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華人拳心)武術名宿蔡鴻祥的輝煌一生

(華人拳心)武術名宿蔡鴻祥的輝煌一生

(華人拳心)武術名宿蔡鴻祥的輝煌一生

在《中國功夫網》網站,牆上掛著著名武術家的一幅幅武藝展示照,其中一幅黑白老照片“大鵬展翅”,雖然年代已久,但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武術名宿蔡鴻祥當年在全國武術比賽時的雄姿。照片中,風華正茂的蔡鴻祥展開雙臂,騰空躍起,眉宇間英氣畢露,猶如雄鷹般俯瞰大地。

1958年,全國武術運動會在北京什剎海體育場如期舉行,時年27歲的上海市武術隊隊員蔡鴻祥以一招“大鵬展翅”榮獲拳術冠軍。蔡鴻祥獨有的這一經典動作,瞬間被攝影記者捕捉到了,此照片刊登在同年的《新體育》雜誌的封面上。

兩年後,蔡鴻祥帶著他的學生參觀新建的本市閔行一條街時,大大小小的商店櫥窗內竟然都有他“大鵬展翅”的照片。他的學生們見狀後,自豪地向商店營業員介紹說:“這張照片上的人物就是我們的武術教練!瞧,他就在那裡!”眾人的目光頓時齊刷刷地掃向站在一旁的蔡鴻祥,他竟像小姑娘一樣害羞了、臉漲得通紅。

新中國發行第一張武術明信片時,“大鵬展翅”這個經典動作再次被選中。從此,蔡鴻祥的武術英姿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身懷“三絕”武藝

蔡鴻祥生於1931年,上海市川沙縣人。他自幼酷愛武術,6歲起便拜武壇名家蔡桂勤為師,終年苦練武功,不畏艱難,經過12個寒暑,終悟其真諦,基本功、拳械技藝、擒拿格鬥諸藝盡得師傳。在習武中,他十分注重“求德、求功、求法、求藝”,博採眾長,精益求精,不僅擅長華拳,並且對太極、螳螂、八卦等拳械造詣亦深。他與師兄蔡龍雲(蔡桂勤之子)如親兄弟,形影不離,兩人經常切磋拳藝而廢寢忘食。有一次,由於練功過度疲勞,蔡鴻祥竟然暈倒在地。正是他具有鍥而不捨的韌勁,受到了師父蔡桂勤的格外賞識。

聰穎好學的蔡鴻祥繼承了恩師蔡桂勤的拿手技藝“脫手飛鏢”和“長鞭”,並有所創新。他飛鏢能雙手齊發,百發百中;長鞭能兩手同打,鞭聲如雷,令敵膽寒。人稱其有“三絕”:一絕“童子腿”,他腿的柔韌性、靈活性如孩童,伸縮蓄髮如利箭,“青龍臥灘”為其代表動作。他演練的“金雞獨立”勢,獨立腿筆直、穩固,上提腿屈攏,膝高可與肩平。二絕“蛇形腰”,他的武術動作表現為:腰活如蛇,閃展騰挪、起伏轉折、身法變化,運用之妙。有人讚揚他的“飛鳳劍”是“銀蛇游龍一神劍”,那“風擺荷葉”的動作,展示了他腰活如蛇的功夫,只見他左閃右擊、右閃左擊、吞吐變化、撲朔迷離,而身穿白綢衣的蔡鴻祥,配著他那節節貫穿的身法,簡直成了一條“游龍”。三絕“燕飛勢”,竄、蹦、跳、躍,身輕如燕,尤擅“旱地拔蔥”。他嫉惡如仇,不畏強暴,早在20世紀40年代,蔡鴻祥少年時曾碰見國民黨兵痞無端欺壓平民,頓使其義憤填膺,一陣拳腳,打得幾個兵痞狼狽逃遁。

武壇驍將“碩果”累累

1982年10月中旬,秋高氣爽,西子湖畔,來自各省市的武林高手雲集在浙江體育館內。原來,全國武術裁判員培訓班正在這裡進行武術技術考核,年過半百的上海體育宮武術教練蔡鴻祥沉著應“國考”,他上場演練了華拳——十二路連環拳術。人們漸漸被蔡鴻祥那勢正招圓、舒展挺拔、竄躍迅速的身手和奔放的拳勢步法所感染,所有的武術動作,他一氣呵成,沒有絲毫偏差,贏得了滿場的掌聲和喝彩聲。“主考官”們也頻頻點頭、露出讚許目光。蔡鴻祥順利獲得國家級裁判員的資格證書,他是進入國家級裁判員考試中年齡最大的一個。

蔡鴻祥是我國武壇上的宿將,他連年來創下的“碩果”累累。1953年,他在天津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上,一舉獲得三路華拳、雙槍與四路華拳對練等三項一等獎。他在1956年12單位武術表演大會以及1957年全國武術表演大會上均獲優秀獎。1958年,他在全國武術運動會獲表演一等獎及拳術冠軍。1959年,他在第一屆全運會武術比賽獲長拳亞軍、表演項目一等獎。20世紀80年代初,武術散手運動崛起,蔡鴻祥積極響應國家對散手運動進行試驗的號召,勇於開拓,組織散手探索訓練,自創擒拿格鬥術,為我國散手運動健康發展作出功績。1983~1987年,他20多次擔任全國、公安特警和國際武術及散手、太極拳推手比賽總裁判長,任武術散手國家級裁判考核委員會主考。1983~1993年,他10次應邀赴日本各地講授武術,所表演的飛鳳劍、華拳、楊式太極拳、太極劍、刀為日本弟子及愛好者所傾倒。1994年,他又赴美國講授武術課。在日、美講學期間,與其“試招”而敗北的外國人莫不稱讚“中國功夫真厲害”。

蔡鴻祥歷任上海市青少年體校、體育宮、武術散手運動隊教練及總教練,上海市武術館副館長,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市武術隊技術顧問和老年武術團團長。他是中國武術協會委員、武術八段、曾經多次獲上海市武術優秀教練員、裁判員及先進工作者稱號。還著有《十二連環拳》、《古今武藝名家拳種》等書。他於1985年獲得國家體委授予的“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稱號。他198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裁判員。1995年,在中國武術協會等組織的“中華武林百傑”系列活動中,他被評為“十大武術名師”之一。

正如當代武術名家王培錕所評價:人們稱蔡鴻祥為“武壇驍將”也名副其實,他是一位承上啟下的武術家,他所走的是“專一門、精一門”之路。他並不泥古、守舊,既對華拳拳系的技藝不斷精益求精,又合理地吸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他的得意之作是“飛鳳劍”,這種劍法比以前內容有更新、技法有新招,更成熟了。

名師出高徒。50歲那年,蔡鴻祥受聘擔任上海市散手運動隊總教練時,專門傳授擒拿格鬥術,培養了一批優秀散打運動員。同時,他還從實戰出發,精心培訓上海市委警衛隊以及武警戰士,教出了一大批實用型保衛人才。有一次,蔡鴻祥的一名高徒在執行外事任務時,他身手矯捷,搶在外賓的隨行特工人員之前解除了突發險情,令外賓及其特工人員刮目相看。事後,這名高徒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嘉獎。得知此事,蔡鴻祥非常高興,同時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據瞭解,他在工作之餘,當時還擔任數部武術影視片的武打設計或總教練、演員等。他,是位集優秀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武星於一身的“四棲”武林耆宿,不僅以精湛武藝贏了武術界的一致認可,還是一位德藝雙馨的武術家。

嚴師講武德重情義

大名鼎鼎的蔡鴻祥不僅嚴格教學,還十分注重師徒情意。我的妻子和姐夫都曾經跟過蔡鴻祥老師學武術,我時常聽姐夫自豪地說起當年與蔡老師練武的經過:那時由於鄰里關係,他經常鼓勵我姐夫練功,以後姐夫就成為蔡老師的徒弟。我妻子當年小時候與師姐李福妹一起在市少年宮跟蔡老師練功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那時師父教徒弟可真嚴格!一個武術小動作,如果練得不到位,絕不讓你“過關”,否則就不會再接著教下一個動作。

我直接認識蔡鴻祥老師,是在上海一場海燈法師誕辰紀念日活動中,各路武林高手武功大匯演,那是一個雨雪交加、寒風凜冽的晚上,蔡鴻祥笑容滿面地出現在大家面前。使我感到驚訝的是,時隔三十多年後,蔡老師一見到我身旁的妻子,就用上海話叫出了她的名字,對於他的學生儘管幾十年未見面但牢記在心,蔡老師親切地招呼著“福妹,儂過來,儂師妹來了,阿拉一道來照張像吧!”,—張珍貴的師徒合影照就此留了下來。我還記得是在1971年,我少年時在人民公園練武,經常看見蔡鴻祥老師帶著他的愛徒雙胞胎方媚、方婷一起教練武功,他練的華拳舒展優美,刀、槍、劍、棍無所不精!我很是羨慕,當時我膽子太小,不敢貿然上去求教名師,因此就無緣認識蔡老師學武練功。

今年年初,我到美國探親,離美臨行之前,妻子一再叮囑,要我春節之前去探望在家養病的蔡老師,然而,由於自己事情一多,卻未能如願,如今竟成為我與妻子的一大遺憾。

一代武壇名宿隕落

蔡鴻祥先生是我國武壇一代名宿,馳騁武林幾十年,才華橫溢,蜚聲國內外。他慈祥和善,平時為人低調,即使到了他的輝煌巔峰,也從不居功驕傲,仍虛心好學,不畏艱難,是一位追求完美的武術家。即使到了疾病纏身時,他仍憑著頑強的意志與病魔作鬥爭,就是在生命彌留之際,蔡老還念念不忘武術發展事業,實為感人肺腑。在他晚年秋葉飄零時分,武術界的領導和好友,曾多次前去探望、慰問他老人家。

蔡鴻祥於2015年5月4日突然駕鶴西去,享年84歲。噩耗傳來,許多武林界朋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真的?” “鴻鵠高飛,祥雨普降”。在5月8日下午舉行的一代武壇名宿蔡鴻祥先生追悼會上,他的親密師兄、武術泰斗蔡龍雲趕來了,他的弟子們也趕來了,各武術團體領導、武林好友和武術愛好者近二百人都趕來送蔡鴻祥先生最後一程,看他最後一眼。願一代武壇名宿蔡鴻祥先生一路走好!

(華人拳心)武術名宿蔡鴻祥的輝煌一生

華人拳心—邵長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