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疏影是看了电视剧之后,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才又去看了原著。

原著作者与电视剧的编剧是同一个人,海晏。所以电视剧在改编时与原著没有太大的出入,反而紧凑精彩了许多。

请原著党们体谅,说剧本更好,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但在这里首先排除电视剧“先入为主”的说法,毕竟,有些地方,譬如靖殊相认那一段,疏影还是觉得原著中的感情刻画更为强烈。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与原著相比较,我最喜欢的一处改动就是对霓凰和林殊两个人感情的处理。

小说中的霓凰,凭长辈们做主与林殊许下婚约,但因分别时年纪尚幼,对这段青梅竹马的感情并没有太多的回忆和期许,似乎与林殊更像是一对兄妹。青冥关一战,江左盟派出聂锋的弟弟聂铎前去相助霓凰,两人不知不觉产生了感情,当聂铎意识到的时候,他深感对不起少帅,于是选择了逃离。而知道自己给不起霓凰未来的林殊,则是充当了成全的角色。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小说是一部标准的描写男性世界权谋斗争的作品,就像海晏自己说的那样,这部书里面没有女主。所以也没必要掺杂进过多的情爱牵缠,就连霓凰出场的次数都是不多的。

许多看剧被殊凰恋虐得死去活来的网友都为霓凰心痛,不忍见霓凰得而复失形单影只,所以即使情感上接受不了霓凰另有所爱,理智上仍觉得这样的安排是霓凰最好的归宿。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对小说中的霓凰,疏影就是觉得爱不起来。

电视剧里的霓凰,霁月光风,深情如斯,冒着触怒皇帝的风险,执着地守着十几年前的婚约。她豪迈疏阔,又冰雪聪明,凭着几条被一一排除的线索反而认出她的林殊哥哥。那一刻,她为他的重生而惊喜,也为他的改变而心痛。她不敢去问他经历了什么,她只知道,自己要听林殊哥哥的话,去协助他完成他的心愿。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而地狱归来的小殊,更是在回到金陵的第一时间,就向观众展示了霓凰在他心中的分量。掀起的车帘后面那双写满关切、思念与哀伤的眼睛,出卖了他的内心。一别十几年,他心心念念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镇守大梁南境、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女帅,在他眼里,她却依旧是那个需要他时时呵护的小姑娘。面对霓凰,深刻的感情击溃了多年的苦心经营,他在她面前就像个被老师抓包的淘气学生,不停地失态,不停地露出破绽,直到长亭上,在她步步紧逼下,溃不成军的赤焰少帅,红着眼睛缴械投降。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相认之后的两个人,默契地守着共同的秘密,在相互的关爱与扶持下,小心翼翼地向前走。霓凰知道,林殊哥哥告诉她的,远远不是真相的全部。但他不愿多说,她就不问,只是默默地为他做着一切,送他家传的玉牌,为他不惜剑指宫城,更在最后的时刻,毫不犹豫地站在皇帝和文武百官面前,以“林氏遗属”的身份提出重审旧案。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当一切尘埃落定,四境突发的军情又将这对苦命鸳鸯生生分开。临别之际,霓凰殷殷叮嘱,待战事一了,兄长一定要来云南。小殊告诉霓凰,都说缘许三生,希望来世我们可以生在平常人家,平淡安稳地携手终老。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早已听到蔺晨与林殊对话的霓凰心中何尝不明白他的意思?可是霓凰没有表露哀伤,她甚至带着微笑深情地看着林殊:兄长此诺,来世也一定要记得!

琅琊榜:你更赞成殊凰至死不渝的感情,还是原著中霓凰另有所爱?

小殊认真地、庄重地回应他的小姑娘:此生一诺,来世必践!

想起《潜伏》中左蓝的一句台词:革命者的爱情,分外浪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