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國為什麼不肯放過俄羅斯?

14206766


美國不肯放過俄羅斯的原因有很多,只談及重點。

軍事我們就不說了,唯一能全面制衡美國的國家。美國二三十年來都是“如芒在背”,總想通過騙取俄羅斯消滅各種先進武器、北約東擴、導彈防禦系統、降低俄羅斯的國際地位甚至分裂俄羅斯(1990年代支持車臣獨立)等方式削弱俄羅斯。

(1)普京是美國不肯放過俄羅斯的領導人因素

現任總統用了18年,將俄羅斯從經濟崩潰、國家分裂、國際地位三流的國家拉成了現如今的一流國際地位、二流經濟、沒有國家分裂的情況,打破了美國的諸多陰謀。如果再由其繼續,那麼,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和國家實力將進一步強大。普京已經成為美國不肯放過俄羅斯的原因之一。

(2)從文化上,俄羅斯一直是西方國家的針對對象,一直是“文化思想孤兒、受排擠者”,這是美國不肯放過俄羅斯的深層次原因

雖然,俄羅斯的東正教屬於西方宗教,但東正教歷來是基督教、天主教的針對對象,是文化上的“四百年孤兒”。由此,俄羅斯“雙頭髮展”、民族性格較為倔強。

(3)從地域上,俄羅斯廣袤的地理,擁有廣泛的“自給自足”和打破“既有國際規則”的能力。然而,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是需要“交流”中憑藉“規則制定者優勢”賺取利益。

例如美國特別喜歡在金融和農業(轉基因)方面掌控他國。前者可以看看拉美各國——從墨西哥到智利的現狀。後者,我們可以看看作為綠色農業第一齣口國的俄羅斯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美國能不痛恨嗎?

(4)從科技上,俄羅斯是唯一能全面制衡美國的國家,對美國“科技領先”形成嚴重威脅

作為曾經的“超級大國”之一,俄羅斯的根基非常雄厚。俄羅斯是最危險的對手,對美國秩序最大的校正者。為了保證自己的最大利益和“秩序統治權”,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將競爭許久。


坐古談今


霸道有輪迴,美國饒過誰?美國對於(它認為的)對自身有嚴重威脅的國家,從來都“不肯放過”。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曾經在“男孩幫”的領導下一度奉行親美、親西方政策,而美國也虛情假意對俄羅斯投桃送李、並稱將幫助俄羅斯“渡過難關”,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為俄羅斯開出了“休克療法”的經濟發展方案、導致90年代中期俄羅斯經濟的全面惡化。

美國為何如此折騰一個對自己主動示好的國家?無他,“趁你病要你命”爾。對於美國來說,一個工業和科技實力強悍、國土面積廣闊、人口數量過億、軍事力量更高居世界第二的鄰國(很多人經常忘記一個事實,美國和俄羅斯中間只隔著一道白令海峽),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個值得信任的對象。

另外,美國的主流價值觀與俄羅斯也格格不入。

除去美國視俄羅斯為蘇聯的繼承者、同時美國本身是個根深蒂固的反共產主義社會這一點以外,以新教徒為主的美國對於俄羅斯傳統的東正教也視為“異端”——這並不是什麼“美國特色”的問題,雖然同為基督教社會,但信奉新教和天主教的美國與歐洲從來就不認為東正教國家是什麼“教友”。

這一點以東方社會的思維考慮或許難以理解,但由宗教衍生的意識形態對抗確實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存在了非常久的歷史。可以說,無論是基於現實威脅還是傳統意識形態因素,美國都沒有任何“放過”俄羅斯的理由,這個問題其實根本不難理解。


軍機圖


一方面 現在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強的局面,美國為了維護自己超級大國的位置,肯定要遏制其他強國的發展,裡面就包括俄羅斯,所以,美國不會放過俄羅斯

二是 如果世界真的達到和諧共生,互相敞開懷抱,那麼俄羅斯會發展的更快,因為俄羅斯遍地黃金,有廣闊的國土以及充足的石油天然氣,這一點是美國無法企及的,而且加上俄羅斯擁有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部分重工業及軍事工業基礎,另外,俄羅斯人口的素質和人才的數量在世界上也是佔有很大優勢的,所以,國際環境穩定開放公平的話,沒有美國為首的北約遏制的話,俄羅斯一定會創造發展奇蹟,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肯定更容易受到衝擊!這是美國所擔憂的!所以,美國不會放過俄羅斯

三是歷史遺留問題,歷史上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針鋒相對,大搞軍備競賽,水火不相容,最終以蘇聯的解體告終,但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也始終不會向美國屈服,這也說到了俄羅斯主體民族的氣節,一種同仇敵愾的強者民族主義,戰鬥民族不是白叫的!也可以說,美俄之間部分繼承了美蘇之間的競爭,形成了一種習慣,只不過,現在力量有更大的懸殊,顯而易見美國佔領絕對上風,所以,美國的勝利姿態是美國要積極維護的,這樣,美國在世界上會一直有話語權,弱肉強食是這個世界不變的法則!所以,美國不會放過俄羅斯

四是美國在世界範圍內(地球之外不知道有沒有)締結了很多盟友,也可以說是小弟,比如英國、日本、韓國等,這些小弟出於自身發展的考慮,承認美國老大哥的地位,虔誠的和美國拜了把子,這一切不就是依仗著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嗎,背靠大樹好乘涼,美國自己會想啊,如果有一天俄羅斯中國等國家都強大到趕上自己了,那這些小弟,還會這麼聽話嗎?所以,美國不會放過俄羅斯

五是現實原因,特朗普和普京本來相互欣賞,大家一開始都覺得元首投脾氣會讓美俄關係延續小布什時代的和諧狀態,加上剛上臺的特朗普確實對美俄關係展現了積極的態度,但是這讓反對特朗普的勢力找到了攻擊的噱頭——“通俄門”,說是俄羅斯操縱了美國16年大選,這讓特朗普陷入了國民信任危機,處理不好會直接受到法律指控,總統之位也會不保,如果那樣,幫助特朗普競選成功的利益集團大佬們怎麼會放過特朗普,美國法律怎麼會放過特朗普,美國民眾怎麼會放過特朗普,特朗普也會成為美國罪人,導致身敗名裂,其商業版圖定會受到影響,所以,孰輕孰重,特朗普自己知道,所以別無選擇的要和俄羅斯繼續懟上一把,可憐的特朗普又不能偷偷去莫斯科獵豔了,也只能把和普京之間惺惺相惜的兄弟之情暫時壓抑!所以,美國不會放過俄羅斯

六是縱深的歷史原因,大家知道,美國是一個新型的移民國際,整個國家歷史不超過300多年,雖有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但是作為一個龐然大物想在殘酷的叢林生活中始終保持也是有風險的,歷史上有過無數燦爛而發達的文明曇花一現的事實,所以美國也有危機意識,不得不利用一切手段將美國優先這個違背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精神的潛規則維護下去,而俄羅斯這邊缺有這比美國長遠的發展進程,在這個進程中,國土從彈丸之地擴張到橫跨歐亞大陸,現今世界第一大國土,所以,俄羅斯民族有這強大的底氣與世界一切勢力抗衡,短暫的失意影響不了戰鬥民族一往無前的魄力和勇氣!美國和俄羅斯競爭,底氣和士氣上肯定比不上,要在其他方面不斷遏制,打擊俄羅斯士氣,妄想讓俄羅斯服軟,所以,美國不會放過俄羅斯

七是元首因素,特朗普囂張跋扈,普京冷酷強硬,所以說,美國不會放過俄羅斯,同樣,美國繼續遏制,俄羅斯也不會放過美國,近期的時事發展也印證了這一推斷

好了,七上八下,圖個吉利,先寫這主要的七點因素,大體總結了一下,想到哪就寫到哪了,其原因沒有做系統的歸納,等待後續持續研究整理,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中俄小夫妻"之孫新原創,謝謝!如果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可以關注我,會給你更多答案,帶你領略你所不知道的美俄關係,你所不瞭解的俄羅斯!不得不說,上面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值得研究!


小新和娜塔莉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司法部官員已經確定至少六名俄羅斯政府官員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入侵了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電腦。在唐納德·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近一年後,俄羅斯的數字干預仍然為白宮和硅谷投下陰影。

就在這個星期,Facebook,Google和Twitter高管在美國國會接受參議員的質詢,因為立法者們研究了俄羅斯如何濫用社交媒體級進行傳播宣傳以干預美國總統大選。五月份,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梅(James\n Comey)警告國會,俄羅斯將在今後的選舉中再次入侵美國。如果俄羅斯政府官員被起訴,這將是首批與這次黑客行為聯繫在一起的名單。

但即使這些俄羅斯官員被正式起訴,俄羅斯官員也不會來到美國法庭接受審判。俄羅斯保護其黑客和官員免受引渡到美國。司法部對俄羅斯黑客的正式起訴書將直接否定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關於誰是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攻擊背後的黑手。特朗普就職100多天的時候,即使在看到多次分類簡報之後,還是建議外界將中國視為幕後黑手,在今年六月,特朗普否認俄羅斯參與黑客入侵,稱之為騙局。


cnBeta


儘管蘇聯解體後,美俄兩國間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對立已經消除,但是圍繞著軍事戰略平衡卻產生了嚴重的嫌隙。美國將俄羅斯視作現有國際秩序的挑戰者,並且認為俄羅斯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而俄羅斯則認為美國霸主地位日益衰減,俄羅斯試圖發展出能夠有效制衡美國的能力,而美國卻不遺餘力的處處打壓俄羅斯的崛起。這一點從伊朗核危機、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問題上可以看出來美俄之間的嚴重分歧,並且量過關係已經走向對立。

近些年,美國為了遏制俄羅斯的崛起,聯合北約不斷進行東擴,並且在俄羅斯周邊國家部署中程導彈,在烏克蘭問題上不承認俄羅斯的利益。不僅如此,美國還和歐洲諸國出臺一系列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並且關閉俄羅斯在其境內的外交設施、大量削減俄羅斯的外交人員,美國和俄羅斯頻頻交鋒,短時間內兩國關係回暖的可能性非常小。

就以烏克蘭危機為例。由於立場和利益的不同,俄羅斯和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始終難以找到合適的契合點。兩國不僅在外交上互相指責對方,雙方的軍機和軍艦還在波羅的海不斷過招。俄羅斯方面堅持認為,克里米亞事實是俄羅斯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歐諸國無權指手畫腳;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則支持烏克蘭在其境內部署軍事設施,這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雖然,美國處處和俄羅斯過不去,但是就眼下來說,俄羅斯和美國在一些國際事務上還是有合作的空間,比如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等。


環球網


美國敵視俄羅斯,最主要是兩國國家的戰略利益出現對抗和矛盾,首先表現在意識形態。俄羅斯是繼承前蘇聯遺產,儘管拋棄了馬例思想,走上西化道路,但美國天然的敵視並沒有消除。美國認為,俄羅斯雖然弱化,但它仍是一個大國,潛力還在,稍微放鬆,俄羅斯就會復甦,就會挑戰美國。俄羅斯挑戰美國,現在直接拿的出手的就是核彈和核潛艇,也是美國最忌憚的地方。經濟制裁俄羅斯,讓它無錢升級軍事裝備和科技,削弱其軍事力量,直接碾壓俄羅斯。俄羅斯本無心挑戰美國,它一直以來對外的經濟重心就是入歐,因為它和歐洲可以能源互補。歷史上沙俄也一直在為加入歐洲一體化而努力,但是,歐洲人對俄一直存在偏見,加上俄對外有擴張野心,歐洲一直對俄都是疑神疑鬼,很不放心,各種合作僅流乾形式。近現代,俄羅斯不斷加強同歐洲聯繫,但美國主導的北約,自搞垮蘇聯後,對俄仍採取圍堵政策,同時阻擋歐盟與俄羅斯關係,故意挑唆,製造矛盾,目的是讓歐盟與俄羅斯互相傷害,不能坐大,讓它們兩個無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不能威脅美國的霸主地位。美國用心思,無論是挑起敘利亞戰爭,或者制裁伊朗,朝鮮,挑起南海爭端,它的目的和整治俄羅斯如出一轍,就是引起世界動亂,好渾水摸魚,牽制能威脅其霸主地位的國家,不僅敵視俄羅斯,更敵視中國。所以,自身強大,包括軍事和經濟,抱團取暖,合縱抗擊美國,做的均衡力敵,互相鉗制,這個世界才會安寧。


區別待


“俄美外交戰升級,進入了惡性循環的新階段。”俄羅斯《觀點報》1日所稱的“美俄外交戰的新階段”,是指美國政府前一天下令關閉俄羅斯駐舊金山總領館以及設在紐約及華盛頓的兩處外交附屬機構。美國聲稱這是對7月底普京下令要求美國駐俄外交機構削減755名人員的“對等”報復。這也是兩國始於去年年底的外交驅逐戰的最新一輪。截至目前雙方4個回合的外交戰中,俄羅斯僅還了一次手。美國宣佈這一措施後僅一小時,俄新任駐美大使安東諾夫抵達華盛頓。儘管安東諾夫稱俄不會衝動回應,但俄國內輿論卻反應強烈,聲稱“這是野蠻行為”,“俄應做出反應”。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國家利益中心主席西米斯的話說,莫斯科肯定已經為迎接類似的行動做好了準備。“(美國這一舉措)凸顯了兩國關係既壞又危險。雙方相互不信任水平如此之高,讓人想起了冷戰”。

特朗普親自做出決定

繼上個月俄羅斯因為美國眾議院通過制裁俄羅斯的決議而要求美國常駐俄羅斯的外交人員中的755人離境後,美國國務院8月31日也宣佈了“對等”行動。當天,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表示為了回應俄羅斯驅逐美國外交人員的舉動,根據對等原則,要求俄羅斯關閉其駐舊金山總領館,並裁撤俄羅斯在華盛頓大使館和紐約領事館的人員、關閉後兩者的各一個辦事處。

▲俄羅斯駐舊金山總領館

美聯社稱,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稱,俄羅斯駐美機構必須在 9月2日完成前述要求。

她稱,美國今天做出這項決定,“本質上是俄羅斯挑起的”。截至目前,美國已應俄要求完成撤離美國在俄外交官行動。諾爾特還稱,美國政府通過這一行動,目前美俄兩國分別保留3個領事館,雖然雙方派駐對方的機構數量仍有一些差距,但美國選擇允許俄羅斯在美維持一定數目的外交人員,以免美俄關係下降。她還稱,這一行動應該符合俄羅斯“對等”的願望,美國希望避免雙方進一步的報復行動。不過,諾爾特同時警告,美國也做好了在必要的情況下采取進一步行動的準備。

▲據法新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布消息稱,美國特工部門計劃於9月2日搜查俄羅斯駐舊金山總領館,包括使館工作人員的住所。無獨有偶,當地時間2017年9月1日,位於美國舊金山的俄羅斯總領事館突然冒出黑煙,當地消防員都趕到現場,不過領事館工作人員稱並不是失火,只是在用壁爐燒東西。

“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進入‘惡性循環’。”法新社稱,因為指責俄涉嫌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國會今年通過對莫斯科實施近年來最大力度的制裁措施,普京也於7月底下令大幅裁減美國駐俄機構人員報復。美國當時就表示將在9月1日之前出臺相關反制措施。不過報道引述美國外交高層官員的話稱,美國對俄羅斯採取的反制措施仍留有餘地,這次關閉俄外交機構並不包括驅逐俄羅斯外交官,被要求關閉的機構中的人員可以到俄羅斯在美其他機構裡繼續工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述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的話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本人親自做出關閉俄駐舊金山總領館的決定。報道稱,特朗普國家安全團隊為其提供了多個選項,他親自做出這一選擇。該官員還稱,特朗普不打算與普京通話討論此事。

“特朗普練習冷戰遊戲”,德國《明鏡》週刊網站1日稱,正在努力修復與莫斯科的困難關係的特朗普現在使事情變得更糟。關閉領事館只是一個開始。俄羅斯駐舊金山領事館是在美國設立時間最早、最著名的領事館。被關閉的另兩處機構是俄羅斯貿易代表團的所在地。報道稱,關閉俄駐舊金山總領館是俄美關係嚴重危機的新一輪。美國人稱之為“以牙還牙”。在這樣的螺旋狀態下,俄羅斯和美國似乎回到冷戰時代。報道稱,現在特朗普也許越來越明白,俄羅斯和美國在很多領域追求不同的利益。特朗普的國內對手和黨內同僚——許多是前軍人,他們一直把莫斯科當作對手。

對於關閉俄駐美外交設施,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在8月3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證實,特朗普做出了關閉3家俄羅斯駐美外交設施的決定。不過,她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稱“這不算冷戰”。她同時強調,一方面希望制止美俄關係惡化並改善雙邊關係,另一方面美方也要保證最有利於美國的決定。

“新的美俄外交衝突即將發生”

對於美國對俄駐美外交機構出臺的限制措施,俄羅斯外交部8月31日發佈消息稱,俄方將進行仔細研究並把反饋通知美方。俄外交部當天在其網站發佈消息稱,當天應美方要求,俄外長拉夫羅夫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通電話。蒂勒森告知了美國對俄駐美外交機構做出限制措施的主要內容。拉夫羅夫在通話中對當前俄美雙邊關係緊張程度升級表示遺憾,並指出這種升級並非是由俄方引起的。拉夫羅夫稱,俄方將仔細研究美國的措施,然後把相關反饋通知美方。

▲俄外長拉夫羅夫

俄新社1日稱,就在美國宣佈關閉俄駐舊金山領事館等三處外交設施後大約1小時,俄羅斯新任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抵達華盛頓。對於這一巧合,美國務院解釋稱,做出這一決定與俄駐美新大使上任沒有任何聯繫。安東諾夫抵達華盛頓後立即表示:“俄羅斯將專業地和冷靜地對美國政府關閉俄羅斯外交設施的決定採取行動。我們不需要歇斯底里的衝動。”他稱,俄美兩國應通過對話方式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分歧。

▲俄羅斯新任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

儘管美國聲稱關閉俄外交機構是“對等行為”,但實際上從美俄近來的外交驅逐戰開始,雙方外交摩擦已經進行了4個回合,而俄羅斯只還了一次手。美國《大西洋月刊》稱,美俄持續進行的針鋒相對的驅逐外交官和關閉外交機構行動,不僅在緊張程度上而且在戰術上都與冷戰時期非常像。近年來美俄關係一直不好,雙方驅逐外交官之戰始於去年12月。原本俄羅斯希望特朗普能夠逆轉奧巴馬時期的美俄關係,因此克里姆林宮直到今年7月底才進行報復。但顯然這一希望已經破滅。

對於這種明顯“欺人太甚”的“對等”,俄羅斯議員和輿論的反應十分強烈。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稱:“美方要求俄關閉這一總領館並不是對等行為,這將使雙方的外交戰升級。”俄國際文傳電訊社1日報道,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克利莫夫表示,關閉俄羅斯駐舊金山的領事館以及駐紐約和華盛頓的領事機構是野蠻行為,俄羅斯應該作出反應,但不必照搬美國的做法。“這是野蠻行為。我認為,平靜觀察這一切,做出沒有發生任何事的樣子是不對的。我們有力量和能力去做出回應措施。當然,回應不必採取相同的措施。”

英國《衛報》援引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莫斯科辦公室主任特雷寧的預測稱,新一輪的循環報復“不會就此止步”,“新的美俄外交衝突即將發生”。

“美國外交就像5歲孩子在負責”

除了外交戰外,俄羅斯與美國及北約在軍事上的對峙更令人擔憂。路透社8月31日稱,俄羅斯正準備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鄰國擔心演習可能是“入侵的前奏”。代號為“西方2017”的軍事演習將從9月14日至20日在俄羅斯西部、白俄羅斯和加里寧格勒舉行,總共將有大約12700名軍人參加這場軍事演習,還計劃動用約70架飛機和直升機及10艘軍艦。

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霍奇斯說,美國在東歐的盟國和烏克蘭擔心這場軍事演習可能是“特洛伊木馬”。

對於西方的炒作,俄羅斯《消息報》1日稱,白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別洛科涅夫表示,北約在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周邊增加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多個國家圍繞俄白聯合演習而大做文章,這種喧囂讓人難以理解。白俄羅斯總統多次指出,演習將對外國觀察員開放。俄國防部副部長福明也表示,這一演習並非是一些國家所說的侵略行為,而是俄白例行演習,演習完全對外開放。他稱,

西方媒體關於俄羅斯利用演習為軍事入侵立陶宛、波蘭或烏克蘭建橋頭堡的報道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

俄衛星通訊社稱,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在與美國國會代表團舉行會談時表示,美國將在俄白軍演期間增加在立陶宛的軍事存在。美國軍艦將在軍演開始前抵達波羅的海。美軍8月29日還向立陶宛增派7架F-15戰機,與此前在波羅的海上空執行巡邏任務的4架波蘭戰機會合,以加強對俄白演習的監視。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日稱,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當天在向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學生演講時表示,“總統已不止一次說過,俄方對美國人民秉承友好的態度,至今也在符合俄羅斯利益的同時為建設性互動敞開大門”。他稱,莫斯科真誠地希望“兩國政治氣氛能夠正常化”。“但你們明白,一個巴掌拍不響”。他說:“北約堅持致力於改變歐洲大西洋地區軍事政治局勢的行為引發強烈擔憂,包括在靠近俄邊境地區增加軍事存在,其中當然包括建設美國全球反導防禦系統的歐洲部分。”

對美俄關係,英國前駐敘利亞和巴林大使福特接受“今日俄羅斯”網站採訪時稱,關閉俄羅斯三個外交機構是美國外交政策嚴重不連貫的例證,也是美國權勢集團內部持續鬥爭的結果。“我認為美國的行動在當前太偏執、太兩極化。特朗普看來真的想與俄羅斯建立更好的關係,但是政府和安全部門當中的一些勢力卻希望相反的結果,

於是美國對俄政策不停地改變方向,就像是沒有安裝關鍵輪子的超市購物手推車。

紐約大學媒體學教授米勒也稱:“地球人都知道,這種針鋒相對的報復行為最終的結果意味著災難,除非美國領導層最終找到理智,從而從邊緣上向後撤。”美國聯邦調查局退休特工科林則稱,美國對俄政策有時看起來就像是5歲的孩子在負責,“這種孩子氣的要求絕對對等的、以牙還牙的遊戲不會結束”。

本報駐美國、俄羅斯、德國、加拿大記者 | 李勇 王波 青木 陶短房

本報記者 | 陳一 柳玉鵬


鄧州市穰東鎮信訪


美國這個國家看上去好象民主,自由,法制,其實骨子裡是利益至上的國家,總是老子天下第一,力大為王,屌大卡強。當你防礙了他的利益時,再不與你談民主,人權,自由了。他與俄過不去說到底就是確保美國絕對領先,絕對安全,要讓世界上的老二沒有能力威脅他,他有滅你的能力,讓你無還手之功,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他只盼俄能四分五裂,國家再解體那就心滿意足了,有些人說中國為什麼要與俄走近,俄侵略中國領土最多,應找俄算帳,其實這是不懂政冶,軍事,地緣的表現。假如俄被美搞垮了,試想美會放過中國嗎?俄還沒被他搞掉,他就急不可耐地找中國的麻煩,拉攏一幫小兄弟在中國周邊搞事,阻撓中國的發展進程。如果中俄交惡,那豈不正合魚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嗎?三國時期,要不是吳蜀交兵,火燒連營七百里,怎麼會讓魏國最終得利的慘痛後果?中,美俄就是魏蜀吳,美國獨大,就象魏國地大物薄一樣,如蜀吳不聯手,將被魏國各個擊破,中俄將最終落得俯首稱臣,俸貢朝堂之辱了,你願意那樣遭人屈辱,卑躬哈腰做奴才般的二等人種嗎?所以美國的戰略目標是在中東搞掉伊朗,在美洲搞掉古巴,委內瑞拉,最後聯合印度搞亂巴基斯坦,然後拉來北約,亞洲小北約,整合全球戰略資源最終搞垮中俄,不過,像中俄這等大國也絕不是想搞掉就能搞掉的,因為都是核大國,核強國,當國家生死存亡的關健時刻,中俄都有能力毀滅全世界,介時所謂的導彈防預系統就像紙糊的一樣,不堪一擊,因為俄一枚氫彈達五千萬噸當量,你說那些系統會管用嗎?美國再不懂事也不可能把自已也玩完了。所以,美國就算征服大半個世界也很難消滅中俄,除非中俄出現自身問題,堡壘從內部攻破。


赤縣神州4


美俄的恩怨由來己久。美國的政治制度是自由民主制度,蘇聯的政治制度是專制集權制度,現在俄羅斯雖然改變了原蘇聯的國家性質,但是仍然有專制制度的影子。以致於二戰勝利後變成了以蘇聯為首的和以美國為首的兩個意識形態的對壘。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想靠攏西方,曾一度想加入歐盟。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豈能允許這個巨大的北極熊加入進來,必須把它打壓成二、三流國家,或者說不可能對美國構成安全、俯首貼耳的國家。這對雄心勃勃、強硬的普京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現在俄羅斯雖然經濟低迷,美國還會加大制裁力度。不過,從這次聯大會上,美國的威望下降,中俄威望在上升。美國的霸權讓世界各國漸漸認清了形勢,制裁的效果有限。更談不上放不放過誰了。


適情雅趣


美國為什麼不肯放過俄羅斯?這個話題很鴻大,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解讀,下面“大正”就說一下自己對此的思考:

(一)美國繼承傳統歐洲政策。

俄羅斯雖然在地理上是一個歐洲國家,但西歐國家可不承認,一直認為俄羅斯和歐洲沒有什麼關係,地處文化邊陲,野蠻好鬥,一直對其非常看不起與排斥。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關於俄羅斯與歐洲有關資料時,大多數都是將歐洲與俄羅斯分開來講的,好像互不統屬,也就是說在政治概念上的歐洲是不包括俄羅斯的。

而歐洲列強與俄羅斯爭鬥多年,早年的法國拿破崙時期,後來的日不落帝國,以及納粹德國,都和俄羅斯打過仗,歐洲列強只要想要稱霸歐洲大陸,打俄羅斯也成為必修課,因為俄羅斯太龐大了,在一側始終讓這些歐洲國家寢食難安,在近代也給歐洲國家造成了很多恐慌。

美國自從二戰後接棒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本身美國也是英國人的後裔,也把歐洲對於俄羅斯的政策延續下來,這就是處處針對俄羅斯的根源。

(二)冷戰思維的延續。

二戰後,美國與蘇聯都成為超級大國,一山不容二虎,必然會走向爭霸的道路。而兩國都是核武器大國,不敢貿然開戰,所以以冷戰為主,一直持續到蘇聯解體冷戰才結束。但蘇聯解體後還留下一個龐大的俄羅斯,隨著實際時間的推移,俄羅斯實力慢慢恢復了實力,雖然沒有前蘇聯那麼強大,依然是美國霸權的挑戰者。因此美國再次啟動早年對蘇聯那一套政策,圍堵俄羅斯、讓西方國家集體驅逐俄羅斯外交官,都是冷戰思維的延續。

(三)有俄羅斯這個敵人,美國才能更好的控制歐洲。

二戰後,整個西歐都在蘇聯的鐵幕的籠罩之下,所以美國就成為歐洲國家的保護神,都要聽從美國的安排,美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控制歐洲。而今天俄羅斯和蘇聯起到一樣的效果,只要有一個共同敵人俄羅斯,美國才可以更好的掌控與拿捏歐洲。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