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麼是詩詞的平仄?

大峰上雨


區分平仄是寫詩比較簡單的入門知識,但古代和現代的平仄有所區別,因此我們瞭解這方面的知識之後,對寫詩選平水韻還是新韻會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什麼是平仄

所謂平仄,其實指的是平、上(讀“賞”音)、去、入四聲,除了平聲,其餘統稱仄聲。每個聲調都分有陰陽。

平仄的原理

平仄的由來,其實是根據字的發音決定的。明代釋真空和尚作了一首平仄歌有很好的詮釋。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古代的韻書正是根據官話發音制訂的,通俗一點講,古人識別平仄就跟說話一樣簡單。



普通話的平仄

隨著南北方語言的融合,入聲逐漸消失了,只有少數方言保留下來。現在的漢語已經沒有入聲,我們如今說的漢語拼音四聲跟古代四聲是不同的。

現代漢語的平仄是這樣區分的:

一聲:陰平;

二聲:陽平;

三聲:上;

四聲:去。

簡單來說,在普通話中,一二聲就是平聲,三四聲就是仄聲。

平仄的作用

寫詩之所以要分平仄,是為了格律或押韻。舉個例子: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唐·劉長卿

這句詩在古代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用普通話來讀,白、屋兩字都是平聲,那就出律了。

平水韻對應的是古代漢語,新韻對應的是現代普通話,於是這就涉及到一個,寫詩用古韻還是新韻的問題。



寫詩如何選韻

這點其實不用糾結,不管選什麼韻,其最終目的都是用來讀的。前面我也說到,如今有少數方言保留了入聲,比如粵語,吳話,潮汕話等,用這類語言去讀古詩都是符合格律的,那麼用平水韻最為適合。

而現在有些人雖然用平水韻寫詩,但是隻會用普通話讀,這樣是領略不到格律之美感的,已經違背了格律的初衷。



簡單來說,怎麼讀的就用什麼韻寫,沒有高低之分。


詩詞補習班


首先我們來搞清楚什麼是平仄?

平仄就是漢字的聲調劃分。

古漢語中的平仄

魏晉時期,曹植在翻譯印度佛經過程中,發現了漢字發音的一些規律,創造了“梵唄”,於是對漢字的聲調發音研究發端。隨後佛學的廣為傳播,讓聲韻學飛速發展,出現了很多韻書和研究者。

如周頤《四聲切韻》,沈約《四聲譜》、王斌《四聲論》,以及其後的張諒《四聲韻林》,劉善經《四聲指歸》、夏候詠《四聲韻林》。這些研究者們各有側重,但是將漢字讀音劃分為四聲可以說是共同的認知。

這個時期漢字的四聲為“平,上,去,入”。

唐朝宰相許敬宗發現四聲標註相對於格律詩來說還是複雜,於是在武則天欽定下主持編制了一部聲韻書。這本書針對格律詩把四聲中的“平”和“上去入”聲分為平仄兩部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平仄來源,也是南宋末年劉淵《平水韻》的底子。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平聲中,平直不變的稱為“陰平”,緩慢上揚的稱為“陽平”。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發音不平順的就是仄。

詩詞的平仄

平仄本身就是針對格律詩而產生的。在格律詩產生前,大家守的是四聲韻。為什麼要發明平仄關係取代四聲標註法?

這是出於格律詩規則簡化的創作需要。

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宋之問的經典五絕《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我們用沈約的四聲標註,得到發音起伏的關係是

上去平平入,平平入入平。

去平平去入,入上去平平。

咱們把“上、入、去”劃入仄音,再看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發音關係瞬間清晰,明朗。一二句平仄相對,二三句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對。

這是一首完美合格律的仄起仄收的近體格律詩。音律優美再加上詩意真切,構思奇特,這首五絕就在詩歌史上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這就是平仄在近體格律詩中的運用。

平仄格律

同時格律詩對平仄關係做出了四種限定,即平仄格律的四個基礎格式,符合這四個格式的正格和變格,就是格律詩,否則就是古風。

這四種格式並不代表詩詞的所有格式,也並非侷限大家寫詩的框架,而是在寫詩的時候如果遵守這四種格式,肯定能夠保證詩句在發音上清朗通順。

所以,平仄格律其實是初學格律詩者的一套發音調整工具。

這四種格式是“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這個在其他關於格律詩平仄格式的文章內有詳細說明,這裡就不贅述了。

綜上所述,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而平仄格律是一套幫助我們創作近體詩的音律工具,我們不寫近體詩,可以不用理會,但是我們如果要賞析和創作近體格律詩,是無論如何要學習的。

先學習,後超越。

記住,平仄是聲調簡化,而格律只是一套工具。不要因為懶惰、不學被工具給限制了自己的詩情畫意,然後跑來痛罵“平仄格律是詩歌自由表達的鐐銬”。

無知、不學還耍潑,挺沒品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什麼是平仄,平仄的前身叫喳子,喳子的原聲讀法”㗳啲”《嗒嗒啲啲嗒嗒啲》嗒啲是音樂歷上最早的二音譜,秦以後音譜逐步走向五音譜,哆來咪發嗦,洋碼字12345,唐以後滲差了西方音譜哪戲67,會球通用的七音譜,平仄指的是聲音的呼聲於吸聲,呼指的是岀氣發出的各種音變,吸指的是入氣發出的各種音變,中醫認為呼屬陰,吸屬陽,陰陽交接處屬平,陽陰交接處屬仄,故康熙字典注,四聲,陰平,陽平,去聲,入聲,其次平仄指的是相接近的字意和聲音發出不對稱的節奏,屬節拍的代名詞,所以遠大的學士把這樣的書寫方法列入格式指規律,成為法定的教材,雖然是很刁難人,但存此詩,詞,歌,進入了規範化,提高了書寫質量和它的獨立體系,詩為什麼叫律詩,律指的是按規定的法定規律寫作叫律詩,詩指的是以最精減的字句寫出大量的事實和情操,不能圍背規律,如法定的三言,五言,七言,九言,八句律詩,包括各種類形的詞,歌,以及四句,五言,七言,的絕句。絕句指的是難以更改的字句,絕句的要求必須用四句寫出完美而對仗公整的兩幅對聯,包括押韻,韻指的是二四六八句尾字的韻母,這樣按排副有懸轉感,對仗也稱對子,對偶,對聯。指的是對立面儀式,大意跟學生排雙對一樣,前後左右對齊,男女分明,包括句子前三字後四字,或前四後三字等的字續,這裡面的變化多端可根據事物的動態於發展和本人的寫作特點而論,對仗大體分,立對平對,前對後對等,對形,對意,對字,等。對子,指的是上聯對下聯生橫幅,對偶指的是美化詩,詞的立體感,對聯指的是獨之的不縣字數的聯想。詩的前身叫令,來自於文墨之戲,助興之規,在令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叫附體詩,附和”和”意同,韻律出現最早的數屈原的九江,九歌,故稱詩歌之祖,在他自由開放,無格無調的基礎上改修成、規範化,法定化即為律詩,絕句,詞,歌。文無止境,本文不值一說,只因本老悍從小喜愛詩文功力不極,讀過村小學一年級語文算術,就存事討飯農耕生涯,業餘愛好,祝各路神仙手下留情,圓我一個大學夢!!!注,怎樣才能寫好相樣的詩歌,這是天府,我所說的天府不是天才,而是必備離奇的人生經歷和哲理思想,有好文天成之說,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命運和他的生存時代會造就一首詩的詩意人生的詩!


18294276043


問題:什麼是詩詞的平仄?

詩詞的平仄大家都在說,為什麼要講究“平仄”呢?

前言

作詩詞必須明白什麼是平仄,但是所有的古人寫詩詞都考慮平仄嗎?這個問題很簡單可是未必人人都知道。

一、截止到魏晉時期,並沒有平仄的概念。

詩詞都是韻文,最早都是歌詞,早先的歌者雖然沒有四聲和平仄的概念,但是他們一定會考慮音韻的優美。

不過很早以前的春秋時期,咱們的老祖宗就開始研究“宮商角徵羽”。 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

二、平仄的出現,平仄與宮、商、角、徵、羽”的關係

在南北朝齊朝永明時期,以“竟陵八友”為代表的沈約等永明體詩人開始注意四聲:平上去入。其中平就是平聲,上去入就是仄聲。平聲類似於今天的一聲和二聲:媽麻;上聲類似於三聲馬;去聲類似於四聲罵;入聲麻煩些:叔、急、法、月,1234聲都有。

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南齊書》

唐朝人有書專門特意記錄了“宮、商、角、徵、羽”五個音與“平上去入”四聲的關係:

宮商為平聲,徵為上聲,羽為去聲,角為入聲“(《文鏡秘府論》引元兢語)

三、並不是所有的詩一定講究平仄

四聲與平仄是南北朝齊梁時期才出現的理論,也就是說:齊梁以前沒有什麼平仄,當然寫詩也不考慮平仄。

在四聲平仄出現以前都是古體詩。隨著幾代詩人的不斷探討,在初唐時期近體詩(格律詩)開始有了明確的規則,四種平仄相間的基本句式,按照對仗、黏連規則組合成了四種詩體。

格律詩在唐高宗時期被納入了科舉考試,舉子們作詩時“平仄”有問題就出局了,當然是絕對不能有半點馬虎的。

不過即使是在唐朝,也不是所有的詩都要考慮平仄,很多詩人喜歡寫不講究格律的古體詩,這類詩體只需要注意韻腳的平仄,其他的字都不需要注意。

例如李白《靜夜思》就是一首不用遵守格律平仄的古體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而李白的《送友人》就是考慮平仄的格律詩: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結束語

格律詩講究平仄,古體詩除了押韻外不講究平仄,今天我們作詩也同樣如此,選擇詩體是自由的,作格律詩和填詞就要遵守平仄,作古體詩就不要遵守平仄。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平仄,漢語聲調。“平“,即平直不變的,比如“拼”、“平“的讀音。“仄“,是變化的聲音,比如“品”、“牝”的讀法。

古漢語字音有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入聲字在今天一部分化作平聲——陰平,一部分變念去聲。現代漢語字音也分四種,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中國詩至隋唐,漸漸講究。字數整齊,字音變化,韻律適口、悅耳。平仄問題就正式提出了,格律成了詩人必須認真對待的事情。為了方便詩人創作,韻書,便行時起來。

我(一九)六七年抄過《詩詞格律》(王力著),八二年讀漢語言文學,學了《古代漢語》,再讀了《詩律》、《詞律》。然而寫東西的時候,總喜按我的習慣考慮平仄之類問題。

我把現代漢語一、二聲歸為平聲,三、四聲作為仄聲。——這中間有的字音是不準確的。

我用兩條訓戒解釋我的粗疏。

一條“不以辭害義。”(孟子)詩,達意為上。另一條“中國詩的出路,一是民歌,一是古典。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要有韻,押大體相近的韻。”(毛澤東)

“大體相近”,平仄也如此。



塗之人995


詩詞的平仄是我們創作格律詩最基本的要求,懂得平仄的,我們才能寫出更好的格律詩來。

那麼,什麼是詩詞的平仄,從我們漢語拼音來說,發音有四種聲調,分別是一、二、三、四聲。

第一二聲就是平聲,即陰平和陽平;第三四聲為仄聲,即上聲和去聲。

瞭解了這些,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平仄,從古到今漢字語言發聲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平仄聲除了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外,仄聲裡還包括一個入聲。

古人把字體分為平仄聲,創作格律詩時就能更好的安排“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來追求聲律優美的要求。

那麼平仄聲是何時產生的呢?它有什麼故事呢?據說古人研究的聲韻來自佛經,在魏晉朝時期就有了聲韻的研究,真正成系統的是音律是南北朝的齊梁時代。

在南北朝齊永明年間,有一群文人集合於齊竟陵王蕭子良左右,這個文學組織,史稱"竟陵八友。"《梁書·武帝本紀》記載: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並遊焉,號曰“八友”。

其中的高祖是指的後來篡位的梁武帝蕭衍,其他的七個人是他當年的詩友後來的臣子。梁武帝蕭衍開始也不懂什麼是四聲,有一次問一個和尚,什麼是四聲,和尚說“天保寺剎。”

重公嘗謁高祖, 問曰: “弟子聞在外有四聲,何者為是?”重公應聲答曰: “天保寺剎。”出, 逢劉孝綽, 說以為能。綽曰: “何如道天子萬福?”

天保寺剎和天子萬福,四個字都恰好是平、上、去、入四聲,梁武帝蕭衍喜不喜歡並不重要,但在當時如同病毒式傳播開來,北魏文學家常景(?~550)說:南齊的沈約是當世文匠,他的四聲理論影響巨大,詩人們多以此為準則。並且稱讚到:“辭溢流徵,氣靡輕商,四聲發彩,八體含章”。直到唐朝時期,應用平仄聲更為廣泛。

舉例說明平仄聲的應用:五律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掻更短,渾欲不勝簪。

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七律平仄:七律是五律的擴展,擴展的辦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個兩字的頭。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書憤(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12]。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長征(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關於律詩的平仄,相傳有這樣一個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指七律(包括七絕)來說的。意思是說,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詩來說,那就應該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這對初學格律詩來說比較有用,也是簡單的方法,但是,它便不夠全面,要在我們掌握格律詩後加以糾正。


林紫樺


謝謝題主的提問。關於這個問題,有幾位答友說的已經很細緻了,不過難免有些千篇一律或者拖沓。答友說過的內容不再重複,作為一名詩詞愛好者,試著說一下自己的不同理解。

首先,簡單的說,關於詩詞的平仄與現代漢語的關係,可以理解為“一聲二聲為平聲,三聲四聲為仄聲”。這種說法的確不夠嚴謹,但基本上是正確的。這已經是關於詩詞平仄最直接的通俗理解了。

具體的說,“平”是指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兩種,分別對應現代漢語的一聲和二聲。而“仄”是指非平聲,包括上聲和去聲,分別對應現代漢語的三省和四聲。除此之外,仄還包括“入聲”。

需要注意的是,近體詩是古人所作,而古人的音韻系統與現代漢語存在較大差別,切勿一味用現代漢語的四聲去套用古代漢語的四聲。

關於詩詞的平仄,最機械的方法是背記《漢字古仄今平表》或《入聲字表》,這兩個表在網上很容易找到。另外,瞭解詩詞平仄更多專業知識,推薦閱讀王力所著的《詩詞格律》。

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平仄(ping ze 一聲 四聲)

即中國詩詞中字的聲調。簡單來說,平仄要看出聯者是按古音,今音還是方言來出聯,不然會鬧出笑話來。個人覺得還得看聯中字的詞性,如數,做名詞讀四聲,做動詞讀三聲,當然這是後話。

古音

古音中將漢字的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只有平為平,上去入為仄,不平則為仄。按照傳統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箇中平調,上應為升調,去應為降調,入應為短調。

拿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來舉例

白日依山盡,仄仄平平仄(白為入聲,故仄)黃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窮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層樓。仄仄仄平平(一為入聲,故仄)

白按現代漢語來說讀作二聲,應為平,但古音讀作boh(儘管我也不知道讀),為仄。

一現代漢語讀輕音應為平,但古音讀作yih(仍舊不知道嗯麼讀),為仄。

今音

即普通話的讀法,將聲調分為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沒有古漢語中的入聲。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

如:嗎麻馬罵,分別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方言

這個不必深究,也只有懂方言的才能去講究。

總結

我們現在對對聯作詩詞啊,應該都是按普通話的聲調的。按普通話的話,可能就需要看詞性來看平仄了。

我是望穿秋香,對聯愛好者,與您共娛對聯。喜歡歡迎點贊關注,也歡迎發表您自己的見解!


望穿秋香


然後介紹一下平水韻。平水韻也分四聲,其實是五聲,即平上去入。而平又分陰平陽平。二者不可混淆。上去入三聲都屬於仄聲。這類的東西百度都能查到。一諾也不囉嗦了。

而填詞則大多數用詞林正韻,這個算是被絕大多數認可的一部韻書。是在平水韻的基礎上合唐宋詞總結編纂的。這裡的東西百度也能查到。

這裡一諾說一幾個鮮為人知的東西吧,在宋詞產生的年代,曲也已經產生了。只不過那時候北方屬於邊陲地區,並沒有像唐詩宋詞一樣成為主流文化。而隨著元代的誕生,才把曲搬上了歷史舞臺。在宋詞的年代北方人也有自己的韻,後來被人編纂成中原原韻,從此誕生了一種說法,詞林正韻是南韻,中原原韻是北韻。由於在宋代以後詩詞分了各個派別,像什麼,西昆,常州,浙西等等,這些派別都在南方,至使中原原韻沒能流傳開來,到今天我們都在遵從詞林正韻的韻部。

在明代洪武年間,曾經有過一次終合南北二韻的壯舉。編纂了洪武大韻。這是歷史唯一一次終合南北韻部的行為。這幾部韻書雖有不同,但是大多數還是相同的。

在唐代以前韻書比較少,在隋朝以前詩韻有206韻,這也是最細緻的一次劃分。後來經過幾次更改,成了平水韻。

如果在往前說漢代用的是漢韻。漢韻在唐宋韻時就已經散失了,具一諾所瞭解的情況唐代各大詩人中,杜甫可能是唯一一個讀過漢韻的人。

韻書大抵有這麼一些。還有需要補充一下的是,平仄是不是一個絕對的情況,很多字是需要結合前面和後面的讀音來確定他的平仄讀聲。舉幾個例子,十字,在很多情況下是仄聲,但是在,紅欄三百九十橋這句話裡讀平聲。不字,在絕大多數情況屬於仄聲,但是放在句尾時則是平聲。還有,望,忘,教,彌,聽等等雖然說是可平可仄。但是絕不是亂用。

平仄講清楚的話,恐怕是幾百一千字能講的東西。有機會時一節一節慢說。

我是一諾致力於詩詞評論與創作,喜歡一諾文字請留言關注。


和風小築主人一諾


欲明平仄,先懂四聲,四聲包括平、上、去、入,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

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陰平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如“中、央”(zhōng yāng)二字。

陽平是一箇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如“重、陽”(chóng yáng)。

上聲是一個低聲調(有時是低平調),如“養、腫”(yǎng zhǒng)。

去聲是一個高降調,如“眾、漾”(zhòng yàng)。

入聲是一個短促的調子,普通話裡沒有,部分地區的方言裡保存有入聲調,如吳語地區、粵語地區,還有安徽蕪湖地區把“吃吃喝喝”讀作“氣氣赫赫”。其實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聲調是入聲。如蟋蟀的叫聲“唧唧”(jī jī ),母雞的叫聲“咯咯”(gē gē),人敲木門的聲音“篤篤”(dǔ dǔ)。

很多學古詩詞的都知道《康熙字典》上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著名的漢語言專家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裡說,這種敘述不夠科學,的確如此,上聲應當是“舒徐和軟,其腔低”(盧前· 《詞曲研究》),並非猛烈,但通過四聲法還是可以一窺古代四聲的大概的。

其實四聲口訣可改為:“平生平直可延長,上聲抑而後上揚。去聲高降如墜石,入聲短促急收藏。”這樣的話,就準確多了。

古漢語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上去入”並稱為仄聲。但今天困擾很多人的是,普通話裡並沒有入聲,入聲字分派到平上去三聲裡去了。


如何區分入聲字?

舉例1:

王維·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如果按平水韻來讀這首詩的話,平仄應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古漢語裡,“國”、“發”、“擷”都是入聲字,而按今天的普通話來讀,則是平聲。那麼平仄格式就變成了“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就不合近體詩的格律了。


舉例2:

在平水韻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只有“三、千”是平聲,其餘皆為仄聲,而“一、六、七、八、十、百”都是入聲。

而如果按照普通話來讀,則“一、三、七、八、千”都是平聲。



其實,一本平水韻的書就能幫你解決哪些是入聲字,如果你怕記不住分不清,那麼我要告訴你,古代讀入聲,今天讀平聲的常用字其實只有百餘字,我把它整理出來,以供大家熟悉:

一屋:屋、竹、服、福、熟、族、菊、軸、逐、伏、讀、犢、瀆、牘、粥、縮、哭、幅、僕、叔、淑、獨、禿

二沃:俗、足、燭、毒、局、督

三覺:覺、捉、桌、研、啄、琢、剝、駁、雹、璞、樸、殼、濁、濯、學

四質:出、實、疾、一、吉、失、漆、橘、膝

五物:佛、拂、屈、掘

六月:竭、窟、突、忽

七曷:達、活、脫、奪、割

八黠:八、察、殺、瞎、刮、刷、滑、轄

九屑:節、絕、結、說、舌、潔、別、缺、折、傑、訣、拙、哲、鱉、截、迭

十藥:薄、閣、爵、約、酌、託、削、鐸、鑿

十一陌:石、白、澤、伯、宅、席、格、帛、額、積、夕、革、脊、核、責、惜、擇、摘、昔

十二錫:錫、擊、績、笛、敵、滴、鏑、檄、激、滌、吃

十三職:職、國、德、食、蝕、極、息、直、得、則、植、織、識、逼

十四緝:緝輯集急溼習十拾襲及級執汲吸、

十五合:合、答、雜、匝、闔、鴿、咂

十六葉:帖、貼、牒、接、蝶、協、俠、莢、挾、解、單、其

十七洽:狹、峽、匣、鴨、乏、劫、插、押、狎、夾

總計字數:160

有人可能要問,如果是不是常用字,用了生僻字不知平仄怎麼辦?那我建議你參照古人,看古人是怎麼用的便知。

其實一本佩文詩韻足矣。

有人看了以上內容,可能覺得按平仄寫詩太麻煩,那我要告訴你,為什麼寫詩要平仄?因為要使得詩歌具備音調上的起伏節奏感,就要交替運用平聲和仄聲,才不單調,才有抑揚頓挫之美。

漢語本質上是以兩個音節為一個節奏單位的,重音落在後面的音節上。以兩個音節為單位讓平仄交錯,就構成了近體詩的根本句型,稱為律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