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據說一頭驢能賣上萬元,驢皮也值幾千元,這是真的嗎,為啥感覺農村很少有人養驢?

新大風歌


很多網友也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農村裡的人都不養驢呢?驢肉可以賣到6000塊錢,驢皮可以賣到2000塊錢,可以說驢肉市場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為什麼農民就是不願意養驢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養驢的投資是很大的,而且要購買養殖品種,同時也要支付飼料費,建驢舍,和水電費,醫療費,還有工人的費用。

第二個原因就是不知道怎麼養驢,沒有專業的飼養技術,記得自己小時候家裡也是養過一頭驢的,但是那時候家裡人都不知道怎麼養,驢生病了之後更是束手無策,到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驢去世了。

驢和豬不一樣,它的出欄時間都是比較長的,因為它的繁殖週期和生長週期都要比其他的牲畜要長,驢肉的價格往往都會受到市場的影響,所以價格並不穩定,很有可能今年掙錢,明年可能就賠錢了。三個原因,而一些專業的養殖基地也是告誡大家,如果要想養的話,最好就是要大規模的去養殖,不要只養兩三頭,那樣不但投資大,而且耗費的心力也很大。一般能夠形成專業的養殖基地,會聘用一些有資歷的養殖人員來養殖,那麼自己也就不用去過多的擔心養殖技術這方面的問題了。所以個人認為,如果大家想要去養驢的話,一定要慎重選擇,不要頭腦一熱便去養驢了,畢竟其中的風險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起的。

現在的農民都不願意去養驢,根本原因就是大多數農村裡的人都會選擇出去打工,就算老一輩的人也會隨著自己的兒女去城裡住,現在的農業都是機械化的,根本不需要養驢,所以養驢的機會和環境也是越來越少,現在的人更希望享福,而不是去辛辛苦苦的養驢。養驢不但養殖週期長,而且都沒有系統的養殖技術,畢竟誰也不願意費力不討好。

其實吧,而之所以養驢的人越來越少,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驢是很難養的,出肉率低,而一頭驢出欄,往往要需要一年的時間。再一個原因就是以次充好的現象太多了,很多人都會選擇用騾馬肉來替代驢肉,那些本本分分養驢的人就會被商家嫌棄價格太貴,要知道他們的利潤也是很低的,最多隻能掙到一塊錢。所以在根本掙不到錢的情況下,很多人也就放棄養驢了。不知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驢肉的製作方式是很單一的,我們比較常見的也就是驢肉火燒和驢肉包子了吧。你做的產量還是很小的,而一些專門做驢肉生意的店鋪,基本到了晚上也就沒有什麼生意了。驢肉的製作方法也並不簡單,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做,而且驢肉好吃真的跟製作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把驢肉做的不好吃,那麼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顧客了。現在的人跟過去不一樣,往往接觸到的東西很多,也就更加註重口味,如果不好吃,再便宜也是不會買的。而驢肉價格也是很昂貴的,如果做得不好吃也就浪費了。

驢的全身上下都是寶,驢肉可以吃,驢皮可以做成阿膠,驢肉和驢皮都有很高的醫用價值,而且驢肉的蛋白質含量也是要遠高於豬牛羊肉的,而且脂肪也很低,不容易長胖,驢肉中的膽固醇含量很低,而且氨基酸成分很高,所以很多的人都喜歡吃驢肉,並且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負擔。驢皮做成的阿膠,相信很多女性朋友也是十分喜歡的,阿膠不僅可以補血,而且可以美容養顏。驢渾身上下每個部位都是有用處的,未來養驢還是有著很大的市場,你們如何認為呢?





九月初九W


驢肉,確實是很值錢,當為什麼沒人養驢。

在我認為有幾點,驢肉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職稱,至於怎麼來的這句話,我決得是有些商家做的廣告詞,世上有沒有龍都不能確定,能不能吃,無從考證。


說起來養驢,在我很小的時候,記得家裡也養過一頭驢,好像是都養了好幾年,後來還是因為在吃草是掉下懸崖給摔死了,最後怎麼處理的也記不清楚了。15年我們家鄉離我們村不遠有個老闆包了一個山頭圈養驢,剛開始驢還不少,後來驢越來越少,到現在都沒有驢了,只剩下養驢用的驢舍。聽說是開始養的時候國家政策好,為了套國家的補助,不知道在哪裡租的驢,養了一段時間給還回去了,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也無從考證。反正是現在不養了。

至於為什麼沒人養驢?

我認為是雖然驢市場價高,但需求量小,沒有大眾化,沒有像豬肉、羊肉、牛肉暢銷。像豬肉、羊肉、牛肉老百姓隨便買點回去,炒著、燉著都是美味,而驢肉呢,買回去會做會吃的沒多少人,所以驢肉想要零售就有點困難,我也相信好多人都吃過驢肉,不過自己做著吃估計沒多少,都是在專業的攤位,或者飯店吃過。在我認為如果想要養驢那只有跟屠宰場或者專業加工驢肉的廠家合作,這樣才可以有銷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驢肉,也只有包裝好的,或者是驢膠。就是在菜市場賣生驢肉的都不常見,


我的總結是,養殖驢成本也就罷了,最主要是是驢市場屬於絕對的小眾市場,市場不完善,我所瞭解的,也就是保定地區喜歡吃驢肉火燒,山東地區需要做阿膠等,這兩個地區用驢比較多,其他的市場需求都太窄了。

如此小眾的產品,就是養出來也不一定就有銷路,所有才造成現在沒人養殖驢的主要原因。


農村娃期待


我曾在保定讀書時,沒少吃當地的特色美食驢肉火燒,並且百吃不厭,不過小小的驢肉火燒賣的也確實挺貴的,有時候捨不得吃又想吃,就買便宜的燜子火燒。而山東東阿縣的阿膠主要原材料是驢皮,正宗的阿膠賣價也頗高。這些都從另一個方面反應了驢皮、驢肉的價值,一頭驢賣上萬元也確實是很容易的事。

小時候我在老家農村還經常見到有人養驢,去鄰居家串門,還能看到小毛驢不情願的拉磨,主人家為了讓驢更勤快的拉磨還給它蒙上眼睛。可是如今早已有很多很多年不見農村有人養驢了,而且也幾乎沒聽說過誰想依靠養驢發家的。

一方面是驢的價值很高,一方面是人們越來越少去養驢,看起來挺矛盾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養殖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賺錢,如果當養殖成本和收益成本不成正比的時候,這個產業也基本上就會慢慢被人淘汰。過去養驢是為了讓驢幹活,現在農村已經沒有驢幹活的崗位,養驢擔風險又大,這才是沒人養驢的原因。

1、以前我爺爺養的一頭小毛驢,足足養了兩年時間才長成大驢,長得也太慢了,這也有可能與我們不餵養飼料,只餵養五穀雜糧,所以長得慢有關吧。但整體來說,若靠養驢賺錢,這麼長的週期,回報都太慢了。再加上平時的飼料錢,防疫錢,偶爾生病治療費用等等,成本也有點高了。

2、事實上,養殖成本也就罷了,最主要是是驢市場屬於絕對的小眾市場,市場不完善,我所知道的,也就是保定地區喜歡吃驢肉火燒,山東地區需要做阿膠等,這兩個地區用驢比較多,其他的市場需求都太窄了。如此小眾的產品,你養出來了不一定就有銷路,養驢這生意沒法做。

3、因為養驢到出欄的週期太長,這無形中增加了養殖的風險不可控度。週期越長的產品,其實不可控的風險也就越多。而且養驢又屬於小眾產品,人們關於驢子生病的救治,以及驢的藥品等,在農村都比較少,一旦所養的驢生病,可能就是養殖戶巨大的損失。還有回報率太慢,也容易造成養殖戶突然沒錢了,這些風險都存在。

基本上,在農村養驢,若是資金雄厚的企業,進行規模化養驢,那麼成本、風險等都是可以很好的把控的,而個人散養就顯得不那麼划算,且浪費精力了。

我想這就是現在農村沒人養驢的原因。


李阿冰


其實“驢”和“馬”有很大的區別,比如驢沒有馬那麼高大,還有就是兩者尾巴不同,再一個就算是驢蹄沒有馬蹄的大,但是驢的耳朵要比馬的耳朵大,那麼要說到餵養方面,我認為驢要比馬好餵養,但是這今年在農村很少有人餵養,就像問題中提到的一樣,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我結合農村的養殖實際情況來講解。




“驢在農村的基本作用有哪些”

提到驢,我們就會想到小時候在農村經常見到的一個畫面那就是“毛驢拉磨”,那個時候誰家要是有一頭毛驢不但可以用來拉磨,而且還可以用來騎著出遠門,但是那個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餵養毛驢的,只有家庭較為富裕一點的才會餵養。


我還記得我們村有一戶人家餵養的就有一頭驢,他每天在驢的身上套上架子車,車上放了各種各樣的自制鹹菜,每次到了一個村莊的時候這頭毛驢就會發出叫聲,然後村裡就會有很多人聞聲而來,然後看到有鹹菜大家也都會買一點,可想而知驢還是非常聽話的,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驢的性情溫順比較聽主人的話。

“為什麼現在在農村很少有人餵養驢呢”

餵養驢需要花費大量的勞動和成本,那之所以現在餵養的人少是因為這種動物對於現在農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作用,以前可以用來拉磨可以用來做騎行工具,但是現在隨著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好,家家戶戶也不再推磨了,同時交通出行也都是電動車,甚至有的出行直接開上了小汽車,所以這也是餵養少的因素之一。



還有就是現在農村很多人都在外地打工,因此在家裡餵養這些體型比較的動物是非常不合適的,況且在外地打工也沒有時間去餵養,因此這也是一種因素之一。


再一個就是現在餵養一頭驢雖然價值很高,但是需要花費很多的心思,比如驢吃的比較多,而且現在餵養驢雖然能賣個好價錢,但是人們現在的觀念覺得代價高,所以在農村一般都會餵養一些雞鴨鵝來賣些錢,很少有人去餵養比較大的動物去換錢,這也是一種因素。

綜上所述:

驢在現在來說雖然很值錢,但是隨著農村的生活不斷在發展變化,而且家家戶戶蓋的都是樓房,院子裡就像一個花園一樣,餵養驢在現在的農村家庭裡也不合時宜。


紀錄鄉土


確實如大多數人所說成本高,週期也較長。之前農村養驢牛等大牲畜往往是養一頭,主要是家裡下地幹些農活,小時候我家裡養過牛,地裡種個莊家都用它,每年生一個小牛。現在都機械化了不需要這些牲畜了,農村人也很少有這個熱情去養驢,主要跟人的消費有些關係,現在人大多吃些豬啊雞啊鴨等是銷量最好的,驢來說沒有那些市場大。再有是皮,皮這東西好皮草有的是,驢皮這東西不上不下的。市場份額也不會太大,我是這麼認為的。


翠妞愛生活


朋友 ,你這個賣驢信息從什麼地方來的?一頭驢一萬塊錢,驢皮好幾千塊錢。我還是頭回聽說這個價格,如果驢真這麼值錢,農民早就家家戶戶養驢呀,你這個信息是不是小道消息,如果是小道消息那就是忽悠人的。農村現在養驢的人不太多,因為驢的力氣不太大,現在都是機械化了,沒有人願意養驢了,養驢賣錢也不上算。一頭驢一年產一頭驢,養到成年驢的好多年,一頭驢沒有一萬塊錢,一頭成年好驢也就是兩千多塊錢,平常一般驢連這個價格也沒有。我們村裡以前有好多人養驢農用,現在有現代化機械了,沒有人在喜歡養驢了,養驢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就給照顧小孩一樣麻煩。現在沒有聽說你說那個價值的驢有人收,如果真有那麼高的價格,那我們農村人都會養驢,那比出門打工賺錢多,他們早就想辦法養驢了。現在養驢不成群賺不了錢,要想賺錢就的規模化養驢,可規模化養驢就的有資金,還的有可靠的銷售渠道,不然就算規模化養驢也賺不了錢。養驢賺錢不容易,你說的那可能是極少數地方有那個價格,人家也用不了多少驢,當地養的驢就夠他們賣肉賣皮了,其他地方養驢人家也不會要得。



博愛小博士


答:驢 但是有一點很奇怪,就我的瞭解,驢的市場價格是很高的,一頭驢多的能賣到3萬塊錢。而且驢皮的價格也很高,一張驢皮就可以賣幾千塊錢,但是農村為什麼都沒有人養驢呢一說到驢,我們可能就會想起推磨,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了,現在養的驢一般都是用來吃的。而驢肉的好處也是比較多的,可以補血益氣。 驢 很多地方也會吃驢肉,像驢肉火燒就是一個特色美食,南方的朋友可能沒吃.過。而驢皮的話,不僅可以用製作各種皮革製品,而且還是一種名貴的藥材,所以驢皮的市場價也很高。但是如果你是準備養驢來賣的話,可能性價比就不是很高。我們來看一下,因為主要是因為養驢的回報週期太長,因為驢的妊娠期很長。 一般來說至少需要一年,再加上別的一些事情,比如說配種、哺乳期之類的,繁殖一頭驢的話,要花一年多的時間。這就讓養驢的週期變得很長,所以農民朋友們養驢的話,前期要投入很多錢,並且風險較高。在農村,大多數人的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就算做養殖,也想做一些穩當一點的,至少風險不要太高,農民承受不起這個風險。 再加上繁殖一頭驢的時間太長,也引發了一系列相關的問題。就算你想養驢,也不容易買到優質的小驢苗。這些都是農村很少養驢的一些重要因素。所以說就算驢肉價格高,驢皮的價格高,農村也養的人也很少。但也不是沒人養,還是有一些家庭會養一兩隻來幫助幹農活,不會說大量的養殖。



新村美景


說到養驢,我太熟悉了,我們家老頭從退休就養驢,就喜歡驢,一天除了打麻將,就遛驢,(他們家孩子小名就叫二驢)一直到高齡去逝,沒人飼養了才將驢賣掉。


驢的市場很小很難賣,我們那時拜託好多人幫助找買家,最終以一千元兩頭,母子倆一個母驢帶一個七個多月的幼仔,連送一兩輪車,賣給一收破爛的老爺爺了。

過去養驢因為農村沒有實現機械化,用驢拉磨,少量收個莊稼用。農村收廢品的都趕毛驢車。

現在全是機械化,收破爛的全用電動三輪車,

驢在農村沒了應用價值,驢繁殖相當慢,一年一胎,長的也不快,相對牛、馬、羊、回本都慢,市場需求量小,銷售困難。


現在雖說物以稀為貴,市場價很高,但批量生產銷售,沒有銷售渠道還是很難找到大市場。

我們這去年春節前夕,在市場邊豐豐火🔥火🔥的開了一家驢肉餐廳,主打驢肉火燒餅,曾火爆一時,大家嚐了個新鮮,幾個月漸漸冷清,最終入不敷出,現在關門了。

雖然驢市場價高,但需求量小,沒有大眾化,象豬肉、羊肉、牛肉暢銷。

所以沒有人批量規模養殖。


農村達人224


小時候我外公家養過驢,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時養驢的目的和現在養驢的目的截然不同:前者養驢是役用,主要負責馱山田裡收成的莊稼;後者養驢是賺錢,主要賣驢肉和驢皮。

自古就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的說法,可見驢肉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回到題主說的,一頭驢賣上萬元,驢皮也值幾千元,那麼為啥農村很少有人養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想養驢,不知道去哪裡購買驢駒。

其實有些農村人不是不想養毛驢,而是實在找不到購買驢駒的來源。我們這邊養牛養羊的很常見,甚至還有養馬養駱駝的,你要找個養驢的,屈指可數。整體養殖數量少,即便想養也不知道去什麼地方買驢駒。

二、養毛驢的前期資金成本投入很高。

養驢的前期資金投入很高。廠房建設、品種引入、飼料存儲、疾病預防等等都需要大量資金。別的不說,單單品種引入這一項,就需要花費很大一筆資金。本地沒有種源,從外地引入運費貴、驢還容易生病。

三、驢的生長速度慢,繁殖能力很差。

母驢的體成熟期為3.5~5歲,公驢更長。如此慢的生長速度,養殖戶想要賺錢難上加難。母驢的交配年齡一般在3歲以後,公驢在4歲以後,1年最多產1頭驢駒,按照這個繁殖速度和繁殖能力,養驢可是需要相當多的資金和相當好的耐性才行。

四、大多數農村人沒有養毛驢的經驗。

農村人對養驢這方面的技術經驗還是比較欠缺。散養戶不太懂技術,養驢的規模養殖戶又沒有幾家,想養驢只能靠自己摸索經驗。養牛養羊還可以搞育肥,而養驢的育肥技術很少聽說,也很少有人掌握。關於驢病防治方面,養殖戶也都處於“真空期”,驢一旦生病,養殖戶會無所適從。

五、毛驢這種小眾化家畜銷售是問題。

雖說驢肉很值錢,驢皮很貴可以熬製阿膠補氣血,但這畢竟是個小眾化的家畜,農民信息資源相對閉塞,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往哪裡銷售。沒有個統一的市場價格,這就會導致收驢的販子出現隨意壓價現象,養殖戶賤賣賺不到錢,存欄又會虧本,兩難。


總結:現在的農村人寧願養羊養牛養豬,也不願意養驢,主要原因就是以上五點。驢的稀缺性決定了它的市場價格,同樣也造就了它的“有價無市”,因此養驢還需慎重。(圖片來自網絡,侵權速刪)


西北郭郭


說到驢,鄉居小菜就想到跟驢相似的馬還有騾,現在在農村都很少見到牛、馬、騾了,驢也不例外,而物以稀為貴,一頭驢賣上萬元,驢皮也值幾千元,為什麼農還是很少有人養驢?其實這主要是跟驢的餵養還有銷售渠道有關的。

一、養驢耕地、載貨物,現在不用了

以前人們養驢主要是因為驢可以耕地,載運糧食、農家肥等貨物,而且驢比較聽話、體格強壯、抵抗能力很強很少生病,跟養牛養馬差不多,而現在農村越來越少人種地了,而且隨著農村的發展進步,人們耕地、載運東西都使用些比較先進的農具如耕地機、拖拉機等等,更方面、快捷。

二、驢生長慢,養驢週期長

再說了,要是養驢來賣的話,驢的生長比較慢,小驢養大到可以出欄銷售需要一年多點的時間,比養牛的時間還要長,而且跟養牛一樣,若是不牽到野外放牧,就得弄牧草/秸杆來餵養,驢吃得也不少呢,養驢並不比養牛省事。

三、非主流消費地區,養驢難銷售出去

雖然說養驢少,售價高,但有時候農戶養了,怎麼賣出去也是讓人頭疼呀,為什麼這麼說呢?驢肉是可以吃,而且還很營養美味,但也只是部分地區的人愛吃,北方比較多見,像鄉居小菜所在的廣西這邊普通人一般吃家禽豬肉魚肉的多;如果本地的驢肉沒什麼市場,你偏偏養驢,是沒有人跟你競爭了,但等到賣的時候就犯難了,賣給誰呢,誰來收?

驢可不是像雞鴨那麼小隻好運載,也就比馬小個點,要賣,也得有人上門收才行,而本地農村就你一戶養驢,而且養得不多,人家特地從外地過來買那幾頭驢,不划算,單是來回運費都是一筆不少的支出,何必呢,還不如去養驢多的地區大批量買划算。

四、養驢不如養雞鴨家禽

養驢週期長,驢又吃得多,懶得花時間牽出去放養,圈養的話平時也要弄不少飼料喂的,也算是高投入的項目,要是到時候不好賣,就白浪費那麼多的時間、精力了,農戶也是要賺錢養家餬口的,就像種地,以前靠種地為生,後面太難維持生活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外出打工不種地,養驢也一樣;那人們還不如養些雞鴨家禽,週期短,三四個月這樣,好餵養,而且家禽的消費市場大,不擔心賣出去。

現在的農村,不單是養驢少,牛羊豬也少了,反倒是雞鴨家禽,農戶還是養的,有些養得多有些養得少而已,像鄉居小菜的媽媽,以前家裡同時養水牛雞鴨鵝母豬仔豬,到前幾年就是養豬跟雞鴨,而最近幾年也就是養雞鴨而已,養大了留幾隻吃,剩下的賣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