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地球有兩個物種文明,會打起來嗎?

下頁_奮鬥


其實,在地球歷史的長河裡面。兩個物種文明打架的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全世界的只有一種人類?

你可能會反駁:全世界明明有很多很多種人類,有白人,有黃種人,有黑人,還有愛基斯摩人。

但是你要注意,上面這些外貌各異,生活環境,文化完全不同的人種,在生物學意義上,卻都屬於同一種人,生物學學名叫做現代智人。

生物學上一般界定兩種生物是不是屬於一個種類的辦法很直接,就是看他們之間還能不能夠互相繁衍後代。說得更簡單一些,雖然地球上有很多人種,但是任何兩個人類種族的成員都可以互相結合生出健康的後代。所以生物學意義上,現代地球上的七十億人全部是同一種人。

這難道不是很奇怪嘛,地球的表面積如此巨大。除了人類以外的絕大多數生物都隨著地質運動的隔離發展除了生殖隔離,漸漸演化出不同的種族,而分佈如此廣泛的人類,幾百萬年下來卻還是同一種人?其它的人種到哪裡去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歷史上真的出現過不同的人種,比如八十萬年前的的尼安德特人,五萬年前的丹尼索瓦人,五十萬年前的北京猿人等等,不過他們最後都被我們的智人祖先滅絕了。

所以問題就已經被歷史事實自然回答了。如果地球上有兩個物種文明,他們會打起來嘛?回答是:他們一定會打起來,要知道曾經的人類其實是非常非常殘忍的生物,他們消滅了自己所有的近親,然後才稱霸了整個地球。


低熵製造機


會打起來。

試舉一個在地球上實際存在的不太嚴格的例子:

尼安德特人與智人的戰爭

▲尼安德特人骨架和復原模型

尼安德特人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晚期智人的一種,他們生活在距今12萬年到3萬年的歐洲和西亞及北非地區。

尼安德特人體型高大,腿部較短,智力偏低,力量很強,是同時期存在的智人的有力競爭對手。

▲尼安德特人分佈

有學者認為,在與人類的競爭過程中,尼安德特人被智人滅絕了。很多化石證據顯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都存在殺死對方並吃掉的情況。

無論如何,在智商更強但體力較弱的智人面前,尼安德特人還是敗下陣來。不過,通過人類基因圖譜研究發現,當代人體內有1%到4%的基因是由尼安德特人貢獻而來的。今天的我們都是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共同的後代。

▲動畫《瘋狂原始人》中的一家就是以尼安德特人為原型虛構的故事

物種“文明”的衝突

在地球上,並沒有出現兩個不同物種文明的機會。尼安德特人也是現代智人的一個亞種,尼人也沒有進化出完整的文明就滅絕掉了。

但是,宇宙是遼闊的。也許在某個宜居行星上面,就會存在兩個甚至多個不同物種的文明,這些文明之間的衝突肯定是難以避免的。

就好像在地球上,儘管人類從生物學意義上是差別極小的一個物種,但不同的文明間——東亞文明、伊斯蘭文明、歐洲文明,衝突一刻不停。

究竟什麼時候衝突才會停止,我想這太困難了。相同物種的人與人之間理解起來都太困難了,何況不同人群,何況不同文化;更何況如果存在不同物種“文明”呢。

所以,物種文明會不會衝突,你覺得呢?


九度十二分


第一, 地球資源是有限的,生存空間也是有限的。兩個文明生活在同一星球上,在生存資源和生存空間方面必然會相互擠壓。為了己方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壯大,勢必要對對方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一些限制,這些限制可能會有許許多多種方法,而最高烈度的限制就是戰爭。所以從資源和物質的角度考慮,戰爭有其必然性。

第二, 不同物種文明之間不可能真的相互理解。不能理解的意思並不是說語言存在障礙,而是指不同物種文明之間無法真正對其他物種文明的處境、立場等感同身受。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世界上的人類自然是同一個物種,但這並未給人類帶來和平,恰恰相反,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恰恰就是一部戰爭史,其中充滿著相互之間的殺戮。因為人與人之間無法做到徹底理解,能夠通過非戰爭的方式相互退讓、通過談判或其他手段來避免戰爭,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

第三, 不同物種之間,戰爭和猜忌是常態,合作與信任反而是一種夢想,而且是難以實現的夢想。這個夢想之所以很難實現,是因為物種、文明之間信任對方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一旦自己付出了信任,而對方利用這份信任做出一些對你不利的事情,那麼自己將會迎來滅頂之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和平與信任會成為一種非穩態,一點風吹草動也會變成巨大的災難。


看風景的蝸牛君


必定會有戰爭。

所謂的文明是指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成的集合,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觀念、工具、語言、文字、信仰、宗教觀念、法律、城邦和國家等等。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各部分文明發展並不是平衡的,如最先步入文明的四大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東方文明,古印度文明。文明的發展是呈現一定的擴張趨勢的,家族的不斷增大需要更多地盤,宗教觀念的形成、城邦的形成都會佔去一定的地理位置。因為各文明的發生環境與人類發展的歷史,在早期人們並沒有現在對世界這麼清晰的認識,但目之所及土地、牧區、糧食產地等都是爭奪的對象,因為資源是有限的,為了保證自己的需求,就必然與其他區域的文明發生碰撞,戰爭不可避免。

老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分屬不同文明的不同物種,因為信仰不同,加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文字,很難相互理解。就如同自古以來,地球各個地區的人類文明不停的發生碰撞,兩個物種的文明之間肯定會存在矛盾。但話又說回來了,發展到高度文明的物種,其食譜大概都是雜食,畜牧和種植業是必須掌握的,要不然不可能供給足夠大的種群;用的工具也會差不多,沒理由你發明出來一個東西,對方就不能發明出一個類似的玩意兒。既然吃的、用的東西都差不多,不同的文明之間也是能形成合作的。

當一個物種步入文明之後,必然要考慮整個族群(國家)的利益,為了整體有足夠的話語權、佔有更多資源,就必須強調自己某一方面的利益,其餘的就可以通過協商,差不多就得了。為了達成合作的態勢,很可能會放任一部分同伴出去搗亂,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不停的鬥爭換來的是種種利益交換。整體而言,不同物種的文明必然是一種即有合作又有鬥爭的關係,並且這種關係會一直存在下去。


來看世界呀


凡事無絕對,雖然大多數答案都認為必然要打起來,但我覺得未必。


1. 人類歷史的鏡子

實際上,文明之戰在人類社會的認知潛意識層面,幾乎已經成了一個答案為必然的命題。看一看我們的影視和文學作品,從人猿星球的創世凱撒,到異型大戰鐵血戰士,從人蟲神三界的星際爭霸,到三體的黑暗森林宇宙。文明之間必有一戰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文明之間的戰爭形式。

那麼這是鐵定的科學事實,還是更多的源於人類照看自己歷史的鏡子得出的結論呢?的確,翻開人類的歷史,無論古今中外,從武王伐紂,到秦皇一統,從十字軍東征,到二次世界大戰,戰爭一直是貫穿的主題。但人們是否忽略這個問題的反面,即所謂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呢?


二. 戰爭既不是目的,也不是結果

戰爭的起因往往是文明對資源的爭奪,包括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政治資源等等等。爭奪資源的本質是擴展文明的生存空間,保持文明的生存優勢。這一點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但這並不代表文明之間只要接觸就必然要開戰,因為不可能所有文明都是天生敵意,並以戰爭為生活目的的。

而文明之間開戰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之間的文化隔閡之深,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文明之間接觸的自然邏輯,應該是先試圖交流,瞭解對方,評估對方,然後再決策是否需要採取戰爭的方式。恐懼源於未知,恐懼導致攻擊,當文明間交流受阻,才會視對方為威脅而選擇戰爭。


三. 戰爭可能只屬於同級技術文明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的戰爭,都發生在人類文明之間。如果把人類的不同亞文明當做一個文明單位,那麼這些文明在本質上都是同一級別的。而如西班牙入侵印加帝國,八國聯軍入侵滿清帝國這樣的文明衝突,一方一觸即潰,都幾乎不能稱之為戰爭。

見過紅黑螞蟻大戰嗎,這幾乎是微縮版的人類文明之爭。而螞蟻對其他昆蟲的攻擊,或者食蟻獸對螞蟻巢穴的掃蕩,就只能算是屠殺了。


四. 寄生,共生與馴養

如果文明之間的技術層級有數量級的差別,那麼戰爭的可能性也許會進一步減小。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一下文明,寵物是文明嗎?蟲子是文明嗎?細菌是文明嗎?如果人類不是自大到認為自己是上帝,那麼從廣義上來說,它們都是文明。三體人不就把人類當做蟲子嗎?

有人說,人類和細菌之間也有戰爭啊,人類開發抗生素,細菌發展耐藥性。是的,但這是一個非常窄的視角。人類和更多細菌之間,其實是寄生與共生的關係。比目前的研究發現,人類的很多行為,疾病,甚至大腦活動,都和腸道菌落密切相關。所以,說每個人都是幾千億個細菌的共生集合體也不為過。

不過人類也不需要感覺不好,這總比被真菌控制的殭屍螞蟻要好多了。而對於人類的家畜,豬,牛,雞,鴨,也許是代差文明間關係的另一個例子。僅僅人類對雞的飼養量,總重量就超過了人類自身總質量的一倍,而與那些瀕臨滅絕的朱䴉想比,這是雞的悲哀還是萬幸呢。

高曉松有一期《曉說》裡的一個觀點也很有意思:與其說人類馴化了莊稼,不如說莊稼馴化了人類。莊稼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讓人類從遊牧進入農業社會,從而打開了人類社會制度變化的潘多拉之盒。而這些所謂被馴化的禾本科作物,都已經成為了地球上的優勢物種。


五. 戰爭與和平

正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所喻示,人類對於戰爭有一種複雜的情感。一方面恐懼,厭惡,但似乎卻又總在不斷的追逐。也許,這只是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陣痛,也許這是文明不可逃避的宿命。無論如何,人類現在處於一個總體的和平的時代,而技術正在加速進步的現實,也許是和平可以維持相對這麼長時間的一個重要因素。那麼人類的未來,將去向何處呢?


羅生物語


答案很明確,會打起來了,而且會以其中一方滅絕為最終結果。人類從誕生伊始就一直在經歷這個,石器時代之前,人類祖先剛從非洲走出就遇到了危機尼安德特人。作為另外一個智慧物種,尼安德特人擁有比人類更強壯的身體和發達的大腦,最終據猜測由於語言進化的問題輸給人類,最終滅絕,由於物種生殖隔離尚沒有徹底分開,人類中保留了一點點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算是這種物種存在的一個記憶。在人類是唯一智慧生物的後來,人類文明內部的鬥爭一直沒有停止過,由於發展空間尚充足,早期人類文明只在一個小範圍內鬥爭,中國境內的眾多城邦小國最終都整隻剩下秦國,之後幾乎一直維持只有一個大帝國的局面,歐洲城邦統一成羅馬,後來經歷分裂後,現在也希望通過歐盟整合。當今世界是中美兩大巨頭尚能共存是因為誰也滅不掉誰,等到發展空間受限,利益衝突爆發,這就是一起新的春秋戰國


emanontion


鄙人不材,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指出。我是漫步的小豆子,歡迎大家多多關注。


漫步的小豆子


三體裡講過“黑暗森林法則”

法則內容: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一旦被發現,能生存下來的是隻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



個人覺得這只是在低端文明才成立的法則,就像1000多年前的人類以獵殺,戰爭為榮。1000年過去啦,現在人類文明水平高了開始主張和平,保護野生動物。

以前多年前的人類也想不到後代開始主張和平,保護野生動物。當然,我們也不知道1000年後的人類會幹些什麼。

文明是由低端進化過來的,所以我相信有如果,地球有兩種文明。可能只有一種文明能生存!


修改失敗也一樣


如果出現2種智慧生物,那這2種智慧生物和平共處的幾率幾乎為零,想想看白人和黑人就知道了。

1、物種歧視是必然的,2個物種的文明程度肯定不一樣,高等文明物種會有種先天優越性,從心底裡就會看不起低等文明物種。

2、奴役,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一個物種肯定會奴役另一個物種,被奴役的物種生活環境惡劣,做著低下、粗重的工作,沒有人身自由,他們存在的價值就是為別人服務。

3、物種之間的戰爭,2個物種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必然會因為生存空間,生存物資發生矛盾,戰爭是必然的,有了戰爭就會導致物種之間的仇恨,這種仇恨是不可調和的,仇恨導致更多的矛盾和戰爭,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4、物種滅絕,2個物種之間的競爭可能會導致弱小物種滅絕,當然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對於強大物種來說,弱小物種只要有存在價值就不會讓他們完全滅絕。這就會導致弱小種族會被奴役。
5、2個物種生活在不同大陸,在初等文明時期,2個物種完全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在某個物種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可以探索世界,發現了另一文明物種的存在,如果2方實力差不多,則有可能和平共處。如果實力差距懸殊,則會導致侵略,強大者掠奪弱小者的資源,人口等等。

近棒者槌


答案很簡單,肯定不會打起來。首先要說的是,這個設問不夠精確。會不會打起來?那毫無疑問肯定會打起來,同種的人類之間還天天打起來呢,何況不同的物種或文明。我猜小編的意思準確滴說應該是想問: 不同的文明之間是否會發生以毀滅對方為目的的戰爭。如此,答案就非常明確了:肯定不會。原因很簡單,文明誕生之前,要先誕生智慧生命,因為只有智慧生命才能創造文明。雖然地球上目前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然而地球歷史上卻孕育過不止一種智慧生命,例如與人類祖先共處同一時期發展的尼安德特人。事實是在他們還沒形成文明的時候就已經因為自然競爭,被人類的祖先消滅掉了。被滅了種。所以如果時至今日,地球上還存在著除了人類之外的另一個或多個智慧物種創造的文明,那我只能說他們和人類早在文明誕生前就已經尋找到了和平共存的方法。所以二者才能共同發展到今天。因此,結論很清楚:如果今天地球上同時存在兩種或多種智慧生命創造的文明,那麼這些文明或智慧生命之間,一定不會發生毀滅性的戰爭。因為如果二者之間需要要發生你死我活的爭鬥,那早在文明出現之前的矇昧時期,就已經發生完了,根本不會等到今天。今天你能看到的只是結果,而結果就是,地球上目前只剩下人類一種智慧生命和他們所創造的人類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