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抽絲剝繭尋病毒——記江西援隨醫療隊“偵察兵”

抽絲剝繭尋病毒——記江西援隨醫療隊“偵察兵”

抽絲剝繭尋病毒——記江西援隨醫療隊“偵察兵”

2月24日,江西援隨醫療隊隊員、江西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流研室主任李召軍(左一),在隨州市曾都經濟開發區周家寨村村部指導當地調查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特派首席記者 楊繼紅攝

流行病學調查(簡稱流調)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重要環節之一,因此,流調員也被稱為病毒的“偵察兵”。

在我省援隨醫療隊中,有9名專業流調人員,他們以敏銳的眼光和縝密的思維,從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複雜多變的生活軌跡中抽絲剝繭,通過摸查找出傳染源,切斷傳染鏈,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堅實基礎。

3月1日一早,江西援隨醫療隊隊員鄭建剛、唐慶武和劉江來到隨縣厲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他們的任務,是對當地發生的3起聚集性疫情進行回顧性調查。

“儘可能排查出遺漏的密切接觸者,找到傳染源。”隊長鄭健剛說,每一個時間段、每一個場所、每一個人都要關注到,漏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意味著錯失一個查清傳染風險的機會。

仔細查閱流調記錄後,鄭建剛發現了其中疑點。一名患者發病時間、發病過程、就醫經過等情況清晰,但最關鍵的傳染源沒有確定。

患者目前仍在定點隔離中,鄭建剛便通過當地有關部門與他取得聯繫。

“在哪個餐館吃的飯?”“有哪些人參加?”……問題一個接一個。通過電話,鄭建剛一遍遍耐心地啟發他的回憶,包括病人發病前後的接觸史、旅行史,曾經去過的場所、乘坐過的交通工具、接觸的群體等,爭取找到更多的密切接觸者。

在鄭建剛的“循循善誘”之下,患者回想起此前沒有報告的幾個關鍵信息:發病前兩天,不僅去過一家超市購物,還在理髮店剪過頭以及跟家人在飯店聚餐等。

鄭建剛立刻將信息反饋給當地疾控部門,“超市的人流量比較大,密切接觸者不好查,但理髮師和服務員應該儘快找到。”

同時,劉江和唐慶武在仔細分析流調報告後,認為有必要進行再次核查。得知兩名調查對象在家後,他們立刻收拾裝備進行入戶調查。“有可能的話,我們希望與調查對象面對面交流,這樣能更深入地瞭解他們的活動範圍。”劉江說。

所幸,兩名調查對象都非常配合。在細緻的詢問下,其中一名治癒出院患者回憶:發病時間是此前登記時間的頭一天晚上。

“相差一天,就可能增加不少密切接觸者,這些都是潛在的傳染源。”唐慶武說,真實準確的信息,是摸排密切接觸者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沒能第一時間把這些人找出來並進行隔離,他們就有可能將病毒傳播給更多人。

12時40分,他們完成調查,立即返回隨縣疾控中心,開始撰寫流調報告。“流調工作是一場與病毒的賽跑,我們要爭分奪秒斬斷病毒傳播根源。”鄭建剛說,每天完成流調工作後,不管多晚都要拿出一份完整的報告提交給當地疾控部門,為採取必要的防控措施爭取時間。

江西省對口支援隨州市前方指揮部防疫組組長孫群說,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防控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一線醫護人員竭盡全力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存量,流調人員則是全力以赴切斷傳染源,控制疫情蔓延,減少新患者的增量。(記者 鄭榮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