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夏縣古稱安邑,歷史悠久,因我國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王朝在此建都而得名,4500年前大禹在此建都,戰國時魏國也曾在此建都,因此號稱“華夏第一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夏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古老而文明的黃土地曾孕育了難以數計的歷史名人。大禹疏渠通水,始定九州,並以此而取得了帝位,封國號為夏。大禹是黃帝的玄孫,承襲華族,國名為“華”,從此,“華夏”代稱中國,夏縣可謂是“華夏”的源頭。

文物古蹟

 夏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蹟較多,有古文化和革命遺址共201處,其中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處,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處,運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7處。主要有: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堆雲洞等。

1.禹王城遺址

有史記載:禹為華夏族首領,建都安邑,以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安邑城是重華(舜帝名)給大禹的封地,歷史上說“華封三祝”就指這裡。相傳堯帝禪位後,一次在安邑城巡察,大禹封地的夏民族祝堯帝多壽、多福、多子。歷史上稱為“華封三祝”,由於華封之地夏民族很多,後來就把這裡稱為華夏之地,華夏的名稱也就是這樣來的。所以

禹王城號稱“華夏第一都”“華夏第一城”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禹王城遺址”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位於山西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后辛莊、郭裡村一帶,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廟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廟在小城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大城狀如梯形,總面積13平方公里。四面城牆皆板築夯打而成,北牆和西牆保存較好,一般殘存2米,最高達5米,南牆和東牆保存較差,東牆南段已沒有一點痕跡。除北牆外,其餘城牆都不直,隨地形起伏而曲折。城北部有戰國時代的灰坑和灰層。城中部偏東的廟后辛莊以北,調查發現了一處戰國中晚期的手工業作坊,文化遺物有錛、鋤、钁、斧等器具的陶範、平首布陶範及陶罐、陶盆、鐵錛等。據實物和文獻考證,大城即戰國時魏都安邑。中城方形,總面積6平方公里。城內遺物豐富,堆積層厚2米左右,有戰國時代遺存,但主要是漢代遺存。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大禹治水十三年於外,櫛風沐雨,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深受各族人民的尊敬。有聯為贊:“三過其門虛度辛壬癸甲,八年於外疏通江淮河漢。”大禹治水敢於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是中華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他執政時“一沐三握髮”“一餐三接待”、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的厚德載物高尚品德,已滲透到整個華夏民族的血液之中。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大禹治水

2.司馬光祖墓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司馬光墓及祖塋坐落於山西省夏縣城北15公里的鳴條岡。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夏縣涑水鄉人,世人都稱之為“涑水先生”。他是北宋寶元年間的進士,宋代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著有《資治通鑑》、《涑水紀聞》等重要的文獻。墓園佔地近3萬平方米,東倚太嶽餘脈,西臨同蒲鐵路。司馬光祖族多人都葬於此處,明、清及民國曾多次修葺。陵園的中部是祠堂,左邊是塋地,右邊為餘慶禪寺。墓前有石人、石馬、石虎、石豬、石羊等二十多件石雕。墓園的院牆以紅磚壘砌,環繞在墓的周圍。祠堂建於金皇統九年(1149年),祠堂的正中原來塑有司馬光像,周圍立碑,今天塑像已譭棄不存。祠堂前有五座碑亭,碑亭內保存有司馬光神道碑四塊,俗稱“杏花碑”,原碑為蘇武撰文並書,宋哲宗御篆額,曾沒於土中,後在杏樹下掘出,因此得名,但是已經剝蝕的十分厲害,漫漶不清。現碑為金代所刻,明嘉靖間選巨石,依照宋碑的模樣,重刻碑文並建立了碑亭……

司馬光著《資治通鑑》銅像

該祠位於晁村北峨嵋嶺上,祠前是一個頗有現代氣息的廣場,中間一座高大的司馬光銅像似在凝視著前方,前面左右兩側分別是司馬光砸缸和司馬光著《資治通鑑》的銅像。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司馬光銅像

 司馬光銅像的底部基階有四層,象徵著司馬光一生歷仕四朝。基座高度為1.9米,象徵著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花費了19年的光陰;人像高度4.9米,喻示司馬光一生從政49年;6.8米的通高,則象徵著司馬光走過的68載光陰。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司馬光砸缸銅像

3.堆雲洞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道教名觀堆雲洞(河東特委革命舊址)位於縣城西向二十五公里的水頭鎮上牛村洞溝,佔地面積百餘畝,始建於元代初年,居於稷王山麓,隱匿於黃土溝壑之間,因建築群遠觀如雲朵疊加,進穴崖而入,洞階相連,故名“堆雲洞”,歷經明清時期不斷地增築擴建,形成了房上建房,院中尋院,洞裡藏洞,道法自然,層疊構築的建築奇觀,被譽為“放大的盆景、濃縮的仙境”,是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著名景觀。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堆雲洞是一座道觀,建築始於元代,明清兩代相繼增建和擴建。佈局嚴謹,設計巧妙,亭臺閣樓,因地制宜,錯落有致,規模宏大,氣勢壯觀。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現存建築有北極臺、筆峰塔、三皇閣、三聖殿、真武殿、三王祠(藥王、牛王、馬王)和白衣大士祠等,配以廊廡、廂房、道院,形成一組宏麗的道觀建築群。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廟內現存石刻"堆雲洞全景圖",形象地反映了興盛時期的洞景。由於堆雲洞所處地勢高峻,環境幽邃,景緻秀麗,清人慕其景色,題贊堆雲八景為:雙澗合流、石穴隱雲、路盤層磴、庭俯喬林、東樓朝雨、西殿晚風、筆峰留月、高臺孤聳。有詩云:"曲折螺旋步步升,青雲足下會飛騰。回頭試看行將處,已離瓊樓十二層。"被列為夏縣十二景觀之一。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堆雲洞地處幽僻,革命年代,嘉康傑同志曾於1922年在此創辦"平民中學",進行革命活動。1929年4月,中共山西省委書記汪銘同志在此主持召開了河東特委會議,決定成立以嘉康傑為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河東特別委員會。解放戰爭時期,這裡都被作為黨的地下組織領導中心,組織和領導晉南人民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4.瑤臺山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瑤臺山因夏桀王修建瓊宮瑤臺而得名,又稱巫咸山,是商代父子名相巫咸、巫賢隱居之所,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價值,世稱“夏都來龍、神奇聖山”。

瑤臺山位於夏縣縣城以東2公里的白沙河畔,孤峰峭拔,蒼翠摩空,一衣帶水,景色宜人,位於夏縣古八景之首。明清時期,這裡廟宇林立,是遊人拜謁遊賞的最佳去處,中秋尤盛,歷代名人賢士多在此山題詠,勒石以記,清代賢士楊守獻曾以“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的佳句,盛讚這裡的秀美風光。

抗日戰爭時期,瑤臺山周圍所有建築俱遭破壞,林木被燒,2004年恢復重建,瑤臺山儒、釋、道三教合一,堪稱古今宗教聖地,已成為古都夏縣的重要標誌,也是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著名景點。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這瑤臺山不但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澱,而且其自然形狀也格外特殊。它那突兀而 起的身姿幾乎是一個十分規整的圓錐體。論海拔它其實不高,也就是六七百米的樣子,然而若論其錐體的相對高度,卻高至千米,與身後其它山峰相比,它不但顯得挺拔孤傲,而且還真的表露出一種神聖與非凡。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5.西陰村遺址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西陰村遺址位於山西省夏縣尉郭鄉西陰村西北部一高地,俗稱“灰土嶺”的地方。北倚鳴條崗,南臨青龍河;西南距戰國時期的古魏國都城“安邑”即“禹王城”8公里,東北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下馮遺址”8公里。1927年,清華學校研究院以叢書第三種出版了李濟先生的《西陰村史前遺存》一書。這是近代考古學史上中國學者發表的第一本考古報告。

夏縣尉郭鄉西陰村是世界蠶文化和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遠古先民彩陶文化的遺存俯手可揀。千百年來許多美好的故事世代流傳。許多年來文人騷客學者名流賃吊瞻仰者絡繹不絕。

西陰,遠古時期為西陵氏部落居住地。先民門生養繁衍在這塊風水寶地上,創造了輝煌的“西陰文化”(學術界公認)。1926年,中國考古工作的先軀李濟先生在西陰考古挖掘出土文物60餘箱。最具震撼的是發掘出土了半枚經人工切割過的蠶繭殼。這就為千百年來人們流傳嫘祖養蠶的故事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有關嫘祖的故事有不計其數個。這些故事傳承著歷史、傳承著文明、傳承著“繭河根祖文化”的精髓。今天的西陰村,古為西陵氏部落居住地,歷史悠久。1996年國務院公佈“西陰村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嫘祖,西陵(西陰)氏之女。黃帝正妃,教民養蠶治絲。使先民擺脫了束葉裹皮的原始生活,進而有了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又有了近代的(中國)“絲綢大國”。約1500年前的北周時,封嫘祖為“先蠶”(蠶神)。從此全國開始祭典“先蠶娘娘”。西陰村古時在灰土嶺上有“娘娘廟”佔地約三畝,四季有人進香、供獻,後毀於日寇的“三光”蠻行,村人將“泥塑”娘娘像搬到村邊的一個土窯洞內,每年照歸香火不斷。洞壁上繪有娘娘生活、勞作的彩圖。約在上個實際六十年代的“打神”運動中,聖像被毀。窯洞在近幾年因村民蓋房建院被開挖不存。

1992年省委工作隊(省文聯等單位)為弘揚五千年曆史文明及西陰文化又重塑嫘祖像一尊,敬放於村南古廟中,並在牆壁上繪了有關嫘祖的畫圖若干組,為後人瞻仰。

6.東下馮遺址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東下馮遺址位於山西省夏縣埝掌鎮東下馮村青龍河南北兩岸的臺地上,是夏商時期晉南地區的典型遺址,其年代大約為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遺址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以東下馮類型遺存和二里崗文化時期的遺存最為重要,東下馮類型時期發現有裡外兩層溝槽,平面呈回字形,溝壁上發現有窯洞式房子和儲藏室等。二里崗時期發現有城址。該城址內西南角發現有一組排列有序的圓形建築。發現的遺物有陶器、骨器、銅器、石器等。東下馮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對於探討夏時期晉南地區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助於對中國古代城市形成與發展、夏商文化變遷的研究。

7.崔家河墓群

 崔家河墓群崔家河墓群(第六批國保)時代:周地址:夏縣埝掌鎮崔家河村東北部埝掌河與青龍河夾峽的丘陵之上墓區東接崔家河水庫,北接東下馮遺址,西接埝掌河,南接崔家河遺址。墓地面積12.5萬平方米。墓葬多為豎穴墓,隨葬品以銅鼎、豆、壺為主,還有銅編鐘、鑒、匜、罍、石罄、玉、骨圭和銅貝、石貝、骨貝、貝幣以及玉飾等。銅器紋飾為雲雷紋、蟠螭紋等。根據墓葬結構和隨葬器物的形制,墓群時代為東周時期或偏早,墓群對研究東周早期的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

8.薛嵩墓

薛嵩墓薛嵩墓(第一批省保)時代:唐地址:夏縣水頭鎮大張村北300米薛嵩、名尹,字嵩(?—772年),河東萬泉(今萬榮縣)人。薛仁貴之孫,曾平安祿山之亂,任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夫,相州刺史,照文軍節度史,封平陽郡王。該墓坐北朝南,佔地832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天井、過洞、壁龕、墓道組成。墓冢封土高2.45米,周長91米。墓前有唐大曆八年(773年)神道碑一通。現存石羊兩尊。甬道內保存有約20平方米的壁畫。

9.大洋泰山廟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大洋泰山廟大洋泰山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地址:夏縣瑤峰鎮大洋村創建年代不詳,現僅存元代大殿一座。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90平方米。大殿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前簷插廊,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殿內四椽栿底部有“元大德八年重修”等題記。

10.夏縣文廟大成殿

時代:明地址: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縣瑤峰鎮南關村解放南路80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據廟中碑文所載,該文廟始創與宋朝。2004年,授予運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授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瑤池溫泉度假村風景區

景區位於春燕山下.白沙河畔,依山傍水,群峰掩映,溫泉水溫達48℃,被中國旅遊協會列入《中國景區景點名錄》,在國內旅遊業享有盛名,已接待國外遊客30萬人次。

泗交自然生態旅遊區

區內群峰聳立,古木成林,環境清幽,最為著名的景觀有瑤臺夜月、黑龍潭、飛壁崖、黃河小三峽等。盛產天然水晶石的佳寶山,現代狩獵場,秦王李世民安營紮寨的秦王寨,明嘉慶年間朝廷開發的銀礦溝,康熙治罪礦監的斬公槐,佛祖釋加牟尼打座悟佛的菩提樹等的開發使景區步步是景點,處處是傳說。

歷史悠久 人文薈萃

夏縣古稱安邑,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一代名相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為政治通史,治國安邦,警誡後世;黃帝元妃嫘祖植桑養蠶,始於夏縣西陰;東晉書法大師衛夫人,傳技授道王羲之;唐代威震邊關的名將薛嵩、諫官陽城,元朝教育家歸陽,明代詩人王翰等長留史冊。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資治通鑑》:

一部長達300萬字的皇皇鉅著,19年的嘔心瀝血,書寫的是中國編年體通史的千古絕唱,警醒的是層出不窮的明君賢臣,造福的是世代黎民百姓。“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關於這部史學大典,毛澤東主席留下了“精讀17次”的感人佳話。多少個夜深人靜,他與司馬溫公跨越時空探討交流,並在書上寫下了密密麻麻的眉批點評。有人盛讚它是開國領袖“馱在馬背上的秘密武器”“放在床頭邊的高級參謀。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嫘祖養蠶: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夏縣故事,珍藏在西陰綠色的田野深處。可以肯定的是,黃帝元妃嫘祖因為養蠶繅絲,讓部落子民告別了穿樹葉獸皮的日子,人類文明由此向前邁出了一大步。1926年,“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先生,在西陰發掘的半顆人工割裂的蠶繭,被公認為我國絲織業起源的實物標本。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夏縣自古就是我國乃至世界蠶絲的故鄉。自漢朝開始,當絲綢之路傳來悠揚的駝鈴聲,當鄭和的船隊高揚和平的風帆,“西陰”成為我國絲綢出口的國際商標,成為高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心目中的“China”。

山旅運城,第七站,夏縣——華夏之都 魅力夏縣

衛夫人:出身魏晉書法世家,被譽為“中華女書法家之祖”,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她擅長一手“簪花小楷”,“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沼浮霞。”面對天資聰穎的王羲之,該如何點撥教化呢?黑龍潭邊,衛夫人上演了中國書法史上最生動的一幕。山間萬物的變化形態,演化成她眼中的筆走龍蛇,從而形成了書界千秋法度——《筆陣圖》。

夏縣文化遺產豐富,千百年來形成了以嫘祖和禹王青臺的根祖文化、司馬光的治國文化等,無不彰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興衰滄桑的浩瀚歷史和燦爛文化。讓遊人在人文景觀旅遊熱線中體味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興衰滄桑的浩瀚歷史,透視禹都大地從古至今的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