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再怎麼“做”還是壞人,有道理嗎?為什麼?

農在天涯


一點道理也沒有,人是可以改變的。

人的變化有時令人吃驚,一個很優秀的人,他父母我按鄉臨還稱叔,因他、她稱我母為姐。雙雙職業人,兒子在銀行早早有私車,房子。我母總誇有出息。後來不知何故被開除,這人幹不了粗活後來啃老,,,,,,

還有沒出息人,從小學習不好,又逃學好打架那樣。沒個禮貌沒個儀表。可長大後知努力,在企業很努力,也禮貌了。成家後生活很好。

我講的是小我十來歲的老鄉熟人事,雖小但說明人要嚴要求自已,要越活越明白才好。


李287275412李澤祥


哪有好壞之分啊,本人是農民工,給大家說我的一個工友:工友在工地址人緣好,大家都知道他是好人,因為幹一年活了,老闆就平時給點生活費,年末也不給他結賬,他也沒意見。所以老闆們都喜歡他,都說他是好人。可是連續好幾年也拿不到家裡錢去,他老婆和九歲的女兒不幹了,老婆堅決和他離了婚。大家覺得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大漠孤鷹190293877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沒有道理的,沒有根據的,把話說得太絕對化。事物都有兩重性,都能在一定條件,環境中互相轉化。好人可以經過轉化變成壞人,同樣壞人也可以經過轉化變成好人。



好人壞人在生活中互相轉化的例子是舉不勝舉。

一個年輕有為的幹部,政績突出,責任心強,事業心強,是公認的好人。可隨著職務的升遷,地位的變化。對自己逐漸放鬆了約束要求。法紀觀念淡薄。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廉潔自律。導致貪汙受賄走上了犯罪道路,成了壞人。令人惋惜。當然,如果他能知錯就改,痛改前非,還可能再次轉化為好人。

而有些犯過錯誤或犯過罪的壞人,經過改造教育,深刻認識到犯罪給社會和自己造成的危害,改邪歸正也可以重新成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好人。



所以說好人和壞人都是能互相轉化的,不是永遠不變的,不要一碗水把人看到底,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要給壞人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們重新做個好人,這也是我們一貫的政策。

生活中,我們要自覺嚴格用法律和紀律約束自己,不違法不犯法,做個遵紀守法的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文筆新兵


我認為這句話一點道理都沒有,因為好人與壞人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區分,只能就事論事,不能就人論人!

第一,好人與壞人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

  • 首先,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做到時時刻刻都是好人,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所以才有了人無完人的說法。從人性上看,“好人”“壞人”的分類和評判是片面、錯誤的。 人可能做好事或做壞事,但人卻沒有十足的好與壞之分。人的“好”與“壞”即意味著“善”與“惡”,因為人性是複雜的、立體的、是善惡共存的,一個人既會有善念,同樣也會有惡念;同樣有惡念的人也會有善念,要不然怎麼理解浪子回頭金不換?

  • 而所謂的壞人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做壞事,他也會對別人有所幫助,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他可能使人感動,做了有益的事情。比如一個殺人犯,應該說是一個壞人,但是他又做出了把器官捐獻給有用的人,你能說他這件事做的不對嗎?再比如有的人對領導點頭哈腰,唯命是從,從領導的角度說他是一個好人;可是他對群眾狐假虎威,甚至魚肉百姓,你又能說他是個好人嗎?

第二,好人壞人只能是從某個角度,在某一階段或某一件事去衡量:

一是弄清楚善惡是非的標準:

  • 從心理學上講儘管每個人對善惡、是非、好壞的內心標準也是千差萬別的,但基本的底線和原則應當是一致的,至少差距不應太大。有時候善惡、是非是有明確標準的,有時候是和道德準則,社會共識等相關聯的。

  • 社會行為學雖然對好人壞人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對於個人的言行,善惡、是非、好壞的還是有參照標準的。但這也是和自己的理解與認知有關,受主觀意識、認識的影響比較大。另一方面也和自身的修為有關,一個境界高的人,自然對自身的要求就會嚴格,而對他人則是一種寬容、包容、仁慈的態度。

二是既要聽其言,又要觀其行:

  • 一個人的言行儘管不能完全體現一個人的品性、人品和人格,但也是一個衡量的標準之一,因為言行往往是內心的反映。俗話說一個好人一定是視善、語善、行善三善之人。反之,視惡、語惡其行也多惡,此人必談不上是什麼好人。

  • 日常生活作風也是察看一個人品性好壞的一個重要方面。先察其是否孝敬父母,是否做到了忠孝友悌,一個不知道孝敬父母的人,我想其他方面再優秀也談不上是好人,更不可深交,不孝之人,必是利慾薰心、見利忘義、心胸狹隘、言行不一,唯利是圖、口蜜腹劍之人。

三是判斷一個人好壞,還必須經過長期的考察:

  •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人都有兩面性,有些人偽裝的很厲害,儘管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一朝一夕很難判斷。除了所謂的大是大非面前外,主要還在日常生活中去觀察考驗人,那能看出真實面目,所以也有了蓋棺定論的說法。

  • 也就是說,你必須跟一個人有長期共事經歷,才能對他全面瞭解,才能掌握他的人性品德,才能做出一個較為全面的判斷,共同經歷一件大是大非、利益攸關的事情的時候,看其表現,若是急他人之急、利他人之利、善他人之善,此人定是好人。

綜上所述:因為判別一個人的好壞,沒有絕對的標準,所以那種認為好人就是好人,壞人怎麼做都是壞人的說法?站不住腳!換句話說,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好人和壞人,壞人有時也做好事,好人有時也做壞事,受法律制裁的不一定都是壞人,公務員隊伍裡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好人,因此只能就事論事,不能就人論人!

燎原寄語:我理解如果以道德為標準來評判,品德高尚的就是好人,品行卑劣的就是壞人;如果從日常社會生活角度看能主持正義,辦事公道,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就是好人;反之貪汙腐敗,坑蒙拐騙,欺男霸女,魚肉老百姓的就是壞人。願好人揚惡除惡越來越多,願壞人改邪歸正立地成佛!


燎原雜談


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得看你怎麼理解。每個人判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標準不同,理解也不同。

一,如果你以自己為中心判定一個人是否好人、壞人,你的理解一定會有差錯。

二,假如你以社會公理道德為標準判定一個人是否好人,還是壞人,那就符合大眾對好人、壞人的公道判定。

三,假如你沒有閱歷,就不會明白這句話的涵義,也不會認可這句話。假如你有很豐富的閱歷,我相信你會認可這句話。

四,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大概從他成長的環境中,基本已經鑄就了他將來在社會上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們平常說:好人變不壞,壞人也變不好,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好人,也許偶爾也會幹一件壞事,但他會難受;因為對他來說,幹壞事,他不適應。一個壞人,偶爾也會幹一件好事,但他會炫耀;因為他以前沒有幹過好事,也有點不適應。


止水如心






優優奶奶6751


應該說沒有人天生的就是壞人,因為人出生下來本無好人壞人之分。

有的人出身在一個父母責任教育強的家庭裡; 有的自己一直很幸運,有好機會使你如虎添翼,如魚得水吃喝不愁; 有些人像流星、高居天宇,光耀塵世,有錢有權,壞人惡習當然與你無緣一般是好人。但人人都有自私的弱點,有時好人也會做了些違心錯事。

假如缺乏教育,大災難、小災難等一連串不幸之事又降臨於他,這樣就導致了生活十分困境,與人相處搭不上夥,還有時倍受別人欺負,人窮就易受到別人一種異樣的眼光,或者岐視的態度孤獨生活,從而漸漸忍不住精神上的煎熬。而厭煩一旦產生,就會情緒恐懼,隨心所欲,肆意妄為,甚至兇殘,易怒充滿暴力壞蛋一個。這就充分地說明壞人是自己所處的環境、位置有關。

雖然這個世界上有好人、壞人、善惡之分,現在的社會確實好人難做卻又不敢做,做了好事反而還招惹事非。壞人各種手法實在令人可惡,無所不在。尤其是隨著當下貧富差距懸殊拉得越來越大,傻事、蠢事、壞事很多; 到處惡人壞了許多好事,壞人傷害了許多好人,猖狂可恨。不值得同情,對壞人要警惕,要當心。雖然也有句俗話還說:江山難移,本性難改。然而,人畢竟是最高級的感情動物,壞蛋也是會有感情的,人人都想做好人。所以,我們應該改變壞人再怎麼做還是壞人的看法觀點。之前幹了些傷天害理壞事,有的完全屬於當時一時情緒困擾,造成情緒變化無常,很難明智胡塗。但生活中一旦有可能在某個人某件事好的影響下,或者是在某個親戚、朋友的多次批評下,他會抬頭挺胸激起自己的悔改,重新做人。比如牢房裡有的罪犯表現好的被減刑提前釋放的事例; 還有的是因做些壞事受到了自己良心遣責而反省懺悔,痛改前非隱居山莊的; 另還有做了壞事後又逐漸醒悟了,去廟裡做起和尚的皆是。






清水筆記


如果平時在人民心目中,你是個不壞好意的壞人,那在做再多的好事,人民都認為你是個壞人,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改變自己,說好話做好人,就要拿實際行動給大家看,堅持到底,讓時間證明你,讓大家認可你變好了,徹底改邪歸正,不然的話難說你是個好人,在是個實際問題,所以人要在平常就少做點壞事,多做點好事,多行善積德。

壞事傳千里,好事不出門,一個人真正的好壞,從小就與周圍環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極少數人是各自的天性,命運,心裡狀態所決定,再受教育都沒有用,如果一個人,天性就有顆善良的心,能分別是非,清濁,再受點教育,就能夠改過自新,可變成好人,那麼對於外面的事,不去管別人怎麼去看說,眼嘴在別人的身上,讓他們隨便去看說,睜隻眼閉隻眼,不去計較,不較真,埋頭做好自己的事,心中無冷病,哪怕吃西瓜,心安理德,守護心態,睡得舒服,不怕半夜鬼敲門,清者自清。


古鐵457


沒有道理。這就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人。從形而上學的角度做出判斷。好人與壞人界限本來就不明確。毛主席過去說過一句比較經典的話。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擁護。凡是我們擁護的敵人就反對。就是看問題從哪個角度來看。還是要按照辯證法的觀點。全面的發展的,客觀的運動的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好人當中還有老好人。還有的表面是好人。背後是十惡不赦的壞蛋。還有的打著好人的旗號幹壞事。比如說,掃黑除惡的鬥爭當中。許多老百姓舉報了黑惡分子。並且拿出犯罪分子的事實。專政機關和人民群眾都認為舉報是好人。反之,黑惡分子認為舉報者壞人。主要看這在哪個角度。好人與壞人。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可以互相轉化。好人也可能變成壞人。壞人有可能變成好人。有許多所謂的壞人金盆洗手之後不幹了。比如說,有的被追究的刑事責任,出獄之後痛改前非。變成了社會有用之人。變成了自食其力的好人。因此說,外因是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好人與壞人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完全的下結論,好人永遠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


慈音1


很沒有道理。因為,人都是會變的。好人,有可能會變成壞人,也有可能變得更好。壞人,有可能會變成好人,也有可能變得更壞。這與他從小到大,所經歷的事與情,學與習,叩與問,有著極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在這事與情、學與習、叩與問的漫漫過程中,形成了他的三觀思想,轉化為他的行為。一個人有了什麼樣的三觀,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大千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有的壞人,經過監獄改造變成了好人的事例不少。而有的好人,他原本就壞不了,與他的道德修養,品性塑造,密切相關。當然,也有的壞人自甘墜落,永遠與好字無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