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王寶強與朱之文都為家鄉花過不少錢,為何兩人名聲卻天壤之別?

在農村出身的藝人群體中,王寶強和大衣哥朱之文是典型的代表。這兩個人都是有心之人,演藝致富後不忘本,為家鄉做了許多好事。 以寶寶為例,村裡電壓不穩又捨不得錢,王寶強便掏出兩萬元購買變壓器,此此他還為村裡蓋了敬老院、託兒所、老年活動中心等,花了十幾萬元。

王寶強與朱之文都為家鄉花過不少錢,為何兩人名聲卻天壤之別?

而大衣哥朱之文剛剛成名賺了些錢後就回饋家鄉,自掏腰包出資十幾萬元給村裡修路,對村裡有困難借錢的人亦來者不拒,卻屢屢村民抱怨,甚至有村民聲稱老朱發財了應該給村民一人買一輛轎車。

王寶強與朱之文都為家鄉花過不少錢,為何兩人名聲卻天壤之別?

同樣做好事,同樣回饋家鄉,一個被人感激,一個為人指責,兩人境遇卻天壤之別。

究竟原因,在村民眼裡王寶強是個明星,朱之文是個村民。王寶強成名後在北京定居,基本上脫離原來的群體。而朱之文成名後依舊住在農村,保持原來的本色,養雞種田。 而人類的陋習在於,永遠指責、抱怨、羨慕、嫉妒和自己生活在同一空間,境遇相同,卻又高於自己的人。所以,小民乍富,成名還鄉後的朱之文立刻成名鄉親攻擊和指責的對象。

王寶強與朱之文都為家鄉花過不少錢,為何兩人名聲卻天壤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