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集蘇州諸園林所長者-怡園


怡園大門,現有面積6270平方米,怡園為清光緒年間所建,園分東、西兩部分,園西舊為祠堂,園南可通住宅。因建園較晚,吸收了諸園所長,如復廊、鴛鴦廳、假山、石舫等。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怡園文物保護單位石碑顧承之子顧鶴逸與吳大、陸廉夫、鄭文焯、吳昌碩等創怡園畫集於園中。)

怡園簡介

怡園佔地不大,但能吸取各園之長,巧置山水,自成一格。園佈局以復廊為界隔東西兩部,東部以建築為主,庭院中置湖石、植花木,西部水池居中,環以假山、花木、建築。在造園藝術上,怡園能博採諸園景物,如復廊仿滄浪亭,水池效網師園,假山學環秀山莊,洞壑摹獅子林,旱船擬拙政園。佈局自然,亭榭廊舫小巧雅緻,山池花木疏朗宜人,堪稱園中精品。

怡園導覽圖為園中主體建築。西北部疊石參照環秀山莊,獅安邱壑、磴道奇曲、洞窟 詭異。建築有“碧梧棲鳳館”、“畫舫齋”、 “面壁亭”、“小滄浪”、“螺髻亭”、諸人文景觀,特別是嵌入長廊牆體的書條石書法藝術被稱作“怡園法貼”。)


八十年代初期,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浙江寧紹臺道顧文彬在明代尚書吳寬舊宅遺址上營造九年,耗銀20萬兩建成,取《論語》“兄弟怡怡”句意,名曰怡園。進門迎面一牆白壁,篆書“怡園”兩字,翠竹、山茶、石筍掩映,儼如一幅以白牆當紙、花石為繪的立體畫

玉延亭——此處原有一片竹林,取“萬竿戛玉、一笠延秋,灑然清風”詩意而名。“萬竿戛玉”即風吹竹林搖擺而發出玉石響聲。亭中鑲有董其昌草書石刻:“靜坐參眾妙,法譚適我情”。

怡園內

怡園內

東部,以庭院、建築為主。循曲廊南行經玉延亭,折向西北,至四時瀟灑亭,廊由此分為二路:一路西行經玉虹亭、石舫、鎖綠軒,出復廊北端院洞門,達西部北端假山。另一路南下至坡仙琴館、拜石軒。再西行由復廊南端可進入西部。

西部以東西向的水池為中心。池南有鴛鴦廳,廳北稱藕香榭,又名荷花廳;廳南稱鋤月軒,又名梅花廳;盛夏可自平臺賞荷觀魚,嚴冬經暖閣尋梅望雪。池北岸假山以湖石砌為石屏、磴道、花臺等,又建有小滄浪、螺髻亭二亭。假山西端漸高,下構石洞。池西盡處有裝修華麗的旱船畫舫齋。向南行過面壁亭和碧梧棲鳳館,可回至鴛鴦廳。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軒南面天井遍植松柏、冬青、方竹、山茶,皆經冬不凋,凌寒獨茂,故又稱“歲寒草廬”。方竹為怡園特色之一,今在拜石軒內可聽蘇州評彈及古曲演奏,也是怡園特色之一。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蘇東坡像 素壁有琴藏太古; 虛窗留月坐清宵。 ——佚名題怡園坡仙琴館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四時瀟灑亭的匾額為丁敬身所書

怡園內坡仙琴館

怡園內蘇東坡“玉澗流泉琴”,用玻璃罩住保護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取自杜甫“疏樹空雲色,茵陳春藕香”詩句,得名“藕香榭”,又名“荷花廳”,盛夏可自平臺賞荷觀魚,室內陳列黃楊、楠木樹根桌椅,一半天然,一半人工;窗欞外形優美,造型與構圖極具特色,窗大而外中美景極易映入眼簾。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

怡園內三石如屏,名“屏風三疊”,為怡園奇石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