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抽丝剥茧寻病毒——记江西援随医疗队“侦察兵”

抽丝剥茧寻病毒——记江西援随医疗队“侦察兵”

抽丝剥茧寻病毒——记江西援随医疗队“侦察兵”

2月24日,江西援随医疗队队员、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流研室主任李召军(左一),在随州市曾都经济开发区周家寨村村部指导当地调查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特派首席记者 杨继红摄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流调员也被称为病毒的“侦察兵”。

在我省援随医疗队中,有9名专业流调人员,他们以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思维,从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复杂多变的生活轨迹中抽丝剥茧,通过摸查找出传染源,切断传染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3月1日一早,江西援随医疗队队员郑建刚、唐庆武和刘江来到随县厉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的任务,是对当地发生的3起聚集性疫情进行回顾性调查。

“尽可能排查出遗漏的密切接触者,找到传染源。”队长郑健刚说,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场所、每一个人都要关注到,漏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意味着错失一个查清传染风险的机会。

仔细查阅流调记录后,郑建刚发现了其中疑点。一名患者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就医经过等情况清晰,但最关键的传染源没有确定。

患者目前仍在定点隔离中,郑建刚便通过当地有关部门与他取得联系。

“在哪个餐馆吃的饭?”“有哪些人参加?”……问题一个接一个。通过电话,郑建刚一遍遍耐心地启发他的回忆,包括病人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旅行史,曾经去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接触的群体等,争取找到更多的密切接触者。

在郑建刚的“循循善诱”之下,患者回想起此前没有报告的几个关键信息:发病前两天,不仅去过一家超市购物,还在理发店剪过头以及跟家人在饭店聚餐等。

郑建刚立刻将信息反馈给当地疾控部门,“超市的人流量比较大,密切接触者不好查,但理发师和服务员应该尽快找到。”

同时,刘江和唐庆武在仔细分析流调报告后,认为有必要进行再次核查。得知两名调查对象在家后,他们立刻收拾装备进行入户调查。“有可能的话,我们希望与调查对象面对面交流,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活动范围。”刘江说。

所幸,两名调查对象都非常配合。在细致的询问下,其中一名治愈出院患者回忆:发病时间是此前登记时间的头一天晚上。

“相差一天,就可能增加不少密切接触者,这些都是潜在的传染源。”唐庆武说,真实准确的信息,是摸排密切接触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能第一时间把这些人找出来并进行隔离,他们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更多人。

12时40分,他们完成调查,立即返回随县疾控中心,开始撰写流调报告。“流调工作是一场与病毒的赛跑,我们要争分夺秒斩断病毒传播根源。”郑建刚说,每天完成流调工作后,不管多晚都要拿出一份完整的报告提交给当地疾控部门,为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争取时间。

江西省对口支援随州市前方指挥部防疫组组长孙群说,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防控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一线医护人员竭尽全力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存量,流调人员则是全力以赴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蔓延,减少新患者的增量。(记者 郑荣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