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睡眠長短決定壽命,是睡的越多越好嗎?

米蘭的自媒體


借花獻佛,先獻上洪昭光教授的健康八字歌:

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

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

養心八珍湯,健體八段錦,

米壽八十八,茶齡百零八。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睡覺對身體健康甚至壽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晚上不睡,白天嗜睡,都是非常影響身體的健康的!

那麼健康的睡眠是怎樣的呢?我從中醫角度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健康睡眠之——幾點睡

1,中醫認為白天為陽,人應該工作,學習,運動順應自然的陽性活動規律,晚上為陰,人應該收斂,安靜,休息,睡覺順應自然的陰性規律。簡言之:白天應不睡或少睡,晚上應睡覺不熬夜。

2,中醫上有"人臥則血歸於肝"之說,也就是說人處於臥睡之時血液歸肝,血液得到淨化解毒,以備白天利用,白天才能神清氣爽。十二時辰養生,肝膽經當令之時為23時——3時,這段時間,人最好處於深睡眠狀態,對養生最為有利。

綜上1和2可知,晚上23點之前好好睡覺,不但是順應四時的,而且對排毒,養神很有幫助!!

如果你是由於夜班工作而熬夜,那就白天補覺吧,實在不行就換換工作,畢竟長期熬夜是有害的。

二,健康睡眠之——睡多久

失眠和嗜睡是睡眠裡的兩個極端,即影響生活,也影響健康。

失眠的痛苦和影響我相信很多體驗過的人都已經體會深刻了,今天主要從中醫角度說一下嗜睡!

嗜睡,中醫認為是一種暫時的大腦缺氧的狀態,又稱小中風,是由於大腦缺氧,大腦皮層處於“麻醉狀態”,人會昏昏沉沉,犯困,嗜睡,這種狀況往往出現在過度肥胖的人和年長者,這兩種群體大多有血管硬化或者三高,體內血液垃圾多,影響了血液正常的對大腦的供應,就會出現了睡眠的不正常現象,時常的犯困,有些人甚至出現說著話就會睡著,吃著飯也會睡著等現象。

一旦出現嗜睡:

1,減肥 2,血管或神經內科及時就醫

除了失眠和嗜睡,正常成年人的睡覺時間一般在8小時左右即可,小孩子根據年齡大小睡眠可比成人長。

三,健康睡眠之——睡眠質量

睡眠質量不高,多出現易醒,難睡,多夢等情況,中醫認為多是由於心脾兩虛,痰熱擾神,肝鬱血虛,脾胃不和,心腎不交等原因,簡言之:多是由於心情緊張,腸胃不適,體內垃圾等等原因引起,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即可達到很好的效果。

1,睡前可以適當聽輕音樂,觀看輕鬆愉悅的節目,不可觀看緊張刺激的電視電影節目,生活中放鬆心情,多運動,到戶外去放鬆自己,減輕壓力。

2,睡前不要吃甜食,酒類(紅酒除外),刺激性食物,晚飯要早吃。

3,白天不睡,保證晚上睡眠,積極控制原發病。

總結:睡覺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晚上不熬夜,少熬夜,按時睡,睡好覺,養好神,白天才能有個好身體,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我愛四葉草的小幸運


睡眠的長短是和壽命有一定的聯繫,但尷尬的是並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反而是睡得越多,死的越快!

睡得越多,死的越快

這個是有科學根據的,科學家稱之為Sleep Drunkenness(睡醉,因為睡眠過度的感覺和宿醉很相似),因為,過度的睡眠反而打亂了大腦的日常生理時鐘,當身體漠視了生理時鐘便會像倒時差一樣產生疲勞感,甚至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概率!睡眠時間過長,會讓人們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上升、良性膽固醇減少,進而提升動脈硬化的風險。

2009年,加拿大一項歷時6年的研究發現,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或是高於8小時者,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是睡眠時間適度者的2倍!2012年由芝加哥醫學院(Chicago Medical School)對3000人進行的調查發現,每天睡8小時以上的人,心絞痛的風險是睡眠時間正常者的2倍、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則是1.1倍。

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多少

科學家剖析睡眠時間與死亡率的關係,每天睡6、7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超過8小時,或少於4小時的人死亡率要低得多,尤其是睡眠時間7小時左右的人,能夠保持敏銳記憶力、頭腦清醒。

好睡眠的標準配置

枕:枕頭原則上都要求散熱性能好、透氣性強,高低要合適,枕芯可選蕎麥皮、茶葉等。

被:被子要輕且保溫性好。

床:床和床墊的硬度要適中,以維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使肌肉放鬆。


藥療君


睡得多不僅不好,還可能是種病!


聽說過“嗜睡症”嗎?

嗜睡症,又叫“原發性過度睡眠”,指白天睡眠過多。

原發性疾病,指病因不明的疾病。

表現:

1、在安靜或單調的環境下,經常睏乏嗜睡;並且不分場合的,在需要十分清醒的情況下,也出現不同程度,不可抗拒的入睡。

2、這種狀況與酒精、藥物、軀體疾病都沒有關係,並且患者並非睡眠不足。

3、過多的睡眠明顯引起患者的痛苦感,並且社交、職業都受到影響。

4、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能力下降,甚至出現意外事故。

怎麼辦?


合理的藥物治療,請通過專業的精神心理或睡眠科醫生獲取。


不想吃藥?行為治療也可以作為輔助手段:

1、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培養良好的生物鐘。每天按時起床和入睡,中午定時小睡。

2、白天增加活動,適當運動。

3、合理飲食。(從下往上越來越少吃就行啦~)


睡多睡少都是病!~

睡不著,睡不好,來問安忻睡眠吧~

安忻睡眠


確實,睡眠的長短與人體的壽命具有相關性,所以睡覺沒有那麼的簡單,不是躺在床上閉眼睡覺就行了,睡眠其實非常的複雜。那麼,睡眠長短決定壽命,到底是不是睡的越多越好呢?下面就來看一下吧!

睡的越多越好嗎?

事實上,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平時睡得太多,反而會減少人體的壽命。

這不是在忽悠你,現在已經有科學依據證實了,睡眠過多也可以叫做睡醉,主要是由於當睡太多的時候,產生的感受跟宿醉很像。而且睡太多的話還會破壞平時的生物鐘,若是人體疏忽了生物鐘,很容易會出現疲勞感,這樣會提高人體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可能性。

另外,由於睡太多,體內血液所含有的三酸甘油酯含量就會上升,一些良性膽固醇含量便會下降,那麼患上動脈硬化的幾率也會增加。

並且有科學研究顯示,倘若睡覺時長超過8小時,或是低於7小時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幾率是正常睡覺時長的人的兩倍數;而睡覺時長超過8小時,患上冠狀動脈病症的可能性是正常時長人的1.1倍,心絞痛則是兩倍!

如果每天睡覺時間超過8小時或是低於4小時,那麼這部分人的死亡率會比其他人高很多。所以,若是每天睡覺時間在這個範圍內的人,可要注意了,一定要調整睡覺時長。

由於睡眠長短可以決定人的壽命,那麼一天應該睡多少個小時呢?

1、超過60歲的人,每天需要睡5.5-7個小時;

2、如果在30-60歲範圍之間的人,每天需要睡7個時左右即可;

3、在13-29歲範圍之間的人,每天需要睡8個小時左右即可;

4、在4-12歲之間的孩子,每天需要睡10-12個小時;

5、在1-3歲之間的嬰幼兒,晚上應該要睡12個小時,而在白天的時候需要睡2-3個小時;

6、在1歲以下的嬰兒,每天應該需要水16個小時。

肝火旺盛以及備孕、溼氣重、腎虛、衰老、三高、肝病、皮膚病等等,應該怎樣調理最有效?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睡眠的長短是和壽命有一定的聯繫,但並不是睡得越多越好,要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這個是有科學根據的,超長時間的睡眠科學家稱之為睡醉,因為睡眠過度的感覺和宿醉很相似,過度的睡眠反而打亂了大腦的日常生理時鐘,當身體漠視了生理時鐘便會像倒時差一樣產生疲勞感,甚至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概率。

睡眠時間過長,會讓人們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上升、良性膽固醇減少,進而提升動脈硬化的風險。那麼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多少呢?科學家剖析睡眠時間與死亡率的關係,每天睡6、7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超過8小時,或少於4小時的人死亡率要低得多,尤其是睡眠時間7小時左右的人,能夠保持敏銳記憶力、頭腦清醒。當然,具體到每個人的睡眠時間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如果睡眠不足或過長就應該注意自我生活規律的調節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規律,做到按時作息。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無論前一晚睡了多久,儘可能在基本固定的時間內起床,不要賴床或睡懶覺。這樣可以重新恢復大家的生物鐘,相當於在我們的體內設了一個鬧鐘,到時間鬧鐘響了,我們自然就會有睡意。每天要有固定的時間運動,睡前可以做2~4小時的輕微體力勞動,對睡眠也是有利的。

另外,晚飯不要飲酒,睡前數小時內不喝咖啡、濃茶,可以少吃點零食或喝杯溫牛奶,這樣也可提高我們的睡眠質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一種自然出現的無意識狀態。無夢睡眠出現於4個階段,深淺程度不同。睡眠時大腦電波活動繼續進行,比甦醒時更有規律,對外界刺激反應不敏銳,會週期性地被反常睡眠打斷。睡眠期間眼球快速轉動,大腦活動更加活躍,但肌肉特別鬆弛。反常睡眠尤其和*夢(dreams)有關。

睡眠是一種生理需要,有助於控制身體成長。每個人一晚睡眠時間長短不一,短至3小時,長至10小時。

失眠的原因有:固定睡眠時間改變、*焦慮(anxiety)、患有*抑鬱症(depression),或服藥過多。睡眠失調包括*夢遊(sleepwalking)和做噩夢(參見“夢魘”[nightmares])。

壓力反應是個體應對應激源作用時所產生的非特異性表現 , 而壓力應對是個體社會生活中一種綜合的壓力適應過程。壓力反應及其應對是壓力與睡眠質量之間的重要變量。生理、認知、情緒和行為等方面的壓力反應與睡眠質量有直接的交互作用 , 而認知調節、情緒調節、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和人格傾向等壓力應對因素則能夠改變壓力與睡眠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度、持續時間以及最終結果。

在適應壓力的過程中 , 睡眠質量既可以是一種調節變量 , 又可以是壓力適應的結果。如果中介因素不能發揮良好的作用 , 或者壓力太大而難以適應 , 則會出現一系列負性壓力反應 , 使睡眠質量下降 ; 如果能夠適應壓力 , 則身心反應能夠適當調節 , 以致壓力下降 , 睡眠質量則將不受影響。反過來 , 睡眠質量差的結果本身也可能成為壓力來源之一 ,引起各種睡眠問題並持續影響其變化與發展。

從二級變量來看 , 生理、認知、情緒和行為等方面的壓力反應與睡眠質量之間有著直接的交互作用 , 而認知調節、情緒調節、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和人格傾向等壓力應對因素則能夠改變壓力與睡眠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度、持續時間以及最終結果。


康復匯


(特約回答:協和阿偉)


美國抗癌協會的調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每晚平均睡4小時以下的人,有80%是短壽者。睡眠長短還和年齡有關,嬰幼兒時期每天能睡12-16個小時,兒童時期一般睡眠時間為10-12小時,青少年期睡眠時間在8個小時左右,中年在6-7個小時,老年一般為5-7小時。所以,並不是睡的越多越好,而是睡眠的質量對壽命影響更大。


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尤其是大城市,青年人的工作壓力很大,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反而會影響工作效率,適得其反。對於青年人來說,保證每天7-8個小時睡眠非常重要。一方面減少非必要的娛樂時間,如追劇、打遊戲、聚會等;另一方面適當增加午休時間,每天30分鐘-1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下午時段的工作效率。

對於老年人白天經常打盹來說,作為老年人是很普遍的現象,是生理機能減退的一種表現。但有時容易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老年人可以通過延長午休時間和適當的活動減少打盹次數。


醫患家


生何必多睡,死後自會長眠。”


這是民國傳奇女作家蕭紅的名句。蕭紅被譽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生於1911年,天妒英才,卒於1942年,終年僅31歲。

可能蕭作家覺得光陰易逝、人生苦短,才得出了“生何必多睡”的感悟。但是從醫學的角度看,如果一個人在活著的時候過於惜睡,睡眠時間過短,勢必影響其平均壽命。


事實上,對於成年人來說,睡眠時間過短或者過長都不好,每天睡7小時左右有利於健康。


美國癌症學會曾進行過一項長達六年的睡眠時間和壽命關係研究,觀察100多萬名(樣本量好大)年齡在30~102歲的對象。研究發現,每天僅睡6~7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或少於4小時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


瑞典有研究跟蹤了7萬名45~83歲對象的睡眠情況,結果顯示,每天睡7小時的人,要比每天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或少於6小時的人長壽一年。


另外,有研究顯示,白天如果有短暫而適當的淺睡眠(半小時左右),那麼認知能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會更好。但是中午的午睡不宜過長,或者進入深度睡眠,這樣效果反而不好。


我們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吃飯講究七分飽,睡覺也是這個道理,睡太少或睡太多都不好,過猶不及,“過”和“不及”都不好。在這個競爭激烈、節奏加快的時代,希望每個人都能平衡好睡眠和工作壓力之間的關係,工作給我們帶來報酬、名利,而睡眠直接關係著健康和壽命,該如何取捨關鍵在於自己。



懸壺小兒科


雖然睡眠長短決定壽命,但並不是睡得越多越好,雖然睡眠可以促進人體老化細胞的修復,有利於人體對衰老細胞的的清除,有利於促近人體的新陳代謝,但萬事萬物都有度,如果某件事超過人體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走向反面,進而表現出其負面作用,人體睡眠也一樣,當睡眠達到一定時間後,如果再繼續睡下去,就有可能導致人體缺氧,所以有的人睡起來後感覺全身乏力,頭暈腦脹,同時睡眠過程中,由於人處於靜止狀態,血液流速也會減慢,因此對於老年人的特殊體質來說來說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進而導致冠心病、腦梗死甚至腦出血的形成!所以睡眠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可而止,對於正常人來說每天晚上睡六個小時就夠了,白天中午睡半個小時就足夠了!

對於經常加班熬夜的人來說可以在中午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老人經常打盹不一定對身體好,除非是幹活幹累了,如果一天沒幹多少活,一坐下來就打盹瞌睡那就是老年人的身體出現問題了,比如患了癌病、貧血、心臟病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最好帶老人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檢查一下,必要時住院治療!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睡眠,是健康的加油站,是緩解身心疲勞的有效渠道。

我們都知道,長期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但反過來,睡得越多,是否就對人體越有好處呢?

答案是否定的。所謂物極必反,睡眠也是如此。睡多了,同樣會影響健康。

作為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以七至八小時以為宜,老年人相應減少,兒童及青少年則因為生長髮育及新陳代謝的需要,相應增加一兩個小時。至於嬰幼兒,用於睡眠的時間要多許多。

正常的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若長期超過十個小時,就屬於過多。

那咱們來看一下,長期睡眠時間過多,對健康會帶來什麼樣的隱患?

1.可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好不容易放寒假了,小王同學決定好好享受,把以前缺的覺都補回來。

他每天睡眠時間足足超過十個小時,不到日上三竿,絕不起床。

可不久,他持續的出現感冒、咳嗽等現象。上醫院去看病,醫生在詳細的詢問了病史後,告訴他,這是睡眠過多惹的禍。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我們晚上睡覺時,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門窗緊閉,臥室空氣便顯得相當汙濁。即使虛掩窗戶或者部分空氣未流通,也不可避免有害物質的存在。

封閉的環境中,呼吸中排出的二氧化碳,以及各種病毒、細菌、塵埃在空氣中混合。而長期閉門貪睡,運動量減少,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進一步誘發了呼吸道疾病。

在認真聽取了醫生的建議後,小王痛下決心,改變生活方式,適當減少睡眠時間,再不賴床。他加強鍛鍊,配以合理用藥,不適的現象果然消失了。

2.容易罹患心腦血管疾病。

人體在活動時,心肌收縮有力,心臟排血量增加,可促使心臟有節律的跳動。

但如果睡眠過度,就會破壞心臟休息和運動的規律。心臟也成了“懶漢”,收縮乏力,稍一活動便會心慌乏力,心跳不一,更容易得心臟疾病。

睡眠時,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長時間睡眠,身體水分攝入較少,更加劇血液濃縮,導致腦部供血減少,甚至中斷,而發生腦梗塞。

老張剛剛退休,身體肥胖,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他平素極少運動,一天到晚很愛打瞌睡,晚上睡眠時間也很長,似乎總睡不夠似的。

這一天,他照例睡得很久。一覺醒來,猛然發覺一側手腳不能動彈,喊家人來,又被發現口角也歪斜,說話更是口齒含糊不清。

家屬急忙把他送進醫院。醫生診斷為“急性腦梗塞”,也就是俗話說的“中風”。據醫生分析,發病與嗜睡有一定關係。

3.會導致智力下降

不知各位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有時候,我們睡得太久了,醒來後,甚至不知身在何處,不知是白天還是黑夜。但覺渾身乏力,暈暈乎乎,大腦也不甚靈敏。

這一現象被科學家叫做“睡醉”,恰如醉酒一樣,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要是長期睡眠時間過長,睡眠中樞便處於亢奮狀態,而其他神經中樞由於受到抑制時間太長,恢復活動的功能就會變得相對緩慢。

於是,人就會顯得軟弱無力,無精打采。記憶力、觀察力減退,思維能力減弱,甚至智力下降。

4.其他系統的疾病。

據統計,睡眠時間過長,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顯著增高。

另外,愛睡懶覺的人,往往無法正常進食早餐,導致胃腸道發生飢餓性蠕動,打亂了胃液分泌的規律,進而容易患上消化系統的毛病。

看到這裡,認為睡眠越多越好,甚至將過量睡眠當成養生的小夥伴們是否驚出了一身冷汗呢?

所以,凡事過猶不及,掌握一個度是最關鍵的。

當然,睡眠時間的多少也並非是個硬性規定。每個人可因為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

最佳的睡眠時間是:當你醒來後,感覺元氣滿滿,做事情精力充沛,就說明睡眠時間足夠,質量上乘。

反之,如果醒來後依然疲憊不堪,頭昏腦漲,提不起精神,那就有可能是睡過頭了,或者睡眠質量有問題。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