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看电影《我爱你》的时候,被主人公张军峰自杀之前的话触动了心。这段80岁老人之间的爱情令我落泪,但同时,我又不可避免地为这场悲剧感到心痛。

一件事情不能因为感人至深,就忽略了它背后隐藏的悲哀。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老人临死前在心里对妻子说的最后一段话

回看电影,忍不住提出这么几个问题:是什么让老人抛开对世间所有的留恋?是什么让老人在碰到困境之后选择独自承担?又是什么让老人纵然不舍还是选择了死亡?

其实,答案真的很简单,不过是他与妻子之间的爱,以及晚年孤独带给他的无奈。

老人的晚年生活分为了两个阶段,一个是妻子得了老年痴呆,而自己又从出租车行业退休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他的三个子女都已结婚离家,因此,照顾妻子的重担落在老人一个人身上。由于家境一般,他还要在离家不远的停车场当管理员。

此时的他每天都忙忙碌碌,常常晚上只能睡3、4个小时,但他与妻子的生活却平淡而又温馨。

另一个阶段则是妻子被确诊癌症晚期之后。妻子即将面临的死亡,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两人的未来。在无法改变的困境下,他几乎果断地做出了“杀死妻子、告别孩子、杀死自己”

的三个决定。

于是,便有了两位老人一同赴死的感人一幕。他们对“死别”做出了一个温暖的回应,然后把老年生活的无奈和凄凉,默默藏在了宏伟感情的背后。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老人结束工作后喂老年痴呆的妻子吃饭

1.“杀死妻子”是他帮妻子摆脱的解决办法,自杀是他对妻子的爱和愧疚的表达

有关老年痴呆的电影我看过很多,像《恋恋笔记本》、《我脑中的橡皮擦》、《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这些素材和内容各不相同的电影,都在拼命讲述一个事实,那就是真正的感情不会因老年痴呆而消散

但同时它们也在不断地证明,照顾老年痴呆的患者确实是件艰难又痛苦的事情。漫长而又费神的过程,常常让人感到挫败和无奈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电影《世上最美的离别》:儿媳照顾老年痴呆的婆婆洗澡,疲惫而无奈

《我爱你》中的老人便是如此。在照顾老年痴呆的妻子时,他需要时刻关注各种小细节,比如出门前给大门上锁,防止妻子溜出家后迷路。他也要忍受妻子的健忘,一遍遍地给妻子重复独自在家时的注意事项。

不过,他并未因这些多出来的日常工作对妻子产生厌倦,和妻子之间的相濡以沫是他生活的全部。他对妻子的爱,妻子给他的陪伴,是他人生的重要部分。

从两口之家,到妻子忍着肚子痛生下三个孩子,再到三个孩子各自成婚离家,从家庭变回二人世界,他们携手走过了大半辈子。

妻子对他来说,不止是延续生命的另一半,还是陪他走出迷茫和困难的同行者。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寒冷的冬天,老人的妻子却穿着单衣外出,她知道冷却不懂得加衣服

所以,当妻子无法控制大小便而拉在裤子里时,比起生气他更感到心疼。但他只能被迫接受眼前的事实:曾经好强体面的女人,变成了邋里邋遢、连生理问题都无法处理的老太太。

再到后来,妻子被确诊了癌症晚期,他又只能默默地坐在房间外,边哭边听着屋内的人因疼痛趴在地上哀嚎。他依然对妻子的疾病无能为力。

当落在妻子身上的难题无法处理时,他不得不考虑如何帮她免遭病痛的折磨。

面对因认知能力下降而神志不清楚的妻子,结束她的生命是他被逼无奈的选择,是他最艰难的决定,也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但终究妻子是他最爱的人。他对“杀死妻子”的举动满怀愧疚,所以在给妻子喂药之后哭着道歉。他也不舍得一起生活大半辈子的妻子独自离开,所以他选择了和妻子一起走。

下辈子还想和妻子结婚的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爱情。

就像《恋恋笔记本》里主人公说的,“那是我最心爱的人,我不会离开她”。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自杀之前对妻子的告白

2. 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疲惫,是他对生活感到无趣的源头,再加上癌症带来的无助感,让他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

老人害怕一个人面对没有妻子陪伴的未来,并不是因为他性格懦弱,而是日复一日的精神压力让他非常压抑。

老人的工作量并不大,除了早高峰晚高峰车多以外,其他时间只有少量的车出入。可因为少量车的时间不固定,所以老人需要时刻在岗。

而他的工作时长,是整整17个小时,从凌晨五点到晚上十点。这份看似清闲的工作,实际上并不简单。

为了不迟到,哪怕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天,他也要坚持早上四点半起床。工作期间,他不能随意离开岗位,以免顾客找不到他而会向老板投诉。

下班以后,他要赶夜路回家照顾无人看护的妻子,给她洗澡换衣,给她做饭喂饭。然后,他还要收拾被妻子折腾得乱糟糟的房间。而他准备睡觉的时候,往往已经过了夜里12点。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老人提醒妻子记得用便盆后,妻子给他的“微笑”回馈

根据科学研究,老年人的正常夜间睡眠时间在5~6小时,所以电影中的老人几乎每晚都是睡眠不足的。导演用两个不引人注意的小细节说明了这点:

  • 闹钟没响老人直接睡到了天亮。
  • 另一位和他几乎同时起床的同龄老人,在晚饭后就呆在房间准备睡觉。

为了突出老人对妻子的爱,电影并未刻意渲染老人的辛苦。导演用旁观者的视角,不带情绪地展示了老人的日常。

而这些平淡无奇的日常,则暗示了老人因照料痴呆妻子所承受的巨大精神负担。他不是不累,只是默默忍受。

除此之外,老人的物质生活也并不如人意。从前整洁的大套房换成了如今的破旧小民房,卧室没有卫生间他们只好用便盆,院里的楼梯没有护栏,就连给妻子洗澡也用的是大号的塑料盆。

偶尔,他还要用为数不多的存款去接济小女儿。

他从未享受过生活,也从不抱怨自己的疲惫和辛酸。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夹击,日复一日的长期操劳,巨大的心理压力,足以磨灭他对生活的激情。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破旧的小房子

在现实生活中,杀害老年痴呆症患者后再自杀的新闻并不少见。比如韩国男团super junior的队长利特,他的父亲就因照料患有老年痴呆的父母不堪重负,最终选择了“带走”父母并且自杀。

因此,老人才用“无聊”二字评价自己的生活。压抑、沉重、枯燥的负面情绪,是他的晚年主旋律。就在这时,妻子偏偏又患上了晚期癌症。

病痛让他无能为力的困局更加雪上加霜。他最终意识到自己除了哭以外,没有任何办法为妻子缓解疼痛。癌症,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疾病带来的无力感,夸大了他对未知未来的恐惧。他说自己胆小,不敢一个人留下来生活,并非是因为他性格懦弱,而是照顾妻子的无助经历,让他心生怯意。

他还是那个独自扛起大梁的坚强人,只是在生老病死的面前低下了头。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妻子被癌症折磨时,他只能坐在门外的台阶上哭

3. 儿女无意中的淡漠把他推向了孤独的深渊,让他不敢面对失去妻子的世界

如今,儿女成家后与父母分开生活,似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两代人生活习惯的差距,两种不同思维之间的摩擦,让分家成了年轻人的婚后重要需求。

但是,这种避免家庭冲突的生活方式,在无形之中减少了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接触。两代人因它而生出一条看不见的鸿沟,甚至有时候明明离得不远,也无法联系频繁、关系密切。

老人和他的三个孩子就是这样。

在结婚以前,大儿子对两位老人说:“有两个儿子不用担心养老”,小女儿对两位老人说:“我不嫁人,要一直陪在你们身边”。

从当时的情景来看,老人确实不用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与妻子没有想过结婚会改变子女的想法,也让他们成了“口头上会被常看望”

的人。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妻子对儿女说“从不担心养老的问题”,但现实是只有两个老人相依为命

抚养孩子的压力、赚钱的压力、生存的压力,让三个年轻人在“陪老人”和“有所成就”之间,果断选择了后者。

至于无法帮助他们的两位老人,就被迫成了选择的牺牲品,当上了“空巢老人”。由此带来的无用感和孤独感,日渐疏离的亲子关系,

既让老人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也让老人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孤独不是老人决定自杀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和儿女联系不够紧密,彼此间的羁绊也就不够深厚,对对方的念想也就可以做到说放就放。就像别人评价他们的死是喜丧一样,他也认为“和妻子一起死”是个好的结局。

他用离开的方式来减轻子女的负担,又用意外死亡的谎言守护孩子们的体面。他从未责怪过自己的下一代,仿佛死亡只是他无足轻重的一次选择。

他因孤独而害怕,因害怕而退缩,因退缩而死亡。如果他不曾孤独,是否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呢?

豆瓣评分9.0《我爱你》:浅析老人与患病妻子一起自杀的原因

老人召集所有子孙,见大家最后一面

结尾

早在2019年,韩国的生育率就已经跌破了1。据估计,韩国的人口将在2028年开始进行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老龄化。

其实不只韩国,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而在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养老?

如果没有休闲自在的退休生活,如果疾病缠身,我们该怎样度过自己的晚年?如何才能避免以上悲剧的发生?

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