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至2月召回總數下降67.46%,召回主動性明顯提升

中國質量新聞網(徐天允)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佈的召回公告統計,今年1至2月國內汽車市場共發起18起召回公告,涉及12個品牌共計25.03萬輛缺陷汽車被召回,召回總數相較於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67.46%。

1至2月召回总数下降67.46%,召回主动性明显提升

汽車產品召回是指車企將已經送到4S店或最終用戶手上的汽車收回,進行集中維修或報廢處理。一般出現汽車產品召回的主要原因是廠家生產的車型批量性出現問題。很多消費者對於召回都有一定牴觸心理,認為有召回的品牌是質量不好的象徵。實際上,在筆者看來召回更像是小孩子犯錯誤後寫的保證書。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不犯錯,同樣也沒有任何廠商能保證自己的產品永遠不出問題,而召回就是在出現問題後就尋求有效解決方案的過程。

主動召回比例不斷增加,所有召回均在隱患爆發前完成

在召回公告中僅有奇瑞汽車1例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後,受調查影響採取的召回措施。另外17例均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前採取主動申請召回措施。而此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多次約談某企業,要求其儘快採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費者的行車安全”的相關字眼並未在今年1至2月的任何一次召回公告中出現。由此可見,車企正在從逃避召回、談召回色變向主動提出缺陷產品召回轉變。

1至2月召回总数下降67.46%,召回主动性明显提升

車企正在逐漸向主動召回轉變(漫畫作者 徐天允)

就召回原因而言,1至2月召回數量偏多的前三位分別是發動機、底盤懸架、安全氣囊及安全帶問題,分別佔比39%、33%及8.7%。總體來看,連續兩個月的召回總量或多或少受春節假期和疫情的影響,均處於低位運行狀態,總體而言,截至目前,所有召回均在安全隱患規模性爆發前完成,召回狀態較好。

1至2月召回总数下降67.46%,召回主动性明显提升

奔馳“減振門”持續發酵,但召回主動性有所改變

在今年2月的召回公告中,梅賽德斯-奔馳召回了1531輛進口E級兩驅轎車,並將對召回範圍內的車輛進行免費加裝前減振器加強組件,包括改進後的下控制臂襯套、減振器彈簧上端墊片、緩衝塊及其他加強組件,以消除安全隱患。實際上,此次並非奔馳首次因前減震器問題對車輛進行召回。去年5月,奔馳便因前減振器故障,共召回約57.15萬輛國產E級兩驅、國產C級兩驅和進口C級兩驅缺陷車輛。去年11月,奔馳又對29.98萬輛國產E級車型進行了二次召回並擴大了召回範圍,擴大後涵蓋約9.2萬輛國產E級及2873輛進口E級。

值得注意的是,奔馳除第一次57.15萬輛召回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後,受調查影響採取召回措施外,其餘的二次召回、擴大召回均為主動召回。

“高田氣囊門”餘音未了,但更多是捕捉“漏網之魚”

在1至2月的召回案例中,有2.2萬輛車涉及安全帶及安全氣囊問題,其中1.1萬輛均為“高田氣囊門”,共涉及斯巴魯森林人、力獅、翼豹及華晨寶馬318i、325i、進口寶馬318i、323i、325i、328i、330i等車型。

“高田氣囊門”爆發始於2009年在美國發生的一起交通事故,由於事故車輛使用的安全氣囊採用硝酸銨氣體發生器且未配備乾燥劑,氣體發生器在氣囊展開後出現了異常破損,駕駛員被氣囊中彈出的一個金屬碎片劃破頸動脈,最終導致死亡。自該事故發生以來,“高田氣囊門”便開始備受全球關注。時隔十一年,“高田氣囊門”的餘溫仍在,但相比於此前數千萬的召回數量而言,現如今的相關召回更多的是捕捉“漏網之魚”。

近幾年,隨著車企的覺悟、解決汽車產品的缺陷機制提升,主動召回率也在不斷提升。而主動召回率的提升也是對整個汽車行業的一次優勝略汰,相信在更多車企的“榜樣光環”帶動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車企主動召回缺陷產品,使整個汽車行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