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茫茫宇宙還有其它高級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外星人存在的概率

地球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生物。千百年來,地球人一直在問自己:“世界上有外星人嗎?如果有她們在哪裡?宇宙中的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像地球上一樣生機勃勃?或者,地球是不是宇宙惟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我們究竟何多麼特別?”

世界上有外星人嗎

在好萊塢拍攝的有關外星人的電影裡,外星人和你我一樣,也有臉有嘴巴,有鼻子有眼睛。然而,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它們的長相卻很可能和地球人大不一樣。地球上的很多動物(決不僅僅是人類)之所以都有臉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是因為這些動物最早都起源於同一個祖先。而外星人是在其他星球(而不是地球)上誕生的,所以它們的樣子與地球人相似的可能性就很小。

儘管外星人不可能長得跟地球人相像,但是近年來不斷取得的新發現卻暗示,在其他一些星球上確實有可能存在生物。這是因為科學家一直在發現新的行星,其中一些行星與其母恆星之間的聯繫很可能同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聯繫很相似。不過,是不是一顆行星只要擁有支持生命存在的條件,其上面就一定會演化出生命來呢?地球人是否終將與和我們一樣聰明的外星生命(或者說外星人)相遇呢?有人認為,這一天終將到來。也有人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

茫茫宇宙還有其它高級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外星人存在的概率

外星人和你我不一樣

許多人相信,地球決不可能是宇宙中惟一存在智慧生命的星球,因為宇宙中存在至少上千億個星系。可能正因為如此,好萊塢才拍攝了那麼多有關外星人和星際旅行、星球大戰的科幻電影,其中不少影片還大受觀眾歡迎。在這些影片中。外星人有時對地球人十分友好,有時卻非常野蠻。編劇們為外星人設計了各種各樣有趣的行為,但他們卻常常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生物學原則。比如,在著名的恐怖片《異形》中,一個地球婦女竟然在自己的胸部懷上了一個比自己的心臟還大的外星人,並且這個外星人最終居然還出生了。在生物學家們看來,這簡直是荒謬至極。

在另一類典型的有關外星人的恐怖電影裡,外星人則被刻畫成巨大的昆蟲。可是,根據物理學的基本法則,這也是毫無可能的事。這就好比讓老鼠長得像大象那麼大,如果真是那樣的話,老鼠龐大的身軀早就把四肢給壓斷了。不過,把外星人描寫成體形大得如此不合常理的巨型昆蟲,最起碼還沒讓外星人長得像地球人。而在其他一些影片裡,外星人看上去簡直就是在地球上進化出來的,因為它們和地球人一樣,也有臉有嘴,有鼻子有眼睛。

沒錯,包括人在內,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脊椎動物都有臉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這是因為所有的脊椎動物最早都起源於同一個祖先。但是,外星人不可能也起源於這一個祖先,所以外星人就不可能長得和地球人一樣。

雖然我們還根本不清楚外星人的長相,但是卻有人聲稱自己曾經目睹乘坐UFO(不明飛行物,也稱飛碟)來到地球的外星人,甚至還有人聲稱自己曾經遭到外星人的綁架。也有人相信,外星人曾經在地球上待過很長一段時間,但它們和恐龍一樣已經在地球上滅絕。但還有人聲稱,在你我之間現在就存在外星人。不過,這種種聳人聽聞、光怪陸離的說法卻沒有絲毫的證據。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驚人說法全是由喪失理智(至少是在說這些話時喪失理智)的人臆想、編造出來的。不過,這是否就表示在地球之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存在任何形式的生命呢?許多科學家相信不會是這樣,弗蘭克·德雷克就是這些科學家的典型代表。

茫茫宇宙還有其它高級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外星人存在的概率

一連串的奧秘

德雷克說,當他還是一個八歲小孩時就相信存在地外生命。這只是因為那時父親告訴他天上還有和地球多少有些相似的其他行星。那時,德雷克年幼的心中就想像著外星上也有街道和房屋,也有和地球上的人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現在看來,小德雷克當初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不過,正是兒時的夢想引發了他後來對射電天文學的濃厚興趣,這讓他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如果在宇宙中的其他地方存在像地球人一樣擁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它們是否也像地球人一樣掌握了無線電技術?

自從人類發明無線電波技術之後,就一直在向茫茫太空發射無線電波。德雷克認為,假如外星人也能發射無線電波,地球人就應該能探測到它們。於是,德雷克為美國“尋找外星智慧生命(外星人)研究所”(簡稱SETI)設計了第一項試驗。過去幾十年來,SETI的天文學家一直在掃描銀河系中的星球,試圖找到外星人存在的跡象。換句話說,他們一心要找到能夠以無線電波的形式同地球人進行對話的外星人。

在搜尋外星人的工作中,SETI面臨著許多巨大的挑戰,其中之一就是銀河系的巨大規模。銀河系中有數千億乃至上萬億顆星球,它們在一個直徑大約為1萬光年的巨大螺旋狀星雲中旋轉。在如此巨大的範圍內尋找外星人,簡直比大海撈針還要難。

在找尋外星人工作的早期,德雷克有一次靈感突現,提出了一個後來變得非常著名的公式。德雷克指出,為了計算銀河系中能夠被探察到的外星文明的數量“N”,就需要考慮一些不同的因素,比如:擁有行星的恆星數量是多少?生命演變出智慧的概率有多大?一個技術發達的文明可能存在多久?德雷克根據這些因素的估算結果是:僅在銀河系中,就存在10000個智慧文明!

當然,德雷克的這一估算結果遠遠不是一個定論。根據對公式中各個因素的不同估計值,算出的“N”的值竟然從10億個到1個(就是地球)不等。事實上,長期以來,人們對德雷克公式中許多因子的數值都不知道該怎樣估計。也就是說,德雷克公式中的因子本身就是一連串的奧秘,用它們算出的“N”的值自然就無法確定。不過,在過去的幾年中,科學家對宇宙起源的瞭解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德雷克公式中的一些奧秘正在開始得到破解。

茫茫宇宙還有其它高級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外星人存在的概率

“誤報”其實無誤

以德雷克公式中的一個因子為例:銀河系中有多少恆星擁有行星?提出這個問題的理由很簡單:如果存在外星人,它們也必然需要堅實的土地來充當家園,所以我們希望能知道銀河系中到底有多少行星。

我們都知道,包括地球在內,太陽有9大行星(其中冥王星算不算行星尚有爭議)。直到最近,科學家都無法知道太陽系以外是否也存在行星,原因是:在太陽系以外,恆星發出的刺眼光芒幾乎會完全淹沒其周圍的行星,所以在地球上很難探察到太陽系以外是否存在行星。不過,長期以來一直有少數科學家不畏艱難,執著地努力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美國科學家保羅·巴特勒和喬夫·馬西就是其中的兩人。

巴特勒和馬西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搜尋太陽系外的行星。當時的條件極其簡陋,馬西向有關方面申請的全年預算資金才區區930美元。不過,兩人從一開始就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熱忱和信心。當時,這兩名年輕的天文學家依靠的是一項頗具實驗性質的技術,就是通過恆星來尋找行星,其原理是:當行星環繞恆星轉動時,行星會對恆星施加一定的引力,從而會讓恆星搖晃。如果觀察到恆星的搖晃,就表明恆星周圍有一顆或多顆行星環繞。

當然,由行星引力造成的恆星搖晃程度是非常輕微的,所以巴特勒和馬西不能直接觀察到這種晃動。因此,他們利用了另一種現象——多普勒效應,其原理是:當一顆恆星向著我們運動時,其發出的光線的光波會被壓縮,於是在我們的視線中就偏向藍色;反之,假如行星朝著遠離我們的方向晃動,光波則會被拉長,於是就偏向紅色。

不過,即使是通過多普勒效應,能夠探察到的也只是那些體積和質量巨大的行星。當時,馬西和巴特勒堅信自己用這種辦法就一定能發現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並且他們還相信自己一定會最先找到太陽系外的行星。然而,令他們簡直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他們還未肯定自己已經找到太陽系外的行星之時,一組瑞士天文學家率先宣佈自己已經取得了這樣的發現。這對馬西和巴特勒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可是,當時有許多天文學家對瑞士同行的這一“發現”表示懷疑。瑞士科學家宣佈,儘管這顆行星大如木星,卻僅需4天時間就能環繞其母恆星——飛馬座51號星一週。這看上去根本不可能。畢竟,地球要花365天才能環繞太陽一週,而木星則要花12地球年!

馬西和巴特勒因此確信,那些瑞士同行犯了大錯!事實上,在過去的100年中,幾乎每一年都有人宣稱自己發現了太陽系外的行星,最終卻都被證實為誤報。就在馬西和巴特勒急於要證實瑞士同行的“發現”也為“誤報”之時,他們得到一個使用望遠鏡的指定時段的機會。於是,他們立即把望遠鏡對準飛馬座51號星,希望能迅速獲取有關數據來駁倒瑞士人。

在取回數據並進行分析後,馬西和巴特勒卻驚呆了——瑞士同行的發現是千真萬確的!在飛馬座51號星的周圍的確有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在環繞,並且每4天就繞完一圈。也就是說,這的確是地球人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第一顆行星,並且它比以往任何理論所概括的行星特徵都怪異得多,這正是讓馬西和巴特勒最震驚的一點。

茫茫宇宙還有其它高級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外星人存在的概率

還有其他“另一個地球”嗎

在此之前,馬西和巴特勒已經花了多年的時間來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在他們看來,能夠被發現的那些行星都和木星一般大,並且像木星遠離太陽一樣地遠離其母恆星,在漫長的公轉軌道上緩緩地環繞母恆星運行。現在他倆才認識到,原來大行星也可以只花幾天時間就環繞母恆星一圈呀!他們由此開始思考:我們究竟在什麼地方出錯了呢?

有關太陽系外其他一些行星的證據,或許就隱藏在他們早已獲得的觀測數據中,只不過此前被他們自己給忽略掉了。為了尋找這些證據,他們就需要進行成百上千個小時的電腦運算。然而,他們卻只有兩臺小型電腦。於是,他們想方設法地借用、甚至“盜用”同事的電腦,夜以繼日地對八年來取得的大量觀測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在環繞飛馬座51號星的行星被發現一個半月之後,馬西和巴特勒根據自己的觀測數據宣佈,他們在大熊座47號星和處女座70號星的周圍分別發現了一顆大行星。

至此終於證實:太陽系以外果然存在行星!不過,已被發現的這些太陽系外的行星全是“巨無霸”,運行軌道非常靠近其母恆星,並且軌道還常常是高度非正圓形的。正由於距離其熾熱的母恆星太近,所以這些行星的表面溫度一定很高;再加上公轉軌道高度非正圓,所以行星距離其母恆星有時很近,有時很遠,行星表面的氣候變化一定也很劇烈、很頻繁。這樣的行星和地球大相徑庭,其表面幾乎毫無可能存在生命。不僅如此,就算這樣的“巨無霸”附近曾經存在過像地球那樣的“小不點兒”行星,後者也早已要麼被“巨無霸”的巨大引力所吞噬,要麼被甩出了其原先所在的星系。人們自然要問:莫非我們的太陽系真的是那樣獨一無二?難道宇宙中就沒有別的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一行星系統?

除了軌道圓之外,正因為木星的存在和它所處的位置恰到好處,太陽系就為地球提供了良好的庇護。木星的強大引力將小行星和彗星等“宇宙導彈”甩出軌道,最終將它們趕出了太陽系。如果沒有這一保護,這些“宇宙導彈”就會經常性地“轟炸”地球,最終毀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於是,假如馬西和巴特勒要想找到像地球那樣的行星,首先就需要找到像木星那樣的“生命衛士”。換句話說,他們需要找到像太陽那樣的恆星,恆星周圍有一顆像木星那樣的巨大行星,並且這顆巨大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就像木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那樣合適;最後,也最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恆星一行星系統裡,還存在一顆像地球一樣的“小不點兒”行星。

至此,在經過差不多20年的辛勤探索之後,尋找外星人的努力終於顯現出一絲希望。此後,不斷有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被發現。現在,平均每一兩個星期就能新發現一顆太陽系外的行星。迄今為止,總共已經發現了至少700顆這樣的行星。目前,馬西和巴特勒等人正在追蹤至少6個看起來像太陽系這樣的恆星一行星系統。一旦這些恆星一行星系統最終被證實的確與太陽系相似,那麼就意味著宇宙中還可能有許許多多的“太陽系”,因此宇宙中就可能存在許許多多的其他“地球”,所以存在外星人的希望看起來就真的很大。

在已經發現的太陽系外的恆星裡,90%看上去都不具有近距離的巨大行星。科學家推測,這些恆星中至少有一半可能擁有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並且這些“地球”與其母恆星之間的距離就像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那樣合適。這真是一件令科學家感慨萬千的事。就在20年之前,他們還不敢肯定太陽系之外是否也存在行星;而今天,有人卻不無把握地估計,在銀河系的好幾千億顆恆星中,大約5%具有像地球一樣的巖質行星,外星人可能就存在於這些行星上面。如果這種估計沒錯,宇宙中就有多達100億顆類地行星。

茫茫宇宙還有其它高級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外星人存在的概率

“生命配方”是什麼

不過,在打點行裝、準備出發去探訪外星人鄰居之前,我們必須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是否僅僅因為一顆行星具備了支持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這顆行星上就一定會演化出生命來寧這也是德雷克公式中的一個關鍵因子:已經演化出生命的行星數量比率。人們自然要問:就像沒有生命的早期地球一樣,在一顆原本不存在生命的行星上,生物是怎樣突然間生成的呢?生命之火的點燃究竟是偶然事件,還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就在25年前,許多科學家都還相信這一點:只要時間足夠,那些從內在看來根本不可能的生化反應實際上都會發生;換言之,只要時間允許,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上就能夠演化出生命來。但究竟是否如此呢?多年來,考古學家一直在研究古代化石,希望從中尋找早期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過程。

現已發現,在大約6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個頭都十分微小,事實上,那時的所有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正因為如此,對這些生物的研究工作大部分都是藉助於顯微鏡或者是在化學實驗室中進行的。讓科學家最吃驚的是,無論他們在地球上的何處尋找遠古生命的跡象,都總是能夠找到。

地球已有大約45億年的歷史。從岩石中獲取的證據表明,早在大約38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生命。直到現在,科學家仍未弄清生命之光最早是怎樣在地球上閃現的。不過,既然地球上這麼早就已經演化出了生命,那麼生命在一個行星上的誕生看來就不是太難。

多數科學家認為,儘管還遠遠不清楚生命最初的“化學配方”的構成,但是隻要存在合適的“生命配方”,生命就能在100萬年以內在一個行星上演化出來。但是現在看來,生命在一個行星上從無到有的進程不大可能有這麼快。那麼,生命在一個行星上的誕生究竟需要什麼條件呢?

在地球上,“生命配方”的最主要成分是碳元素。事實上,碳是最“全能”的元素,每個碳原子都能與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其他原子結合,甚至還能和其他碳原子組成長鏈或環,如果添加一些其他元素,就能得到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氨基酸。如果把地球生物的生命看作是一幢大廈,那麼蛋白質就是構建這座大廈的磚頭。事實上,宇宙中充斥著碳元素,因為它能在星球內部很容易地被“生產”出來。

碳和其他元素能夠聚合成為各種各樣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能夠彼此改變列方的性質。可以說,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命形式部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

假如碳元素的確助長了生命的誕生,那麼宇宙中或許就應該在很多行星上都存在生命,這是因為碳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元素之一。不過,除了碳之外,“生命配方”中還有哪些必不可少的成分呢?在地球上,這些必不可少的條件還包括空氣中包含足夠的氧、氣溫不能超過一定的範圍,等等。但是,這些條件對地外生命而言是否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呢?

茫茫宇宙還有其它高級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外星人存在的概率

液態水恐怕最重要

在過去幾年中,科學家發現地球上那些看似“生命禁區”的地方其實有生物存在。無論是在岩層下面,在最乾燥、最酷熱的沙漠,還是在海底滾燙的熱液噴泉口附近,在嚴寒的南極和格陵蘭冰架裡,微生物等生命形式都如魚得水,生活得開開心心、熱熱鬧鬧。這似乎暗示即使是在那些對地球生物來說環境條件十分嚴酷的地外行星上,也可能會存在生命。

然而,假如地外生命真的是那樣常見,那麼地球人應該早就已經發現了它們的跡象。實際情況卻是,科學家至今也未找到地外生命的任何跡象。由此看來,我們是不是忽略了生命所需的其他什麼重要成分?

實際上,對生命來說,真正最重要的條件是液態水,至少對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是這樣。在地球之外的太陽系其他行星上,既不缺少能量,也不缺乏碳元素等生命所需的一切元素,可是在這些行星上面至今也未發現有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或許就是因為在這些行星上都缺乏一種只有在地球上才大量存在的東西——液態水。

液態水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是一種理想的溶劑。其他分子能夠很容易地在水分子周圍移動,並且同另一個分子發生反應,從而最終讓“生命配方”幻化為實實在在的生命。多年來,擁有由液態水組成的海洋的地球都被認為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另類”,因此在太陽系中生物似乎也就應該是地球的“專利”。不過,科學家還是將探索目標對準了地球的近鄰。

近年來,無人探測器對火星的探測結果表明,火星過去曾經是一個水世界。探測器在環繞火星的軌道中拍攝的照片顯示,火星表面有現在早已乾涸的河床,峽谷中部還有看起來是曾經存在的湖泊的痕跡。在火星的北半球,甚至還有遠古海洋的跡象。不久前,美國的兩部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又登陸火星,並且在火星表面進行了巡遊、拍照,還探索了火星岩石的化學組成。這兩部火星車拍攝的照片顯示,火星岩石有明顯的沉積層結構特徵。化學分析結果表明,這些岩層一定是在有水的環境中沉積起來的。

目前的火星因為太寒冷、太乾燥,所以也許很難存在生命。但是,如果過去火星真的存在水,那麼當時的火星上也可能存在生物。科學家現在相信,在太陽系中更遙遠的地方也可能存在生命,木星的衛星之一歐羅巴就是候選地之一。歐羅巴比月球稍小一點,表面覆蓋著冰層,但冰層上有一些裂縫,這或許是由於冰層是漂浮在海面上的。至於導致冰層融化、破裂的原因,則可能是由木星和它的其他衛星的引力產生的內摩擦力。只要在歐羅巴的表面下果真存在由液態水組成的海洋,那麼這個巨大的海洋中就有可能存在生命。

現在看來,生命能夠得以存在的範圍遠遠比我們以前所想像的要大得多。科學家曾經以為,其他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應該都和地球相似,和母恆星既不能靠得太近,也不能離得太遠,否則行星表面的溫度就會太高或者太低,因此就不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但是,科學家現在意識到,雖然歐羅巴距離太陽比地球距離太陽要遠得多,但是它寒冷的表面下卻可能存在一個水量為地球海洋的三倍的巨型海洋,並且歐羅巴的海水還可能是溫暖的。如果歐羅巴的海洋中真的存在生命,就將暗示這一點:哪怕一顆行星與其母恆星之間的距離並不像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那麼“合適”,這顆行星上也照樣有可能存在生命。由此看來,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茫茫宇宙還有其它高級文明嗎?科學家如何解釋外星人存在的概率

外星人也許很難找

儘管地球人至今仍未能在太陽系內的其他地方(更不要說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生命,但是科學家對宇宙中可能普遍存在生命這一點正在變得越來越樂觀。不過,假如這種樂觀最終被證明不是盲目的,那麼人們自然會關心這個問題:地外生命屬於哪一種或者哪一些類型呢?

要知道,在地球生命歷史的前30億年中,所謂的地球生命都只不過是細菌之類的微生物。那麼,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是否直到現在也只是一些微生物呢?或者,其他星球上是否也存在像當今地球上這樣豐富多彩、大小不一、複雜高等的動植物呢?換句話說,是否真的存在SETI所致力於尋找的那一類能夠建造城市、使用電腦、發射無線電波的外星人呢?

現在已經知道,從最早的微生物到直立行走的人,是地球上一個漫長的生命進化過程。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在其他星球上生命也一定會遵循同樣的演化過程呢?德雷克認為應該如此。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他星球上的生物最終也將至少有一部分會進化成智力高度發達的外星人。德雷克估計,在那些出現了地外生命的地方中,大概有10%將會進化出外星人。現在很難判斷德雷克的估計究竟是過於樂觀還是過於悲觀。不過,有一點卻是很清楚的——在地球歷史上,雖然生命很早就已出現,但是擁有高度智慧的人類和人類所熟悉的動植物卻只是在最近才出現的。

具體而言,在微生物出現了長達30億年之後,地球上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動物和植物;又過了5億年至6億年,才出現了人類。導致上述轉變的主要因素之一是DNA。DNA是由分子組成的長鏈,上面攜帶著生命的“藍圖”。細胞每一次分解時,其中的DNA都會複製自己。不過,複製出來的DNA與原來的DNA相比,總會有一些偏差。然而,有時正是這種偏差導致了一種動物或植物比其上一代更加成功。也正是由於這些偏差的存在,生命之樹也才能夠不斷地添枝加葉,最終也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見的如此多樣的生物群體。於是,人們又要問:假如其他行星上也存在生命,它們是否也擁有DNA呢?

一些科學家認為,雖然DNA對地球生物而言是很有用的,但是外星人卻並不一定非得有它才行,因為其他一些化合物同樣能自我複製。事實上,從微生物進化到複雜的動植物,再到高度智慧的人類,其間必不可少的或許並不一定是DNA,而是時間。換句話說,地球上之所以最終能進化出高度智慧的人類,全賴那一段漫長而又相對平靜的地球歷史。

在地球上,在首批動物出現了5億年之後,人類才誕生,這無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人認為,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在其他星球上要出現高度智慧的外星人也必須經過同樣漫長的過程,但肯定也還是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也許幾千萬年都不夠。有多少其他行星能夠經歷如此漫長的生命進化期呢?誰也說不清。因此有人提出,要想在其他行星上找到像地球人一樣聰明的外星人,其實並不容易。

殊途同歸不無可能在地球上智慧生命5億年的進化歷程中,動植物曾經也許被打回過原型——單細胞生物。為什麼我們敢這麼說呢?這是由於地球曾經多次遭受來自流星(也稱隕星,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的大規模撞擊。比如,恐龍曾經雄霸地球達1.7億年之久,它們既有個頭,又有體力,看上去誰也不能阻擋它們的步伐。然而,就在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000米的巨型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此後,地球上爆發了大範圍、長時間的火山噴發,當時地球上多達三分之二的物種因此滅絕,曾經不可一世的恐龍也未能逃過此劫,最終從地球上消失。

那一次大浩劫之後,倖存下來的生物中有一些是小型哺乳動物。隨著恐龍退出歷史舞臺,這些小型動物發展壯大起來。經過漫長的歲月,它們的後代進化成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動物,其中就包括靈長類,包括我們人類。可是,假如時光能夠倒流,假如當時那顆巨型小行星稍稍偏離軌道,因而沒有撞上地球的話,情況又會怎樣呢?那些小型哺乳動物恐怕就永遠不會有發展壯大的機會,因而也就永遠不會有我們人類。也就是說,當今世界的頭號主角將依然是恐龍。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的存在純屬偶然。正因為如此,一些人認為智能生命的進化在整個宇宙中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例如,人類的大腦就經歷了許多個進化階段:先是小型齧齒類,接著是早期靈長類,後來才從猿類中分化出來。不過,難道智能生命的進化都必須遵循這一條路徑嗎?外星人是否會有其他的進化路徑呢?現在誰也無法對此作出肯定的回答。然而,地球上的動物或許能夠在這方面給我們一些啟發。

在地球上,有許多動物的大腦體積和動物行為都很引人注目,其中一些動物在進化路徑上和人類毫不相干,比如頭足類動物,章魚、魷魚、墨魚都是頭足類動物。頭足類動物也是軟體動物,蛤蚌和牡蠣也是軟體動物,不過前者和後兩者在外形上並不相似,這是因為它們的進化路徑不同。

過去幾十年來,一些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頭足類動物的行為,尤其是它們為避免讓自己成為掠食者美餐而採取的防禦行為。事實上,頭足類動物簡直就是遊弋在海水中的一坨坨美味的蛋白質,它們一旦被掠食者抓住,就很難逃生。因此,它們進化出了一種很初級、卻也很有效的防禦手段——偽裝,從而不讓掠食者輕易發現自己。為了逃生,頭足類動物常常會改變自己的皮膚模式。為了觀察頭足類動物如何在天然的棲息環境中運用偽裝技巧,科學家在其尾部裝上水下照相機。為此,他們首先必須找到可用於實驗的頭足類動物,而這並不容易,因為章魚和墨魚都能夠得心應手地讓自己徹底隱身在環境背景中。

很多人都以為,變色龍(變色蜥蜴)是自然界中的“變身大王”。實際上,這一稱號用在頭足類動物身上也許更合適,因為它們變幻皮膚模式(顏色及形狀)的花樣比變色龍多得多,速度也快得多。不管它們游到哪裡,它們都能讓自己隱身在周圍的環境中。比如,看上去那處海底只有一塊岩石,岩石上覆滿海藻,除了魚兒在附近經過,這裡再也沒有什麼別的東西。你再仔細觀察那塊岩石,才恍然大悟——哇!岩石上不正躺著一條章魚嗎?只不過它的體色和海藻及岩石的顏色完全一樣,因此它已經和岩石融為一體,怪不得很難發現它吶!

頭足類動物之所以能夠讓自己的體色乃至身體形狀千變萬化,全是因為它們無與倫比的皮膚,其中包含著多達2000萬個色素細胞。為了控制如此大量的細胞,必須擁有非凡的大腦。同其他動物的大腦相比,頭足類動物的大腦顯得特別大、特別複雜。在一些科學家看來,頭足類動物複雜的大腦和動物行為暗示,要想進化出智能生命,路徑不止一條。就連軟體動物也能進化出令人如此難以置信的複雜大腦,說明大自然是多麼的神奇。對地外生命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呢?既然宇宙中的其他地方也不乏生命大廈的“磚瓦”,所以,只要有進化的力量長期不懈的推動,就可能出現智慧發達的外星人,而且外星人還可能種類繁多。再難也要找下去。

不過,外星智能生命也並不一定就是地球人能與之對話的生物,因為宇宙空間是如此廣漠,要想穿越深空同其他星球上的生物對話,無疑需要極為先進的技術。即便外星生物已經進化得像章魚或海豚那樣聰明,它們也無法建造無線電發射器和宇宙飛船。當古生物學家審視了化石中隱藏的地球生物進化史之後,他們發現能夠找到智慧高度發達的外星人的可能性看來不容樂觀。在今天的世界上,存在著可能多達3000萬個物種。縱觀化石記錄,過去地球上曾經存在過至少好幾億個物種。然而,其中僅有一個物種——人類發展到了能夠創建技術文明的地步。也就是說,進化出智慧發達的生命的可能性只有幾億分之一!如此看來,要想找到智慧發達的外星人,也許真的是難上加難。

不過,SETI並沒有放棄希望。日復一日地搜索外星電波,的確很考驗搜尋者的耐心,更何況這一搜索一直未能取得成果。在大多數夜晚,SETI總會收到一兩個錯誤的警報。不過,在1997年的一個晚上,他們卻收到了一個真實而又強烈的信號。看來,SETI的努力終於有了結果。

當時,一組在美國西弗吉尼亞州運用射電望遠鏡搜尋外星電波的SETI科學家收到了這個奇特的信號,該信號通過了一系列專門設計的自動測試,測試目的是排除那些明顯不屬於外星信號的電波。這個奇怪的信號看來是從地球以外的一顆遙遠的星球發出的。一旦科學家讓信號接收碟偏離對準此星球的方向,信號立即消失;反之,一旦把接收碟對準這顆外星球,信號就立即出現。科學家們反覆試驗,結果都一樣。這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因為這個信號看來就是來自深空,來自外星。喜訊迅速傳到了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SETI總部。總部的科學家繼續監測此信號。6小時過去了,監測結果仍然一致,此信號繼續通過所有的自動測試。看來,它是外星信號這一點已經確定無疑。此時,科學家們的高興勁兒就別提了。

第二天晚上。科學家們繼續測試此信號。一旦它迴歸,就基本上可以證明它是外星人發出的召喚。為了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當晚許多人圍在監控電腦四周,SETI總部的所有人都未因下班時間已過而回家,甚至沒有任何人像往常一樣外出買漢堡包填肚子。

可惜的是,奇蹟並未出現。當晚的大多數時間,SETI科學家都用在了利用另一臺望遠鏡(位於佐治亞州)排除干擾信號方面。不巧的是,當晚一架天線又出現了故障。因此,科學家們不得不等待了更長時間來自我發現真相:那個信號實際上是來自一顆位置比較遙遠的科研衛星。至此,科學家們提前準備好的慶功酒終於未能打開瓶蓋。儘管經歷了這一重大挫折,SETI科學家卻並未喪失信心。他們仍然確信,宇宙中必定還有其他許多星球上存在智能生命。科學家們說,儘管目前用於搜尋外星信號的設備已經算是很先進,但是同宇宙中的行星數目和外星人可能使用的信號頻率相比,現有的搜尋設備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先進程度上來講都遠遠不夠,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球人尋找外星人的工作只能勉強算是剛剛起步,所以至今仍未能發現外星信號就一點都不奇怪。

地球人利用無線電波搜尋外星人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但是同宇宙的大約100億年曆史相比簡直微不足道。如果外星人存在於銀河系的另一側,那麼它們發出的任何信號都需要經過至少幾萬年時間才能到達地球,而且這就好比是外星人擲出一支飛鏢,目標則是無比巨大的時空背景中極其微小的一個點。想想看,命中的可能性會有多麼渺小!如此看來,想找到外星人是如此之困難就絲毫也不足為怪。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應該放棄尋找外星人的努力呢寧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探索我們自己的家園——地球和探索宇宙中其他地方的工作,一直在帶給我們驚喜。就在幾百年前,地球人還想當然地以為太陽、地球和地球上的一切是那樣的特殊,那樣的獨一無二。可是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宇宙中還有很多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還有很多像太陽系那樣的恆星一行星系統。我們也同樣知道,構成生命的一切化學元素都是在恆星中製造的,因此它們在宇宙中無處不在。一旦那些化合物被從其他某個地方來的生命之光照亮,誰能知道生命會沿著哪種途徑演化?誰能斷定我們有朝一日不會遇見外星人?

地球是宇宙中的生命孤島嗎?宇宙中還有沒有別的生物?我們仍然不知道答案,但是,或許有一天我們會知道。不管最終答案是什麼,有一點都是肯定的——這一答案將重塑地球人對於自己和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