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135公里!为何要做如此长的天线?潜艇是如何收发信息的?

潜艇号称大洋深处的黑洞,隐蔽性极强,是保卫国家的强有力的威慑性武器。

但是正因为潜艇隐蔽性太强,所以如何与潜艇之间保持通信畅通,就成了困扰各国海军的一个大难题。

135公里!为何要做如此长的天线?潜艇是如何收发信息的?

二战的时候,潜艇如果要和陆地基地通讯,需要先上浮到海面或潜望镜高度,使用短波信号发送接收信息。但是这种信息收发方式,破坏了潜艇的隐蔽性,很容易被敌方的反潜飞机和反潜舰船发现。所以现在的潜艇,是不能使用这种危险方式的。

海水是电的良导体,短波信号在海水中很容易就吸收衰弱。但是长波、甚长波、和超长波信号,可以穿透很深的海水传播,所以甚长波、超长波信号就成为基地与潜艇通讯联系的良好载体。

135公里!为何要做如此长的天线?潜艇是如何收发信息的?

长波的波长在10到1000米,甚长波的波长在10千米到100千米,超长波的波长为1000千米到10000千米。发射这种甚长波信号,需要建立极大的地面天线阵列才能完成。

1986年建成使用的,美国的甚长波地面天线,分布在相隔258公里的威斯康星州与密歇根州之间,天线的长度达到135公里!

135公里!为何要做如此长的天线?潜艇是如何收发信息的?

美国长波天线

使用甚长波信号,可以穿透30米深的海水,使用超长波信号,可以将信息送到100米深的海下。这就可以让潜艇在隐蔽状态下接收信息,不用再冒险上浮了。

因为甚长波天线体积巨大,只能安放在地面,潜艇上无法安置,所以潜艇在海中潜伏时,只能单向接收长波信号。

135公里!为何要做如此长的天线?潜艇是如何收发信息的?

长波电台的天线阵

如果潜艇需要向基地发送信息,需要使用通讯浮标。浮标的样式有多种,有综合通信浮标,可回收式的系留光线浮标,也有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型无线电浮标,还有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浮标等。


潜艇和潜艇之间或者潜艇和舰船之间协同作战时,他们之间的通讯在近距离上,可以使用超短波通讯或水声通信传递信息。如果在远距离上,就只能通过基地或中转站进行信息中转,才能保持通信畅通。和风漫谈原创,请勿抄袭。

近年来各国都在大力研究蓝绿激光通信,激光穿透海水能力强,最大穿透海水深度达到700米。数据传输水平高、方向性好、保密性强,而且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极大的提高潜艇的通讯能力,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135公里!为何要做如此长的天线?潜艇是如何收发信息的?

但是蓝绿激光受气象影响大,对飞机和卫星依赖性太强,激光波束窄,无法实现面覆盖等难题,还需要继续攻克。

世界上各大国都建立了基于全球的甚长波对潜通信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新型的通讯设备出现,比如说中微子通信,可以更快更隐蔽的对潜艇传递信息。

潜艇,这条大洋深处的黑洞,再也不会孤独的前行了,他会与大家一起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