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中國式“碰瓷”營銷了解一下?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中國式“碰瓷”營銷了解一下?

5月15日,瑞幸咖啡在神州優車總部召開媒體發佈會,會議共有兩項議程:宣讀致星巴克的一封信和宣讀《瑞幸咖啡針對星巴克涉嫌壟斷行為採取法律行動的簡要介紹》。

在題為《給行業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讓中國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的公開信中稱,瑞幸咖啡在實際業務發展的過程中遭到星巴克的壟斷性競爭,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以及也同業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並以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第14條和第17條的有關規定,向國家反壟斷行政執法機構進行投訴,並向有關城市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

同時,瑞幸咖啡也在網絡媒體渠道同步推送了這封公開信。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中國式“碰瓷”營銷了解一下?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中國式“碰瓷”營銷了解一下?

一、瑞幸咖啡是誰?

瑞幸咖啡是2018年的網紅咖啡,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朋友,在過去的幾個月間應該可以較多在寫字樓電梯和朋友圈裡,看到瑞幸咖啡“這一杯,誰不愛”的廣告。

瑞幸咖啡由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創建,於2018年1月1日陸續在北京、上海等13個城市試營業,截止2018年5月,已完成全國門店佈局525家,經過4個月產品、流程和運營體系的磨合,5月8日宣佈正式營業。

據瑞幸咖啡發佈會上的介紹,試營業期間,瑞幸咖啡累計完成訂單約300萬單、銷售咖啡約500萬杯,服務用戶超過130萬,4月18日,瑞幸咖啡APP位居蘋果手機應用商店美食佳飲免費榜第一名。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中國式“碰瓷”營銷了解一下?

二、星巴克真的壟斷了嗎?

此次營銷事件關鍵點,其實就在於瑞幸咖啡趕在線下門店全面開放之前,抓住了“星巴克壟斷咖啡市場”這個點進行了事件營銷。

那麼瑞幸咖啡在公開信中對星巴克“壟斷”的指責,是否有道理呢?

事實上,在餐飲行業,瑞幸咖啡提到的“星巴克選址排他協議”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這個道理也很容易理解,一個商業綜合體不同商家的分類及數量只有均衡良性,那麼其中的所有商家才能夠都賺到錢。

比如在一個商場內同時出現多家風格相似、菜品相似的日料或者韓料,結果只會是彼此非良性競爭,造成誰也賺不到錢。

星巴克的情況也是一樣,一般一家商場視本身客流量的多少,會設置一到兩家的咖啡店(咖啡店的消費頻率明顯低於其他餐飲)。星巴克與商場之間的“咖啡店排他協議”,根源並非是星巴克壟斷行業,而是商業業態正常運作的一個合理結果。只不過星巴克問世較早,品牌最響,各新開商場在引入咖啡店時會優先想到星巴克。

星巴克的排他協議並不是直接針對瑞幸,而且一般情況下,排他也只是不能在同一樓層或同一大廈。真正排他性較強的區域,一般也主要是集中在郊區客流量較小的區域,星巴克這樣知名品牌的進駐對於所在商場有明顯的客流量拉動作用,排他協議就更是一種彼此互利的一種形式。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中國式“碰瓷”營銷了解一下?

三、瑞幸咖啡和星巴克、Costa?

雖然瑞幸和星巴克、Costa(悅達咖世家)一樣都是賣咖啡,但是就目前的實際運營方式的來看,依舊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差別。

無論星巴克還是Costa,都是比較典型的傳統咖啡店模式。區別只是星巴克在門店數量和知名度上,都要遠超Costa。所以在圈內,也時常把Costa稱作“千年老二”。

我們就以星巴克為例,當人們走進星巴克時,主要的訴求是什麼?是因為口渴了,所以到星巴克裡選一杯咖啡解渴嗎?

星巴克一杯咖啡平均三四十塊的價格,在中國市場上的咖啡店中,屬於正常或略貴的水平,但這個價格感受也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你進入星巴克,看到差不多有一半顧客都是身著正裝的商務白領,要麼在三兩人溝通,要麼是一個人抱著筆記本工作時,你就會發現:星巴克販賣的其實不單單是咖啡,更多是一個商務空間。到現在為止,星巴克也未開通外送服務。離開了星巴克門店的星巴克咖啡,從某種意義上說附帶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以多數顧客平均會在星巴克工作或交談超過半小時來看,星巴克更像是一家空間分時租賃企業,並且兼具較高的社交屬性。Costa也差不多,這裡就不再重複。其實肯德基麥當勞也有類似的屬性,只不過環境過於嘈雜,並不太適合商務人士溝通交流。

而瑞幸咖啡雖然也在迅速鋪設線下門店,但是其從創辦之初,通過媒體和廣告傳遞的模式,簡而言之就是“外送咖啡”,這也是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繞開星巴克,在市場上另闢蹊徑的原因。

而從咖啡的包裝、分量、價值各個方面的設置上,我們也能發現瑞幸對於自身咖啡的定位是偏向“快消品”的。均價二十多元的外送瑞幸咖啡,真正的對手並非是星巴克,而是喜茶、喪茶這樣的網紅奶茶。

為什麼瑞幸咖啡選在這個時間橫空出世,這和中國的外賣市場高度成熟和消費者對於外賣飲品的高接受度息息相關。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中國式“碰瓷”營銷了解一下?

四、中國式“碰瓷營銷”屢見不鮮

首先大家不要被“碰瓷營銷”這個詞語給嚇到,使用這個詞彙更多是讓家更直觀理解這種營銷方式的特點。

和街頭碰瓷訛錢不同,互聯網上的“碰瓷”更多是為了短時間內,低成本前提下獲得較高品牌曝光度和流量。

和星巴克品牌價值這個“玉器”比起來,瑞幸咖啡的的確確只能算作是一個“瓷器”。而無論碰撞結果如何,瑞幸咖啡都會是穩賺不賠的一次營銷,因為原本就沒有多少人知道瑞幸,但幾乎人人都聽說過星巴克。

同樣的情況,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上也是屢見不鮮的。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當年聲動全國的3Q大戰。當時的360之於騰訊,和當下的瑞幸之於星巴克是非常相似的。

都是市場的後起者想要從市場的領先者身上搶奪一部分市場,都是把自己包裝成“弱勢受害者”的身份。都是通過線上媒體大範圍傳播和發聲,最終抓住輿論的關注點,低成本高效率將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影響力打開。

距離大家更近的,比如今日頭條張一鳴通過在朋友圈“怒懟”微信封殺和抄襲自家的產品抖音,從而獲得廣泛的關注。著同樣是非常典型的“碰瓷式營銷”的方式,只不過和當年的3Q大戰時期比起來,當下的騰訊系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就連張一鳴本人也不得不適當表現一下自己的站隊思維,所以這次事件的影響力也相應弱了一些。

而從星巴克對於瑞幸的公開性回應上,也可謂是一針見血:“我們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我們歡迎有序競爭,彼此促進,不斷創新,持續提升品質和服務,為中國消費者創造真正的價值。”

對於瑞幸事件的定性,星巴克可謂十分精準。

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中國式“碰瓷”營銷了解一下?

五、創始人的出身和心性決定企業未來

企業的營銷方式,其實是企業價值觀的最有力提現。而企業的價值觀,和創始人的出身、心性又息息相關。

360周鴻禕生性好戰,所以才會選擇通過非常激烈極端的方式與騰訊對戰,並且藉此迅速完成了360品牌和產品的傳播。

京東的劉強東同樣是鷹牌企業家的代表,京東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和天貓鬥,和蘇寧鬥,和國美鬥,和噹噹斗的過程。

而瑞幸咖啡的創始人,是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媒體上關於錢治亞報道並不多,僅有對於一些報道也都是些零零碎碎的發佈會上的隻言片語。

此前這名神州優車的創業元老、COO一直被公司“雪藏”,極少見諸媒體。早些時候騰訊科技的一篇報道曾寫下這麼一段話:人情練達的陸正耀(神州專車董事長)口碑極佳,很多人願意相信他,一些追隨他的人都跟他共事了十多年。比如錢治亞,最早是行政人事經理,十多年成長,已經是神州優車董事兼副總經理。這寥寥數語,便是之前能翻檢出有關她的最詳盡的描述了。憑藉一個迅速成長的創業項目迅速成名的錢治亞,讓人們想到了另一個女創業者——摩拜的胡瑋煒。

胡瑋煒其實只能算作摩拜名義上CEO和創始人,摩拜從誕生到迅速長大過程中,真正操盤手都從來不是胡瑋煒。而情形如此相似的錢治亞,同樣是自稱攜“10億資金”入市,其對於公司的真實駕馭程度如何,目前也尚未可知。

根據瑞幸咖啡的對外的信息,在目前發展到的13個城市中,裝修完畢的有525家店,其中已經開張的有400家,其餘的店鋪預計五月底全部開業。

從這個擴張速度上,就可以明顯感受到這不是一家想要通過循序漸進,穩紮穩打方式贏得市場的企業。而是希望憑藉資本市場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切入一個原本成熟穩定的市場,快速拉開一個口子的方式。

而能夠實現這種方式的,勢必就要靠“營銷”。無論是花大價錢請張震、湯唯代言,還是鋪天蓋地的線上線下廣告,或者是買二贈一、買五贈五這樣的營銷活動,統統都是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憑藉資本的力量,獲客和搶佔市場。

錢治亞自己的說法也是,前期的投入已經不止十億元了,具體金額沒有透露,但她進一步表示,瑞幸咖啡還沒有盈利時間表,目前確實在虧損狀態,並且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

前期燒錢買流量,買用戶,買市場的方式,已經是過去五到十年中國互聯網的公司的最主要的營銷方式。但時至今日,時過境遷後的中國互聯網市場是否還能通過這一方式獲得成功,瑞幸的實驗值得所有互聯網人和營銷人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