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廣州是最適合養老的地方?

悟之書香文化


截至2017年底,廣州市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61.85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18.03%。目前廣州市有已建成運營的市、區級公辦養老機構12家,床位3995張。同時,廣州還有46家農村敬老院,床位超過5000張。


目前,廣州市公辦養老機構需輪候入住。這不是廣州獨有的現象。在全世界範圍內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包括髮達國家在內的許多地方均採取了輪候的方式解決老人入住養老院的需求。廣州有何措施來解決老人的需求?對於老人們而言,他們對養老院又有何看法和需求?

廣州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61.85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18.03%;全市養老機構床位6.2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40張。其中,已建成運營的市、區級公辦養老機構12家,床位3995張,全部納入輪候範圍。

公辦養老院申請輪候指南

1.明確申請條件

申請人必須符合60週歲及以上、具有本市戶籍、無暴力傾向且精神狀況穩定、無傳染性疾病並且自願入住的條件;其次,對於為本市作出重大貢獻並在本市居住的失能老年人申請輪候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可不受戶籍限制;再次,由於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有限且主要設置護理床位,重點面向失能或居家養老有困難的老年人。

2.前置評估

老年人申請輪候公辦養老機構應接受前置評估,評定為“失能”的普通通道老年人,將先於本通道內的其他老年人輪候入住,充分保障失能老年人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需求。

3.輪候申請

申請人可從戶籍所在(為本市做過重大貢獻並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戶籍老年人應到居住地所在)區級公辦養老機構和市級公辦養老機構選擇不超過兩個輪候志願,其中市級公辦養老機構不超過一個。

普通通道的本市戶籍申請人還可以從戶籍以外區選擇不超過兩個區級公辦養老機構作為跨區輪候志願。

4.通過初審,進入輪候

對於未按照規定接受資格核實,入住評估或辦理入住手續的申請人,將視為無條件退出輪候。

對於申請人一年內累計三次出現上述情況的,將做一年內不得申請輪候本市公辦養老機構的處理。

5.資格審查和能力評估

公辦養老機構應在發佈床位2天內按照輪候順序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通知申請人在5天內接受資格審核和入住評估。

不同意評估結果(申請人對資格核實結果有異議的),需現場提出,由公辦養老機構協助向市老年人服務中心提出複核申請。市老年人服務中心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在收到複核申請後的5個工作日內聯繫申請人完成複核,並以此為最終結果。

6.入住床位或退出輪候

同意複評結果的申請人,可以入住床位。

不同意複評結果的申請人,結束輪候。

對策

全市養老床位與需求有差距 多措並舉提升養老服務能力

近年來,廣州大力推進養老機構建設,2011年到2017年,全市養老機構床位從2.8萬張增加到6.2萬張,增長120%,其中2015年新增床位首次達到1萬張,2016年新增床位6000張,2017年新增床位3000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從24張增至40張,增長66%,提前實現國務院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5~40張的目標。

這與滿足廣州市老齡人口的需要仍有一定距離。目前廣州市有已建成運營的市、區級公辦養老機構12家,床位3995張,全部納入輪候範圍。記者在“廣州市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網上辦事平臺”瞭解到,公辦養老院中最受青睞的是廣州市老人院、黃埔區福利院、海珠區社會福利院等;而廣州市白雲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黃埔區蘿崗福利院和從化區敬老院等尚有空床,無須等待。

根據公辦養老床位輪候制度設定,每個參與輪候的老人可以選擇兩個志願——一家市一級公辦養老院,即廣州市老人院;一家戶籍所在地的區一級公辦養老院。這直接導致了市級公辦養老院排隊人數較多。目前廣州已建成“廣州市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網上辦事平臺”,及時向社會公開各公辦養老院入住及輪候情況。雖然入住熱門公辦養老院需要等,但這是目前最為公平的方式。在許多發達國家,由於資源有限,無論入住公立老年公寓或養老院,也均需按條件申請,排隊輪候。

目前廣州市老人院的1200張床位一直處於飽和狀態,想入住須經過輪候、評估、體檢等一系列手續,雖然確實會出現“排隊”的現象,但並不存在所謂的“輪候好幾年”的情況。

廣州市老人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公辦養老院主要是發揮對困難老人的兜底作用,在輪候政策方面,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老人和扶養人,或者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老人,輪候機構可以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安排入住。目前這樣的“三無老人”佔到了住院老人的一半左右,而且輪候時間也是最短的。

其他輪候人員中有不少老人也申請了所在區的養老院;有的是家人為老人報了名,老人並不想住進來;還有老人輪候到時,還沒做好入住準備等情況。所以“其實真實的輪候人數,並不像數字那麼龐大。”

對策1:擴建加建養老院新增約1萬個床位

為解決公辦養老院床位緊張的情況,市民政局正在推動新建養老院及養老院擴建工程。目前,廣州市第二老人院、廣州市天河區第一老人院、廣州市海珠區老人公寓以及廣州市增城區養老院4所新的公辦養老院正抓緊建設中。

廣州市第二老人院位於蘿崗九龍鎮鎮龍村,總用地面積22.2191萬平方米,總設計床位數3800張,分兩期建設。目前第一期已建成1800床位,目前已經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廣州市天河區第一老人院位於天河區大觀中路大觀街以北,是天河區首家公辦養老院,以收養“三無”老人和低收入的高齡、獨居、失能失智等困難老人為主,總建築面積7.59萬平方米,設置老人床位1500張。

廣州市海珠區老人公寓位於海珠區海聯路168號,建成後將有650張床位,總建築面積達19790.2平方米。

增城區養老院項目選址增江街東部、蕉石嶺森林公園南面,設置床位1000張,其中臨終關懷床位100張,半護理床位300張,全護理床位300張,自理床位300張。

此外,廣州市老人院等機構也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現有養老院基礎上,進行擴建。市民政部門擬在老院區旁邊易地擴建廣州市老人院。據悉,擴建工程一期項目擬建床位1000張。

此外,廣州市民政局正在推進越秀區、海珠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增城區公辦養老機構擴建項目,根據計劃,廣州市新建、擴建的養老院一共將新增約1萬個床位。

對策2:充分發揮公辦養老院兜底保障功能

為有效解決養老床位需求問題,目前市民政部門正在著力發揮公辦養老院的兜底保障功能。

市民政部門要求各區進一步加強公辦養老機構的入住評估輪候工作,要根據《廣州市特殊困難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資助辦法》要求,特殊保障對象、優先輪候對象輪候3個月仍未能入住市、區級公辦養老機構(含在建機構)的,區民政局要選定定點養老機構幫助選擇入住。各公辦養老機構要努力提升基礎服務,重點建設服務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護理型床位,逐步將護理型床位佔比提高至80%以上。

同時出臺《廣州市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定規範》,推動制定養老機構服務評估、服務價格、服務項目和管理等系列標準,組織開展標準化培訓,建立全市統一的評估標準,進一步做好服務對象入院評估、持續評估工作,科學評估服務對象身體能力和服務需求,並根據評估結果提供專業服務。

此外,廣州市民政部門注重公辦養老院拓展個性化服務,鼓勵公辦養老機構為滿足老人不同層次的服務需求,或應入住老人或者其家屬(代理人)的要求,提供科學合理的個性化選擇性養老服務項目。選擇性養老服務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由養老機構根據服務內容、服務成本制定,向社會公示後執行。

對策3:引入社會力量扶持民辦養老機構

目前,廣州正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開市場準入,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價格機制,不斷激發社會活力。

2017年,廣州市民政部門修訂實施《廣州市民辦養老機構資助辦法》,對民辦養老機構給予新增床位、護理、醫養結合、等級評定等補貼,規定政府投資興建並委託社會力量經營管理的養老機構,享受除新增床位補貼以外的護理補貼、醫養結合補貼和機構延伸服務補貼,2009年~2017年共投入4.5億元資助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督促和鼓勵民辦養老機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拓展服務內容,延伸服務半徑。

2017年,全省養老機構星級評定中,全市有20間養老機構被省民政廳評為三星級及以上機構,全省19家五星級養老機構中,廣州有9家,佔47%,其中公辦養老機構2家,民辦養老機構7家。廣州還積極開展社區嵌入式養老院的民辦機構,受到老年人的追捧,一些民辦養老院也出現床位緊張的現象。

今年還有兩家中外合資的養老機構相繼營業,為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目前社會力量已成為廣州提供養老服務的主體,全市養老機構床位中,民辦養老機構提供的床位已佔74%。

下一步,廣州市將進一步推進養老機構社會化發展,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加強與法國等發達國家跨境養老服務合作,加強養老護理人員、管理人才培養培訓,不斷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


大洋網


我覺得廣州增城適合養老,環境好。


創業談


上海、深圳、廈門,是最適合養老的地方。當今太后就選擇在深圳養老,不僅因為深圳環境優美、空氣好,並且氣候也比其他城市好很多。冬天時,深圳比廣州暖和2-5℃,夏天時,深圳比廣州涼爽2-5℃。


城市時評


去深圳吧,廣州不適合新外來人養老,只會為廣州付出過青春的人養老。


macced


一是人類發展指數,聯合國確認廣州是中國大陸城市最高,這是綜合指標。二是醫療體系完善而且力量強,城市社區服務體系完善。三是各種城市生活便利,飲食豐富,食材廣聚。四是預期壽命達81.72,在省內城市僅次於珠海,與許多發達國家相當


caiyaokun


廣州不適合養老。

我自己個人覺得相對比,珠海更適合呢,就單單空氣質量就比廣州高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