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腦癱患者有哪些異常的睡姿?

用戶68736146


導讀:腦癱一般指小兒腦性癱瘓,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徵。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徵,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症狀。也就意味著有很多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會受到小兒腦癱的傷害,腦性癱瘓的症狀很複雜,一般很難發現小兒腦癱,只有在寶寶成長中才能慢慢察覺到異樣。睡覺姿勢其實也是腦癱診斷的方法之一,那麼寶寶腦癱會有什麼樣的異常睡姿呢?

一.“W”狀姿勢

身體僵硬不愛運動,肢體屈曲,總是緊貼床面,類似“W”字,上下肢都會有W字形狀。臀位分娩嬰兒多呈下肢“W”狀姿勢,但是大多數在 寶寶一週歲左右就會消失。W狀姿勢就是小 兒腦癱異常的姿勢一種,是診斷小兒腦癱的措施。

二.蛙位姿勢

不管在任何狀態下,包括仰臥、坐立都呈現如青蛙的樣式,所以被成為蛙字姿勢。娃字姿勢是小兒腦癱常見的姿勢之一,是寶寶軀幹肢體緊貼床面時能夠明顯的發現。診斷小兒腦癱, 娃字型也是腦癱的症狀之一。

三.倒“V”字型姿勢

身體發軟無力,頭部不能很好的控制,總是前後左右的搖晃。將寶寶托起時,寶寶的肢體和頭部都是向下,身體上凸,就如同倒寫的V字,這也是腦癱兒的早期症狀之一。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大家對於通過姿勢判斷寶寶小兒腦癱這個問題也有所瞭解,小兒腦癱這種疾病,需要父母早期的發現,及時幫助寶寶進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