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歷史上的宋江除了殺人放火,還幹過這些事

《宋史·侯蒙傳》載:“宋江蔻京東,蒙上書曰‘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侯蒙當時任亳州知州,從他給徽宗皇帝的這封奏書,不難看出,歷史上的宋江雖然是“逆匪”,確有相當的才幹,否則,以他為核心的一個區區三十六人為骨幹的團伙,不可能那麼多的官軍也奈何不了,而且竟然惹得一個堂堂的朝廷要員也對他大加讚賞。

那麼,宋江的“才必過人”處都有哪些呢?我以為至少有三點。

第一點“才必過人”處:盜亦有道,行動綱領順乎民心。明人朗瑛所著《七修類稿·辯證類·宋江原數》載:“宋江三十六人,……有‘替天行道’之言。今揚子、濟寧之地,皆為立廟。據是。逆料當時非禮之禮,非義之義,江必有之,自亦異於他賊也。”此書作者郎瑛的思想是正統的,他說的“非禮之禮”、“非義之義”當然有看不起宋江為寇的意思,不過,對宋江“異於他賊” 的“盜亦有道”處,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歷史上的宋江除了殺人放火,還幹過這些事

不難想象,如果宋江只知道殺人放火,淨幹缺德的事兒,老百姓能為他立廟嗎?恰恰相反的是,我以為宋江非但沒有殺人放火,幹缺德的事兒,有可能還幹了不少得民心、順民意的事兒,才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從而能夠在和官軍的戰鬥中游刃有餘,屢屢得勝。

第二點“才必過人”處:文武兼備,個人品質出類拔萃。元人陳泰所著《所安遺集·補遺末卷·江南曲序》載:“宋之為人,勇悍狂俠。” 宋人周密所著《癸辛雜識續集上·宋江三十六人贊》亦載:“古稱柳盜蹠為盜賊之聖,以其守壹,至於極處,能出類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幾乎。”可見,勇悍、狂俠當是宋江很突出的一個性格特點。

其實,宋江不光有“俠”的一面,他的文學修養也很高,還有風流倜儻的一面。明人楊慎所著《升庵全集·詞品拾遺·李師師條》載:“宋江潛至李師師家,題一詞與壁雲:‘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鮫綃龍玉,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銷得?回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閒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小詞盛於宋,而劇賊亦工如此。”此書作者楊慎也是個“正統派”的大才子,他雖然罵宋江是個“劇賊”,但對宋江的才華還是心誠悅服的。

歷史上的宋江除了殺人放火,還幹過這些事

第三點“才必過人”處:義字當先,身體力行凝聚人心。宋人所著《宣和遺事·元集一·亨集》載:“宋江統率三十六將,往朝東嶽,賽取金爐心願。……宋江題了四句放旗上,詩曰:來時三十六,去後十八雙。若還少一個,定是不還鄉!”從中不難看出,正是宋江倡導並身體力行的這種生死與共的信念,緊緊地把這些兄弟們凝聚在了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個有綱領有信念的頗具戰鬥力的集體,從而才能夠“橫行齊、魏,官軍莫敢抗”。

那麼,宋江的結局如何呢?宋人李埴所著《十朝綱要·徽宗記》載,宋江起義在宣和元年十二月,元和三年二月,知州張叔夜設奇兵伏之,宋江投降,這與《宋史》的記載大同小異,但宋江最後的結局到底如何,惜乎文字不傳,在這裡就不敢妄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