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江西一小縣城,出了600餘位博士,還有一座山聞名遐邇!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科舉千年看玉山

中國科舉制度,起於隋,終於清,歷經1300餘年之久,是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辦法,被稱作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乃至西歐國家影響深遠。玉山縣地處吳頭楚尾,毗鄰浙江,屬江西東大門。玉山人歷來耕讀傳家,崇文尚教,科考及第,人才輩出。在這1700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後湧現了138位進士,一位狀元,科舉文化深深浸染了這方水土。自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廢科舉,興學堂,迄今100多年,玉山人民仍然秉承尊師興學傳統,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數十年間,這裡誕生了5位院士,600餘位博士,碩士6000多名,成為遠近聞名的博士縣。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黃家駟、原浙江大學副校長周慶祥、杭州計量學院院長、數學家謝庭藩、核彈專家胡仁宇、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書鈞、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詹裕農等都是“玉山老博士”。

江西一小縣城,出了600餘位博士,還有一座山聞名遐邇!

千年高山書院——懷玉書院

書院是歷代科舉培養人才的地方,也是學術交流的講壇。懷玉山是懷玉山脈最大的高山盆地,海拔均在1050米以上,山上群峰環翠,良田農舍儼然,有如世外桃源。在山上金剛峰東麓,就曾建有名重江南的懷玉書院。懷玉書院為培養玉山士子學人,做出了巨大貢獻,與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白鷺洲書院並稱江西四大書院。

江西一小縣城,出了600餘位博士,還有一座山聞名遐邇!

科舉千年一脈承——中國博士縣

玉山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屬上饒市,人口約64萬。歷史上是贛浙閩三省的交通要衝,素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境內懷玉山、三清山更是江南一絕。自唐代立縣以來,名臣巨儒、文人騷客往來於此,如閻立本、顧況、戴叔倫、白居易、杜牧、皇甫曾、陸游、楊萬里、王安石、蘇軾、曾鞏、朱熹、趙蕃、劉克莊、張九成、洪邁、呂本中、趙師秀、戴復古、李夢陽、費宏、王守仁、朱彝尊、趙佑、郁達夫等,紛紛往來於此,都留下了許多精彩篇章,不但是中國文學史上璀璨明珠,也是玉山人開闊視野,融合學習的最好榜樣。而正是因為這種文化積澱,玉山文脈千年相承,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玉山近幾十年來,湧現那麼多博士。

江西一小縣城,出了600餘位博士,還有一座山聞名遐邇!

世界地質公園、自然遺產地——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

江西一小縣城,出了600餘位博士,還有一座山聞名遐邇!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崗岩微地貌密集分佈,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崗岩地貌中分佈最密集、形態最多樣的峰林;2373種高等植物、1728種野生動物,構成了東亞最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1600餘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的道教文化內涵,按八卦佈局的三清宮古建築群,被國務院文物考證專家組評價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築的露天博物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質學家一致認為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岩”。

江西一小縣城,出了600餘位博士,還有一座山聞名遐邇!

如有侵權,造謠,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