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正確面對皰疹性咽頰炎?

如果說一切都是錯的


夏秋季節,是皰疹性咽峽炎高發的季節。時下進入夏季,我們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警惕和正確面對皰疹性咽峽炎。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皰疹性咽峽炎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是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侵犯1~7歲小兒。主要臨床表現:發熱、咽痛、咽峽部黏膜小皰疹和淺表潰瘍。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兒可重複多次發生本病,一般由不同類型的病毒所引起。時下進入夏季,也就是此病發病的高峰季節,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隔離和消毒工作。


對於皰疹性咽峽炎,應提高警惕,只有早發現、早診斷,早期識別危重信號,及時就診,合理治療,才可以順利康復,要做到以下六注意。


一、隔離

1. 應讓患兒儘量待在家中,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體溫正常、皰疹消退後再隔離一週,也就是要隔離 2 周才能外出。發病的第一週,傳染性最強。


2. 定期打開門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持室內適宜的溫溼度。

二、觀察

1. 注意觀察患兒是否有新的症狀和體徵出現或原有症狀、體徵有無加重或惡化。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態、有無肢體抖動、易驚、皮膚溫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壓等,一旦出現危重信號,就要及時就診或複診。

2. 對於呼吸的觀察,主要看有沒有呼吸困難和/或呼吸頻率加快的情況,一般情況下,5 歲以上兒童 > 30 次/分鐘;1 歲 ~ 5 歲 > 40 次/分鐘;2 月齡 ~ 12 月齡 > 50 次/分鐘;新生兒 ~ 2 月齡 > 60 次/分鐘。如果持續或頻繁地出現呼吸困難和/或呼吸頻率加快,那麼很有可能是得了肺炎了,需要立即就醫。

3. 對於體溫的觀察:一般每 4 小時測量體溫一次,如果體溫超過 38.5℃(腋溫),就要更加頻繁地測量體溫,可以每 1 ~ 2 小時測一次。還要注意有無寒戰、驚厥、煩躁不安、胡言亂語、出現幻覺甚至抽搐等情況,給予退熱處理以後 1 小時應該複測體溫,看看降溫是否有效。



三、護理

1. 進食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飲食,比如麵湯、稀飯、米糊、母乳等,避免過鹹、過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發病的一週內,休息很重要,所以要儘量限制患兒的活動量,以防過度疲勞;同時需要格外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每次餐後要用溫涼開水漱口或直接飲用適量的溫涼開水以沖洗口腔。

4. 飯前便前便後都要勤洗手,可以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然後用流動水徹底沖洗雙手。


四、消毒

一般,腸道病毒在 4℃ 可存活 1 年,在 -70℃ ~ -20℃ 仍可以長期存活,在外環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但不耐高溫。因此,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要徹底消毒。對於可以浸泡而且又耐高溫的奶瓶、碗筷等餐具,可以用水煮沸消毒,病毒在煮沸時可立即死亡;對於不能用來煮的物品,但可以耐高溫而且還可浸泡的物品(如衣物等),則可以用熱水浸泡,但是水溫要維持 在56℃ 以上,浸泡至少 30 分鐘;對於可以擦洗或浸泡的地板、玩具、傢俱或其他不會浸溼的物品,則需要用含氯的消毒劑(如 84 消毒液)或高錳酸鉀等浸泡,消毒後可用清水再擦洗或浸泡後晾乾,至少待 30 分鐘以後使用;如果有條件,還可以選擇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 0.5 ~ 1.0 小時,但只限於光線所能照射到的物體表面;當然,也可以將需要消毒的物品直接放到太陽底下去暴曬 0.5 ~ 1.0 小時,但只限於陽光所能照射到的物體表面;衛生間的馬桶等用具可以用漂白粉來進行消毒。

1. 皰疹性咽峽炎,目前沒有什麼特效藥可治療,但它有自愈性,也就是說可以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療,一般對症處理就行。

2.患兒發熱時,切忌捂,以免影響散熱,甚至發生捂熱綜合徵。

六、預防

1. 防勝於治!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特別是要勤洗手,要正確洗手。

2. 高發期,儘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空間比較封閉或是半封閉的地方,包括幼兒園、學校、早教中心、超市、商場、遊樂場等公共場所。

3.預防接種。

(小編:南醫三院足踝肩肘血管外科 謝鳳姣 護士長)


南醫三院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咽峽炎,具有比較強的傳染性,其主要傳染源為皰疹性咽峽炎患者及隱性感染者。柯薩奇病毒是腸道病毒,可經糞口途徑、呼吸道飛沫、接觸患兒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汙染的手和物品傳播。發病患者多為 1到7歲的兒童,特別是1到3歲的年幼兒比較多見。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面對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皰疹性咽峽炎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為主,患兒表現為起病急、突發高熱,多伴有咽痛、高熱、嘔吐、流涎、厭食、吞嚥困難、驚厥、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等症狀。體查時,可見上顎、咽後壁等黏膜上出現多個灰白色的小皰疹,皰疹的周圍可見紅暈,大約在1到2天后皰疹破潰形成潰瘍,潰瘍表面有黃色或白色假膜。

一、護理

(1)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2)注意休息,保持室內清潔及空氣流通。(3)清淡飲食,不宜進食過燙、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應進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多餐。(4)飯後淡鹽水或生理鹽水漱口。(5)衣被不宜過厚;鼓勵患兒多飲水;保持皮膚清潔,及時更換汗溼的衣服;勤監測體溫,以便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6)進食困難及高熱不退的患兒應適當補液,以防止電解質紊亂。(7)病情觀察,密切觀察體溫,警惕高熱驚厥發生;密切觀察患兒有無精神差、嗜睡、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等。

(1)控制高熱,體溫38.5℃以上時,應給予退熱貼、頭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溝處放置冰袋等物理降溫手段,也可給予退熱藥物降溫。(2)抗驚厥治療,發生高熱驚厥時需要及時抗驚厥治療,可首選咪達唑侖緩慢靜推,也可選擇咪達唑侖肌肉注射或水合氯醛灌腸抗驚厥。

目前尚無針對皰疹性咽峽炎的特效藥物。注意,不應使用阿昔洛韋、更昔洛韋、阿糖腺苷等藥物,更不要濫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對皰疹性咽峽炎無效。若發現有合併細菌感染的跡象,可酌情給予抗菌藥物治療。

皰疹性咽峽炎如何預防?

平時應注意保持室內通風,儘量不要去空氣流通不暢且擁擠的場所;注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叮囑兒童多洗手(特別強調洗手!洗手!洗手!);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年幼兒如果出現流涎、厭食、發熱、哭鬧等,家長應帶其屈正規醫院及時就醫。


藥師方健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見於柯薩奇a族病毒感染。常見於學齡前兒童,有傳染性。通過消化道傳播。寶寶患病後注意隔離,避免接觸其他小朋友。飲食及精神狀態好,能口服藥物,可以口服抗病毒藥物如蒲地藍或藍芩口服液,口腔內噴開喉劍或康復新液促進癒合。病毒性感染有自限性。多數預後好的。如果體溫反覆,或持續不退,寶寶精神狀態差,需要及時醫院面診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