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讓農民“冷資產”變成“熱財富”

“距離‘五一’小長假還有一週,可我這裡的民宿早被全部預訂,最高房價達到每晚2580元。”4月22日,北京懷柔九渡河鎮花木村80後的年輕人小田告訴記者,自家老院子從閒置到“走俏”,得益於土流網內部孵化的美麗新鄉村團隊提供的設計、裝修、運營等系列服務。

據自然資源部等相關部門統計,全國農村至少有7000萬套閒置房屋,農村居民點空閒和閒置用地面積達3000萬畝左右。如何將農民的財產變成財富?專注於“房、地”線上線下業務的土流網一直在探尋最佳方案。4月22日,全國首次“鄉村振興服務體系發佈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全國最大的土地流轉綜合服務平臺土流網與來自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精英一起探討,重點是利用土流網資源打造的互聯網平臺“住宅在線”和共享住宅APP,盤活7000萬套鄉村閒置房屋,讓農民的“冷資產”變成“熱財富”。

今年2月初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指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

“這讓我們看到了新契機。”土流網創始人兼CEO伍勇認為,宅基地“三權分置”釋放了政策紅利,土流網要做推動宅基地“三權分置”政策落地的弄潮兒,積極推行市場化服務,將政策紅利轉化為農民的財產收益。

土流網依託平臺、產品、服務資源,內部孵化出農村房地產基礎服務,面向農村提供閒置農房改造、老舊宅基房翻建及高級帳篷製造搭建、在線資源對接、房屋資源共享銷售等服務。其經營形式有三種:一是以美麗新鄉村團隊針對全國空心村以及閒置房屋進行規劃設計、裝修改造、租賃運營,有效盤活閒置農房;二是開發住宅在線網站、共享住宅APP、裝配式住房建造,實現各類房屋資源及配套的供需對接;三是通過共享住宅APP及第三方OTA在線旅行平臺的合作,幫助農村改造過的閒置房屋實現在線預訂、短租、掃碼入住的分時共享度假。

“我們嚴格按照宅基地三權分置政策來落實,盤活利用閒置房屋以村組為單位,實際上落實了宅基地集體所有權;而農民作為宅基地的擁有者,我們稱之為‘地主’,實際上保障了宅基地農戶資格權;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農業經營主體和和工商資本將閒置農房進行翻新、改造、利用。因此,‘房主’充分利用了經營權,‘地主’盤活了農民房屋的財產權,來鄉村休閒旅遊的‘玩主’獲得了美麗鄉村的‘享受權’,實現了‘地主、房主、玩主’三方共享。”伍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