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处江湖之远,一介布衣的他,才学被人传诵千古

他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曾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年少好学,立志读书,却不为功名。一生也无功名傍身,却近官利贵。宋仁宗及神宗皇帝,多次召他授官,他都婉拒不受。 38岁迁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从游甚密。根据《易经》中关于八卦形成的原理以及道家思想,他创造了自己的宇宙观与学说体系,后人称其为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他的卜术非常准确,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渔樵问对》等书。

处江湖之远,一介布衣的他,才学被人传诵千古

他是邵雍,字尧夫,号康节先生。

据传说,邵雍出生之前就有很多不寻常的异象。他的父母在山中行走之时,云雾之间赫然出现了大黑猿的影像,心有感应,其母就怀孕了。将近临盆之际,庭院中寒鸦遮天,众人都说寒鸦反哺,是祥瑞的征兆。邵雍刚刚出生出来,就有头发遮着脸,而且有牙齿,还能呼唤母亲。

他七岁的时候,在庭院里玩耍,发现蚁穴里面别有天空、太阳,云气往来。他的母亲让他不要胡言乱语。长大之后,他四处周行游学。一日深夜,他行走在晋州的山路之上。突然马失前蹄,他掉下了幽深的山涧。随从人员攀岩而下,找到他时竟然毫发无伤,只不过坏了一顶帽子而已。

少年时代的邵雍,胸怀大志,发愤苦读。根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到过齐、鲁、宋、郑等地,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回来之后,他感慨地说:“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

处江湖之远,一介布衣的他,才学被人传诵千古

邵雍善占,梅花易数一书据传是他所著,就记载了他许多占卦的例子。

而梅花易数最开始的卦例就是邵雍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而起卦,得泽卦变咸,互见乾巽。断言明日有少女前来折花,园丁不知道而赶过来驱逐,少女惊慌失措而坠地,伤到臀部。第二天果然如此。

于司马光家中赏牡丹,同样占得次日这里的花会被马蹄所毁。还有邻居敲门借物,占得是借斧。路过见老人有忧色,占出五日内有凶,少年有喜色,二十日内有喜等等。

邵雍自共城迁居洛阳。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所居房屋都是棚草做门的,难以抵挡风雨。邵雍以打柴为生,亲自烧火做饭以侍奉父母。虽然日子穷苦、一无所有,但邵雍却一副怡然而自得其乐的样子,为周围的人所难以理解。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司马光、著名诗词家吕公著等退居洛阳,敬重邵雍,常常与之一起从游,并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带园地的住宅,叫做安乐窝。

处江湖之远,一介布衣的他,才学被人传诵千古

邵雍白天时常焚香安坐,申时喝三四杯酒,微醉就不喝了,还没醉时常常兴致到了就即兴吟诗自咏。春秋农闲时节,邵雍常出城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常乘一小车,让人拉着,随意而行。士大夫家对邵雍的车轮声都非常熟悉,争相迎候,连小孩子、老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的说“我家先生来到了。”从来没有人直呼他姓名的。有时邵雍在他们家住了一晚后留下书信后又走了。还有热心好事之人,仿造邵雍“安乐窝”的样式建了新的别苑,等候邵雍的光临,并取名叫“行窝”。

邵雍患病垂危期间,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这些知名人士早晚在他跟前守候照料,将死去时,大家在外厅共同商议他的丧葬事宜,邵雍都可以听到那些商议的话语,就召唤他儿子邵伯温到跟前交代说:“诸君欲葬我近城的地方,应当从于先祖的坟地,一切从简。”

相传邵雍预知到自己身体不妙的时候,临终前他把儿子伯温叫到床前,对他说:“我有三个要求,你一定要满足我。第一,我死后不能把我埋在洛阳,要葬在伊川先人茔地。第二,墓志铭要由程颢程伯来写。第三,不要陪葬任何东西,头枕辘轳头,身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入殓时把李家的小秃闺女找来,让她看着。 ”

处江湖之远,一介布衣的他,才学被人传诵千古

说完就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六七十年过去了,那个小秃闺女嫁人之后生了儿子,儿子又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可是这个孙子长大以后专干那些偷棺劫墓的勾当。有一天,和别人嘀咕着要去偷邵雍的坟墓,小秃闺女说:“你们千万别去,邵先生入殓的时候,我看得清楚,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还抹了油。 ”她孙子问:“是真的吗?”“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的。”于是邵雍的坟墓便没有遭劫。原来,邵雍死前就料到,小秃闺女的孙子将来是个偷棺劫墓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