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高級進階」 羽毛球技術中的“腰腹力量”,一直被誤導的一個概念


「高級進階」 羽毛球技術中的“腰腹力量”,一直被誤導的一個概念

只要對羽毛球稍微有點追求的球友,都會在水平達到一定層次的時候進行一些身體素質的訓練。其中的腰腹力量必然也是訓練的內容,所採用的方法不外乎仰臥起坐、卷腹、各種腹肌撕裂者動作。但是,很可能你一直進行的是個“假”訓練,也就是說,這種鍛鍊方式並不能真正滿足羽毛球技術對腰腹的要求。
在展開相關討論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腰腹部肌肉在運動中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答案出乎大家的意料,並不是如一般想當然的理念,比如扭轉身體、提供爆發力等等。這些主動的發力行為,並不是腰腹部肌肉的主要功能,尤其是在運動項目中。
從人體功能學的角度,由於只具備腰椎作為支撐,腰部在運動中只能負責提供身體穩定的功能,胸部的話由於有胸椎和肋骨的共同支撐,可以為各個方向上的運動提供良好的穩定性,它才主要負責有關身體靈活性的功能。這個理念,是現在所謂核心穩定性理論中比較權威和公認的共識。
那麼,從這個前提出發,腰腹部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等等,其主要功能是維持等長收縮,保證腰腹部實現穩定。也就是說,腰腹部肌肉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抗扭轉的被動對抗性的發力,而不是一般人通常認為是主動收縮發力來完成技術動作的。


羽毛球技術動作中有非常多的扭轉,尤其是在重殺中,分析一下其中的力量傳導就可以知道:腿部蹬地將力量向上傳遞,腰腹部雖然有一定的扭轉,但主要是等長收縮形成類似剛體來更好的傳遞下半身的力量,然後胸部主動扭轉發力,疊加到下肢力量上,再向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指一路傳遞和疊加。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應該知道,要提高羽毛球技術中的腰腹力量,其實是提高其抗扭轉的能力,要進行的專項訓練就不是以前的仰臥起坐等主動發力動作,而是在身體側邊提供拉力或者推力,對抗這些力量保持身體的穩定。比如側邊彈力帶深蹲、分腿蹲等等,相關技術動作有許多網上資源(不過個人認為還是單邊負重農夫行走、負重深蹲及硬拉可以滿足業餘球友的要求)。
另外,在羽毛球技術中要注意避免腰腹部的主動發力,以免造成腰肌勞損或者腰椎間盤突出等運動損傷。再次重複,腰腹部要提供的是穩定!
希望這些內容對球友們有所幫助。
(以上觀點主要來自麥克鮑伊的《體育運動中的功能性訓練》)
PS:有球友問起適合的腰腹力量訓練方式,在這裡我安利一下我的健身啟蒙教練公眾號“陳柏齡的醬油臺”,其最新的內容就是有關核心肌群,有漂亮小姐姐示範的動態圖。不過,本人還是推薦槓鈴深蹲和硬拉。對羽毛球這種技巧和速度型運動,一般深蹲達到1.5倍體重就不會被力量限制,達到兩倍體重後繼續增強的收益已經不明顯。據內部人士透露,林丹的深蹲在160-170公斤左右,大概是2.5倍體重。本人低調炫耀一下,深蹲極限已經達到了150公斤,接近兩倍體重了。來源中羽:球齡七年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