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高级进阶」 羽毛球技术中的“腰腹力量”,一直被误导的一个概念


「高级进阶」 羽毛球技术中的“腰腹力量”,一直被误导的一个概念

只要对羽毛球稍微有点追求的球友,都会在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进行一些身体素质的训练。其中的腰腹力量必然也是训练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仰卧起坐、卷腹、各种腹肌撕裂者动作。但是,很可能你一直进行的是个“假”训练,也就是说,这种锻炼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羽毛球技术对腰腹的要求。
在展开相关讨论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腰腹部肌肉在运动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出乎大家的意料,并不是如一般想当然的理念,比如扭转身体、提供爆发力等等。这些主动的发力行为,并不是腰腹部肌肉的主要功能,尤其是在运动项目中。
从人体功能学的角度,由于只具备腰椎作为支撑,腰部在运动中只能负责提供身体稳定的功能,胸部的话由于有胸椎和肋骨的共同支撑,可以为各个方向上的运动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它才主要负责有关身体灵活性的功能。这个理念,是现在所谓核心稳定性理论中比较权威和公认的共识。
那么,从这个前提出发,腰腹部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等等,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等长收缩,保证腰腹部实现稳定。也就是说,腰腹部肌肉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抗扭转的被动对抗性的发力,而不是一般人通常认为是主动收缩发力来完成技术动作的。


羽毛球技术动作中有非常多的扭转,尤其是在重杀中,分析一下其中的力量传导就可以知道:腿部蹬地将力量向上传递,腰腹部虽然有一定的扭转,但主要是等长收缩形成类似刚体来更好的传递下半身的力量,然后胸部主动扭转发力,叠加到下肢力量上,再向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指一路传递和叠加。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要提高羽毛球技术中的腰腹力量,其实是提高其抗扭转的能力,要进行的专项训练就不是以前的仰卧起坐等主动发力动作,而是在身体侧边提供拉力或者推力,对抗这些力量保持身体的稳定。比如侧边弹力带深蹲、分腿蹲等等,相关技术动作有许多网上资源(不过个人认为还是单边负重农夫行走、负重深蹲及硬拉可以满足业余球友的要求)。
另外,在羽毛球技术中要注意避免腰腹部的主动发力,以免造成腰肌劳损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等运动损伤。再次重复,腰腹部要提供的是稳定!
希望这些内容对球友们有所帮助。
(以上观点主要来自麦克鲍伊的《体育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
PS:有球友问起适合的腰腹力量训练方式,在这里我安利一下我的健身启蒙教练公众号“陈柏龄的酱油台”,其最新的内容就是有关核心肌群,有漂亮小姐姐示范的动态图。不过,本人还是推荐杠铃深蹲和硬拉。对羽毛球这种技巧和速度型运动,一般深蹲达到1.5倍体重就不会被力量限制,达到两倍体重后继续增强的收益已经不明显。据内部人士透露,林丹的深蹲在160-170公斤左右,大概是2.5倍体重。本人低调炫耀一下,深蹲极限已经达到了150公斤,接近两倍体重了。来源中羽:球龄七年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