞行员的游击队藏身地。不幸的是,当盟军部队在1944年6月6日登上诺曼底海滩的时候,德军部队狗急跳墙,决定先对这处游击队藏身地进行围剿,以绝后患。在德军强大的火力面前,驻守此处的法国游击队员只得分散突围,避免部队遭到全歼。突围的过程中,道勒与他的救命恩人

坎贝尔失散,后者被德军擒获后牺牲。直至今天,道勒依然牢记着这位救命恩人的名字。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在蒙切特山的山腰,坎贝尔(最右)与道勒(右二)拍摄的合照,不久之后,坎贝尔便壮烈牺牲

在被德军大部队驱散之后,道勒决定独自往南进发,希望能够与在法国南部登陆的美军部队会合。一个普通的法国村庄里,道勒不经意地走进咖啡馆里,惊异地发现面前正站着一名身穿美军军服的男人!由于这个村子位于德占区以内,道勒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起初,我怀疑这是一个陷阱。”他回忆说,“但是我想了想,自己还有什么能够失去的呢!”道勒鼓了鼓勇气,走进咖啡馆与这位身穿美国军装的男子打招呼,他表示:“我用英语告诉他,我是一名在落难在敌后的美军飞行员,正在寻找返回友方战线的方法。这名男子扭过头来,用惊讶的表情看着我,并且对我说:‘小子!你有种!’”

实际上,道勒遇到的这名身穿美军制服的士兵,是隶属美国战略情报局的罗伊·瑞科尔森中尉。仅仅数天之前,瑞科尔森中尉和他的数名同伴通过空投进入德军占领区,专事负责协调当地法国抵抗组织的作战行动,这就是小有名气的“路易斯行动小组”。当道勒获知瑞科尔森中尉的使命时,他毫不犹豫地向瑞科尔森提出要求,希望能够与他们并肩作战。瑞科尔森中尉迅速接纳了这个请求,并且开始向他介绍周围的局势。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正准备前往法国执行任务的战略情报局特工,他们通常会在夜间实施机降

法国德韦塞镇郊外,瑞科尔森带领道勒来到了一处开阔草地上。在道勒的眼中,这里就是一片普通的郊外原野,他没有看出任何的异常。“我要向你介绍我的部下。”随着瑞科尔森的一声口哨,身披伪装服、隐藏在草地中的盟军特工陆续现出了原形。道勒被他们的高超伪装技巧深为折服,他伸出手来,与这些伪装大师们一一握手。然后,特工人员低下身来,重新埋伏在自己的位置上,完美无缺地融入大地的轮廓线中。“很明显,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工作要做。”道勒回忆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厉害的人,他们绝对是毫无畏惧的!”

尽管身处敌后,但是路易斯行动小组的士兵获得的补给,却比任何一支普通的美军部队都要多:战略情报局的后勤人员每天都会为这支行动小组空投K级口粮、香烟以及弹药。在道勒参与作战行动的日子里,后勤人员甚至为路易斯小组空投了更加夸张的武器——足足4门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对应的弹药!在4门反坦克炮的支持下,再加上当地抵抗组织的配合,行动小组的士兵甚至多次筹划了对德军大部队的伏击作战!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正在为战略情报局特工空投补给的C-47运输机,路易斯任务小组不仅获得了充足的食物和弹药,甚至拿到了空投的反坦克炮!

瑞科尔森中尉的带领下,道勒和其他路易斯小组的士兵一同,展开了艰苦的敌后游击作战。与正面战场上的战斗不同,路易斯小组并不会与德军大部队硬碰硬,而是伺机进行各种偷袭作战,削弱当地德军部队的战斗力。他们会炸毁桥梁、破坏铁路、剪断德军的通信线路,破坏一切有助于德军继续抵抗的设施。如果条件允许,甚至能在反坦克炮的支持下,伏击赶往诺曼底前线的德军部队!路易斯小组的特工向道勒传授了基本的步兵战术。接受冲刺式的

“在岗培训”之后,道勒的战斗力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足以让他与这些精英特工并肩作战。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道勒在法国进行游击战期间使用的假证件,他的假名是“让·莫里斯·奥古里尔”

道勒参与了很多路易斯小组伏击德军的作战行动。在这些战斗中,战略情报局的特工们会尽可能伪装自己,发挥隐蔽和突袭的优势。当德国人走到他们头顶的时候,行动小组的特工会迅速掀开伪装,并且使用手头上所有武器开火——巴祖卡火箭筒、冲锋枪、轻机枪,并且投掷英国制甘蒙手榴弹。在一些作战行动中,路易斯小组的重武器——37毫米反坦克炮大发神威。在伏击之前,他们会用马车或者卡车,将火炮运至制高点。当德军车队出现时,他们会用反坦克炮击毁带头的德军车辆,迫使其他德军车辆困在原地,为后续伏击作战奠定良好基础。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二战中英军使用的甘蒙手榴弹,这种威力强大的手雷也曾经在众多游戏中出现

不过,并不是每一次伏击作战都是一帆风顺。在一次任务中,路易斯小组事先收到了抵抗组织的情报,声称将会有1500多名德军士兵在早上启程,行经瓦隆市附近的一处山丘,再赶赴前线作战。路易斯小组与法国抵抗组织成员星夜兼程,在山丘上架设好伏击阵地,随后德国军队如约而至——只不过人数并不是1500人,而是上万人之巨!一场惨烈的遭遇战就此爆发!

战斗打响后,位于前方的观察哨看见大量德军士兵在战斗爆发的瞬间受伤倒地,发出哀嚎。路易斯小组则一马当先,冲近公路,向近在咫尺的德军车辆投掷手榴弹。然而,由于德军兵力优势过大,两翼的法国游击队很快被击退,留下暴露侧翼的路易斯小组特工在阵地上孤军奋战。道勒回忆说:“当阵地失守时,我正在疯狂地向37毫米炮的炮膛里装填弹药。”

在阵地右侧的山头上,德国人架起了机枪和迫击炮,瞄准了道勒所在的炮位。德军的火力是如此凶猛,以至于炮位旁边的泥土被大块大块地掀起,再重重压在战士们头顶上。猛烈的机枪火力很快撂倒了两名负责操作反坦克炮的法国炮手,道勒不得不迅速寻找掩护。无助的道勒只能拿起自己的手枪,盲目地向枪声传来的方向胡乱开火。眼看着部队将要被德军击溃,指挥官瑞科尔森中尉果断命令所有士兵放弃阵地,火速后撤。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正在参与战斗的法国抵抗组织成员,抵抗组织通常由不满德军统治的平民组成,他们当然不可能与上万号德国正规军抗衡

瑞科尔森中尉和另外一名士兵负责殿后,路易斯小组的成员开始撤退。瑞科尔森中尉稳稳地压住了阵脚,他发现一挺德军机枪正在不断开火,骚扰后撤的路易斯小组士兵,立刻毫不犹豫地扛起巴祖卡火箭筒,将这挺机枪敲掉。在眼角余光中,瑞科尔森中尉再次发现右翼阵地中的两名士兵,正被凶猛的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于是,瑞科尔森中尉顶着冰雹般的轻武器弹幕,冲到了位于山下的右翼阵地,拿起另外一具巴祖卡火箭筒,开火敲掉了这挺德军机枪。在英勇的瑞科尔森中尉掩护下,所有路易斯小组成员得以顺利撤出阵地。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年老的道勒正在讲述自己在敌占区打游击的故事

此时,道勒的心中很清楚,上万名德军士兵已经包围了这座山丘,驾驶着他们运载火炮用的货车是无法逃脱的。于是,行动小组的成员抛弃了这辆货车,以徒步的方式穿越德军封锁线。尽管没有一名路易斯小组的成员在作战中阵亡,但是他们却蒙受了巨大的物资损失:德军缴获了其中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大量的轻武器,以及运送火炮的货车!在15英里外的一个集合点中,分散突围的小组成员再次聚集起来,重组部队。

第二天凌晨,瑞科尔森中尉叫醒了所有小组成员:“现在,我们回山上去。”道勒回忆说:“没有人对此感到一丝抱怨。实际上,他们立刻拿起了自己的武器。”当路易斯小组抵达先前的伏击阵地时,瑞科尔森惊讶地发现德军士兵已经在夜里匆忙撤离了这座山头。德国人是如此匆忙,以至于2门反坦克炮还好端端地摆在伏击阵地上,哪怕一丁点破坏都没有!看到宝贝重武器失而复得,路易斯小组的所有人一个个欢欣鼓舞。

时间进入到1944年9月,欧洲上空的空战再次变得激烈起来。此时,道勒意识到自己有责任重返中队,与其他机组人员继续并肩作战。道勒向瑞科尔森透露了自己的想法,这位行动小组指挥官爽快地答应了,他立刻为道勒提供了一张最新的战场态势图,以便道勒穿过德军战线与美军汇合。与此同时,路易斯小组还为道勒提供了一封特别的信件,内容为:“克莱姆·道勒军士在被击落之后,积极地联系上了在法国内陆作战的战略情报局小组。他的作战表现非常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每一个任务。我们在此表彰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道勒离开营地的大门时,所有路易斯小组的特工都站了起来,向这位曾经和他们一同浴血奋战的轰炸机机枪手立正敬礼。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2016年,法国军队为了表彰道勒当年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而为他颁发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在与路易斯小组分别之后,道勒继续往南,直到遇到正在前进的美军部队为止。在一条小村庄里,他设法征用了一架还没有熄火的轿车。道勒驾驶着轿车,沿着与大部队相反的方向前进,最终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港。经过一番周转之后,一名美国军官同意让他返回英国,并且将他送上一架返回英国的B-25轰炸机。此时的道勒百感交集,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写信告诉家人自己平安无事,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快点返回美国。

不过,登上飞机,听着熟悉的发动机轰鸣,道勒在欣喜之余,半年前机舱内那次惊恐万分的境遇逐渐浮上心头,他不由得扭过头来,大声询问其他机组成员:“我的降落伞在哪里?!”——就这样,一场精彩的敌后大冒险,戏剧性地结束了。

战争很快落下帷幕,和其他幸运的美国士兵一样,道勒返回家乡,成家立业,安度晚年。在2016年,为了表彰道勒在敌后游击作战的贡献,法国大使馆为他颁发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莱门特·克莱姆·道勒、罗伊·瑞科尔森中尉以及路易斯小组的事迹,也由此为更多的后人所知。

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给与侵略者神出鬼没的打击

▲道勒所获得的勋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