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要點!看完受益匪淺

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關注“農百通”頭條號,學習種養殖技術,專家在線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經營問題,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西紅柿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要點!看完受益匪淺

由於氣候影響,北方冬季如何吃到反季節蔬菜呢?大棚蔬菜種植可以解決。目前市場上各類反季節蔬菜很多,但是蔬菜的品質卻相差很大,這也是為何同是西紅柿,有的超市賣五塊錢一斤,有的超市賣兩塊一斤,拋開外界因素,品質是根本原因。品質是王道高品質的蔬菜受到人們的熱捧,菜農如何種出高品質的蔬菜成為核心問題。種植高質量的大棚蔬菜需要從何入手呢?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要點!看完受益匪淺

取決於棚外太陽輻射強度、覆蓋材料的光學特點和汙染程度。新塑料膜的透光率為80%—85%,被塵泥汙染的舊膜透光率常低於40%以下。膜面凝聚水滴,由於水滴的漫射作用,可使棚內光照減少10%—20%。棚架和壓膜線以及高稈蔬菜的架材都會遮光,在大棚管理上要儘可能避免和排除減弱棚內光照的因素。

溫度

一、溫度變化規律:大棚內氣溫日變化趨勢與露地相同,但晝夜溫差變幅大。白天光照充足,如果薄膜密閉棚內溫度升高很快,最高可達40—50℃,比棚外高20℃以上。陰雨天,增溫效果差,夜間棚內最低氣溫一般比棚外高1—3℃。棚內地溫比氣溫穩定,通常為10—20℃。

二、逆溫現象:聚乙烯覆蓋的大棚,冬季有微風晴朗的夜晚,棚內溫度有時會出現比棚外還低的現象。其原因是:夜間棚外氣溫是高處比低處高,由於風的擾動,棚外近地面處可從上層空氣中獲得熱量補充,而大棚內由於覆蓋物的阻擋,得不到這部分熱量;冬天白天陰涼,土壤貯藏熱量少,加上聚乙烯膜對長波輻射率較高,保溫性略差,地面有效熱輻射大、散熱多,從而造成棚內溫度低於棚外的現象。

三、溫度調控:大棚的溫度調控主要通過通風換氣和加溫來進行。利用揭膜進行通風換氣是降低和控制白天棚內氣溫最常用的方法,採用遮陽材料,減少大棚的受光量,也能防止棚內氣溫過高。

土壤溼度和鹽分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要點!看完受益匪淺

大棚土壤溼度分佈不均勻。靠近棚架兩側的土壤,由於棚外水分滲透較多,加上棚膜上水滴的流淌溼度較大。棚中部則比較乾燥。春季大棚種植的黃瓜、茄子特別是地膜栽培的,土壤水分常因不足而嚴重影響質量。最好能鋪設軟管滴灌帶,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施放肥水,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由於大棚長期覆蓋,缺少雨水淋洗,鹽分隨地下水由下向上移動,容易引起耕作層土壤鹽分過量積累,造成鹽漬化。因此,要注意適當深耕,施用有機肥,避免長期施用含氯離子或硫酸根離子的肥料。

空氣溼度的調控

一、大棚空氣溼度的變化規律:塑料膜封閉性強,棚內空氣與外界空氣交換受到阻礙,土壤蒸發和葉面蒸騰的水氣難以發散。因此,棚內溼度大。白天,大棚通風情況下,棚內空氣相對溼度為70—80%。陰雨天或灌水後可達90%以上。棚內空氣相對溼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夜間常為100%。棚內溼空氣遇冷後凝結成水膜或水滴附著於薄膜內表面或植株上。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要點!看完受益匪淺

二、空氣溼度的調控:大棚內空氣溼度過大,不僅直接影響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對礦質營養的吸收,而且還有利於病菌孢子的發芽和侵染。因此,要進行通風換氣,促進棚內高溼空氣與外界低溼空氣相交換,可以有效地降低棚內的相對溼度。棚內地熱線加溫,也可降低相對溼度。採用滴灌技術,並結合地膜覆蓋栽培,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氣溼度(20%左右)。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由農百通整理發佈,僅供參考,實際操作一定要根據當地氣候、土壤及諮詢當地有經驗的農技專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