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評價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

馬松


上個月剛去哈工大深圳校區考察過,繆老師給他貼上幾個標籤,瞬間讓你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校區,那就是“小、嚴、精、潛”。

這個校區的歷史,我就不多做解釋了,畢竟你百度一下就查的到對吧?他的建校基礎是哈工大的深圳研究院,成立之時是2002年,所以,可想而知,他不會太新,對嗎?硬件條件在深圳的高校當中算不得上乘,往下看看建築外觀!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

“小”字不難解釋,哈工大深圳的校區面積不大,說起來雖然與清華和北大研究院共用一個大學城資源,而且正在大興土木進行建設,但是遠期來看,距離清北的規模還是差的比較遠,有機會你可以翻翻看深圳地圖,西麗大學城北面的那塊野生動物園現用地,據說未來會用作教育,但是跟哈工大無關,與清北倒是關聯緊密。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大興土木中)

上圖的建築看起來有沒有點眼熟?哈工大本部和威海校區都有同樣風格的建築,這也是哈工大精神的傳承。記得哈工大校訓嗎?“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這校訓真的也是貫徹到了哈工大的每一個校區,“嚴”字說的就是這一點了。

校區的學習抓的非常嚴,指望躺賺GPA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外,目前住宿也有點“嚴”,擴建完成後,恭喜你,有套間可以住咯,標準參考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即可。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

再來說說這個“精”字,哈工大本著寧缺毋濫的精神,在深圳校區只開設了少數幾個本科專業,機械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土木類、材料類、經濟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自動化類、電氣類和建築類,除了經濟學類之外,一水的工科專業,繼續保持工大一工獨大的本色。注意啦(敲黑板),別以為就讀經濟學就不用學高數了,哈哈,數學物理一樣都拉不下~!

哈工大深圳的師資,同樣逃不開一個“精”字,這裡的師資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本部的英才班,英才班簡單理解就是實驗班,也就是哈工大優質生源集中地,明白了吧?

(上圖由繆老師親手拍攝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

“潛”字,一說是潛心研究,一說是潛力無窮。潛心研究一直是哈工大的風格,校園裡行色匆匆的學子,走過荔枝林也不會輕易的去欣賞美景,當然如果你要解讀為人文氣氛缺失,那我也認同。而潛力無窮呢?藉助深圳成為超一線城市的契機,哈工大深圳理科收分已經超過中大,可見其影響力之大,未來在硬件設施和師資上的進一步投入,足以讓他具備成為一方諸侯的能力(目前招生人數太少,樣本畢竟不夠)。


你可以不關注我,但你要關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你可以不給我點贊,但我要為你努力學習高考知識點贊!


繆老師妙筆生花


總體來說哈深還是相當靠譜的!

哈深應該說是今年在網上討論的最多的一所國內高校了,大有成為一所網紅學校的潛質,那麼它到底怎麼樣?今天我們不羅列網上的數據,就從學生擇校的角度對它進行一個簡要的剖析。

1.社會認可度

在中國,是否出身於985,211高校對於一名學生來說太關鍵了。許多不太瞭解哈深的家長和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哈深到底屬不屬於985。在這裡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哈深就是“985+211+C9”,它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而不是外行人口裡的分校,你要的所有國內名校頭銜它全有。

2.深圳校區定位

哈工大以及深圳市政府對於哈深的定位是相當高的,是按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種名校發展的。之前網上許多人看低哈深,認為哈深會和哈威一樣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特別是在今年的本科生畢業證書上會添加深圳校區的標識之後,許多人更是一路唱衰哈深,認為哈深的分數線會大打折扣。但是當18年錄取分數線公佈之後可真是打了一路網友的臉,分數線基本全線碾壓哈工大本部,要知道這可是獨立招生的第一年。現在看起來,畢業證上的深圳校區的標識非但不會降低學生畢業證的價值,反而會成為區別於哈威的重要標誌,含金量更高。從中國人買漲不買跌的常態心理分析,未來哈深的錄取分數線會一路水漲船高,校區地位也必然進一步提高。

3.教學質量

坐擁深圳,吸納人才實在太方便了!哈深的教師團隊以海歸精英青年教師為主,他們的求學經歷保證了他們對自身學科的足夠認識以及對世界前端科研的把握,這為教學質量提供了足夠的保證。與此同時,許多人擔心哈深的學風,畢竟身處深圳這座魅力之都,校園外的誘惑太多。其實這一點也是多慮,哈深是哈工大的一部分,它的風格就必然和本部一致,別忘了它的校訓:規格嚴格,不讓及格;功夫到家,不讓回家。

最後還想補充一點,哈深給學生提供的生活條件太好了,從宿舍到教室,獻上幾張哈深美圖!深圳真有錢!


昔年不歸客


哈工大深圳校區以前叫做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從2016年開始,本科生也招了,因此這年正式改名為哈工大深圳校區。

2016在全國12省份共招本科生400人,其中深圳校區在廣東招110人,本部在廣東招60人。得說明一下,2016年,即今年,深圳校區的招生代碼是和本部一樣的,所以只有那些嚮往哈工大、而又沒有被哈爾濱這個偏遠城市嚇到的人,才會看到在哈工大本部的招生志願裡面竟然有哈工大深圳的本科招生名額。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高考生根本就不知道哈工大深圳也招本科生。

從2017開始,哈工大深圳校區的招生代碼和本部不一樣之後,可以肯定,分數必然更高,超越中大也不奇怪(今年哈工大深圳校區的計算機專業就比中山大學的分數線高几十分)。當然,哈工大深圳校區本科招生代碼和本部不一樣之後,深圳校區還是屬於哈工大的,還是985,就像哈工大威海校區一樣也屬於哈工大。哈工大一校三區辦學,適應了潮流,誰讓現在的學生都挑經濟發達的城市呢?當然,這樣做真正原因還有其他,我就不說了。

哈工大深圳校區建於2002年,已經培養研究生那麼多年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實驗室都已經做好,不過也必須承認,現在(2016年)深圳校區的實驗室跟本部的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深圳校區也有一些實驗室做得相當牛逼。本部的研究生大多兩年制,深圳校區則是2.5年制(有些人能力好兩年就畢業了),因為深圳校區的研究生是全英文教學的,海龜老師多的是。

哈工大深圳校區就在深圳大學城裡面,環境自然不用多說,旁邊就是清華北大的深圳校區,深圳大學城就這三所大學。目前哈工大深圳校區正在擴建,兩三年後哈工大深圳就會比旁邊的清華北大面積更大。新生開學典禮的時候領導跟同學們說,過去深圳政府更重視清華北大的投資,後來變成了三校平等對待,現在深圳政府已經表示要優先發展哈工大。


雞史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瞭解如下:

1、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

2、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由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共同舉辦,,是首所進駐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國九校聯盟(C9)成員、985大學和“雙一流”建設高校。

3、哈爾濱工業大學實力:

著名985大學,中國九校聯盟(C9)成員,“雙一流”建設高校。

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學科(全部學科)優秀率全國第6。

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工學類總數全國第2。

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水平評估:博士點學科優秀率全國第7。

美國最有名、最有影響力的大學排名:US NEWS大學排名《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中國有3所大學的工程學(工科)達到了全球頂尖一流水平。分別是: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也就是說:這三所大學是全球工科大學的最頂尖的工科大學之一。

4、地域優勢:深圳,我國一線城市,挨著香港。而本部-哈爾濱,冬天冰天雪地,讓許多南方學子望而卻步。而深圳校區,解決了這一問題。

5、就業優勢:深圳各種企業眾多,其中中興、華為、騰訊、迅雷、康佳、富士康等總部在深圳。就業機會眾多,就業條件得天獨厚。哈工大深圳學生,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實現更多更好就業。

6、招生重大變化:

2016年,哈工大(深圳)依託哈工大校本部招收第一批本科生。

2018年,哈工大(深圳),將以獨立招生代碼招收本科生。

7、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關係?

是哈工大的一個重要校區,不是分校。畢業證和哈工大本部一樣,沒有深圳字樣。

8、招生省份:

2017年全國招生省份為16個。2018年,會增加幾個省份招生。

9、招生專業:

2017年,招生專業為:機械類、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類(通信工程方向)、土木類(土木工程方向)、經濟學、環境工程(新增)、自動化(新增),共8個專業類。全國招生總數500人。

10、熱門報考專業: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機械類等。

11、師資力量:

老師多為海歸博士,或是海外聘請,有海外留學背景,知識比較新。老師年齡比較年輕化。總部也有部分老師,充實到深圳校區。目前,深圳校區,有10多名科學院、工程院院士。

12、校園環境:位於深圳南山區科技園區的北部,緊靠深圳高新科技區,美麗的西麗湖旁邊,風景非常美麗。雖然校園不大,但應該是深圳市區內風景最美麗的地方。學校住宿條件一流。

13、校際交流

原來哈工大(深圳),前身是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而在深圳西麗大學城,除了有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外,還有清華研究生院和北大研究生院。學生之間可以校際交流,或是校際之間,聆聽名人大師演講和報告等。

14、有人總結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為10句話:

一流的校區 一流的名校 一流的老師

一流的專業 一流的環境 一流的住宿

一流的實習 一流的視野 一流的國際

一流的就業

當然,哈工大(深圳),也有不利的地方,作者個人想法:

1、招生專業少。

目前招生8個專業,還沒有哈工大的電氣、飛行器設計、焊接、測控、建築學等強勢專業。

2、還沒有本科畢業生。

畢業生,是否在就業市場搶手,或被認可,不得而知。

3、學生少。未來哈工大(深圳)辦學規模將達到9000人,其中本科生5500人、研究生3500人。而目前學生少,各種活動相對少。

4、校園小:沒有大學宏偉的氣勢,沒有幾萬學生壯觀的氣勢。

作者超越簡介:資深高考志願專家。近10年間,實地考察過全國1600多所高校,實地考察過近千場大學招聘會,中國高校實地考察第一人,中國大學招聘會考察第一人。被眾多家長譽為:大學活電腦、大學活地圖。作品:頭條文章陸續發表(幾百個大學全景圖片和視頻介紹+院校文章)+悟空問答每日更新(專業回答:院校專業+考研就業)。歡迎關注!


高考志願專家超越


據我瞭解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還錯不吧,這幾年報考的人是增加勢態。而且今年哈工大深圳校區擴招了,計劃今年招收700名本科生,比去年增142人。

今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本科招生總數和專業大類數量,雙雙創歷史新高。其中,本科招生數量由去年的558人增至今年的700人,招生專業大類數量也由去年的8個增至今年的10個。\t\t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前身是始建於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設有理、工、管、經4個學科門類,涵蓋22個一級學科,設有9個學院、1個研究院及31個研究中心。2017年,哈工大(深圳)面向全國16個省份招收8大類專業本科生共558名,就錄取分數線來看,去年,哈工大(深圳)的最低錄取提檔線超過一本線100分,個別省份的錄取提檔線需超過150分。今年,哈工大(深圳)計劃在廣東、湖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廣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重慶、湖北、貴州、雲南、江蘇、海南這18個省份招收本科生700人,招收專業包括機械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土木類、材料類、經濟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自動化類、電氣類和建築類等10個大類,為考生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


生活報


剛好我們16年深圳貌似剛開始招本科生,看著學校後面帶個括號寫深圳,我知道這是三個校區之一但不知道第二年那裡收分就超過本部,也不知道學校在學科上什麼態度就報了本部。在我印象裡可能他有這幾點

1是整個廣東有競爭力的院校只有華南理工,中山大學,港中大深圳校區,深圳大學,南科大和在一起的北大清華研究院與深圳校區,面對一個大灣區可能還有點不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工大也能拿到一些好的項目。

2是北大清華研究院和該校區作為隔壁沒有壁壘,而且該區域不會有別的院校進來。

3是粵港澳大灣區以前就得到了很多中央支持,港珠澳大橋更是顯示出政府不遺餘力的支持。這個區域,這個城市可能帶給學生的東西是很多的。

4是一個老師看到深圳分數超本部之後說的一句話,別說一校三區,就是本部的倆校區都有學風的不同。未來有很大可能深圳的主導地位更明顯,本部則居中,威海落後一點,當然目前已經在做三個校區之間的資源搭配了。

5是人才引進上面那邊可能能做的更好一點。哈爾濱這邊也不是冷,就特麼高物價還有一年一度的霧霾全國第一讓人望而卻步。而且本部一區二區都在二環,搞點地很難,原來據說哈體院有想法和二區併為一個校區,也不知道談咋樣了,還有政府說要建立大學城也不知道啥時候能實現。那麼如果學校把一些專業直接弄到深圳,可能不論對該學科發展和本部建設都是極好的。


紋小佩琪的老哥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怎麼樣?

一句話,哈工大深圳校區自然是好。

哈工大深圳校區,始建於2002年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於2016年開始招生本科生。學校既是哈工大一個校區,也是深圳的一所大學,可以說集哈工大和深圳的二者的優勢於一身。學校和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及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相鄰。

哈工大和哈工大深圳校區對比

  • 先說下畢業證的問題。哈工大、哈工大威海校區的畢業證都是寫的哈工大。而哈工大深圳校區的畢業證會寫哈工大深圳,會凸顯出哈工大的深圳校區。
  • 201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在全國16個省市(廣東、湖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廣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重慶、湖北、貴州、雲南、江蘇省和海南省)招生,各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除海南外)均超過了主校區。哈工大(深圳)投檔線614分,僅次於西安交大616分,比哈工大本部604分的投檔分整整高了10分!
  • 哈工大深圳校區2019年招生計劃人數1000人。

哈工大深圳校區早就開始招生研究生了,所以不要認為他是一所非常年輕的學校。哈工大深圳校區的院士數量已經超過了主校區。


哈工大深圳校區2018年,在廣東省的大學的投檔線排名

哈工大深圳校區,2018年在廣東省的大學的投檔線排名第2.

2018年投檔線排名前5的大學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南方科技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哈工大自是不能比,但哈工大深圳校區卻超過了廣州本土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

可見廣大家長、考生對哈工大深圳校區的認可。


依託深圳,哈工大深圳校區會越來越好。

我們都知道這些年東北的經濟發展不是很好,加之哈爾濱工業大學又在東北的北邊黑龍江,所以學校的發展也不是很好。可能是校領導具有很強的預見性,早早在深圳建立了校區。

深圳是我國科技發展最前沿的城市,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北京、上海,但凡大的公司、機構必定江深圳視為自己發現新事物、探索新思路的重要場所。

再給哈工大深圳校區10年的發展時間,你認為哈工大深圳校區會發展到那種程度,在全國大學排名中將斬獲第幾的名次?


曉曉筆記


第一部分 概述

官方的概況可以戳這裡哈爾濱工業大學。補充一點,哈工大的英文校名並不準確,因為如果按英文再翻譯成漢語的話,應該叫哈爾濱理工學院,類似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沒錯,英文的校名就是模仿的麻省理工。

哈爾濱校區是主校區,俗稱本部,威海是分校區,深圳是研究生院,有少量本科生,按計劃十二五計劃末要建成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由於本人只在本部就讀過,所以在本回答中只描述個人經歷的本部的情況。)

本部分為兩個學區,一區和二區,有免費通勤車互通,二區的感覺類似高中,校園接近方形,在校園內除了教學設施和少量的小商店外,基本沒有其他的東西。市政、土木、交通、食品四個學院從大一到博士都在二區,其餘學院只有大一在二區,統稱基礎學部。

一區則比較複雜,大致有三大塊——土木樓、“一區”、科學園,從土木樓到科學園的航天館步行要近半小時(不是帶著女票壓馬路的情況下),中間要經過耀景小區、復華小區、繁榮小區、園丁小區、西苑小區、貴新小區及一個鐵道口,全程超過3公里。雖然習慣上統稱為一區,但是科學園和土木樓和更像是三區和四區,因為這兩個地方都具備食堂、宿舍、教學樓、辦公樓等設施。比如住在搬出野獸搬進教授的科學園的同學通常喜歡說“去一區如何如何”,而不是“去XX樓如何如何”

哈工大是典型的工科院校,別聽人胡說是什麼理工院校,曾經四個系的理學院已經只剩三個系,原化學系的一部分現在是化工學院,原生物系是現在的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之所以要拿出這兩個學院來說,一是因為本人是理學院的低材生比較瞭解,二是因為這兩個學院已經被認為是工科(校方不清楚,但是在理學院內部是這麼認為的)。二區的建設還算是有整體感,一區的話,完全是一種胡亂拼盤的感覺。

第二部分 校園生活

工科學校的特點是——大家都懂的,就是妹子少,尤其本科。除去少量的文科專業,其餘的總體情況就是“男女比例七比一,一對拉拉七對基”,以A開頭的公寓有16座,純女生公寓只有一座,什麼感覺諸位可自行體會。工科+男多女少導致了工大人的穿衣普遍比較樸(lao)素(tu),普通T恤+沒有過多修飾的牛仔褲+運動鞋是標配,校園滿是大大的雙肩包壓在背上的男男女女,以至於我和本科同學形成了一種共識:判斷一個女碩士是本校的還是外校考過來的,只需要看她上課是揹包來的還是拎包來的就可以了。(這個標準不絕對,但是在我們系準確率超過90%)近些年雖然有所變化,但是走在工大校園和坐在師大的湖邊的感受仍然是大大的不同。

民以食為天,學生也不例外。工大的食堂當年是以物美價廉聞名全市的,當年二區四食堂(現在叫神馬不清楚了)的手撕牛肉麵只要兩塊三一碗,面量和肉量都不少於大份的加州牛肉麵,每天中午和晚上的隊伍都從窗口排到門口,可惜後來估計是利潤低,一年之後不見了,取爾代之的是另外一種面,質量下降了n個檔次。當時的米飯是一毛五一兩,記得食堂很友(xiao)善(zhang)地在門口擺了個秤,旁邊的牌子上寫著:米飯一兩,實為不少於XX(具體數字忘了,反正是大於一),饅頭每個淨重不少於XX,餃子每兩X個,當年我確實真的買來米飯稱過,描述屬實。近十年來米飯只漲價兩次,一次漲到一毛七,一次漲到兩毛,看看校園裡同樣的盒飯已經從3塊/盒漲到了8塊/盒,不得不承認,工大食堂真心是業屆良心。在方便麵引發物價暴漲狂潮之前,一區的食堂是能吃到7毛/半份的豬肉燉豆角,6毛/半份的豆芽,3毛一兩的炒飯的,那時候誰要是花三塊錢吃碗麻辣燙,簡直就是奢侈浪費,什麼,你還要來一杯一塊五的飲料?土豪,我們做朋友吧!

時至今日,食堂的菜也漲了好多,不過工大食堂仍然保持著較低的價位,¥1.00的豆腐,¥1.50的土豆泥,¥0.80的米飯。一些妹子估計一半就可以吃飽了。這是2013年的數據。

由於性價比高,工大食堂成為了附近中小學生解決午飯的重要地點,這成為了上午第四節有課的同鞋們的噩夢,每到中午,附中的初中生會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席捲一區各大食堂,讓本就人山人海的食堂變得更強擁擠。青春期的孩子們精力旺盛,食堂內到處是一樣衣服的身影在奔跑,他們經常端著一碗熱面撞在早上沒吃飯剛剛在課堂上還沒睡醒頭暈腦脹的大學生身上。為了逃避這些中學生,沒課的人通常會把吃飯的時間提前到他們下課之前,有課的人會有一部分選擇逃課避免搶不到飯吃,不願意逃課的人就自然悲劇了。為此工大的學生怨聲載道,然而後勤貼出了一張毫無誠意的告示,說是經過調查,並未對廣大同學的就餐造成很大影響,此告示一出,所到之處盡是圍觀者的破口大罵。這是多年前的事情,不過貌似到了現在這個事情也沒得到解決,不出意外的話,當年最早搶飯的那一批初中生應該已經有人體會到了被人搶飯的感覺。

多年以後,面對初中校服,小明同學將會想起父親帶他見識哈工中附大食堂的那個遙遠的中午。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無聲無息的你,你曾經問我的那些網址,如今再沒人問起;分給我片看的兄弟,分給我快樂的往昔,你總是找不到我E盤的秘密,搖搖頭說這太神秘……

宿舍對於大學生的重要性應該是遠勝於食堂的,一個月不吃食堂大有人在,一個月不在宿舍的就很少見了。我本科的大部分,工大的宿舍硬件可謂是災難,特別是一二三四幾棟舊公寓,我當時在二公獄,沒錯,不是寓。窗外是一條大馬路,而且是有橋的那種,冬天還好,到了夏天,白天是各種汽車的聲音,晚上是各種飄進屋裡的燒烤味道,開瓶啤酒聞著煙味就可以喝了,串錢都省了。偶爾還會聽見橋上傳來“吱~~砰~~咚!”的聲音,場面自行腦補吧,那畫面一點也不美。電不夠用,熱水也經常沒有。自08年底,15,16,17公寓落成,8人寢室的時代結束,二公寓從此喪失了和一公寓競爭亞洲最大筒子樓的優勢,三公寓的妹子們也從此告別了睡在上鋪的姐妹。最大的影響就是原來只有在二三公寓間的那些香豔的場景轉移到了15、16公寓間。不過,本科生每月25度電一般來說還是不夠用的,即使有熄燈時間的限制。另外對於喜歡看足球比賽的同學來說,熄燈時間是個非常讓人痛苦的事。當然,如果已經熬到了碩士甚至博士,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總的來說,新公寓的建成及舊公寓的裝修對住宿條件的改善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對於研究生。新公寓的電水壺對於超大泡麵消耗量的學生人群實在是神器。

管理人員的服務還是非常優秀的。我曾經因為心情不好去外面喝酒,很晚才回到宿舍,被保安大叔拉住開導,那位大叔說出了讓我終生難忘的話:“孩子,不必煩惱,人生就是不斷掙扎的過程。”至於打掃衛生的阿姨們,確實很辛苦,她們每天的清掃是有規定的,具體幾次沒有問過,可以確定的是,接近深夜的時候還要有一次打掃,學生起床前也會有一次。大一的時候我找過阿姨縫衣服,這顯然是不在她的工作職責內的。不過據女生說,阿姨對她們的態度不是太好,原因估計是保安大叔喜歡妹子,保潔阿姨更喜歡小夥吧‘(*^﹏^*)′。

一區位於哈爾濱幾乎最中心的位置,幾乎全哈爾濱的任何地點都可以從一區周圍步行20分鐘以內的公交站通過一次公交到達(當然這也和哈爾濱不是很大有關),距離哈站只有4公里不到,工大本身就是一個商圈,附近的娛樂場所質量不論,種類還是比較齊全的,到著名的中央大該,不,街,公交只要十幾分鍾。另外,市區幾大著名的*河*蟹*區域,二區附近有一個,一區附近有兩個,而且都是比哈站還近的……(x___x)

第三部分 學習生活

自習室

工大的學風確實是比較好,不過也沒有傳聞的那麼兇悍,在宿舍打dota的人也是很多的,當然,自習室也是相當擁擠。工大的人口密度應該是在哈市高校中居首位的,加上在附近租房子複習考研的人比較多,導致本就擁擠的自習室更加人滿為患。至於自習室的場景,和《大學自習室》裡唱的差不多,沒有太多的新意。

學期安排

工大的放假時間是一直在全省保持較短或最短水平,課程難度不算低,有著規格嚴格,不讓及格,功夫到家,不讓回家的說法,事實上也沒有那麼恐怖,還是在人類承受範圍內的。最近改為了小學期制,就不是特別清楚了,因為我已經畢業了。

第四部分 其他

校園軼事

校園裡一直流傳著四大奇人的故事,如今只有足球小胖還會出現,樹下老人劉震北先生已經仙去,餡餅西施和一塊錢老太太很多年都沒有人見過了。

近兩年都會舉辦博士生集體婚禮,或許多年以後,本科生也會有集體婚禮。

五一前後的幾天在校園裡行走是最舒服的,因為那是丁香花開的時候。

留學生經常會在夏天的夜晚在宿舍樓下喝酒唱歌,因此和中國學生會發生一些小衝突,不過規模一般不大。

食堂和教學樓因為各種改名已經很少有人還在叫舊的名字了,黑店的稱號卻一直傳承了下來。

社會評價

哈市人民確實存在對工大一定程度上的崇拜心理,也不至於很誇張,偶爾有個大叔大媽聽說你是工大的誇一句,回以一個微笑就可以了。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優勢的話,工大的學生出去做家教還是相當受歡迎的。

第五部分 結語

寫了整整一晚上,還是有好多沒有寫出來,頭腦中反覆閃過“母校就是你罵了無數次卻容不得別人罵一次的那所學校”這句話,這種感覺在離開學校之後會更加強烈。在工大多年,很難說最難忘的感覺是哪一種,非要找一種的話,對我個人而言,應該是那種工程師的氛圍:老師和同學比較單純,為人普遍比較踏實,有時也帶有一些工程師的古怪脾氣。


搞機美學


正式回答之前,說點題外話。

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國內一流的工科院校,建校時間很長了,前前後後加一起,也快一百年了。要知道哈爾濱的實際建城史,也不過一百多年(當然有本地學者考證哈爾濱快上千家的建城史了,比較搞笑,不提)。

此外,無論是師資力量、教學質量、校風學風、硬核專業、社會認可度、知名度、就業情況,至少在東北地區是數一數二的,個人覺得總體要好於吉林大學和大連理工(當然,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好專業,也有不是特別好的)。

但是,剛才說到東北地區,這幾年整體的經濟發展與國內其他地區差距越來越大,人才流失非常嚴重,這也波及到了高校,不僅是學生畢業後外流,教師隊伍同樣面臨尷尬處境。身在落後地區的高校在信息交流、人才隊伍建設、經費籌集、科研成果轉化等很多方面,是沒有優勢的,甚至可以說很被動。

在此背景之下,哈工大作為一所部屬院校,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當然,搬是輕易搬不走的,這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有客觀上的,也有主觀上的。

那麼,只能一點點操作。

到發達地區設立分校區,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這個工作其實十幾年前哈工大就在做。當然對外說辭還是有所不同,都是生米做成熟飯,讓有關單位和部門無可奈何。

所以它先後有了威海校區和深圳校區(這兩個分校區合作模式上稍有不同,但都是校本部發證)。

深圳校區的嘗試最為成功,哈工大這幾年在深圳的招生特別好,分數也一度高過校本部(要不是有相關約束,哈深的發展會更快)。

名校+熱土。

本身專業設置就很有優勢,自然備受關注。

如果有喜歡的專業,對於理工類學生來說,哈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拾字接頭


非常看好哈工大深圳校區,不用多久絕對超過華南理工成為廣東理工科第一。

目前哈工大深圳從201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校園擴建即將完工,哈工大校長親自任深圳校區校長,說明哈工大對深圳校區非常重視,現在東北經濟衰落嚴重,而且哈爾濱位置偏遠,氣候寒冷,很多學子不想去哈爾濱就讀,導致哈工大成衰退之勢,所以哈工大大力發展深圳校區,作為其振興的希望和基石。而對於深圳來說,高等教育一直是其軟肋,所以對於引進到校十分熱衷,加上馬省長是哈工大校友,這幾方面因素疊加,哈工大深圳絕對大有前程。

深圳地處改革開放前言,思想開放,國際交往頻繁,最主要是就業實習機會很多,自己創業也很方便,所以到哈工大深圳學習,絕對有利於自身成長,而且深圳目前引入眾多高校,哈工大隔壁有北大和清華以及南科大,可以互相切磋提升。

哈工大深圳2018招生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