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采访刘和刚是就着食堂打来的菜饭,和招待客人多加的一份饺子,进行的。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歌唱家,依然保持着难得的朴素和亲和。我说我是背负着父母长辈等粉丝们的问候来做这个采访的,他就谦和地笑了起来。确实如此,就像他歌中唱到的一样,感恩父母、思念家乡。这个父母的好儿子,如今的好父亲,用歌声讲述着生活中最本真的美好,传递着最质朴的温暖。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歌中蕴藏地方印记

在中央电视台的《音乐公开课》节目里,刘和刚讲关于东北民歌的故事。身为东北人的他,加上如今哈尔滨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的身份,让他成为东北民歌最好的代言。

提起黑龙江、提起东北,你会想到什么?刘和刚会首先问起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天寒地冻、重工业城市,粗犷、豪迈、积极、热情……可以随口说出很多词语来给这片土地定义。而冰雪的凛冽也许是最为直观和切身的触感。冬季,是黑龙江最漫长的季节,也是最迷人的季节。雪花悠然飘洒,大江冰封横卧;以冰为砖,以雪为墙,哈尔滨的巧手工匠们,用冰雪筑成一个个梦幻的城堡;以雪为被,以冰为床,寒冬里的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滑爬犁、打雪仗……寒冷的气候特色赋予了黑龙江人豪放的气魄。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这里的人们也是细腻的。用面包石头细致铺就的中央大街在20世纪初是当时远东第一商贸街。1926年完成了其1433米的主路铺砌。路面由筑路工人一块一块铺成,尺寸规整、排列紧密,经得起百年光阴和百年光阴里越来越尖细的高跟鞋的敲打。故事就在这些敲打中每天上演,或惊心动魄或细小温暖……

了解了这座城市,了解了这个区域,才能唱好当地的民歌。刘和刚分享这样的体会和经验。地大物博的东北文化就蕴藏在东北民歌的发展历程中。如以狩猎为主的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猎歌”就是他们民歌的主要题材;而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捕鱼”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像《乌苏里江》《捕鱼歌》《四季》等反映打渔生活内容的民歌就源于此;随着农业发展、进步,民歌内容也由与狩猎、打渔有关变为与农业生产有关,东北的劳动号子产生于此。而劳动号子的种类也很多,有直接反映劳动场面、劳动情景的《哈要挂》《拨粮包号子》《打路基歌》,也有表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心态的《姐妹上场院》《生产忙》《打桩歌》。

“民歌歌唱家郭颂老师将传承东北民歌的重担交到了我的身上,我有责任把东北民歌唱到更远的地方去。”刘和刚感叹。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用情感传承民歌故事与文化

刘和刚是个优秀的歌唱家,也是一名好的老师。除了演唱技巧,他告诉学生们要了解民歌背后的故事,才能唱出情感、感染听众。“歌者是一定要有采风活动的,民歌产生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每一首歌曲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两年前有一档节目叫做《中国民歌大会》,节目里会到祖国各地区探寻民歌的前世今生,比如为了探寻《北京的金山上》的创作来源,采风团队来到了西藏林芝地区。这首关于首都北京的民歌,其实诞生在几千公里外的这里——它源自西藏林芝地区的“工布箭歌”《无价之宝》,《北京的金山上》尾句的“巴扎嘿”正是藏语里的常用词语。刘和刚说他有着更长久的计划,想做“五色土”系列的民歌研究和传承。已经在做的是“黑土民歌”(东北民歌),接下来要做的是“黄土民歌”“红土民歌”“白土民歌”和“青土民歌”。

“2016年,我在乌苏里江附近采风,跟着赫哲族渔民一起早出晚归,没事就聊天唱歌。七八十岁的老人,嗓子亮极了。”刘和刚讲道:渔民就住在网滩上临时搭的渔窝棚里,鱼汛来时,船队就要随时出发。每个船头都点个灯笼,成排成队的渔火,很壮观。鱼是赫哲族的主食,渔民们在网滩上把鱼用醋一煞,就是赫哲族的名菜‘煞生鱼’;洗衣盆装满鱼,赫哲族人就开始喝酒,喝高兴了就唱一段、跳一段……那些有生命力的、贴近大众心灵的,经久不衰的好歌就是从这里传唱出去。这样的歌唱起来应该是随性和喜悦的,充满着劳动后的畅快和收获之后的满足。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在那遥远的地方》唱出来则应该是伤感的。王洛宾先生在青海湖边三角城拍摄《祖国万岁》,请了一位千户长的女儿卓玛姑娘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女,相处的3天里,虽然互相不了解对方的语言,却产生了无言的情感,第四天,拍摄团队离开三角城,也离开了卓玛姑娘,留下一段伤感而难忘的感情。而另一首耳熟能详的《半个月亮爬上来》则是王洛宾先生在河西走廊结识了不少新疆的维吾尔族人之后,搜集了很多新疆民歌,在反复聆听中,发掘出了许多崭新的民歌元素,最终改编创作的。”刘和刚信手拈来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民歌,或嘹亮豪放,或柔美动人。每一首歌、每一段故事衔接在一起,仿佛画卷中的点点笔触,勾勒出祖国山川湖泊巷弄坊间的动人图景。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中国民歌需要走出去

刘和刚爱着民歌事业,却也有着担心。“民歌是要被传承下去的。年轻人喜欢流行、喜欢摇滚,不喜欢民歌。那我们就想办法让他们容易接受。”刘和刚边说边哼唱起来,同一首歌,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效果竟是完全不同。“这就是民歌和流行的区别,我们可以尝试把经典的传统民歌用创新和多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惊讶的是刘和刚常听的歌也是种类繁杂,甚至连摇滚也能吼几嗓子,“音乐是无界限的。”

这个界限不仅仅是类型,也包括了国家。刘和刚说他也研究蓝调、爵士、街舞。这些风格的歌曲同样都是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比如,过去美国的非裔奴隶在劳动生活中最早“发明”了爵士乐,它和美国本土的各类文化进行激烈碰撞,书写了爵士乐辉煌丰富的历史,更为后来的摇滚乐开启一扇大门。同中国民歌一样,爵士乐也有着自己的起源和传播轨迹。如今,芝加哥这座城市被认为是新奥尔良之外的另一个发源地,每年为了爵士乐前往芝加哥旅行的游客难以计数。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越研究越发现这种民族风格的耐人寻味。“中国的民歌也应当如此,走出去,走向世界。”工作的关系,刘和刚也有机会到世界各地演出,每一次都要腾出时间来去听一场当地的歌剧、音乐剧,再去当地的博物馆里走走。莫斯科、圣彼得堡、温哥华、多伦多、纽约、洛杉矶、新泽西、墨西哥……汲取各处的能量,化成了刘和刚更想把民歌做好的动力。给侨办、侨联的演出常常是感人的,那些离开祖国、家乡多年的老人,听完歌总是要拉着刘和刚的手问问家乡的情况,也讲讲过去的故事,刘和刚总是耐心地听着。“有一次演出中,唱了一首《儿行千里》,一个外国人虽然听不太懂歌词,但是动人的旋律还是让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场景经历得多了,刘和刚便更加坚定了信念:生活和情感是想通的。中国民歌应该走得更远。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回家是净化心灵

走得越远,刘和刚反而越眷恋自己的家乡。对于家乡,他有着太深的情感,这个靠着自己的努力、家人的支持、乡亲父老的爱护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从不掩饰自己浓烈的感情。“给村里修了水泥路,建了广场,买了音响,村里人也有了可以跳广场舞的地方。前段时间回家,发现晚上跳广场舞光线不好,又给村里装上新的路灯。”刘和刚从这里走出去的,也从未忘记走回去的路。

他也常常带着父母去旅行,补上他们因为操劳多年而失去的幸福时光。而对于两个孩子,刘和刚则是“苦”着养。采风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去一些贫困的山村,甚至是交通和生活都不是很方便的山沟里,刘和刚就把儿子带上,让孩子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

刘和刚:跋山涉水民歌有根

刘和刚说自己有一个一直坚持的“爱好”:喜欢去学校、敬老院和荣军医院。他还是是黑龙江省荣军医院和安康福利院的形象大使。“我会定期到这些地方演出,陪陪老人和孩子。每一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刘和刚唱着父亲母亲的歌,让老人感动,也反过来引导老人理解儿女的不容易。在荣军医院里,看着那些伤残老兵,有些军人甚至已经在医院里趟了40几年的时间。“他们是无畏的,也是让人尊敬的。每次看着他们,听着他们的故事,才愈加知道自己这身军装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