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處江湖之遠,一介布衣的他,才學被人傳誦千古

他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數學家、道士、詩人,曾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他年少好學,立志讀書,卻不為功名。一生也無功名傍身,卻近官利貴。宋仁宗及神宗皇帝,多次召他授官,他都婉拒不受。 38歲遷居洛陽,與司馬光等人從遊甚密。根據《易經》中關於八卦形成的原理以及道家思想,他創造了自己的宇宙觀與學說體系,後人稱其為象數之學也叫先天學。他的卜術非常準確,著有《觀物篇》、《先天圖》、《伊川擊壤集》、《皇極經世》、《漁樵問對》等書。

處江湖之遠,一介布衣的他,才學被人傳誦千古

他是邵雍,字堯夫,號康節先生。

據傳說,邵雍出生之前就有很多不尋常的異象。他的父母在山中行走之時,雲霧之間赫然出現了大黑猿的影像,心有感應,其母就懷孕了。將近臨盆之際,庭院中寒鴉遮天,眾人都說寒鴉反哺,是祥瑞的徵兆。邵雍剛剛出生出來,就有頭髮遮著臉,而且有牙齒,還能呼喚母親。

他七歲的時候,在庭院裡玩耍,發現蟻穴裡面別有天空、太陽,雲氣往來。他的母親讓他不要胡言亂語。長大之後,他四處周行遊學。一日深夜,他行走在晉州的山路之上。突然馬失前蹄,他掉下了幽深的山澗。隨從人員攀巖而下,找到他時竟然毫髮無傷,只不過壞了一頂帽子而已。

少年時代的邵雍,胸懷大志,發憤苦讀。根據《宋史.邵雍傳》記載:邵雍“始為學,即堅苦自勵,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 ” 後來,為了增長見識,他還遊學四方,到過齊、魯、宋、鄭等地,真正做到了“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回來之後,他感慨地說:“道在是矣。”於是就不再雲遊。

處江湖之遠,一介布衣的他,才學被人傳誦千古

邵雍善佔,梅花易數一書據傳是他所著,就記載了他許多佔卦的例子。

而梅花易數最開始的卦例就是邵雍偶觀梅,見二雀爭枝墜地而起卦,得澤卦變鹹,互見乾巽。斷言明日有少女前來折花,園丁不知道而趕過來驅逐,少女驚慌失措而墜地,傷到臀部。第二天果然如此。

於司馬光家中賞牡丹,同樣佔得次日這裡的花會被馬蹄所毀。還有鄰居敲門借物,佔得是借斧。路過見老人有憂色,佔出五日內有兇,少年有喜色,二十日內有喜等等。

邵雍自共城遷居洛陽。邵雍初到洛陽的時候,所居房屋都是棚草做門的,難以抵擋風雨。邵雍以打柴為生,親自燒火做飯以侍奉父母。雖然日子窮苦、一無所有,但邵雍卻一副怡然而自得其樂的樣子,為周圍的人所難以理解。當時的前宰相富弼、司馬光、著名詩詞家呂公著等退居洛陽,敬重邵雍,常常與之一起從遊,併為邵雍置辦了接近都市的帶園地的住宅,叫做安樂窩。

處江湖之遠,一介布衣的他,才學被人傳誦千古

邵雍白天時常焚香安坐,申時喝三四杯酒,微醉就不喝了,還沒醉時常常興致到了就即興吟詩自詠。春秋農閒時節,邵雍常出城遊歷、風雨天常不出門,出門常乘一小車,讓人拉著,隨意而行。士大夫家對邵雍的車輪聲都非常熟悉,爭相迎候,連小孩子、老人和那些僕人、衙役們都會歡愉的說“我家先生來到了。”從來沒有人直呼他姓名的。有時邵雍在他們家住了一晚後留下書信後又走了。還有熱心好事之人,仿造邵雍“安樂窩”的樣式建了新的別苑,等候邵雍的光臨,並取名叫“行窩”。

邵雍患病垂危期間,司馬光、張載、程顥、程頤這些知名人士早晚在他跟前守候照料,將死去時,大家在外廳共同商議他的喪葬事宜,邵雍都可以聽到那些商議的話語,就召喚他兒子邵伯溫到跟前交代說:“諸君欲葬我近城的地方,應當從於先祖的墳地,一切從簡。”

相傳邵雍預知到自己身體不妙的時候,臨終前他把兒子伯溫叫到床前,對他說:“我有三個要求,你一定要滿足我。第一,我死後不能把我埋在洛陽,要葬在伊川先人塋地。第二,墓誌銘要由程顥程伯來寫。第三,不要陪葬任何東西,頭枕轆轤頭,身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入殮時把李家的小禿閨女找來,讓她看著。 ”

處江湖之遠,一介布衣的他,才學被人傳誦千古

說完就閉上雙眼,離開了人世。

六七十年過去了,那個小禿閨女嫁人之後生了兒子,兒子又娶了媳婦,生了孫子。可是這個孫子長大以後專幹那些偷棺劫墓的勾當。有一天,和別人嘀咕著要去偷邵雍的墳墓,小禿閨女說:“你們千萬別去,邵先生入殮的時候,我看得清楚,裡面什麼東西也沒裝,還抹了油。 ”她孫子問:“是真的嗎?”“千真萬確,我親眼看到的。”於是邵雍的墳墓便沒有遭劫。原來,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禿閨女的孫子將來是個偷棺劫墓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