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離婚時怎樣更好的蒐集證據

離婚時雙方還能和和氣氣的去民政局還好,最怕的是那種離婚拉鋸戰,能把人拖得身心疲憊。如何更好的離婚,證據是至關重要的部分。今天就來說說如何蒐集離婚證據。

哪些證據需要收集?

離婚時怎樣更好的蒐集證據

離婚案件中,法院判離的最重要的標準是夫妻感情確已破裂。能否離得了婚,就看你是否能拿出感情已破裂的證據了。《婚姻法》第32條明確規定了感情已破裂的標準: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只要能證明以上這些事實,法院一定會准予離婚。

需要注意的是:對方出軌,並不一定能作為判離的證據,只是一夜情、嫖娼之類的並不能代表夫妻感情已破裂;

只是有吸毒、賭博行為的,並不能作為離婚的證據,還要求的是對於這些惡習屢教不改;

夫妻分居滿兩年,並不能說明一定能離婚,因為生活中的分居滿兩年並不一定都是因為感情不和,有可能是工作等原因導致的分居,只有因感情不和導致的分居滿兩年才是判離的依據。

離婚時怎樣更好的蒐集證據

哪些具體的證據可以收集

1.書證

書證是指以文字、符號、圖畫所記載或表現的內容、含義來證明案件事實真相的書面材料。離婚官司中,書證被大量運用。比如:結婚證、公證書、保證書、遺囑、借條、情書等。我們在代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書證容易出現的問題有:

(1)書證形式有瑕疵。比如結婚證,當事人的結婚證是通過親朋好友的關係辦理的,當事人並未親自到場;或者,結婚證根本就是花錢買回來的,根本不具備法律效力。這樣,在處理離婚案件時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2)書證內容有瑕疵,甚至重大缺陷。比如離婚協議。按一般規定,離婚協議應該包括三項內容:①夫妻離婚的合意;②財產分割的合意;③子女撫養問題的合意。約定的內容應該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但當事人往往重視不到問題的根本,疏忽基本內容完整及可操作性,導致協議無效。比如,有的離婚協議在財產問題上寫道:“夫妻共同財產一人一半。”這樣寫好像已經很具體明確了,但其實是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夫妻共同財產有哪些?銀行存摺有哪幾種、有多少錢?傢俱、電器如何分?總不能一人一半吧!只是這樣簡單籠統地寫上去了,如果一方故意有所遺漏,很難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定追究其故意隱匿財產的責任。再如,有的當事人約定,“一方如果對另一方不忠,所有共同財產歸另一方所有”。那麼,什麼是“不忠”?如何劃分“不忠”的標準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可能由於約定不明導致這個條款無效,有過錯方受不到應有的懲治等。

2.物證

由於物證具有客觀性、不受主觀因素以及訴訟環境的影響,因此,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在訴訟當中,物證證實內容更易被法官採信。但是,由於婚姻家庭糾紛中涉及的物證本身就不是太多,加之當事人缺乏保存意識,導致當事人舉證的物證數量較少。目前,常見的物證有:毛髮、照片、禮物等。

3.視聽資料

從證據學上講,視聽資料是指利用錄音、錄像、光盤、電影膠片等反映的圖像和聲音以及電腦儲存的資料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當事人舉證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視聽資料證據被當事人採用。比如,手機錄音,MP3錄音,錄音筆錄音等。此類證據的特點是:

(1)證明材料的直觀性。不論是錄像還是錄音,一般都是當事人或其他相關證人直接的表述,特別是對於離婚案件中當事人的自述,往往可以認定為自認,一旦反映在錄音資料或錄像材料上,當事人若想推翻,須另行舉出反證。視聽資料往往更能形象性、直觀性反映出客觀事實,因此,此類證據證明力較強。

(2)取證時間的不確定性。在婚姻案件中,取此類證據時往往不能使得取證對象知曉,或一般只能採取秘密手段,因此,當事人一方往往說了半個小時或更多時間,也不能將要取證的最重要內容表述出來。

(3)取證時間的階段性。一般只能在提起訴訟或與對方正式談離婚之前,才能取此類證據。並且,絕大多數視聽材料證據都是圍繞著對方當事人收集的。當另一方當事人心有警備戒心時,此類證據基本不能獲得。

離婚時怎樣更好的蒐集證據

4.證人證言

是指證人就自己所瞭解和掌握的案件事實向法院和當事人所做的陳述。證人證言特點:

(l)夫妻生活的私密性,決定了婚姻家庭生活的事實,不具有公開性及社會性。因此,能夠了解夫妻生活部分情節的知情人範圍往往限於當事人的親朋好友之間,證人證言往往與出證一方當事人關係密切,或者與雙方當事人關係密切,證言內容具有一定的傾向性。雖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凡是知悉案件真實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但此類證人證言的證明力相對較低。

(2)證言內容往往具有主觀性。由於每個人的倫理道德觀念不同、社會成長環境不一以及與當事人雙方的利害關係不同,每個證人對於婚姻家庭糾紛事實的認識也相差甚遠。在收集證人證言時,注意儘量避免證人的主觀臆斷或證人的觀點,儘量避免證人的感情色彩,保證證言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當然,有條件地適度運用證人的觀點,也並非不可。比如,在證言筆錄最後的補充當中,證人完全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情況發表一下對於原、被告婚姻的態度。

(3)證言內容往往並非出自親身感知獲得。由於夫妻之間生活的排外性,導致在很多情況下,證人證言證實內容的來源都是一方當事人,即當事人轉述給證人。轉述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證言的真實性,形成所謂的“傳聞證據”。這類證據證明力較低,需要其他類別的證據進行補強印證。

(4)當事人往往對證人證言具有依賴性。由於婚姻案件的取證,特別是對於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取證較為困難,因此,很多當事人往往將希望寄託於當庭陳述上面,有的律師也要求當事人在庭後或開庭時向法院遞交“自訴書”。事實上,婚姻案件中,僅有當事人陳述的證明力明顯會使證據效力不夠,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當事人陳述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因此,需要律師注意收集、提供其他證據進行補強。

5.電子數據

電子數據又稱為電子證據,是指基於電子技術生成、以數字化形式存在於磁盤、磁帶等載體,其內容可與載體分離,並可多次複製到其他載體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章節將詳述。

6.鑑定意見

《民事訴訟法》將以往的鑑定結論證據類型修正為鑑定意見。其實,鑑定結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種意見,是鑑定人就某一專門性的問題所作出的一種判斷,也是一種傾向性的意見。但若帶上“結論”兩字,就人為擴大了證據效力。因此,修正後的《民事訴訟法》表述為“鑑定意見”。婚姻案件中,常見的鑑定結論有:傷殘證明、診斷證明、精神狀況證明、親子鑑定結論、房屋價格評估報告等。對於傷殘證明及醫院的診斷證明,主要應用於有家庭暴力行為的案件中。精神狀況鑑定證明,主要出現在一方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或為限制民事行為人的情況。而親子鑑定,主要出現在一方對於孩子與自己的血緣關係產生懷疑的情況下。目前,上海做親子鑑定的機構在上海血液中心,鑑定費用在2000~4000元。一般情況下,鑑定需要法院委託,也可以單方委託律師鑑定。一般結果會在兩週左右出來,準確率為99. 99%。親子鑑定結論是法院採信概率較高的一類證據。我們會在下面的章節中詳細談及關於親子鑑定的相關程序及報告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