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據說日本有一種號稱全球唯一能夠治癒2型糖尿病的藥劑,是真的嗎?

凌毅清


可以肯定的說,世界上暫時還沒有治癒2型糖尿病的藥物,如果有這種藥品,醫學界肯定會震動的!並且年銷量肯定超過200億美元!

現在控制血糖的產品很多,也只是控制血糖,但是基本上需要終身服藥!隨著患糖尿病時間的增加,患者的胰島功能不斷衰退,治癒的可能性更小,如果有治癒的情況也是糖尿病的前期,通過飲食和運動去改善。


下面就分享一下個人對治療糖尿病方法的瞭解:

1、手術治療糖尿病:針對的也是糖尿病初期的患者,手術的內容是截取患者腸道下端大概一米長的腸子接到上部,在上部形成兩個腸道,作用機理不明確,有治癒的可能,即使沒有治癒,對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很好的緩解(聽大夫講的),費用大概在3萬左右。

2、細胞治療:主要針對糖尿病的併發症,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亞全能幹細胞,通過往患者體內輸入這種細胞,達到緩解或治療的目的,間充質幹細胞理論上可以分化為任何形式的細胞,也許有重建胰島功能的作用,但是臨床上的應用很少,也許以後有治癒糖尿病的可能。


有句話講“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血糖的穩定可以有效的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血糖的控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患者不能自己隨便改變服用的藥品,請遵醫囑,如果想更改藥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改!!!

真心希望有治癒糖尿病的藥品出現,給那些患者帶來希望,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957720365


應該是沒有的,如果真有這種藥物,肯定是會引起全球轟動的,而且生產廠家也可能會不遺餘力的進行宣傳,絕不可能只會通過一些小道消息傳播。

可以說,現在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只能是用於治療,就是維持著生命,但還沒有達到能夠治癒的程度。

拿目前治療2型糖尿病最火熱的藥物,二甲雙胍來說,其適應症主要為三個:

(1)二甲雙胍片首選用單純飲食控制及體育鍛煉治療無效的2型糖尿病,特別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本品與胰島素合用,可減少胰島素用量,防止低血糖發生。

(3)可與磺酰脲類降血糖藥合用,具協同作用。

通過其適應症,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到,並沒有治癒這一項。

但是,這並不代表今後也不會有能夠徹底治癒糖尿病的藥物出現,相信在醫學高速發展的今天,將大概率出現能夠徹底“打敗”糖尿病的藥物研發出來,到時,急於求醫的廣大糖尿病患者,也不會被這些小道消息所欺騙,甚至為此損失錢財了。


健識局


如果你說的是這個藥物,那麼它並不是剛剛出現的所謂的神藥,它的名字叫做曲格列汀,屬於DPP _4抑制劑。我也聽內分泌科的醫生說起過這種藥物,日本的曲格列汀跟我們國內的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屬於同一類藥物。



而且它並不是說可以治癒,只是服藥間隔的時間比較久。我們普通的治療藥物,一般需要每天服用,或者每天飯前服用,一天需要吃幾次很折騰,也很不方便。而這個藥物是一個星期吃一次,一盒20片,可以吃五個月左右。不過價格也不便宜,國內沒有,如果讓人從日本買,大概在3000元左右一盒吧。

對於糖尿病來說,控制的好,並不等於治癒。除了控制的好,還需要積極預防和治療併發症。所以我們不能誇張地說,能夠吃一片管用一個星期就是治好糖尿病了,因為你不吃還會血糖高。就跟我們用的長效避孕藥一樣,吃一片管用一個月,但是你不能說吃了不必擔心懷孕,不吃了照樣懷。

在頭條上活躍著無數可以輕鬆治好糖尿病的各種中醫,大家在這個問題下面的所有回答評論區幾乎都可以看到。希望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騙。騙錢事兒小,耽誤了病情,導致了嚴重後果,害命事兒大。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慢性病和癌症這類病,只要聽到“治癒”這個詞,就要馬上想到兩種可能性

1、遇到騙子了

2、誇大療效了


比如,這個問題就是第二種情況,日本的確出了一款創新型的治療二糖的新藥(曲格列汀),它的創新是可以大幅度降低服藥的頻率,從每天一次變成每週一次,但這顯然不是治癒。



那麼這種創新有價值嗎?有價值。因為,慢性病患者忘記吃藥,不規律吃藥,是全世界衛生工作者最頭痛的問題,而每天吃藥,吃的頻率越高,能夠堅持下去的人就越少,這也是有科學研究結論的。不排除,有些極端自律的人,能做到,但事實是大部分患者做不到,所以如何降低服藥頻率,一直是藥學界研究的大課題,比如從一天三次變成一天一次,比如從一天一次變成一週一次,未來甚至可能的話,也許一月一次,乃至一年一次。


只要能將服藥的頻率大幅度降低,那麼就算沒有治癒疾病,也彷彿達到了治癒的效果一般,只要疾病不影響生活質量不影響壽命,那它是否存在就無所謂了,只要你記得每年吃一次藥,假設未來有這樣的藥問世(大概率是皮下埋置緩釋藥物釋放系統)


人在吃飯時候,小腸上皮細胞在感知到糖進入細胞後,就會主動釋放一種激素,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而GLP-1進入血液後,就會告訴胰島開工了開工了,準備搬磚了,喔不,準備搬血糖了 。為了避免GLP-1過度刺激胰腺,釋放過量胰島素,導致血糖下降太多引發危險,胰腺有種酶可以分解GLP-1,讓它喪失功能,這個酶叫Dpp4,即存在於胰腺也存在於腸道。

當發現了這個秘密之後,也就為降低二糖患者的血糖找到了新思路,即抑制Dpp4的功能,讓GLP-1多飛一會兒,讓它多刺激刺激胰腺,多釋放點胰島素,這樣就能讓二糖患者的血糖不會過度升高。


圍繞Dpp4設計的藥物不少,但它們大多需要每天吃一次。

但日本的這個藥物,實現了長時間抑制功能,據實驗數據,吃一次藥,一週後Dpp4的活力也才恢復一半,這時候再吃一次,將逐漸恢復活性的Dpp4再次壓制下去。嗯,就像封印一樣,每週強化一次,惡魔就不能逃脫了。


解讀最新醫藥&科學新聞

邀請您的關注


裸猿的故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截止目前世界上還沒有能夠完全治癒糖尿病的藥物。有一些早期患者或者肥胖患者能通過運動飲食胰島素或者減重手術治癒,但都是極少數個案。

其次,口服降糖藥根據其降糖機制分為很多種,相傳的日本神藥只是其中的一種,目前此類藥物在中國已經應用,只不過國內同類藥物需要每天服用,而此藥是每週服用一次。


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個藥物的真面目,口服降糖藥當中有一類叫DPP-4抑制劑,主要作用是抑制降解腸促胰島素(腸道分泌的一種降糖激素)的酶起到降血糖作用。國人熱傳的日本神藥翻譯過來的名字叫曲格列汀屬於此類藥物中的一種,與國內正在用的同類藥物包括西格列汀和沙格列汀等在降糖效果和副作用方面並沒有優勢。任何藥物都有其適應症和禁忌症,此藥不是適用於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適應症是可以用於糖尿病的全程,但如果在糖尿病早期應用,能更好的體現其降糖優勢。其禁忌症包括:1、重度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昏迷或者有昏迷前兆,1型糖尿病;2、重度感染,手術前後,重度外傷的患者;3、嚴重腎功能障礙患者,透析終末期的腎功能不全者;4、對本藥過敏者。

如果您適合服用該藥,也不應該立刻停用原來的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物,需要在聯合應用4-8周左右,在監測血糖的同時,根據血糖的水平,逐漸減少胰島素的用量,或者二甲雙胍用量。如果4-8周後,餐後血糖可以降到7以下,需要進一步減少其他藥物的用量,甚至可以考慮完全停用其他藥物。

因此,廣大糖友需要擦亮眼睛,根據自身情況慎重選擇,嚴格遵照醫囑用藥,治病不要一味追趕時髦。


內分泌科趙永才醫生


新藥: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



這是一類通過減少腎臟重吸收葡萄糖,增加從尿中排出葡萄糖,從而達到治療糖尿病以及減肥目的。

2013年,美國FDA首次批准了SGLT-2卡格列淨作為口服降糖藥,後來陸續有恩格列淨和達格列淨被批准。

一開始,這類口服降糖藥並沒有得到太多重視。一直到2015年,EMPA-Reg臨床試驗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這項研究證實恩格列淨可以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而且在進一步研究數據分析中意外地發現,恩格列淨能夠明顯減慢腎臟功能惡化。

目前,美國糖尿病協會已經率先把“列淨”類藥物列為高心血管風險以及糖尿病腎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建議口服藥!

目前還沒有那個藥物完全可以治癒2型糖尿病,不管是日本的還是美國的藥物,還是祖傳秘方,建議還是使用正規藥物。不要上當受騙了…


健康幾何


據說!?不知據哪說? 至少現在不可能是真的!!

糖尿病的根治是世界醫學的難題,雖然糖尿病的研究是醫學界研究最多的疾病之一,也有許多中治療藥物,但是至今尚無藥物能根治糖尿病,特別是二型糖尿病。究其原因,二型糖尿病不單單是血糖升高的問題,而是全身代謝系統的功能問題。

也許幹細胞的治療可能有希望,但是藥物可能有不大。對於系統性的慢病可能中醫調理是不錯的選擇。最重要的是預防,遠離肥胖等危險因素。

目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可能高達一億,多數是二型糖尿病!一半的患者通過藥物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減緩疾病的進展。



糖尿病是一種呈現高血糖,的胰島素缺陷或者功能紊亂的代謝疾病,由於代謝紊亂特別是葡糖糖和脂肪的代謝問題,可引發許多嚴重的併發症,比如微血管疾病,比如視神經疾病,白內障,黃斑病。大血管疾病比如心臟病,中風等。以及腎衰竭等。



二型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的缺乏或者胰島素的抵抗,導致葡萄糖的代謝紊亂,血糖升高,過高的血糖,血脂等代謝指標導致的血管的血栓。糖代謝紊亂導致的 丙酮酸積累等。引起的器官衰竭導致。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致死率高。

目前,糖尿病的基礎或者首選治療就是“神藥”,二甲雙胍,降糖降脂,預防癌症等等。

再有就是降糖的基礎胰島素比如人工合成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等,有的一天注射一次有的可能一週注射一次。但是容易引起低血糖!



或者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磺脲類比如格列美脲等。非磺脲類,瑞格列汀等,可以胰島素β細胞的胰島素分泌。但是可能隨著胰島素細胞的凋亡或者功能喪失,藥效降低。

再就是能夠促進葡糖糖外排的藥物,比如達格列淨等列淨類,是葡糖糖轉運的抑制劑,無知葡萄糖的重吸收,促進腎臟的外排。但是會加重腎功能負擔,引起泌尿系統的感染等。

還有一種DPP4抑制劑,可以阻止腸促胰島素蛋白的降解,腸促胰島素可以在高血糖的情況下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間接的降低血糖!

比較新的一種藥物是腸促胰島素受體的激動劑,GLP-1R激動劑,可以促進腸促胰島素的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降低食慾等,綜合降糖,而又不會累死胰島細胞。有每天注射一次的,有一週注射一次的。作為二甲雙胍單藥治療或者聯用其他藥物後人不能控制血糖的選擇。但是也有缺陷。

所以,綜合進百年來的糖尿病治療史,目前並沒有完美的藥物治癒糖尿病,有的話藥廠研究想方設法賣了!畢竟糖尿病藥物很賺錢,患者也很需要!!


告別抑鬱失眠


近期,可能很多糖友都被網絡鋪天蓋地宣傳的一種日本製藥公司生產的可以治癒糖尿病的藥物搞的蠢蠢欲動,甚至不惜花費大量金錢通過各種途徑去買這種藥。

其實,這類藥物在國內和世界各地都已經廣泛用於2型糖尿病的治療,這類藥物叫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簡稱DPP-4抑制劑。日本武田公司只不過開發了曲格列汀長效片劑,可以達到一週吃一片的用藥頻率,使用藥更簡化。這與糖尿病是否可以治癒完全沒有關聯。這類藥物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提高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但片面誇大作用,炒作"能治癒糖尿病"是不科學的。

類似這樣的藥物國內也有很多種,如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等,只不過國內上市的這類藥物都是每天吃一次(只有維格列汀一天吃兩次)。

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能夠治癒糖尿病的藥物,用藥前每個人必須進行全面評價,才能對症用藥。


內分泌糖尿病張醫生


在糖尿病藥物研發中,日本製藥公司確實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要說有一款能治癒2型糖尿病的藥物不太可能。應該是與原先的藥物相比,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更好,治療效果更突出。

而目前在對糖尿病的治療中,專家們也在努力發現治療效果更好的、副作用更少的新型糖尿病藥物。從目前看主要有三個作用靶點的糖尿病藥物是近幾年研究比較多的。它們分別是DPP-4抑制劑、GLP-1激動劑、SGLT-2抑制劑。

DPP-4抑制劑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主要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過增加腸促胰島激素(GLP-1與GIP)的水平而改善血糖。由於其低血糖反應、胃腸道反應較低,目前我國各大醫院都很常用。從2006年首個上市的西格列汀出現以來,其同類藥物現在已經非常多了。包括

默沙東的磷酸西格列汀(sitagliptin)2006年上市,每日一次。以及2015年上市的奧瑪格列汀(Omarigliptin),每週一次。

諾華製藥的維格列汀(vildagliptin)2008年上市,每日兩次。

阿斯利康的沙格列汀(saxagliptin)2009上市,每日一次。

日本武田製藥苯甲酸阿格列汀(alogliptin)2010年上市,每日一次,和曲格列汀(Trelagliptin),2015年上市,每週一次。


勃林格殷格翰製藥的利格列汀(linagliptin)2011年上市,每日一次。

韓國LG生命科學制藥的吉格列汀(gemigliptin)2010年上市,每日一次。

韓國東亞製藥的依沃格列汀(Evogliptin)2015上市,每日一次。

日本田邊三菱製藥的替格列汀(teneligliptin)2012上市,每日一次。

日本興和製藥的安奈格列汀(anagliptin)2012上市,每日2次。

以上同類產品中從服用次數大可分為三代,第一代維格列汀和安奈格列汀,服用時每天2次;第二代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等,服用時每日一次即可;第三代則以武田的曲格列汀和默沙東的奧瑪格列汀為代表,服用時每週一次。在臨床使用時間延長後,也發現了DPP-4抑制劑的不良反應,主要是長期使用後關節壞死與胰腺壞死風險升高。

GLP-1激動劑

GLP-1由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表達,在胰島α細胞中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的主要表達產物是胰高血糖素,但在腸黏膜L細胞中前激素轉換酶可將胰高血糖素原剪切為GLP-1,導致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進而起到降低血糖作用。目前該類藥物主要以注射劑為主,但口服GLP-1激動劑現在也有使用。

由於早期生產的GLP-1類似物進入體內易被降解,體內半衰期短,在臨床不易廣泛推廣,後來通過藥物製劑劑型的改變,降糖效果顯著升高,目前各大製藥公司都集中研發患者順應性更好的GLP-1口服制劑,其發展可歸納為短效GLP-1注射劑--長效GLP-1注射劑--口服GLP-1製劑。從2005年第一款艾塞那肽上市以來目前全球批准上市的大概有一下7種GLP-1激動劑。

艾塞那肽(Exenatide)

是用蜥蜴唾液中分離出的GLP-1類似物,與體內GLP-1大約有53%的同源性。由阿斯利康研發銷售,於2005批准上市。最早艾塞那肽為短效,後通過製劑改造成緩釋微球,只需一週注射一次便可。


利拉魯肽(Liraglutide)

與體內GLP-1有97%同源性,所以與艾塞那肽相比免疫原性副作用大大下降,由丹麥諾和諾德研發於2010被批准上市。其需要每日注射一次才能達到效果,但使用利拉魯肽可使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獲益。

阿必魯肽(Albiglutide)

由葛蘭素史克研發,於2014批准上市的長效製劑。阿比魯肽是葛蘭素史克第一個糖尿病藥物,由於療效不及同類產品且該公司對其推廣不足,使其市場遠不及度拉魯肽。

度拉魯肽(Dulaglutide)

由禮來製藥研發於2014批准上市的長效製劑。度拉魯肽與阿必魯肽都在2014上市,而度拉魯肽降糖效果更好。臨床實驗表明每週一次注射度拉魯肽,結果優於每日一次的利拉魯肽。

利司那肽(Lixisenatide)

由賽諾菲研發,於2016批准上市的短效製劑。個人認為利司那肽應該會在同類產品中慢慢退出競爭,原因在於不是長效製劑,上市又比較晚。

貝那魯肽

由中國仁會生物研發,於2016批准上市的短效製劑。與利司那肽一樣,沒有市場。除非技術跟進,在其基礎上研製出長效的GLP-1類似物。

索馬魯肽(Semaglutide)

由丹麥諾和諾德研發於2017年批准上市,被認為是最好的GLP-1類似物。主要是從一項SUSTAIN 7研究的結果可知,其降糖效果均優於度拉糖肽,並且也可使患者的心血管獲益,並且還研製出了索馬魯肽的口服制劑。

SGLT-2抑制劑

在體內葡萄糖進入腎臟是,其還會重吸收葡萄糖,而在重吸收葡萄糖過程中SGLT扮演了主要的角色,SGLT-2抑制劑通過抑制葡萄糖重吸收過程,使其排出,來達到體內血糖下降的效果。除降糖效果外,SGLT-2抑制劑的心血管結局獲益、心衰保護、腎臟獲益、減輕體重、降低血壓、降尿酸等等效應,也使其成為糖尿病藥物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但是隨之而來的副作用卻不容忽視,主要為存在泌尿生殖系統感染風險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風險升高、骨折與截肢風險升高等。

上市的SGLT-2抑制劑主要有:

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


是全球首個上市的SGLT-2抑制劑,由百時美施貴寶與阿斯利康共同研發,於2012批准上市。

卡格列淨(Canagliflozin)

由日本田邊三菱製藥研發,於2012批准上市。相比達格列淨,其生殖系統等副作用可能會更大些。

恩格列淨(Empagliflozin)

由勃林格殷格翰與禮來公司合作開發並生產銷售,也是唯一一個獲FDA批准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口服降糖藥。於2014年批准上市。恩格列淨(歐唐靜®)是全球首個經大型心血管結局研究證實有助於降低2型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風險的降糖藥物,此外它還能對患者的血糖、體重和血壓產生正面影響。此外恩格列淨還贏得了2018年國際蓋倫獎 “最佳藥品”大獎。可見恩格列淨不管在臨床推廣上以及治療效果上都略勝一籌。

此外還有依格列淨、魯格列淨以及託格列淨等SGLT-2抑制劑。


莫亟WHangYTeng


假的,如果說降糖就是治癒糖尿病,那我們現在使用的那些降糖藥也可以認為是治癒糖尿病,然而事實是,停藥後血糖會立馬升高。

說到日本的這個藥,應該是指曲格列汀,日本產品,一週服用一次。優勢也就是在於減少服藥次數,增加依從性。有病人代購了這個藥,相信看過《我不是藥神》的人都知道,代購回來的藥其實是不正規的。這個藥可以降血糖的,降血糖的水平是有限的,據病人說控制血糖水平一般,我沒有用過不太清楚。個人認為,暫時沒有必要跟風,如果國內上市,那個時候普及了,在服用。


屬於DPP-4抑制劑,可以減少胰高血糖素樣肽在體內分解,增加胰高血糖素水平,這個激素是可以降血糖的,從而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