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清朝的外蒙古,從地理上來講,和現在的蒙古國有沒有什麼區別?

外蒙,又稱外蒙古,是清朝的一個專有地理名詞,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現代的蒙古國,外蒙的範圍包含了現在的蒙古國,也包括現在的圖瓦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的其他一些地區。

清朝建立統治後,為了便於管理,把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區分為兩大區域,南部與漢族、滿族接觸比較密切的一部分叫做內屬蒙古,內屬蒙古北方的大片區域稱為外藩蒙古。

針對外藩蒙古的管理,清廷在1731年設置了烏里雅蘇臺將軍,全權負責掌管唐努烏梁海、喀爾喀四部及所附各部的軍政事務。烏里雅蘇臺將軍所管轄的地面,就是漠北蒙古,也叫作外蒙古,其面積在200萬平方公里左右。

清朝的外蒙古,從地理上來講,和現在的蒙古國有沒有什麼區別?

北方兇鄰沙俄興起之後,在17世紀勢力即抵達了唐努烏梁海地區,不斷招降當地部族,企圖拉攏他們脫離清朝統治,1727年,在隆科多勘界的基礎上,清廷與沙俄簽訂了《布連斯奇界約》,完成了唐努烏梁海地區北側的兩國劃界工作。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沙俄與清廷連續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烏里雅蘇臺界約》、《科布多界約》四個條約,一步步蠶食唐努烏梁海地區,四個條約並沒有阻擋住沙俄貪婪的胃口,他們的目標是整個唐努烏梁海乃至外蒙古地區。

清帝遜位後,在沙俄的唆使下,外蒙古反叛,唐努烏梁海地區也加入了反叛陣營,趁沙俄內部革命,北洋政府派陳毅、嚴式超、徐樹錚等人先後收復唐努烏梁海和庫倫外蒙。

徐樹錚被撤職回國後不久,庫倫反叛再起,1921年,庫倫外蒙政府宣佈獨立,白俄和蘇俄先後對它的獨立給與支持,驅趕走了少量的中國駐軍。唐努烏梁海地區隨著庫倫外蒙政府的獨立,也成為事實上的飛地,北洋政府無力、也無心再行干涉。

清朝的外蒙古,從地理上來講,和現在的蒙古國有沒有什麼區別?

唐努烏梁海地區最終沒有併入蒙古國,在蘇俄的指使下,也於1921年建立“唐努圖瓦共和國”,先後與蘇俄、蘇俄控制的外蒙宣佈建交,1926年,改名為圖瓦共和國(後併入蘇聯,現屬俄羅斯聯邦)。多次失地後的圖瓦共和國最後的領土面積停留在不到17萬平方公里的數字上。

蒙古國獨立後,1945年,國民政府曾經與蘇俄簽訂有《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有條件承認外蒙古獨立現狀。1952年,退據臺島的國民政府因蘇俄背信棄義,向聯合國控訴,1953年,國民政府撕毀《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拒絕承認蒙古獨立。

清朝的外蒙古,從地理上來講,和現在的蒙古國有沒有什麼區別?

現在的蒙古國的國土面積為156餘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